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常乐摆了摆手,示意两人无事:“先回卑沙城再说吧。”
说完,三人朝着马匹的方向跑去,随后骑着马回了卑沙城。
一整夜的时间,高句丽的军营都是灯火通明的样子,或者是说,火光冲天比较好一些。
粮草和攻城器械烧起来,即便是军营当中的士兵多,火也是一时半会儿扑不灭的,等到火势彻底被扑灭的时候,剩下的,也仅仅是一堆灰烬了,无论是粮草,还是攻城器械。
粮草不能吃,攻城器械不能用。
“如今之计,大军没了粮草,在卑沙城一天都坚持不下去了,粮草和攻城器械的事情,众目睽睽之下,瞒都瞒不住,如今也只能瞒住将军的死讯,秘不发丧,立即返回安市城了。”
高句丽军营当中的大帐里,几个校尉聚在一起一合计,这样僵持在卑沙城外也不是个事儿,现在也只能返回安市城,将事情都如实禀报到大将军,往后的事情要怎么办,好歹有个拿主意的人了。
常乐回道卑沙城的时候,玄世璟还在府衙当中休息,常乐也没着急去找玄世璟说高句丽的那副将已经被自己杀了,就坐在城墙上,看着远方乱糟糟的高句丽军营,一直等到天亮。
天亮之后,玄世璟收拾完,肯定是要来长墙上走一圈的。
“侯爷。”
天一亮,果然,常乐在城墙上看到了刚刚走上来的玄世璟。
“战果如何”玄世璟看到常乐之后问道。
常乐点了点头,说道:“粮草和攻城器械都已经被属下等人焚毁,还有,那领兵的高句丽副将,属下也将他给杀了。”
“杀了”玄世璟诧异,没想到昨天晚上常乐竟然还超常发挥,来了个斩首行动。
“是啊,属下等人到了高句丽军营的时候,发现整个军营防守比前几天,简直就是漏洞百出,既然有了机会,属下就动手了。”常乐回答道。
玄世璟赶忙来到城墙边上,朝着高句丽军营那边看去,但是却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也没有出现一军首领去世,全军缟素的模样。
“怎么回事”玄世璟疑惑,按理说一军主将死了,怎么说也得有点儿动静吧
“怎么了侯爷”见到玄世璟这个样子,常乐有些疑惑,对方的主将死了,不应该是件好事吗这样一来,卑沙城就可以相安无事了。
“不对劲啊,常乐,昨天你离开的时候,可发先高句丽的那军营当中有什么异常”玄世璟回过头来看向常乐问道。
常乐摇了摇头:“刺杀完那主将之后
第五百九十三章:泉盖苏文的想法
玄世璟站了起来,对着那斥候说道:“继续去探,跟着他们的大军,离远一些,别被发现,全程掌握他们的动向,随时来报。”
“是!”斥候领命。
事情该做的玄世璟都已经做了,剩下的,能不能吃掉这七千人的队伍,就看张俭的手段了。
打仗,可不是一个人的事。
张俭既然要负责防范安市城,那他手中的兵将怎么说最少也在一万左右,加上又是半路伏击,十成十的胜算。
而且这七千人数的高句丽士兵,此时应该是毫无战意吧,粮草被烧了个精光,连饭都吃不饱了,从卑沙城到安市城两天的路程,途中怕是也没什么吃的,这样一只军队,还打什么仗。
斥候走后,玄世璟再次将目光放在了辽东半岛的局势上。
如今卑沙城的斥候部队都已经部署出去好几天了,再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有消息陆陆续续的送回来了吧,不知道大唐的后卫大军在辽东如何了。
通定、辽东、盖牟......
这个时候李道宗的队伍应该也已经归到后卫大军当中去了吧,辽东的半岛的局势现在还真是开始扑朔迷离起来了呢。
即便战局现在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但是辽东半岛的卑沙城和建安城在大唐的掌控下,这就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毕竟,这可是在高句丽整片势力范围之内给插了两把匕首呢,若是泉盖苏文手中的地图有颜色,这两城的颜色肯定是最扎眼的。
安市城内,杨万春面对如今的处境,也陷入了焦虑之中,现在大唐的后卫大军已经开始攻打辽东的各个城市了,安市城这边,要怎么应对
让杨万春更加烦恼的是,这次大唐攻打高句丽,是因为泉盖苏文弑杀高建武引发的,他杨万春本就不与泉盖苏文一路,而且之前还轰轰烈烈的打过一仗,如今若是不出兵,那高句丽就危险了,若是出兵,岂不是和泉盖苏文沆瀣一气战争结束之后,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辽东大地上遍地都是战争的硝烟,而海上,刘弘基的水师也仗着有了建安城做后盾,和张亮两人在海上纵横捭阖,不断的与高句丽的水师打着一场又一场的战争。
高句丽无论是水师的素质还是船只武器的质量,万全跟大唐不是一个层次,在大唐水师的压制下,也只是节节败退的结局罢了。
水师也有李二陛下的火药支援,在船上投掷火药,效果一点儿不必在陆地上差,只要炸药包一旦扔到了对方的船只上,船只十成十的被炸坏,一经风浪,万一进水多了,沉船都是早晚的事儿,虽说这种几率实在太小,但是不妨碍大唐水师携带的物资多,经得起消耗。
现在高句丽的水师已经有些被大唐水师打怕了的滋味儿,那会爆炸的东西,落在自己的船上,该如何抵御
至今,高句丽水师的将领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不得不说大唐的子民的智慧发挥起来,足以让人害怕,军营当中竟然有人能够根据经验判断火药的引子燃烧到火药爆炸的时间,投掷火药的时候,能够让火药包落在敌方船上的时候刚好落地爆炸。
在这个火炮还没有发明出来的时代,这是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了。
大唐攻打高句丽的开局,是十分不错的,能够有这样的一个局面,先锋军是功不可没的,所以现在,卑沙城终于可以歇一歇,喘口气了。
然而这对于高句丽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好事。
无论是卑沙城还是建安城,被大唐的军队拿下的消息已
第五百九十四章:百济使臣
泉盖苏文在偏殿收拾了一番之后便朝着主殿的方向走去,一路上,泉盖苏文也想了不少,平壤城这边是不能出任何问题的,至于辽东,不就是大唐么,送点儿东西,表面上服个软,大唐皇帝还不是得高高兴兴的收下。
那些自以为是的唐人,历来如此。
辽东那边,虽然杨万春与自己不对付,但是为了高句丽,杨万春也不会做出什么愚蠢的事情,只要杨万春在,辽东就没有什么大问题。
想到这儿,泉盖苏文对着身旁的人招了招手。
“大对卢,有何吩咐。”
“你立即带着本官的印信去一趟安市城,告知杨万春,不管昔日他与本官如何不对付,但是现在高句丽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了,大唐在一侧虎视眈眈,新罗、百济在一旁居心叵测,辽东那边的战事,就全权交给他了。”泉盖苏文说道。
“大对卢......这......不妥吧”身旁的官员欲言又止。
“怎么了”泉盖苏文停下脚步,看向自己身边儿的这官员。
“大对卢,杨万春现在坐拥安市城十几万大军,加上周边辽东城等城池的兵力,那就是三十多万大军啊,万一真的击退了大唐,那辽东一带,杨万春的势力,便再也无人能抗衡了啊。”那官员说道。
“辽东城等地的兵力只是暂时由他瞎管调动罢了,若是真的将大唐打败,他还敢在安市城自立不成”泉盖苏文嗤笑一声:“这些事情,等到他将大唐军队都打败之后再说也不迟,呵,天朝上国,让本官看看那位陛下的本事如何。”
自前隋以来,隋炀帝三次对高句丽大动兵戈,结果都无功而返,到现在大唐的皇帝,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原再也没有大举侵犯过高句丽,这让泉盖苏文觉得,中原,无非如此,还是往常的中原罢了。
“这......”那官员听到泉盖苏文这般说法,沉吟了一番,接着说道:“总而言之,下官以为,杨万春对大对卢来说,始终是个不得不防范的对手啊。”
这官员一路跟着泉盖苏文从北方一直到平壤,算的上是泉盖苏文的心腹,与泉盖苏文之间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泉盖苏文现在做的是什么,他心里也清楚,只是现在高氏王族的人还并没有死绝,泉盖苏文无法名正言顺的跨出那一步罢了。
就算平壤城中的高氏王族死光了,唐军之中不还有一个高桓权吗。
不过,一路跟着泉盖苏文走过来的这些人,都巴不得泉盖苏文早点坐上那个位子,从龙之功,足以让他们享尽荣华富贵了。
因此,辽东的杨万春,据雄兵以霸安市,拒不服从平壤城发出的命令,这也让这些官员心有戚戚,那可是雄踞一方的大将军,早先大对卢亲自发兵征讨都拿他没办法。
要是万一.......
“都放心吧,本官的对手,本官自己了解,杨万春与本官不对付,无非就是因为本官杀了高建武,杨万春是高建武的人,但是现在面临危险的,是整个高句丽,而不是本官,大唐狼子野心给予我高句丽辽东国土,杨万春又岂会不知无妨,辽东放任给杨万春便是,最后无论是胜是败,本官都会亲自将辽东的势力,收归麾下。”泉盖苏文说道。
&
第五百九十五章:谈判
“只要我百济没有出兵,即便是大唐,也找不到借口来攻打我百济不是。”使者说道:“倒是高句丽这边,不知大对卢,要如何应对大唐的大军已经在辽东肆虐了,若是大对卢还没有什么良策,恐怕高句丽,可就危险了,至于新罗,下官劝说大对卢,暂时还是不要妄动了,这南北用兵,高句丽是吃不消的吧”
“我高句丽辽东有杨万春将军率领三十万雄狮以拒大唐,大唐区区六万大军,怕是在辽东也蹦跶不起来。”泉盖苏文不以为意的说道:“既然贵国无意攻打新罗,那本官也不好勉强,还要麻烦使者大人将本官的话带给你们王上。”
“大对卢请讲。”
“如今半岛之局势,正是对新罗用兵之大好时机,高句丽辽东有上将军杨万春,可确保万无一失,这等大好机会之下,放着不去珍惜,往后想要再去对付新罗,可就没这么简单了,而且,本官想了想,似乎新罗存在与否,与我高句丽,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泉盖苏文冷笑道。
新罗与百济之间的关系要追溯起来,能往上追很远,而泉盖苏文想要拿下新罗而去联合百济,也正是看中了两家不对付这一点儿,利用百济,拿下新罗稳固自己在高句丽的地位,这原本对于双方是互利互惠的事儿,但是现在百济见高句丽与大唐之间起了兵锋,就想退缩,这哪儿成,现在新罗已经将高句丽和百济都记恨上了,要是百济不动兵刃,新罗一定会配合大唐在高句丽南方动手的。
这不是泉盖苏文想要的结果,不过即便是如此,泉盖苏文也要稳住自己,拿出强硬的姿态去与百济谈判,而杨万春,则是他手中的一个筹码,三十万高句丽大军在辽东对上大唐六万大军,仅仅是数目上,便能够让百济对高句丽现在的局势更加有信心,更何况,还有平壤城这边的兵力并没有被动用。
“哦听大对卢这话,是想放弃新罗了吗”使者笑道:“大对卢倒是豁达。”
“原本今日我也想派使者前往百济安排本官的行程,本官也想与贵国王上亲自面谈一番,看来现在,似乎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泉盖苏文说道。
新罗、百济、高句丽,这三韩之地,独属高句丽一家做大,百济没有高句丽的支持,若想攻打新罗,即便到最后战争胜利了,也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这一点百济上上下下的文武大臣都知道,使者也知道,只不过现在大唐在辽东横插一杠,让百济上到王公,下到普通官员,都生了一些别的心思。
高句丽一家做大也不是新罗和百济想要的局面,如今高句丽有难,百济的王上,也生了趁火打劫的意思,所以才派遣了使臣来到高句丽面见泉盖苏文。
“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那下官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下官会将大对卢的话,原原本本的都告知王上,在此,下官也祝愿贵国在辽东,能够百战百胜。”事到临了,使臣也不愿在多跟泉盖苏文说什么了。
“那本官,就承蒙使者大人吉言了。”泉盖苏文对着百济的使臣拱了拱手。
“对了,这次前来平壤城,下官想在城中多逗留几日,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在城中转转,不知大对卢,可否帮忙安排一番。”那使臣说道。
“本官尽地主之谊,也是应该的,使者大人放心便是。”泉盖苏文笑道,随后对着身边的侍从说道:“这几天使者大人在平壤城的行程,就交给你了。”
“是,大人!”侍从应声道,随后对着百济使臣说道:“大人,请。”
第九百五十六章:提前打算
这一次张俭在阻截那些高句丽士兵,也仅仅是留下了两三千人而已,看来那高句丽军队当中领头的,也不是个愣头青,此次离开安市城攻打卑沙城的一万高句丽士兵,折损了六成,还搭进去一个副将,剩下的四千高句丽兵被张俭的部队截留在卑沙城外进不了城,只要张俭想,吃下这四千高句丽兵,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现在就看是那些高句丽士兵的动作快,还是张俭率领的军队的速度快了。
玄世璟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到府衙大厅门口,抬头看看艳阳高照的大晴天。
这天气,人的尸体可存放不了多长时间啊,现在军营当中的人能够瞒得住,等到尸体腐烂了,可就瞒不住了,到时候可就热闹了呢,不知道杨万春那边是个什么反应,而辽东半岛的战争已经开始了这么长时间了,身在平壤城的泉盖苏文呢
玄世璟伸出手遮住刺眼的阳光,今儿个还真是个好天气。
卑沙城现在在唐军的手中,唐军的大军也在辽东,但是唐军走了之后呢辽东相比于关内,的确是个苦寒之地,朝堂上不会有人看重这里,而辽东,对于大唐来说,象征意义要比实际用处大的多,即便是拿下来,日后也不会投入太大的精力来管理,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高句丽这么轻而易举的就从中原王朝的手中夺走辽东的缘故吧。
在朝廷公卿的眼中,辽东的确不是个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但是在玄世璟眼中,这里可遍地都是宝贝啊,否则商会也就不会在建安城安插门店和联络点了。辽东的好处,只是这些公卿没有意识到而已。
而想要彻底的将辽东纳入大唐的版图以绝后患,那就是让诸多大唐人口自愿迁移到辽东半岛地区,几年十几年过后,整个半岛地区就再也没有什么根正苗红的高句丽人了,民族的融合是可怕的,而中原大唐人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更加可怕。
曾经玄世璟有一个朋友,边疆的,信仰宗教,来到中部地区几年的时间,酒也照常喝,猪肉也照常吃,这就是中原民族的同化性。
但是中原人的故土情结,也是让他们迁移到辽东的一个不可跨越的难关啊,辽东自古以来,与南疆、陇西并齐,都是个发配罪犯的好地方,提起辽东,关内老百姓最先想到的,除了艰苦卓绝的环境之外,便是这个了。
或许可以趁着自己现在在卑沙城的时候,做一些安排,就算日后用不上,对于东山侯府来说,也是有用的。
“你过来。”玄世璟对着不远处的府兵招了招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