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恪儿你的意思是找一个替罪羊,将这件案子扛过去”杨妃看着李恪问道。
李恪点点头:“不错,而且这个替罪羊,最好是与他们之间有点儿牵连,但不是十分重要的人物,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警告了,让他们以后不要如此妄为。”
听了李恪提出的办法,杨妃也是认同的点点头,他们母子是主,那些旧臣是仆,主子受制于仆人,那像什么话,也该敲打敲打他们了,这样的事情,杨妃也不希望有第二次发生。
“如此甚好,那在宫外,恪儿你想办法,娘亲会写信与那些人联络的。”杨妃说道。
“恩。”李恪点点头:“那如此,孩儿就不在母妃宫里多做逗留了。”
“好,快去吧。”杨妃出言说道。
李恪冲着杨妃躬身行礼过后,便转身离开了杨妃的寝宫,杨妃目送着李恪离开,这才走出寝宫,将自己的贴身宫女叫了进来。
“素锦,磨墨,本宫也写封信。”
“是。”素锦应声,走到书案前,先是为杨妃摊开纸张,随后才拿起墨条,开始研起墨来。
杨妃走到书案前,跪坐了下来,提起笔来,只是思索了半天,终究没能落得下笔。
“娘娘,为何事发愁”素锦一边磨墨一边问道。
“还不是因为前隋那些旧臣的事情。”杨妃叹息一声,将手中的毛笔放了下来。
素锦从杨妃还是前隋公主的时候便一直跟在杨妃身边,一直到现在杨妃成了大唐后宫之中的嫔妃,也是一直看着杨妃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人,所以,杨妃在这宫中,或许不会信任旁人,但是对于素锦,则是无话不说,否则这么多年,杨妃一个人,岂不是在这后宫之中憋疯了。
“那帮人又给娘娘找麻烦了”素锦问道。
杨妃无奈苦笑着摇摇头:“本宫倒是希望他们直接来给本宫找麻烦,只是这次,他们却是直接去找了恪儿。”
“吴王殿下,难不成方才吴王殿下前来,就是为了此事”素锦满脸诧异。
“正是。”杨妃说道:“本宫觉得,一直这么拖着,也不是个办法,总有一天瞒不住,倒霉的,还是恪儿,我这一辈子,最大的希望就是恪儿和愔儿,现在恪儿虽然在长安,但是也是深受陛下器重,愔儿虽说不成器,但是好歹也有了自己的封地,有一方立足之地,但是若是与前隋的旧臣们扯上关系,一旦被发现,那即便是有十张嘴,也是说不清楚的,所以我才打算写信给那些人。”
“娘娘,依奴婢看,那些人绝不会如此善罢甘休的,大隋朝已经亡国二十多年了,到现在他们都没放弃,可以说大半辈子都是在为了大隋,又岂会是娘娘一封信就能够撼动的了的。”素锦皱着眉头说道:“娘娘若是信中写的太过绝决,说不定反而会激怒那些人做出更加过分的事情,所以这事儿,奴婢觉得,应该徐徐图之。”
杨妃听了素锦的话,仔细想想,也的确是这么回事儿,只是,若是话不说的严重些,那些人怕是不会长记性的。
“还真是两难的境地啊。”杨妃叹息一声,似乎是有些泄了气,只是想到李恪和李愔兄弟两个,又再次强打起精神来。
提起笔来,开始书写信件,良久,一封信洋洋洒洒才算是写
第四百四十一章:郑家事
郑安皱了皱眉头,看了看玄世璟,又看了看摆在自己面前的两份名单,最终还是拿起了名单,仔细对比这看了起来。
“这两份名单,一份是殿试过后,同殿考试之后在玄武楼聚会的名单,另一份,则是朝廷上奏奏折上所陈列的涉嫌春闱作弊的考生名单。”玄世璟说道:“是不是两份名单上的人,有七成是雷同的”
郑安快速的浏览了手中的两份名单,随后抬起头来看着玄世璟点点头:“的确如此。”
“然而在你们聚会的那天,在玄武楼,你与郑家的人还起了争执,那人是现如今郑家的嫡次子,郑锋,本侯说的没错吧。”
郑安点了点头:“所以,玄侯你就怀疑,这件事情其实是郑家人在背后从中作梗”
“没错,不过,这只是怀疑,这个怀疑也有太多的地方站不住脚,所以本侯才会想将你找来,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想了解一番,你与郑家之间的恩怨,是否足以让郑家人出手对付你。”玄世璟笑道。
“好吧,我与郑家的恩怨,还要从多年前说起,起因也是因为郑家嫡次子,郑锋。”郑安缓缓开口说道:“我娘不过是郑家的一婢女,当年是因为兵灾,家里养活不起,才被卖入了郑家,郑家家主与我娘亲之间,也不过是酒后的一个错误罢了,当年我娘生下我的时候,才不过十六岁,因为我是早生儿,所以生下我之后,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寒来暑往断不了草药调理,但是我娘亲即便是为郑家生下了儿子,但是仍旧改变不了她的身份地位,反而因为比正室早早的生下儿子而没少受到正室的刁难和挤兑,从我有印象开始,我与娘亲便住在郑家一偏僻的院落当中,郑家的下人基本上也是看人下菜,克扣我们母子的吃穿用度也是经常的事情,再后来,应该是我十多岁的那年,我娘亲便在一场大病之中去世了,好在郑家原本一直跟我娘亲关系不错的丫鬟一直在偏院中照料着我,才不至我饿死在郑家,但是我娘因为郑家人而毙命,这件事情我永远都放不下,但是,再放不下,没有足够的资本与郑家对抗,那一切都是空谈,于是平日里我只能低声下气的跟郑家书房的管事请求,请求他能借给我基本书,能够教我认字,那管事经不住我的请求,便开始教导我认字,于是我就决定一定要努力读书。”
说道这里,郑安的眼泪已经忍不住在眼眶之中打转了,今日将心事吐露出来,在此触碰到了他记忆最软弱的地方,让他不由得想起了他的母亲,想起了他母亲临终前的模样。
而面对这个时候的郑安,玄世璟也是爱莫能助,只能回以一个鼓励的眼神。
发生在郑安身上的事情,也许是许多大家族之中常有的事情,被卖到府里当丫头,那整个人便是主家的了,即便郑家家主那时候千错万错,但是在这个时代,那都不叫错,所以,也是因此,早就了无数过像郑安和他母亲这样的悲剧,或许一夜过后,郑家家主根本就不知道婢女的肚子里怀了他的骨肉,也许只是在郑安的母亲临盆的时候,郑家家主才知道,自己多了个儿子。
因为郑安母亲的身份,注定了他们母子两人在郑家的地位不会太高,郑安得不到太多的关注。
&nb
第四百四十二章:郑家的嫌疑
现如今这案子无非就是有两种结果,一种便是这案子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揭发这件案子的官员也值得去怀疑,其目的是什么,也值得深究,第二种便是,这案子的确如同上报上去的奏折上所说的这般,是属实的,那当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就更为复杂了,首先要查探的就是吏部和皇宫之中保管试题的官员,其次就是吴王李恪和春闱期间他所带领的玄甲军,第三才能轮到玄世璟这边的神侯府,现在虽然知道背后是郑家出手可能性不大,但是郑家这条线也不能万全放弃,除非有足够的证据证明郑家没有参与其中。
除却郑家,玄世璟下一步要去拜访的,就是吴王李恪了。
自从在国子监将人抓住交给李恪之后,那边儿似乎就没有动静了呢,就算是打是杀,也总得有个结果不是,而玄世璟得到的结果便是那人送到李恪手中之后便如同泥牛入海一样,再无动静。
难不成那当中也有什么曲折不成玄世璟想着,只是这个想法仅仅在脑海中存在了一瞬间,便被玄世璟放到了一边,那人行迹虽说可疑,若是硬要说他与这作弊的案子牵扯上关系,那可能性不大,若这人真那么有本事,又怎么会一进入国子监就被锦衣卫抓住了呢。
玄世璟揉了揉自己的脑袋,算了,还是等明日去吴王府上问问就清楚了,若是这件事情真的与李恪有关系,恐怕李恪也是迫不得已吧。
玄世璟对于李恪的人品还是十分相信的,若说在长安城搅动风云,任何人都有可能,唯独李恪不会,因为玄世璟很清楚李恪需要的是什么,杨妃需要的是什么。
对于他们母子两人,恐怕在皇宫之中朝堂之上长安城里,最需要的就是平安,甚至可以说是平庸了。
李恪文韬武略,胸中有包袱,但却仅仅是辅佐皇帝的抱负,目的非是为了那个位子,而杨妃,最是希望李恪能够平平庸庸做一个太平王爷了,所以,朝堂上的这些风云变幻,基本上李恪都是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
不过,玄世璟总是觉得自己似乎忘记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但却偏偏就是想不起来。
关于李恪,原本历史上李恪是在李治即位之后被长孙无忌那个老狐狸给搞了桩冤案给冤死的,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李承乾没有残疾,东宫没有称心,李泰也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学问,至于李治,还在宫中不知道做什么呢。
“玄侯”郑安从悲伤之中走出来,却看到玄世璟坐在椅子上面色深沉的发呆,时间也不短了,可是玄世璟还是一言不发,所以郑安才将玄世璟从沉思之中唤醒。
“恩”玄世璟回过神来,抬头看向郑安。
“玄侯对于这件案子打算如何去查探郑家吗”郑安问道。
玄世璟笑了笑:“这件案子我已经有了想法,至于郑家,虽说没有证据能够证明郑家是清白的,但是同样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件事情是郑家在背后操持的不是,本侯倒是觉得,郑家,可没有那么傻。”
听完玄世璟的话,郑安也陷入了深思,的确如此,若是仅仅因为自己郑家就如此大费周章,那自己还真是被他们看的起了。
“这件案子是大理寺和神侯府的事情,你一个进士,就不要过多的参与了,更何况你还是这件案子的嫌疑人,所以更不便插手,等候日后案
第四百四十三章:吴王府之行
目光落在了玄世璟的拜帖上,李恪闭上眼睛叹息一声,明日小璟来了,要如何糊弄过去啊。
若是旁人,李恪随意的编几句瞎话也就过去了,但是与玄世璟相对,不知为何,李恪似乎觉得自己一旦说谎,就会被看穿,这或许是因为与玄世璟之间太过熟悉了吧。
不过更为让李恪在意的是,那些人送来的信件上,上面明明白白的写明了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蜀中。
这让李恪心中不由得有些慌乱,现如今李愔的封地便是在蜀中,封了蜀王,若是那些人找上了李愔,依照自己弟弟的那个德行,怕是抵挡不住那些人左右言语的诱惑的。
一旦李愔把持不住受了他们的蛊惑,后果恐怕就十分严重了。
要不要给李愔写封信呢
可是信写了,万一他们还没有找上李愔呢
因为这封信,李恪心中对李愔,又是多了一份牵挂和一份担忧,看来还是要找机会见一见自家弟弟,或者让李愔找机会到长安来,若是不行,自己亲自去蜀地走一趟也是可以的,只求李愔那边千万不要被搅动出是非来。
两更天一过,李恪的书房之中依旧是灯火通明。
“王爷,时候不早了,该歇息了,明日上午东山侯爷还要来府上拜访呢。”门外传来吴王府管家的声音,这也是管家第三次到李恪书房门前提醒李恪了。
“好了,本王知道了,本王这就回去歇息,吴叔也回去吧。”书房里的李恪应声道。
随后,李恪收拾好自己的书案,将前隋旧臣写的那封信放到烛台上点燃,直到烧的只剩一只角,才扔进未曾点燃过的炭盆之中任由其化成一抹灰尘。
收拾妥当,李恪这才离开书房,回了自己的卧室。
李恪离开后不久,便有一道黑影,闪身进入了李恪的书房,只是这个时候的书房一片漆黑,那黑影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借着窗外散落进来微弱的月光,依稀的看着眼前的景色。
轻身来到李恪的书案前,在书案上打量了良久,书案上,除却李恪平常所用的文房四宝之外,便只剩下了东山侯玄世璟的拜帖,那黑影在书案上翻找了一番,没有任何收获之后,也只能空手而归了。
次日,玄世璟与秦冰月在东山侯府中收拾妥当,用过早饭之后,两人便骑着马到了吴王府门口。
吴王府的门房是认得玄世璟的,见到玄世璟与秦冰月到了门口,连忙出来迎接,从玄世璟和秦冰月的手中接过了马匹的缰绳,将二人请进吴王府之后,门房这才去安排两人的马匹。
秦冰月落后玄世璟一步,跟在玄世璟的身后走进了吴王府,一路走着,一路观察着吴王府四周的环境。
玄世璟也发现了秦冰月在观察吴王府的环境,笑道:“一个人的性格在他居住的场所倒是能够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说程伯伯家里,花花草草几乎看不多,除却假山水池,便是偌大的演武场,十八般兵器挨着摆了个遍,又譬如魏王府上,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的十分风雅,这便是文人的通病,而你看吴王府上的布置,从大门一直到前厅,整个院落的风格,干净利索,这也符合了吴王常年在行伍之中生
第四百四十四章:真假(上)
“哪有这么快。”玄世璟端起茶杯笑了笑说道:“只是刚刚有了些怀疑的眉目,现在锦衣卫正着手查探呢。”
“哦小璟这么快就有了眉目。”李恪讶异的看着玄世璟说道:“此事还是昨日刚交到小璟你手上的吧。”
玄世璟轻饮一口茶水,将茶杯放回了桌子上,笑道:“其实这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就看从何处下手了。”
“洗耳恭听。”李恪十分好奇的打量着玄世璟,这神侯府查探案子的速度,也有些太快了吧。
“起初我的想法比较杂乱,逐渐的理顺了,也就不难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了,春闱这么大的事儿,在这个上面搞名堂,怎么可能做的天衣无缝,滴水不漏,所以仔细的想仔细的查,还是能够了解一些事情的。”玄世璟说道:“比如,若是这次春闱作弊的案子,对谁的危害最大甭管是真的还是假的。”
听了玄世璟的话,李恪思索一番,回应道:“危害么,吏部难辞其咎,其次便是我率领的玄甲军,再者就是小璟你的神侯府了。”
“殿下说的不错。”玄世璟赞同的看了李恪一眼,复又说道:“可是殿下勿要忘了,还有那些深陷其中的进士呢,所以这件案子,即便是要查,也是要分两方面查了,陷身在其中的那些进士们,我已经让锦衣卫触动去查探了,至于吏部、殿下你这里,还有我神侯府,只能我亲自带人四处奔走了。”
李恪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后问道:“那小璟可在那些进士们那边查到了什么”
玄世璟看这李恪,低头一笑,眯了眯眼,复又抬起头来:“还没有,进士那边,除却玄清那里,其余人,都无从下手啊。”
“我倒是将这茬给忘了,玄清也在受牵扯的人当中,看来小璟你这次,重担在肩啊。”
“那道不至于,该如何还是如何,不过我倒是相信玄清的为人,虽说两家不对付,但是上一辈的恩怨不能牵扯到公事上来。”玄世璟说道:“我倒是只相信我亲眼看到的。”
说罢,玄世璟神色十分严肃认真的看着李恪。
从一进门开始,玄世璟就发觉李恪的不对劲了,玄世璟的拜帖是昨日让秦冰月送到吴王府的,若是寻常,玄世璟进门的时候,李恪就已经在大厅中等着了,外头的时辰也不早了,早就过了用早膳的时候了,然而玄世璟来了之后还是等了良久,依照李恪的性子,虽说与玄世璟熟稔,但是玄世璟前来拜访,那就是客,李恪是不会怠慢的,但是今天却偏偏姗姗来迟。
再者就是,从李恪坐下与玄世璟说话的时候,原本玄世璟没有注意,只是偶尔看到了李恪眼中的探究和闪避,便觉得李恪肯定是有什么关于案子的事情瞒着自己不说,才会如此,所以接下来的谈话之中,玄世璟一直注意着李恪的神情。
李恪听完玄世璟的话,讪讪一笑:“说的也是,办案子,终究还是要讲究个证据,这倒无妨,若是小璟想知道,尽管问就是,玄甲军那里我也可以打声招呼,不过至于吏部那里,我怕是帮不上什么忙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