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房遗爱点了点头,但是他比较好奇的是,玄世璟把窦奎给打成什么样子了,怎么闹的这么大都把人给闹到天牢里去了。

    当年他房遗爱也不是没在长安当过恶劣的纨绔子,虽然没到杀人放火的地步,但是遛狗打架什么的也是家常便饭,不然在长安城各种场合如何混得下去。

    “你到底把窦逵怎么了”房遗爱问道。

    玄世璟看了看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翻阅书本的秦冰月,目光又折回来:“冰月没有与你细说”

    “没有。”

    “好吧,事实上,遂安公主的愤怒也是有理由的,毕竟我把窦逵打成了太监。”

    “太监!!!”房遗爱惊叫出来:“你还真是能耐了。”

    “我也不是故意




第八十六章:窦静
    至于房家房玄龄若是想打神侯府的主意,顶多是趁着这个机会在神侯府内安插些眼线罢了。

    不过神侯府始终是玄世璟的地盘,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到了年根,侯府的喜事儿也多了起来,赵元帅苦追小欢这么长时间,终于得到了王氏的应允,虽然小欢是个贴身丫鬟的身份,但是也是从小在王氏身边儿长大的,被王氏当成自个儿闺女的,赵家是商贾,赵元帅他爹本就因为道政坊的事情与侯府交好,所以更不会在乎小欢的身份问题了。

    王氏认了小欢小吉姐妹两个做了干女儿,亲自与赵元帅他爹商议了两人的婚事,加上元日,侯府算是双喜临门了。

    窦静已经回了长安,但是却暂时没有什么动静。

    看来窦静看的倒是够清楚,李二陛下已经下旨解决,窦静再做什么动作,那就是跟李二陛下对着干了。

    到了元日,玄世璟免不了准备好礼物要去关系相好的长辈们家里走一遭,元日的大朝会结束后,照例是李二陛下在宫中设宴,玄世璟与戴胄坐在一起,看着戴胄正襟危坐在那里,双眼微眯看着大殿中央的伎人表演,看上去一副如痴如醉的模样。

    有这么好看吗

    从第一次参见宫中的宴会,玄世璟就发现,最无聊的,就是这宫中的宴会了,嘴上说着不用顾忌规矩,但是那也只是嘴上客套客套罢了,要是敢不守规矩,那就是给御史台的人找升官发财的路子了。

    宴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玄世璟就借着酒力不胜准备离去。

    “东山侯爷,何必着急离开呢”正当玄世璟站起来准备离开的时候,便听得席间有人叫住了自己。

    玄世璟循着声音看了过去,见到出声的人,眼睛一眯。

    窦静!

    窦静是一州都督,封疆大吏,宫中这样的宴会他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窦大人。”玄世璟拱了拱手。

    “往日里老夫对于东山侯,也仅仅是听闻大名而已,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窦静笑着看向玄世璟。

    你儿子都被我打成太监了,竟然还对我我笑脸相迎,当真都是些老狐狸啊。

    窦静虽然对玄世璟不满、愤怒,但是在这种场合,他也只能将自己心头的怒火压下,好好会会这玄世璟。

    窦逵虽然不成器,那也是他窦静的宝贝儿子,好不容易娶了公主,结果现在成了这个样子。

    窦静回到长安的时候,遂安公主仍旧在府中闭门思过,而窦逵也依旧在庄子上,窦静见到窦逵的时候,窦逵整个人都瘦了一圈儿,躺在床上双目无神,大夫看了说是忧思过度,这等症状药石是无法医治的,只能开些安神的药熬了慢慢调理,至于效果如何,那也得看窦逵的心结什么时候才能解得开了。

    子孙根都不能用了,这心结如何结

    玄世璟活的滋润,而窦逵的精神头儿却是一天不如一天,现在即便是吃饭,也是窦静让府上的奴婢强行灌喂米汤,以免窦逵一直不吃饭再给饿死。

    只是一直这样子下去也不是个办法,窦静回来这一趟,仅仅几天的时间,头发都白了一圈儿。

    “窦大人过奖了。”玄世璟敷衍的拱了拱手:“若无他事,晚辈就先告辞了。”

    说完,与窦静点点头示意之后便离开了宴席。

    &nb



第八十七章:薛仁贵问计玄世璟
    “回侯爷,现在正在大厅等着侯爷呢。”门房说道。

    若是往常,门房是不会留人的,今日是因为府上的人都知道,自家侯爷在宫中次参加宴会,一定会早早的回来,加之薛仁贵对门房说他可以等,所以门房这才禀报了管家钟子朔,将人放了进去。

    “恩,知道了。”说完玄世璟便朝着宅子中走去。

    从辽东回来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薛仁贵了,大军撤回的时候,薛仁贵被李二陛下留在了辽东,没想到过年给调派回来了,这次薛仁贵回长安,看来这是要升官发财了。

    大厅之中,薛仁贵坐在一侧的椅子上,宅子的仆役给端了糕点,上了茶。

    “薛兄,别来无恙啊。”玄世璟满脸微笑,走进了大厅。

    “侯爷。”见到玄世璟进来,薛仁贵连忙起身,拱手行礼。

    “薛兄不必如此客气,不知薛兄何时回的长安啊”玄世璟走到一旁的椅子,坐下来问道。

    “前天刚到长安,在长安城安了家,以后估计大部分时间就要呆在长安城了。”薛仁贵说道。

    “可喜可贺,陛下下旨将你召回来,怎么样,升官了吧。”玄世璟打趣道。

    说道这上面,薛仁贵有些不好意思,在辽东攻打辽东城的时候,薛仁贵在李二陛下面前出尽了风头,紧接着在安市城一战当中,一箭射中敌军将领,真真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给李二陛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所以无论是在辽东之战结束之后封赏诸将还是在元日朝会上论功行赏,李二陛下都没有落下薛仁贵。

    “从右领军中郎将升了左武卫将军,年后还是要回辽东带兵。”薛仁贵说道。

    薛仁贵的升官速度实在是够快,短短一年的时间,从一个普通的兵,做到了能够进入大唐的朝堂,算是厚积薄发了。

    李二陛下看中的人,运气一般都不会太差了,更何况薛仁贵是个有真本事的人,他的位置,不会止于此。

    “恩,军中向来讲究资历,陛下让你去辽东带兵,这样也好,对于你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玄世璟笑道。

    现在大唐的勋贵已经足够多了,开国之时李渊许诺出去的那一批勋贵,是老派勋贵,在朝堂中占了大多数,而像程咬金这些人,则是新派勋贵,靠着战功一步一步的走上来的,将来的薛仁贵要是想要爵位,只能靠着实打实的战争,而现在大唐四方安定,战争的来源在哪儿一是西北西域十六国,二是辽东,往后推,居安思危一些,那再就是吐蕃了。

    薛仁贵所日有所思的点点头。

    玄世璟一手将他提拔起来,说这话,断然不会骗他,而且也没有那个必要去骗他。

    “高句丽泉盖苏文狼子野心,辽东定然不会太平太长时间,只要泉盖苏文活着一天,高句丽与辽东之间的摩擦就不会少,加上新罗和百济,还有隔海相望的倭国,东北方向,局势并不简单,若是你想在辽东立住脚,就得好好研究研究他们之间的关系,像个办法,消耗他们,到最后,将那块地方,彻底的纳入大唐的版图,这样以来,封侯拜相,势不可挡。”玄世璟分析道。

    “侯爷觉得可行”薛仁贵问道:“现如今大唐放在辽东的兵力,并不多,而且朝堂上的相公们认为,现在的辽东,不需要放置太多的兵力。”

    “陛下御驾亲征



第八十八章:称王
    泉盖苏文对于大唐来说是个麻烦,但是在高句丽的某些平民眼中,他是个英雄,这样一个人物放在那里不去对付,等到将来他平定了整个高句丽的局势,真正坐稳了高句丽,定会是个麻烦,所以玄世璟想做的,就是要在这个麻烦发展壮大之前,给他掐死在摇篮里。

    现在薛仁贵升迁的这么快,其实也是与朝堂的形式有关系,辽东那块儿地方,在那里驻兵,就是消耗钱粮之举,朝中没有合适的武将驻扎,刘弘基的水师仍旧驻扎在卑沙城,李二陛下的意思就是要在卑沙城建设水师营地,常年驻扎,但是刘弘基本人却是没有在辽东的,而是水师中的副将在带着水师训练。

    水师尚且如此,跟何况是陆地上的军队,水师对于刘弘基来说,那是亲儿子,但是驻扎在辽东的地面上的军队,那就是爹不疼娘不爱了。

    正好,薛仁贵的出现顶了这个缺,而以后的薛仁贵,也会在辽东混的风生水起。

    “辽东那边,你去带兵,就相当于地面上的军队全都受你管辖,辽东那边处理的好了,最少免去大唐百年之忧。”玄世璟说道。

    薛仁贵认真的点点头,原本对与辽东,让他直接去带兵,他还有些迷茫的,现在与玄世璟一番聊天之后,在辽东要如何去做,他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只要回去细细思量之,在辽东的日子,就简单多了。

    薛仁贵的这种迷茫,就是升迁太快的一点儿后遗症,此时的薛仁贵的意识没有跟得上他的位置,在当官之前,常年在陇西,整日想着如何填饱肚子,对于辽东,一点儿了解都没有,现在坐到左武卫将军的位子上,对他来说,这速度,太快了。

    “多谢侯爷解惑。”

    玄世璟笑着摆摆手:“一些拙见而已,辽东那块地方,其实并不是所谓的苦寒之地,那边的土地大多荒芜,没有开垦,但是却是胜在土地肥沃,开垦出来,不但能自给自足,在辽东屯粮也不是难事。”

    辽东虽然多山地,但是辽东半岛平原还是很多的,而且有辽水及其分支,灌溉也不是问题,这种得天独厚的环境,实在不应该为粮食的事儿发愁了。

    薛仁贵从侯府出来,只感觉一阵神清气爽,男儿建功立业,当在今朝,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玄世璟送走薛仁贵,站在大门口看着薛仁贵骑着马离去的背影,久久未动。

    高句丽,泉盖苏文。

    那一刀之仇,本侯不会着急,本侯会用整个高句丽的覆灭,来告诉你泉盖苏文,大唐不是你想惹就能惹的,长安城,也不是几个刺客想来就能来的。

    偷袭一时爽,高句丽全国都要为你的决策陪葬。

    要是当时孙思邈不在长安城,自己说不准可就因为那一刀就去见了阎王爷,所以这深仇大恨,玄世璟记下了。

    算了,大过年的不想这些丧气事儿,反正薛仁贵去了辽东,可保万无一失了。

    为了保证高桓权的安全,当初大军回长安的时候,一并将高桓权带了回来,当然,这当中也有些别的考虑,比如说等到处置完泉盖苏文之后,李二陛下就会将高桓权放在荣留王的位子上。

    毕竟是高句丽的皇族,而且是个不成器的皇族,这样的人,再好掌控不过了,而且高桓权在长安城做了这么久的质子,深知



第八十九章:一计惊人
    “陛下。”玄世璟站出来:“臣以为,可以将高桓权送往安市城。”

    玄世璟的话让朝堂上的众多大臣一愣。

    将高桓权送到安市城去什么意思众人不禁开始沉思玄世璟所说的话。

    “善!”李二陛下眼中一亮,准了玄世璟的提议。

    长孙无忌回过头,看向玄世璟,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玄世璟的这条计策,够毒,将高桓权送到安市城去,高建武虽然死了,但是仍旧是大唐册封的荣留王,高桓权身份现在虽然尴尬一些,但是与杨万春之间,仍旧是君臣的关系,高桓权是君,杨万春是臣,高桓权到了安市城,杨万春一定会奉为上宾。

    那个时候,高桓权就不算是在大唐手中了,所以杨万春也就放心了,极有可能,杨万春会奉高桓权为荣留王,以收拢民心对抗泉盖苏文。

    即便杨万春不这么做,只要高桓权在安市城中,泉盖苏文就不会放心,他与杨万春之间,必然发生摩擦,以及战争,这样大唐就能坐收渔翁之利了。

    所以,玄世璟的这条计策,就是赤果果的恶心高句丽人的,高桓权虽然是个废物,可是身上流着的是高氏王族的血,泉盖苏文上位之后大肆屠杀高氏皇族的人,现在高句丽境内的高家人,男丁全都被泉盖苏文斩杀,虽有遗漏,但是在泉盖苏文的追不下,恐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所以,高桓权身上的血统,现在对于高句丽来说,可是比较宝贵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性,将高桓权送到安市城之后,杨万春不会待见高桓权,甚至有可能暗中将高桓权除掉,与泉盖苏文一样造反反了高氏皇族。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杨万春对高氏皇族的忠心,这种东西,谁又能说的清楚呢手握重兵时间长了,而且现在高句丽成了这个样子,难免心里会有点儿什么别的想法。

    若是杨万春不待见高桓权,为了以绝后患,高桓权在安市城,绝对没有活路,一旦高桓权死在了安市城,那杨万春可就摊上大事儿了。

    泉盖苏文一称王,杨万春就成了高句丽百姓心中的希望,希望破灭了,安市城内,可就要乱了。

    高句丽越是混乱,留给薛仁贵的机会就越多,至于高桓权的死活......

    哼,一个高句丽人,是死是活,与他何干。

    这一下子,一定要让高句丽几十年之内翻不过身来。

    高句丽出了一个泉盖苏文,虽然其能力出众,对于高句丽来说,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至少泉盖苏文想要破而后立,但是他却错在在高句丽还是大唐附属国的时候发动政变,在高建武还没与大唐彻底决裂的时候发动这一切。

    要是时间再往后推一些,等到高建武修完了长城,与大唐关系淡漠之后再做这一切,结果可能就不太一样了,虽然还是会面对大唐,但是却不至于冲突的这般激烈。

    “陛下。”房玄龄站出来说道:“东山侯此计虽好,但是若是陛下肯下一道旨意,这效果,会好一些。”

    “哦计将安出”李二陛下看向房玄龄。

    “陛下可下旨斥责泉盖苏文狼子野心,加封高桓权,令高桓权继承高建武荣留王的位置,让高桓权带着陛下的旨意前往安市城,如此,高桓权便是占了大义,且因为陛下的旨意,高桓权的背后,便是大唐,杨万春想要如何,便必须要将大唐这边的因素考虑进去,而且陛下还可下令薛礼,伺机而动。”房玄龄说道:“如此一来,高桓权有了杨万春,加上薛礼在辽东作为后援,安市城杨万春与泉盖苏文之间的矛盾,无论如何也调解不了了。”

    &n




第九十章:武媚的野心
    他们这些人,始终是年纪大了,能够侍奉当今陛下这一朝,也就无憾了,接下来就是他们这些后进生的朝堂了,当今陛下圣明,因为玄明德而喜爱玄世璟,无论玄世璟走到哪一步,只要不造反,都能容得下。
1...213214215216217...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