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到了东山侯府的大门口的时候,玄世璟看到,侯府的侧门仍旧是开着的,门房的屋子里还亮着灯。
看到此情此景,玄世璟心中被触动了。
这......是我的家啊。
玄世璟到门口一会儿,门房便走出来朝着外面探头看了看,发现是玄世璟回来,大喜,赶忙迎出来。
“侯爷,您回来了,可叫小的们一通好等,您吃晚饭了吗小的这就让人通知厨房,把饭热一热。”门房殷勤的从玄世璟手中接过马缰,与玄世璟一通进了东山侯府。
进了侯府,门房牵着马去了马厩,府中的下人见到玄世璟回来,一个个都忙活了起来,嘘寒问暖。
“都不必忙了,弄些吃食,送到书房吧。”玄世璟说罢,径直去了书房。
玄世璟进了书房,秦冰月这才从暗中露出身影,站在书房外,犹豫着,随后敲了敲门。
“进来。”
秦冰月推门而进。
“冰月啊,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去休息。”玄世璟低着头一边忙活着自己手上的事儿一边说道。
“侯爷您今天,不对劲。”秦冰月说道。
玄世璟闻言,笑了笑:“恩,有些事情,有点儿想不通,不过现在没关系了,想不通,就不去想了,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对了,冰月,你觉得长安城如何”玄世璟问道。
秦冰月听到这个问题一怔,随后说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吧,对于寻常人来说,长安城遍地达官显贵,活的小心翼翼,对于商人来说,长安城是他们趋之若鹜的地方,对于官员来说,一旦久居长安,就说明仕途上将会有更多的机遇。”
“那对于咱们呢”玄世璟又问道。
对于侯府......这个问题秦冰月却是不知该如何回答了,现如今侯爷刚从辽东回来,有军功在身,当是朝廷封赏的时候,而侯爷本身又受帝宠,将来妥妥当当的驸马都尉,加之家大业大,在长安城也并无不妥啊。
“长安城是个大泥潭,大家都在这个泥潭当中摩擦滚打,连天家也不例外。”玄世璟叹息一声:“现在,本侯倒是想离着这个泥潭远一点儿了,虽然身上已经满是泥泞,但是就是这
第三十六章:搬家!
王氏说这些,也只是分析了今日玄世璟在宫中听到李二陛下的话而已,但是若是站在她自己的角度上,有人想要谋害自己的儿子,事发之后还想要全身而退,那就是摆明了要欺负人了。
“在这件事情上,无论你怎么做,娘都会支持你,哪怕说要了长孙冲的命,你是娘的儿子,若是当时娘在,娘也会选择像你一样出手惩治。”王氏接着说道:“理智归理智,可是别人都欺负到咱们头上了,咱们为何要忍陛下的话是没错,为了你好也是真的,长孙冲一出事,长孙无忌定然对你会是发了疯的报复,包括长孙皇后对你心中也会有不愉快,还有长乐公主,可是这又如何呢谋人性命这事儿是他长孙冲先做出来的,咱们反击回去,错了吗”
“娘说的对。”玄世璟吸了吸鼻子:“但是儿子已经让冰月去送解药了。”玄世璟笑道:“孩儿一个人,什么都不怕,可是孩儿还有娘,还有钟叔、刘叔,在长安城还有一大帮叔叔伯伯,还有一大群跟孩儿交好的人,孩儿不能一发疯,全然不管不顾。”
“你能这么想,说明你正在渐渐的成熟,渐渐的成为一个合格的家主。”王氏脸上的笑容变的欣慰:“可是,或许日后,你还能遇到这样的事情,从最初到末尾,如何处理,才是真正考验你的时候,有时候做事情,不能仅仅凭着一股子热劲儿。”
“是,孩儿知道了,娘,孩儿还在想一件事儿。”玄世璟说道:“庄子上那边的宅子都已经拾掇妥当,孩儿想将侯府搬到庄子上。”
“这些事情你自己拿主意,想做就去做,娘一直站在你身后。”王氏的目光坚定的看着玄世璟,她心中明白,现如今,自己还有府上的旧人,就是玄世璟最坚实的后盾,只要玄世璟做出的决定不是错的离谱。
搬到庄子上住,玄世璟早就有这么个儿想法了,长安城虽然热闹繁华,但是总是让人感觉很压抑,玄世璟倒是无所谓,整日里忙来忙去,要么就是在玄武楼消遣,打发时光,但是侯府里的人不一样,侯府里的人,走在长安城大街上,总得小心翼翼,在这一巴掌能拍出五个勋贵家人的长安,活的总是这般谨慎。
到了庄子上,空气都是自在的,加之庄子上景色好,宅子是自家从头收拾的,不似侯府,虽说现如今的侯府建制超出了玄世璟这个侯爷应该有的,但是这里毕竟是李二陛下的潜邸,带有强烈的秦王色彩,是无论如何都抹不掉的。
玄世璟不想逢年过节的程咬金等一干老将到府上吃顿饭,就拉着玄世璟到处转悠,说这里当年怎么怎么样,那里当年又怎么怎么样的。
这地方,当年死了多少人恐怕不下于宫中吧。
这个节骨眼上全府搬到庄子上,也是玄世璟的明退暗进,长孙家的手再长,那就往庄子里伸吧。
玄世璟心中明白,这次无论长孙冲死还是不死,侯府与长孙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就算长孙家想把这事儿揭过去与玄世璟握手言和,玄世璟也不会同意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玄世璟不会这么容易就妥协的。
“如此的话,明日孩儿去庄子上支会一声,咱们这边,挑个日子,准备收拾收拾搬家吧。”玄世璟说道。
王氏点了点头。
白天睡了一天,到了晚上,玄世璟也没了困意,书房的灯火就这样一直亮着,后来秦冰月来过一趟,说解药已经扔到长孙冲的床头了,要秦冰月去将解药放到长孙冲的饭食当中秦冰月的脾气可没这么好。
搬家的事儿,这么一大家子可不是说搬家就搬家,当中的讲究不少,所以明日玄世璟打算找位“大师”帮忙算算
第三十七章:掐算个好日子
长孙无忌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不多时,提起笔来开始写信。
而玄世璟这边,一早就入了宫,直奔了太史局。
“大人,有客自称东山侯玄世璟,未有名刺,前来拜会大人。”太史局的小太监敲响了李淳风的房门,站在外面禀报道。
“东山侯请到大厅等候。”李淳风回应道。
“是。”
房间内的李淳风皱眉,自从上次炼丹的事情过了之后,他与这位东山侯就再无交际,今日好端端的怎么找上门了。
迈入太史局的大门,玄世璟不禁回想起上一次自己贡献血液的事儿,想起这个,玄世璟心里就不自在,也不知道袁天罡现在是否在长安,自己应该找这位袁道长好好的谈谈了。
在太史局的小太监的带领下,玄世璟在大厅安坐了下来,悠然自得的品尝起小太监奉上来的茶叶。
李淳风一袭白衣飘飘端得是飘然似仙,就这般“飘”进了大厅。
“东山侯,稀客啊,好久不见。”
玄世璟与李淳风因为之前的事情而相识,或者说是牵扯到了一起,这当中也有了些“革命情谊”的味道。
玄世璟起身,拱了拱手笑着回应:“李道长,久违了。”
两人落了坐,李淳风看向玄世璟,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侯爷今日到太史局来见贫道,不知所为何事。”
与直接的人打交道就是爽快,玄世璟呵呵一笑:“有件小事要麻烦道长了。”
“侯爷请讲。”
玄世璟理了理衣袍,挑了挑眉说道:“最近这几日,本侯寻思着搬家,今儿个前来太史局找道长,是想请道长帮忙挑个好日子,这长安城里顺天应时、占星卜挂的,本侯还是最信得过李道长。”
求人帮忙办事,嘴巴得甜一些,几句话,一个马屁直接轻飘飘的拍了上去。
“原来如此。”李淳风点头:“这倒不是什么难事。”说罢,李淳风开始掐指推算了起来。
这等小事儿对李淳风来说确实算不上什么大事,让身为太史令的李淳风来为人掐算搬家的良辰吉日,不得不说是大材小用了。
“本月四月二十八,宜破土、搬迁、安床,对侯爷搬家来说,是个良辰吉日。”李淳风掐算了一会儿睁开眼睛说道:“贫道就先在此祝贺侯爷的乔迁之喜了。”
玄世璟笑呵呵的拱手回礼:“同喜同喜,多谢李道长啊,跟李道长打听个事儿,袁道长最近可有消息”
依照袁天罡的性子,怎么可能离开长安城这个福窝这么长时间。
“侯爷可还是惦记着上回的恩怨”李淳风笑道:“侯爷,还请得饶人处且饶人啊。”
听到李淳风的话,玄世璟尴尬的笑了笑:“就是打听一番罢了,对于袁道长,本侯闻名已久,想要见识见识罢了。”
李淳风笑着摇摇头:“告知侯爷也无妨,现如今袁道长在广州。”
“广州跑的这么远”玄世璟错愕。
“长安城再好,陛下出征之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是个是非之地,而袁道长之前恶了侯爷,也怕侯爷在长安城,留下什么后手。”李淳风解释道:“原因有很多,侯爷也只是占其中一小部分罢了。”
“哦李道长没有跟他说过,袁守诚道长对本侯的嘱咐一事”玄世璟问道。
为了能让
第三十八章:君臣的别扭
虽然不知当中有多少有用的东西,价值几何,但是王氏依旧将书房视为侯府禁地。
既然要搬家,搬家的时候肯定是府上最为混乱的时候,这些重要的东西可一定要保存好。
“咱们府上搬迁这事儿定的急,等那些对咱们不怀好意的人反应过来,咱们也早就已经搬到庄子上了,娘你就别担心了,对了,您有空就去庄子上的宅子里转转,挑个中意的院子,想安置什么也跟孩儿说,孩儿亲自给你去安排,反正这几天都没什么事儿。”玄世璟笑道。
王氏在长安城侯府当中,整日里就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或者是别的府上的夫人们递帖子约她的时候,她才会和他们一起去玄武楼打会儿牌。
整日闷在家里,这样的日子若是放在玄世璟身上,他是不知道要怎么过的。
“这倒不必了上次去庄子上住的那个院子就挺顺心的,院子里还有棵桃树,挺称我心意的,对了,今日陛下没有召见你”王氏问道。
今日可是朝堂上要封赏从辽东回来的有功之臣的日子,宫里怎么会没有旨意给玄世璟,一大早就派人过来说过了,可是玄世璟并没有把它当回事,相比于搬家来说,玄世璟还是觉得自家府上搬家比较重要。
至于封赏什么的自己这般年纪,做个侯爷和四品官早就已经到头了,至于那些金银珠宝,古玩玉器,给的话宫里自然有人送过来,不给的话玄世璟也不稀罕。
皇家赏赐的东西,就算是卖都不能搬上台面去卖,偷偷把东西卖给胡商的事儿有一次就够了。
而且,昨日才与李二陛下争执了,玄世璟不想这么早就出现在朝臣面前。
要知道,他玄世璟也是有脾气的人,长孙冲的命,还给你们,老子不要了,你们还能怎样
早朝的时候,李二陛下在太极殿没有看到玄世璟的身影的时候,心里就估摸着玄世璟这肯定又是闹脾气了,心中有些不悦,但是仍旧平平稳稳的将该给的赏赐颁发了下去,德义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儿,赏赐的圣旨念了好半天。
毕竟此战去辽东的人不少,有功在身的人也不少,既然要在朝堂上封赏,那就得面面俱到。
早朝退下,李二陛下离开太极殿之后直接去了甘露殿,这次的朝会没有见到玄世璟的身影,李二陛下心里头的火苗蹭的一下就上来了。
平日里闹情绪也就罢了,今日这等场合也敢缺席简直不分轻重!
怒气冲冲的到了立政殿,一见到长孙皇后,李二陛下就开始“诉苦”。
对玄世璟如何如何生气,玄世璟如何如何不分轻重,不识大体,絮絮叨叨的跟长孙皇后说了一大堆,最后气呼呼的坐在了软榻上。
长孙皇后就站在李二陛下身旁静静的听着,当中还抽空跟身边的宫女使了个眼色,让她赶紧去准备燕窝和糕点,随后又让人弄些热乎乎的绿豆汤来。
长孙皇后觉得,这个节骨眼上,给李二陛下喝燕窝还不如直接给弄一大碗绿豆汤,陛下现在需要败败火。
绿豆汤端到李二陛下面前,李二陛下看都没看直接端起来一饮而尽。
方才絮叨了这么久,正好有些渴了。
“那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这件事儿呢”见到李二陛下情绪平复下来,长孙皇后这才开口问道。
“虽然今日朝会璟儿没来,但是该有的封赏,朕不会这么小气扣着不给他,朕已经让德义去东山侯府宣旨去了。”李二陛下将汤碗放到一旁宫女端着的托盘上:“或许昨天朕说的话确实有些过了,再怎么成熟,也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孩子罢
第三十九章:正三品!
难不成侯爷还在怄气
德义站在外面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昨天可是在神侯府的密室当中闷了一整天呢。
要说这少年人的心性啊,可真是够倔的,这能跟陛下去怄气吗这不今儿个陛下还让自个儿来给侯爷颁发封赏的旨意。
在外头等了不多时,东山侯府的大门就被打开,站在外面的德义一眼就看到了走在门房后面的玄世璟。
“德义相公,就等了,今日府上确实有些事情,怠慢了德义相公,还望海涵。”玄世璟拱手赔笑道。
阎王好惹,小鬼难缠,德义是李二陛下身边的大太监,这样的人,得罪不得。
虽然玄世璟不知道为何德义有时候会向着他,但是小心谨慎些总是没错的。
“无妨无妨。”德义笑着回应,玄世璟心中赌气,他是知道的。
德义从袖口中掏出一道明黄色的圣旨,在玄世璟眼前晃了晃,笑道:“侯爷,赶紧回去准备准备,迎接旨意吧,这次的旨意与以往可是大不相同,侯爷也要正式些才是啊。”
“是是是,德义相公且进门稍后,某这就吩咐下人去准备。”玄世璟将德义请进了侯府当中。
以往德义过来宣旨,进了侯府之后都是口头上将李二陛下的意思传达给玄世璟,随后将圣旨交给他就完了,这次的旨意如此正式,怕是李二陛下要封赏自己了。
今日早朝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封赏辽东的有功之臣,玄世璟缺席朝会,圣旨送到家里也不意外,玄世璟的功劳明晃晃的在哪儿放着,谁也昧不下。
玄世璟陪着德义在大厅当中坐着,侯府的下人开始忙碌着准备香案。
忙活了好一阵,东西才准备齐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