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倘若有朝一日白研突然说玩不下去了,方晟都不晓得怎么面对赵尧尧。
周二上午方晟准备带几个人到基层调研,说来可笑,来百铁几个月了居然没去过辖下铜岭县、银源县、万锡县和美云县,县领导班子只认识县委书计县长,其他都跟名字挂不上号。
不能怪方晟官僚、不接地气,实在是到了百铁突发事件一桩接一桩几乎喘不过气来,时间都耗费在无休止的协调、沟通、争论、扯皮之中。
刚把车辆、人员等确定好,方晟和何超下楼时突然接到省.委电话:立即到省里开会!
最近经常开这种事先不通知且没头没脑的会,究其原因是陶之亮很有些心神不宁,翟友明却处处插手,省高层衔接出现了不少不和谐的现象。
方晟接到电话见怪不怪,都懒得跟窦晓龙等人打听会议内容,反正目前冲在第一线的翟友明不待见自己,带双耳朵去听呗,啥也不说就行了。
上车后打电话给张卫康,说其他常委都没接到通知,看来又是翟友明在作妖,恨不得天天把各市主政领导叫到龙泽开会彰显存在感,真无聊!
车子驶入省府大院会务中心,在门口遇到好几位省直机关负责人,之后陆续见到省四套班子领导相继抵达会场,方觉今天规格似乎比较隆重……
步入会场,窦晓龙从后面追上来低声说今儿个阵容强大,好像不是唱独角戏啊?
——各市领导们都把翟友明动辄以省.委省正府名义召集开会叫做独角戏,暗讽没有其他省领导站台支持。
方晟反问道晓龙没听到小道消息?
窦晓龙摇摇头说成天陷在乱七糟八的事务里,根本不清楚外面的世界,上次还开玩笑说每次来龙泽开会等于度假。
方晟哑然失笑,说是啊比喻得很恰如其分,每次回地方好像做不完的事、开不完的会、看不完的材料,累死人。
边说说笑笑边进了会场,发现座位比平时往后挪了几排,说明往日主席台上的主儿都改坐台下前排了,难道……
“翟正式宣省.长?”
方晟与窦晓龙交换下眼色,各自坐下继续观察。
后面进来的陌生面孔越来越多,方晟越瞅越纳闷,直到瞥见从侧门进来的陇山省.长宋远冬,居然也在前排就坐,心头猛地一震!
霎时他想起之前提到的一桩大事,莫非……莫非来得如此快,以如此猝不及防的速度实施了?!
正想得出神,又见原山、三相等一大批领导干部从另一侧进来,其中赫然有朱正阳等人。
振兴中原六省领导小组果真落地了!
于道明会如上次说的过来吗?
怎么没听他事先通知?
于云复为何也保持缄默,成与不成好歹给个消息啊!老丈人也真是,退二线后愈发变得深沉了。
进会场的人越多声音越小,快坐满时几乎鸦雀无声。可见消息封锁之严,所有参会人员居然都不知道会议主题,实在忐忑万分。
“数过没?加上黄树共有六个省。”旁边窦晓龙悄声道。
方晟故意问:“什么意思?”
窦晓龙气沮道:“数着玩玩而已。”
会场里到处都是脑袋挤在一起交头接耳,而黄树领导班子迟迟没有出现,这很不寻常。作为主会场,省领导应该有人出面接待兄弟省份领导,这也是体制内起码的礼节。
手机屏幕无声无息亮了一下,朱正阳发来的短信:方哥,什么精神?
方晟飞快地输入“我也不知道”,想了想,又一个字一个字地删掉,回道:振兴小组。
官场先锋 第1404章 振兴小组
短信发过去没隔两秒,朱正阳回信过来:什么振兴小组?新花样?
这个说来话长,短信哪里解释得清。
方晟见窦晓龙锐利的目光扫来扫去担心被看出端倪,想了会儿准备回答,这时一行人从右侧进来,为首正是强颜为欢的陶之亮。
紧接着全场传来轻呼声,旋即响起热烈掌声!
第二位入场的居然是刘首长!
刘首长后面跟着主管经济的政务委员、发改委主任,再然后竟是严肃庄重的于道明和三四位陌生面孔,最后才是硬挤出笑容却苦涩无比的翟友明等省领导。
陶之亮陪同刘首长等坐到主席台,翟友明等都乖乖坐到前排右侧。
简短开场白后,陶之亮宣布刘首长作重要讲话,全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参会人员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尽管事先半点风声没透,看这架势以及黄树省领导们的模样就猜到会有重大的、结构性政策出台。
刘首长一如多年技术生涯的习惯,有事说事避免空话套话,开宗明义指出鉴于中原六省经济下滑严重,今年及今后还要承受压降矿产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经京都高层研究决定在国家层面成立振兴中原发展领导小组!
刘首长强调领导小组在宏观上将六省凝成一股绳形成集团冲锋,打整体攻防战,做大做强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开发;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建立区域间产业转移税收分享机制,增强内生动力,提高改善民生能力。
刘首长表示当前是中原经济转型关键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大家要充分认识中原六省经济振兴在国家战略大局中的重要意义,着力依靠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集聚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这些内容对参会人员就是认真记录而已,翘首以盼的是两个核心问题:一是组织架构,二是赋予的权力。
两个核心决定了领导小组能否真正发挥领导作用。
没让大家久等,刘首长很快宣布了振兴中原发展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查宇尘(正务委员)
副组长:于道明
成员包括翟友明在内的中原六省常务副省.长。
领导小组下辖办公室,副组长于道明兼办公室主任,成员分别是财政部、发改委、国资委、税务总局副职(均为副部级)。
从年龄来看除于道明比较大之外,办公室四位成员都是新晋副部级,年富力强、精干有为,可不是过来养老享福等退二线的。
从结构来看首先没戴大帽子让刘首长任组长,反而说明领导小组的务实性,因为刘首长领衔几十个领导小组,每天听一个组回报工作一个月都安排不下,哪里照应得过来?
其次查宇尘是主抓实体经济的正务委员,作风果敢决断,思路开阔领先,深受刘首长赏识和支持,小道消息称下届至少是副理级人物。他担任领导小组组长那可是实实在在要见效果,必要时会有非常之手段。
最关键的是把六省常务副省.长都置于于道明领导之下,这是几个意思?变成于道明总管六省经济?
那么省.长的位置岂不尴尬?
参会人员或认真记录、或仔细聆听,一付聚精会神的模样,殊不知个个心里急剧盘算,掂量着领导小组掀起的新风暴。
但刘首长不可能回答这些问题,他只从宏观层面阐明领导小组职能和框架,不过问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
刘首长随即又宣布一条重磅级消息,佐证了参会人员的猜想——刘首长原话是,考虑到振兴领导小组职能与黄树现实状况,京都决定黄树暂时不委派省.长,由陶之亮同志把省正府管理抓起来,同时于道明同志牵头做好黄树以及其它五省经济事务。
介个什么意思?
介个什么意思?
介个什么意思?
分明暗示于道明实际行使黄树省.长一职并统领其它五省经济事务,将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并架空原山等省.长们的权力!
以前有没有先例?有的。振兴东北的那个小组目前就是副组长兼某省省.委书计。
于道明有没有资格?也有的。于道明既有多年基层经历,又有长期在部委为官的履历,特别是他在双江担任副省.长、常务副省.长、省.长期间经济蒸蒸日上,为继任者打下坚实基础,有翔实资料和公开数据支撑,掺不了假。
仿佛为了印证,第二个发言的查宇尘宣读了领导小组职责和启动初期权限,具体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为了加快流程和审批速度,即日起中原六省所有需京都相关部门审批的中小项目交到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通过的项目由领导小组向京都相关部门备案即可。
二是对于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开发采取两种方式,或由各省立项后与领导小组共同“会商会签”,或由领导小组直接立项邀请相关省份参与——这是典型的官方套路,实质暗示“三重”都必须领导小组首肯。
三是领导小组按各省年初制定的计划进行跟踪督查,对于进展迟缓、推进不力、“三重”出现决策失误等情况,有权向京都回报并建议撤换经济事务相关领导,或配合进行查处。
查宇尘还宣布振兴中原六省领导小组常设机构暂时放在龙泽市,今后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在各省省会设立办事处。
听到这里方晟心中透亮:于道明之前说的决策权、人事建议权、财权等都落实到位,振兴中原领导小组实质相当于中原局,以后规模和权力会越来越大直至六省真正走上强盛发展之路!
于道明,在临近仕途终点前焕发第二春,冲到了经济发展大潮的第一线!
他有底气。
底气在于方晟以及分布在各省关键岗位的新锐精英,于道明要做的就是倾听和整合,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锐气和能量发动集团冲锋,打一场前所未有的翻身仗。
那么于云复为何没打电话呢?可想而知他并不赞同弟弟这个时候离京,可能会打乱原本定型的计划。但于道明才不管呢,这回是自己受方晟点拨后主动请缨,用的又是自己的人脉,完全不用看于云复的脸色。
反过来再想进会场时陶之亮、翟友明的表情便不明而喻:按说省.委书计兼省.长是党政一把抓的大好事,对陶之亮来说却苦涩难言,说明京都对黄树当前工作极度不满意,出于稳定大局需要才让自己暂时留任,两个位置等于提前腾得好好的,局势安定下来就会换人。
翟友明呢简直如晴天霹雳,眼睁睁如同煮熟的鸭子飞掉了,非但如此权力还受到很大制约,变成协助于道明抓经济事务。回想前阵子所作所为,恍若做了场恶梦!
黄树被碾压,其它五省同样心有戚戚然。黄树是一个教训,也是京都亟今为止最严厉的警告,倘若经济再无起色,一班领导忙于内耗和粉饰太平,今后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尚昭!
当然,对刘首长、对振兴中原领导小组、对于道明来说前方的路依旧漫长,关于经济事务的主导权的博弈将在各条战线全面打响,控制与反控制、制约与反制约可谓路漫漫其修远,不是简单一个会议和一个文件就能贯彻到位的。
但不管怎么说,客观上为方晟振兴百铁之路扫除了至少是部分障碍,今后涉及“三重”的立项、审批不必被省里卡脖子,直接由于道明认可就行了。
查宇尘之后由陶之亮代表六省省领导表态,无非是完全拥护京都作出的决定,省领导班子会认清形势、凝聚一心,密切配合振兴中原领导小组做好衔接配套工作,为中原地区经济发展和腾飞保驾护航!
至此会议结束,参会人员各自散去。
刘首长没说一句狠话,到他这样的境界、修为已经无需用狠话来鞭策手下,更无需恫吓和威慑,但参会人员都能领略到他平静背后隐藏的潜台词:
不行就下!
独自回百铁途中,终于接到于云复的电话,没说话先叹了两口气,然后苦笑着问已经开完会了?这件事我是反对的,明摆着的大坑道明非抢着跳,还自以为聪明能干!
方晟不解地问什么大坑?
于云复说明年经济总体形势已大致明朗,沿海发达省份勉强保平就不错了,其它地区负增长已成定局,这当儿挑起振兴中原重担不是给人家制造攻击的话题吗?
方晟笑道二叔总想试试,毕竟在双江积累了一些抓经济的心得。
于云复不屑道他那两下子我还没数?算了,既成事实就不再纠结,对你来说短期有益,中期有害,长远的话……现在还说不准……
被于云复“短中长”的预言说得吊足了胃口,方晟瞥了眼专心致志开车的小吴,问道短期有益我知道,中期有什么害处?
于云复道中原经济受地域和历史因素影响举步维艰,岂是凭空增设个领导小组就能扭转时局?道明三斧头搞不出名堂,到时必定牵扯你的精力。小方啊你抓经济是有一手,但始终在市级城市打转,还不具备也不习惯站在省领导角度分析问题,由此将产生种种矛盾和问题。
姜还是老的辣,一针见血指出方晟的软肋。
方晟叹服之余又问,爸,那长远来看会有什么影响?
官场先锋 第1405章 提前热身
于云复却含糊道长远方面不可测因素太多,没法考虑得很周全,事已至此走一步算一步吧,以后多替二叔想想主意也是锻炼,没准坏事变成好事。
方晟又听不懂了。
于云复这种等级的正治家从来不会把话说得很透,傅老、于老爷子等要加个更字。
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他们权衡利弊的着眼点与众不同,注重趋势和格局,而非计较一城一池得失。
经历前面好几件事方晟已经学乖了,不再执著非得立即知道,先揣在脑子里捂段时间,时机成熟了自然悟出名堂。
回到百铁方晟没有立即传达会议精神,事关重大,必须等京都和省.委省正府正式文件,不然记录的与最新文件内容不一致就是正治错误了。
爱妮娅宣称“看不懂”京都这波操作,看不懂的事她从不乱发表意见;陈皎打听到的消息——当然从陈首长嘴里挖出来的点滴秘辛,说桑首长对成立振兴中原领导小组一事兴趣泛泛,刘首长坚持摸着石头过河;范晓灵则认为于云复看法不错,稍有点眼光的都不会淌这潭浑水,貌似挟六省省.长之威实质前景莫测,于道明纯粹拿自己正治声誉在赌博!
说得方晟非常郁闷,因为于道明之所以下决心完全受自己怂恿。
朱正阳、吴郁明都分别来了电话,探讨领导小组格局下如何申报和推动项目——这只是表面上的,根源是打听于道明手里的权力到底有多大。
方晟坦率地说形势未明,一切都是未知数,最主要看京都下的决心有多大。
一连串电话打完,于道明的电话终于打过来了,看样子这会儿一个人在酒店房间,心情很好地说:
“很意外吧?上午老查向黄树省领导班子通报时,翟友明脸色那个难看哟都怀疑要犯心脏病,恐怕所有人都没料到京都最终玩这一手。”
方晟凑趣道:“以前有两江总督,如今有六省督导,二叔统领的可是自古以来兵家必争的中原地带!”
于道明哈哈大笑,很有风度地说:“小方不要乱讲,二叔可不能犯正治错误。”
“二叔,关于领导小组如何发挥应有职能,京都有没有给点提示?”方晟趁机问道。
某种程度讲这已经属于领导小组最核心的秘密了,涉及方方面面权力格局和布局,更让数以千计的“三重”项目面临生死考验。此刻不知多少省领导削尖脑袋想打听这个问题的答案,方晟却就这样很随便地问出口。
于道明沉吟片刻,道:
“你小子嘴紧,说两句没关系……就在刘首长率领咱们几个登机时,京都相关部委已经在排查所有中原六省正在走流程的项目,全部打包运到领导小组在龙泽的办公地点!”
方晟吃惊地说:“刘首长下的决心很大呀!”
“的确,这一点他从头到尾没在咱们面前提过,但听说后二叔我压力很大,”于道明道,“飞机上他把我叫过去谈话,只说了两点……哎,你小子只听不说啊!”
“当然当然,二叔还信不过我?”
“说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刚开始人手紧张,不必着急把摊子铺得太大,先把‘三重’项目审批流程完善起来;还有一层意思是站稳脚跟后以黄树为突破口抓好经济事务,从而带动其它五省的相关工作。”
精明如方晟者立即猜到刘首长应该有三层意思,被于道明吞进肚子里的八成与人事有关,话题过于敏感方晟也不想在电话里打听,遂笑道:
“听出来了,二叔实质上是双重身份——负责六省‘三重’项目的小发改委主任,以及黄树代省.长,对吗?”
于道明倒没否认这种说法,而是转换话题道:“让刘首长痛下决心的是中原六省各行其道,重复投资建设形成极大浪费,急需一个牵头机构进行必要的整合和协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陇山省与原山省之间隔着伏鹿山脉,陇山省想打通东侧鞒山连接到原山省岸桥市,原山省想打通西侧衮萨山连接到陇山省骑兵市,将来若联结这两条高速起码要挖三四座大山隧道,几十个亿眨眼就没了,每每提及这个问题刘首长就痛心疾首……”
“所以二叔上任伊始要对六省‘三重’项目进行梳理,整合几项跨省合作的大工程并付诸实施,打响振兴中原领导小组第一炮!”
有了成绩,刘首长在桑首长等最高层面前说话也硬气些,说明自己的决策没错。
“真有你的!”于道明难得夸了方晟一句,道,“第一招叫做借花献佛,第二招远交近攻,第三招……”
“反客为主。”方晟笑着接道。
于道明佯怒道:“再说下去啥秘密都得被你小子蒙出来,至此为止了!”
“再说一句,”方晟涎着脸道,“二叔,能不能走快车道把百铁的项目先批了?”
似乎听到“百铁”两个字就头大,于道明“啪”地挂断电话。
12月上旬京都方面人事调整消息接二连三,都在为明年初相关会议铺垫,更是小换界的热身和卡位:
许岱被免去东吴省.委书计职务,“另有任用”;
沈高从双江调到东吴,至此入局已成定局,总算破了“大热必死”的魔咒;
爆出的冷门是东方岳从碧海调到双江接任沈高的位子,这可真是爆炸性新闻!按体制内惯例碧海省.委书计铁定入局,正如东吴省.委书计,好端端把东方岳调到综合实力略差的双江,其中含意不明而喻。
有人说与不久前碧海举办的沿海城市金融高端论坛有关,身为东道主没掌握好论坛主旋律,主题失序,焦点模糊,连城市联合宣言都没达成,令京都高层很不满意。
有人说与省.长爱妮娅有关,她与东方岳都擅长金融,二虎相争必有一伤,相比而言京都更需要做实事、在华尔街有号召力的爱妮娅,为让她更好地施展身手不惜搬掉东方岳。
也有人说事情没那么简单,东方岳马失前蹄应该与他本人与势力庞大的金融利益集团走得太近有关,随着中美在深层次博弈的加剧,国内急需优化和调整金融秩序以对抗即将而来的冲击波,前提就是打压体制内金融势力和打着金融稳定旗号的广泛盟军,东方岳被当作领头羊而已。
谁去令人瞩目的碧海?位子空悬,而且没说爱妮娅暂时主持全面工作,可见台面下激烈竞争仍在继续,不到最后一刻没法揭晓谜底。
双江省.委高层大换血,省.委秘书长岳君光、潇南市委书计郑东、省纪委书计刘志伯都退居二线,岳君光、郑东因着与沈高关系不错都有还算满意的去处,刘志伯仅挂了个省政协副主席气得回家闭门很久没出现。
临海这回意外地调整幅度不大,主要领导都维持原状,仅宣传部长宣宗秋退二线,铁逵则被任命为省正协党组书计,这就意味着明年初将被选为省正协主席,能在一线多呆几年并以正部身份退休。
黄树可能受尚昭双规波及,直接免掉省统战部长职务,且没有“另有任用”四个字,没准后面还要接受组织进一步调查。
原山省.长提前一年退二线但给的位置还不错,同样没委派新省.长而由省.委书计一肩挑,但没再让于道明“牵头”经济事务,而让常务副省.长密切配合抓好相关工作。个由微妙暗示在京都高层心目,原山要比黄树好一点点,还能自己干,但如果效果不明显的话,恐怕又得于道明“多挑担子”了。
在京都部委以及高层也有微调,虽然更加模糊,表述也含混不清,让外行看不到热闹,但体制内却品味再三,努力从蛛丝马迹当中发现端倪。
钟组部某副部长突然消失在公众视野当中,当然这么说不太确切,因为钟组部副部长由于职责原因本来就很少公开露面。有人发现钟组部网站“领导介绍”栏目里他的名字不见了,可官方并无职务变更的说明,遂有好事者打电话询问,得到的答复是以正式公告为准。
京都市委副书计兼正法委书计以健康为由辞职是又一大意外,此人是陈首长的爱将,从临海调到京都卡位意在接任市委书计并入局,谁知一等就是六年,非但未能偿愿还中途退出比赛!
别说紧盯京都风云的朱正阳、范晓灵等人,就是远在伦敦的燕慎,还有樊红雨、樊伟甚至白翎都觉得好奇,私底下怂恿方晟找陈皎问个明白。
方晟反问道:“他当不当副书计,空下来的位子谁坐与你我有啥关系?所谓春风吹皱一池水——干卿何事!我不喜欢因为好奇打听别人的隐私,不适合,也不恰当!如果涉嫌违规或权力争斗,必将为陈家所讳,不提也罢;如果他主动退出以换取陈家在其它位子的进步,更不会透露出去,问了没用!”
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都没再说什么,只有白翎嫌弃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