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你是不是就是因为这个才跟我提这事儿的”李承乾问道。

    “算是吧。”

    听到玄世璟的回答,李承乾无奈苦笑:“小璟你这人,即便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也要等到某一天这事儿关乎到你自己的时候才肯提出来。”

    “做人要低调。”玄世璟不紧不慢的品了口茶说道:“现在弹劾我的人可不少了,我可不能再在朝堂上出尽风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难得你还能说出这句话来,那你说说,迎娶晋阳的聘礼怎么算”如同平民百姓家的大舅哥一般,李承乾难得放下他太子的身段,以一个哥哥的身份来跟玄世璟说聘礼的事儿。

    聘礼多,才能体现出对兕子的重视,若是少了,就算父皇同意,他也不会就此放过玄世璟的。

    谁能想到大唐的太子殿下现如今正一身市侩气息的跟以为侯爷说自个儿妹妹的聘礼的事儿。

    “总之不会委屈了晋阳。”玄世璟笑道:“就怕到时候我拿出来的聘礼,让准备嫁妆的礼部老脸没地方割。”

    “这你放心,兕子的嫁妆这些年都是父皇一手准备,就算逾制,礼部的人也不敢说什么,毕竟他们还都欠着兕子人情呢。”李治说道。

    “那到时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就得了。”玄世璟说道。

    “你这是在向我李家下战书了”

    “算是吧。”玄世璟脸上依旧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

    “好,这战书,我承乾接下了。”李承乾答应的爽快,堂堂皇家贵胄,嫁闺女出嫁妆,还会被一个侯爷的聘礼比下去不成

    约莫傍晚的时候,李承乾才从玄武楼出来,匆匆忙忙的带着侍卫回了宫,明日可就是中秋佳节,回去之后还要打起精神来应付明日的宴饮,而且,今日玄世璟下战书的事儿,也得找李泰和李恪好好说说。

    正好稚奴也在长安。李承乾如是想着。

    鸡叫三遍,玄世璟在玄武楼收拾妥当之后便骑上马直接赶赴宫中,早上早朝结束之后便要在麟德殿开宴,并不是去了之后就开始吃,中秋佳节,天子接见使臣,接见番邦诸王,等这些场面上的事儿忙完了,这才进入到正




第一百四十五章:中秋宴(中)
    而李二陛下与李承乾之间的对话却是让在场的众多人好奇了,那道折子当中到底写了什么东西,会让陛下如此肯定太子,让太子如此激动。

    而坐在诸多皇子中间的李治,看到这一幕,心里却是空落落的,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得到父皇这般对待,只是......

    李治想想自己在岷州所做的,想要让父皇这般肯定自己,以后......怕是没机会了吧。

    毕竟开弓没有回头箭,而方才自己献上万民书的时候,父皇也只是露出了笑容而已,这样的笑容,李治已经看够了,因为每个大臣藩王献礼的时候,父皇都会这样笑。

    李治看着坐在上首的李二陛下,眼中尽是迷茫,若是自己能够成事,日后坐在上首,俯视下方这片繁华的人,会是自己吧。

    这样一想,李治的心,炙热了起来。

    玄世璟的到来无疑是将李治从幻想当中拉了出来,正在做美梦,如同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凉水。

    “晋王殿下别来无恙啊。”玄世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听到玄世璟的话,李治这才回过身来,这时候的大殿之中已然过了那个应该规规矩矩的时候,殿中众人,无不觥筹交错,相互攀谈。

    “别来无恙。”李治淡淡的回应了一句。

    三年的时间,李治与玄世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两人也越来越成熟了,不再是往日的少年,现如今,两人也已经成长为合格的大唐朝臣了,或者说是,一方势力。

    玄世璟也不与李治多说些客套话,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晋王殿下在离开岷州之事,可曾见过我侯府的商队”

    “商队玄侯为何这般问啊,虽然本王现在主持岷州的大小事务,但是一个商队,却不值当的本王亲自过问吧。”李治回道。

    “这样啊,那本侯可就得向王爷您讨个说法了,大概是八天前,侯府的商队在岷州,被当地的官府给扣下了,话说本候这商队,正儿八经的做生意,没有夹带什么违禁的东西,好端端的,怎么就给扣下了呢商队所携带的东西价值不菲,不然,钱堆也不会惊动本侯了。”玄世璟说道。

    “这本王就不知道了,官府有官府的办事准则,可能是商队在岷州境内,又什么......不妥之处吧,本王虽是岷州刺史,但是也不能事无巨细不是。”李治推搪道。

    听到玄世璟说那批货价值不菲的时候李治心中就料定,定然是张行成提前已经安排好了,能让玄世璟上心的东西,那价值几何,就不必多说了,截下这一商队,岷州的府库,可就又要充盈起来了。

    “原来如此啊,看来本侯只能向陛下上奏折了,岷州官衙办事不力,连本侯要送给陛下的中秋贺礼都要拦截,渍,唉”玄世璟装模作样的叹息一声,随后端着酒杯离开了。

    李治心中咯噔一声,商队是押送侯府要送给父皇的中秋贺礼的为何张行成没有提起这一点

    李治丝毫没有怀疑玄世璟是打着李二陛下的名头来忽悠人,毕竟这事儿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而玄世璟也的的确确没有说谎,这中秋节的贺礼,玄世璟本来想送给李二陛下一些西域诸国的珍宝,恰巧有商队在西域,于是便让钱堆飞鸽传书传了消息,让商队回来的时候沿路搜集,这花费,自然



第一百四十六章:中秋宴(下)
    “哦现如今整个长安谁人不知,你东山侯府的生意做的是风生水起,怎么,阴沟里翻船了”李二陛下笑眯眯的问道。

    “说来惭愧。”玄世璟笑了笑,不语。

    “算了,你的事朕就不在这宴会上多问了,至于你那商队的事儿,竟然有人敢截了给朕的贺礼,那就让神侯府好好去查,明白吗”李二陛下饶有深意的看着玄世璟。

    这是打算让神侯府的人名正言顺的到岷州,去给李治添堵了。

    岷州的事儿,百骑司又岂会不知道当初李二陛下让死囚回家徐晴相约九月初四回长安领死,两个死囚都跑南诏去了,还不是让百骑司给逮回来了。

    “臣谢陛下隆恩。”玄世璟拱手道。

    “很好,等商队的事情办妥了,朕的贺礼,你亲自送过来。”李二陛下说道。

    “是。”

    “如此说开了,朕就再宣布一件事,想来这些时日你们也都听到了风声,朕之幼女,晋阳公主,已然年过十五,朕便下旨将晋阳公主,赐婚于东山侯玄世璟,择吉日九月初一互通婚书,太子李承乾,为宫中函使。”

    “儿臣遵旨。”李承乾应声道。

    所谓函使,男方女方家里各出一人,便是负责交换婚书之人,一般都是选择亲族之中体面伶俐的青年人来担当,而皇家最体面的青年,不就是太子李承乾这位有为青年吗

    而玄世璟这边儿的函使,玄世璟思来想去,现在长安玄家可就他这么一根独苗苗,连个旁支都没有,若非要生拉硬扯上关系的,也就只有玄清一人了。

    如今的玄清在翰林院做编修,年纪轻轻入了仕,也算是有为,只是想到玄临道两口子,玄世璟却是不太想让玄清来做函使。

    但是风俗如此,婚嫁之中,函使的人选,必须是双方亲族。

    这令玄世璟有些为难了。

    “如今玄家仅有璟儿一个男丁,这函使的差事,想来无人应承了,璟儿,这侯府的函使,就由朕来为你指派如何”李二陛下看向玄世璟询问道。

    “臣,谢陛下。”

    如此一来,玄世璟的婚事,也就牵扯不到玄临道一家子了,让玄世璟送了口气,他实在是不愿因为这些事儿,再与那位脑回路奇特的叔叔家扯上什么关系。

    “如此,恪儿,你便作为璟儿那边的函使,帮衬着璟儿吧。”李二陛下看向李恪。

    “儿臣遵旨。”李恪起身拱手应道,随后朝着玄世璟这边看过来,露出一个微笑。

    玄世璟亦点头微笑回应。

    “朕如此指派,说来,也不算是逾了古礼,朝中除却知节以外,无人知道,朕与璟儿的父亲,是结义兄弟。”李二陛下说道:“璟儿说是外臣,但是这些年,朕也是将他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明德走的早,未曾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娶妻生子,那朕便看着,等到朕百年之后,亲自与兄弟诉说。”

    在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提到玄明德,李二陛下将自己与玄明德之间的那层关系公布了出来,说道此处,李二陛下也是红了眼眶。

    玄世璟是玄明德在这个世上唯一的血脉,唯一的延续了......

    而李二陛下此话一处,却是让朝臣们心中大震,殿中不少人都是从李二陛下还是李家二公子的时代过来的,也有不少人是从秦王时代过来的,跟随者李二陛下征战南北,却从未听说过,陛下竟然与故晋国公是结义兄弟。

    难怪,玄明德死后会被追封为晋国公,难怪,这位玄侯自



第一百四十七章:中秋宴(续)
    中秋佳节这顿中午饭,大家一般都是在外面的酒楼饭馆儿之中有三两好友相聚,因此,这玄武楼当中的生意,也甚是不错,见到玄世璟一身朝服就往四楼走,在这一楼大厅,又是引起一阵话题。

    见到玄世璟到来,守在房门外的两个小厮连忙推开房门将玄世璟请进去。

    房间内的诸多豪商巨贾等待了不少时候,这回可终于见到正主儿了,纷纷起身迎接。

    而玄世璟也是拱手与诸多商人寒暄着,这些可都是未来东山县的金主们。

    玄世璟坐下之后,便是一轮敬酒,虽说在座的诸人当中,玄世璟的年纪最小,但是论及身份地位,这些人是拍马也赶不上玄世璟这一个年轻人的。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这才由玄世璟打头说起东山县的事情,而在座的诸多人,也都倾耳听着。

    “今日在这中秋佳节,诸位聚集在这里,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东山县的事,本侯也早就说过了,要将长安的一些东东西,都移到东山县去,虽然这长安人多,但是到了晚上,一样的谁都出不得门,既然这长安妨碍了咱们赚钱,那就换个地方,本侯就这么说,东山县,长安城有的,东山县也会有,长安城没有的,东山县更要有。”玄世璟说道:“酒楼、茶肆、青楼楚馆妓院赌坊,未来,本侯还要与东山县周围的贵人们协商一番,争取在东山县建造小型的货运码头,这东山县距离渭水,不过十数里地,以后来往客商有走漕运的,便可将小型货船直接停泊在东山县。”

    玄世璟仔细的研究过东山县的位置,虽说不上是得天独厚,但是有了东山湖这么个偌大的人工湖,有了四通八达的水道,这些,可都是别的勋贵的封地所没有了,而为了这些东西,东山县的庄户们可是整整努力了将近十年。

    水道从东山湖到庄户们的田地,由宽变窄,田间地头上也遍布了不少的水车,而这些水道,主干道行船观光,毫无问题,若是货船,恐怕就只能在东山湖畔修建码头了。

    码头一建成,能提供给这十里八乡的庄户们赚钱的机会,可就更多了,毕竟若是外地货船卸货,只能在本地找工人。

    “这样一来,岂不是还可以在东山县租个仓库”一豪商说道。

    东山县的地皮是不对外出售的,要想在东山县发展,只能跟侯府签订租赁合约,那就是已经建成的房屋的租赁契。

    玄世璟点点头:“正是如此,在东山县,也有建造的专门的仓库,钱堆,去拿图纸。”玄世璟吩咐道。

    到了现在,所有的人心思全都在东山县上面,没有人再去想吃吃喝喝的事儿了,所以玄世璟也就吩咐玄武楼的小厮,将桌子上的饭菜全都收拾了。

    小厮的动作很麻利,钱堆带着图纸回来也就一会儿的功夫,整张桌子便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钱堆将图纸平铺在桌子上。

    “这边便是我专门为南来北往的货商专门修建的仓库,自然作为仓库,租赁价格自然比那些门面要便宜,至于整个东山县境内的安全问题,诸位也不必担心,莫说诸位手底下都有不少商队护卫,便是东山县,便驻扎了五百府兵,三年前陛下将那五百府兵交由本侯训练,一直到现在,虽说府兵已经训练完毕,但是陛下仍旧没有要收回的意思,只要不打战,



第一百四十八章:额外的嫁妆
    他的儿子在南边儿,他自己来背面开拓商机,正好一南一北,遥相呼应。

    钱堆点头笑道:“商掌柜都亲自向我开口,这忙我自然帮得。”

    这位商掌柜的在北方除却一些往来的下家商户之外,就没有什么根基了,钱堆也乐得赚他这么一个人情,在商场上,欠下一个人情,可不是那么好还的。

    而钱堆不过一句话的事儿,就拿到了商掌柜的这一份人情,有些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现如今东山县中第一批商户早就已经搬进去开始打理了,等到这一批商户万全搬进去,东山县那边儿就可以择吉日开张了。

    最先入驻的自然是各家勋贵手底下的产业,因为与玄世璟亲近,所以除却留给侯府的铺子之外,剩下的都是他们先行挑选地段儿的,即便以后不自己打理,想要转租出去,也能赚得不少钱财。

    而剩下的,自然就是这些来自天南地北在长安城却是家大业大的豪商巨贾了。

    “东山县商铺的事情,想来你们都已经与钱堆商谈过了,钱堆,跟本侯说说情况吧。”玄世璟对着身边的钱堆说道。

    “是,侯爷。”钱堆应声,随后在地图上指给玄世璟看:“侯爷,庄子上地段儿好的,除却长安勋贵占据了六成之外,余下的,便剩下四成,由在座的这些掌柜的瓜分,而根据地段,租金的价钱也不尽相同,第一次的租赁时间是三年,这是价格。”说着,钱堆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玄世璟。

    玄世璟展开这张纸仔细的看了看,价格比自己理想中的要低了不少,但是听钱堆的意思,等到三年之后,东山县发展起来,这租赁的价格就要上涨上去,经过三年,这价格也就稳定了下来。

    “不错,在座的掌柜的可都商议好了”玄世璟的目光扫视过众人。

    这些掌柜的连连点头。

    “是啊是啊。”

    “就等今日侯爷点头,我等将租金全部上缴上去,就能够挪窝了。”

    “是啊侯爷,今儿个我们来赴宴,可都是带着真金白银过来的。”

    “不知在座的诸位,都是做什么的”玄世璟问道。

    “我是做布匹生意的,从南方运货,在长安城售卖,偶尔会将大批的丝绸,运往西域去。”

    “我是做茶叶生意的,同样,也是在南方进货,运送到长安这边。”

    “我是倒腾粮食的。”

    坐在房间内的,没有一人做的生意是重复的,而做酒楼客栈、赌馆青楼生意的,却是一个没有,一来是钱堆垄断,二来,像是青楼生意,在长安要是没个背景,是做不下去的。
1...227228229230231...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