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因为金军北撤后,宋朝立即撕毁和约,拒不割让三镇,金国皇

    皇帝完颜吴乞买就派遣萧仲恭和赵伦出使宋朝,以外交途径索取三镇。

    萧仲恭忠诚侍奉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故事,经过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的有心宣扬,早已传遍天下。

    宋朝赵桓君臣也对萧仲恭的事迹早有耳闻。于是,皇帝赵桓和主战的李纲等大臣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此时种师中、姚古兵败,朝廷正在为金军完颜宗翰部的强大而忧虑。见到金国使臣萧仲恭后,宋朝赵桓君臣决定利用他施展反间计,削弱金军的实力。

    赵桓君臣认为,萧仲恭对天祚帝如此忠诚,心中必定有复国之念。如果用帮助辽国复国的名义,一定可以收买萧仲恭成为宋朝的内应。

    宋朝君臣准备让萧仲恭带信,帮助宋朝策反金国大将耶律余睹,让耶律余睹在西京起事复国,削弱完颜宗翰军。

    只要耶律余睹起兵反金,围困太原府的金军必会仓皇北归平叛。如此,则太原府城之围也就不战自解。

    赵桓君臣一厢情愿的认为耶律余睹是契丹宗室贵族,与金国一定有灭国之恨,且耶律余睹此时任金国元帅右都监,掌握了金军中大部契丹军的兵权,可诱而利用之。

    于是,赵桓君臣殷勤接待萧仲恭,与他诉说大宋与辽国的百年兄弟盟好之情。就仿佛背信弃义攻打辽国燕京的不是宋军一般。

    萧仲恭作为使臣和契丹贵族,当然也是虚与委蛇,谈到天祚帝不幸亡国的惨痛往事时,甚至洒了几滴热泪。

    双方的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赵桓君臣就将策反耶律余睹,帮助契丹人复国的计划告知了萧仲恭。

    赵桓还写了蜡丸密信,托萧仲恭返回金国后带给耶律余睹。

    萧仲恭清楚明白金军的强大,以及宋朝的外强中干,怎会相信依靠宋朝能够复国

    但是,为了个人安危,萧仲恭只能装着热血沸腾、感激涕零的模样,答应为宋朝送信。

    &




第九百二十六章 蜡丸密信反间计
    萧仲恭,契丹名为术里者,是辽国贵族,出身显赫。他的父亲是辽国中书令萧特末,母亲是辽道宗第三女越国公主。

    作为辽国的宗室贵族,萧仲恭自幼就进入为皇帝培养近臣班底的“孩儿班”学习,长大后成为天祚帝耶律延禧的近臣,对天祚帝耶律延禧忠心耿耿。

    保大三年,金军攻克辽国西京和南京后,萧仲恭出任辅国上将军兼护卫太保,率军扈从天祚帝耶律延禧西逃夹山。

    此时,大量的辽国契丹贵族选择向金军投降,萧仲恭却依然选择追随天祚帝,护卫在他的身边。

    在逃亡的半路上,护卫的部分辽军士兵不愿再东躲西藏,就发动了叛乱。

    萧仲恭领兵击败了叛军,成功地平息了这次叛乱,护卫了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安全。

    保大五年,屡战屡败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得到西夏国的同意后,企图逃往西夏避难。

    天祚帝耶律延禧跑到霍里底泊的时候,天降大雪,在冰天雪地且得不到任何补给的情况下,萧仲恭把仅有的食物和衣物全部献给天祚帝,自己吃冰雪以充饥。

    甚至在天祚帝人困马乏时,萧仲恭自己趴伏在寒冷的雪地中,让天祚帝耶律延禧能够靠着自己的身子休息,以免皇帝直接睡在雪地里受冻。

    由此可见,萧仲恭对天祚帝耶律延禧的确是忠心耿耿。

    不久后,天祚帝耶律延禧、萧仲恭一行因为大雪暴露行踪,被尾追的金军完颜娄室部撵上,全部成了金军的俘虏。

    随后,萧仲恭就与天祚帝耶律延禧一起被押送回金国的都城。

    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听闻萧仲恭忠于其主天祚帝的种种事迹后,大为赞赏,对他特加礼待。从此,萧仲恭改而仕金,成为完颜吴乞买的臣子。

    辽国投降金国的契丹贵族如过江之鲫,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为何要特别重用这个死忠于天祚帝的萧仲恭呢

    因为,身为一个被分权的皇帝,完颜吴乞买最缺的就是这种效忠皇帝的忠臣啊!

    完颜吴乞买褒奖重用萧仲恭,何尝不是在暗示群臣,你们要学习这辽国忠臣萧仲恭,向皇帝我效忠,眼中不要只看到那个年轻气盛的军事强人……

    因为金军北撤后,宋朝立即撕毁和约,拒不割让三镇,金国皇

    皇帝完颜吴乞买就派遣萧仲恭和赵伦出使宋朝,以外交途径索取三镇。

    萧仲恭忠诚侍奉天祚帝耶律延禧的故事,经过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的有心宣扬,早已传遍天下。

    宋朝赵桓君臣也对萧仲恭的事迹早有耳闻。于是,皇帝赵桓和主战的李纲等大臣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此时种师中、姚古兵败,朝廷正在为金军完颜宗翰部的强大而忧虑。见到金国使臣萧仲恭后,宋朝赵桓君臣决定利用他施展反间计,削弱金军的实力。

    赵桓君臣认为,萧仲恭对天祚帝如此忠诚,心中必定有复国之念。如果用帮助辽国复国的名义,一定可以收买萧仲恭成为宋朝的内应。

    宋朝君臣准备让萧仲恭带信,帮助宋朝策反金国大将耶律余睹,让耶律余睹在西京起事复国,削弱完颜宗翰军。

    只要耶律余睹起兵反金,围困太原府的金军必会仓皇北归平叛。如此,则太原府城之围也就不战自解。

    赵桓君臣一厢情愿的认为耶律余睹是契丹宗室贵族,与金国一定有灭国之恨,且耶律余睹此时任金国元帅右都监,掌握了金军中大部契丹军的兵权,可诱而利用之。

    于是,赵桓君臣殷勤接待萧仲恭,与他诉说大宋与辽国的百年兄弟盟好之情。就仿佛背信弃义攻打辽国燕京的不是宋军一般。

    萧仲恭作为使臣和契丹贵族,当然也是虚与委蛇,谈到天祚帝不幸亡国的惨痛往事时,甚至洒了几滴热泪。

    双方的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赵桓君臣就将策反耶律余睹,帮助契丹人复国的计划告知了萧仲恭。

    赵桓还写了蜡丸密信,托萧仲恭返回金国后带给耶律余睹。

    萧仲恭清楚明白金军的强大,以及宋朝的外强中干,怎会相信依靠宋朝能够复国

    但是,为了个人安危,萧仲恭只能装着热血沸腾、感激涕零的模样,答应为宋朝送信。

    &



第九百二十七章 李纲被赶鸭子上架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九百二十七章李纲被赶鸭子上架因为蜡丸密信策反耶律余睹的阴谋暴露,金国开始策划第二次伐宋,对皇帝赵桓进行征伐。闪舞www



    此时,大宋朝廷高层之间还在进行着激烈的政治斗争,大臣之间的倾轧与排挤仍未停止。



    靖康元年五月,朝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让他领兵出征。



    太原之围未解,两次援救都损兵折将,皇帝赵桓的威望也因此受损,急于再次组织军队奔赴太原解围。



    种师中战死,姚古被治罪,老将种师道又因病致仕,朝廷一时选不出合适的将领。



    耿南仲对皇帝赵桓上奏说“想援助太原,非李纲不可。”



    当初太学生们上书,裹挟民众闹事,要求恢复李纲的职务,已经让皇帝赵桓和太子党对李纲心怀芥蒂。



    此后在清理太上皇余党一事上,李纲又站在了太子党首领耿南仲的对立面。



    因此,李纲逐渐成了耿南仲等人的眼中钉。耿南仲推荐李纲领兵出征河东太原府,就是为了将李纲从朝堂上排挤出去。



    皇帝赵桓立即准奏,任命李纲为河东、河北宣抚使,负责领兵解救太原府城。



    李纲虽然是主战派,但他只会用大义激励别人上战场去流血牺牲,何曾想过自己亲自上阵



    于是,李纲推辞说“臣是一个书生,确实不懂兵事。在京城被围时,不得已才为陛下料理兵事,现在让臣为大帅,恐怕误国家大事。”



    然而,皇帝赵桓不准李纲推辞这个任命。



    李纲哪里敢领兵出征,他退朝后就称病不上朝,请求去职。



    然而李纲连上十多份请辞的奏书,皇帝赵桓都不同意。



    此时朝中也有台谏官上言说李纲不能离开朝廷。皇帝赵桓认为这是为大臣游说,对台谏官加以斥责,表露了一定要李纲挂帅的决心。



    有人不平地对李纲说道“公知道为什么派公出任宣抚使吗这不是为了边防之事,而是想借此去掉公,则京城之人无话可说罢了。公坚持卧病不起,说谗言的人会更加放肆,皇上是否发怒还测料不到,公该当如何应对”



    李纲默认不语。



    李纲与皇帝赵桓僵持间,朝中另一个主战派,同知枢密院事许翰写上“杜邮”二字送给李纲。



    “杜邮”来自一个典故



    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武安君白起奉秦昭王之命出城巡视。



    当白起到达咸阳西门十里远的杜邮时,秦昭王派使者前来赐武安君短剑,让他用短剑自裁。



    武安君白起怒问自己所犯何罪但最终,他迫于压力而不得不拔剑自杀。



    许翰用这二字典故提醒李纲,再僵持下去,恐有杀身之祸。www



    李纲惊恐之中慌忙入宫受命。



    见李纲领命了,皇帝赵桓亲自抄写《裴度传》赐给李纲以示勉励。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唐德宗贞元五年进士。



    唐宪宗时,裴度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被藩镇派刺客暗杀。宰相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了头部。



    旋即,裴度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吴元济之乱。



    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相二十余年,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皇帝赵桓赐给李纲《裴度传》,意思是唐朝的文官裴度能够领兵平叛,如今李纲领兵出战,同样可以建功立业,就不要再说自己是甚么书生了。



    李纲见了,却开口说道“吴元济以蔡州周围的一小块地方与唐室相抗衡,这与金人力量的强弱自然是不能相比的,而臣未曾奢望比得上裴度的万分之一。



    然而外寇入侵之患可以攘除,但让小人在朝,大害却难以去掉。



    如果朝廷有了正气,使君子之道长,则抵御外敌入侵并不难。”



    接着,李纲又将裴度论政敌元稹、魏洪简的奏疏中



第九百二十八章 惨不忍睹的解围战
    在赵桓君臣组织种师中、姚古大军解围太原府城,并且企图用蜡丸密书策反西京大同府的耶律余睹时,西门庆也匆匆忙忙的赶到了金国都城会宁城。

    西门庆是接到完颜兀鲁的急报后方才匆忙北上的。因为,他的妻舅,完颜兀鲁的亲哥哥完颜宗峻病重了。

    在完颜阿骨打的几个儿子里,嫡长子完颜宗峻不仅与完颜兀鲁的感情最好,也是对西门庆支持最为坚定的。

    当西门庆得知完颜宗峻病重后,立即带上“神医”安道全,马不停蹄的赶往金国都城。

    然而,人力并非总是能够胜天。西门庆还是来迟一步。当他赶到会宁城时,完颜宗峻已经病故,神仙也救不回来了。

    身为完颜阿骨打的嫡长子,完颜宗峻掌握着京城禁军合扎猛安两万精锐,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他病逝后,皇帝完颜吴乞买趁机用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磐接替了完颜宗峻的职务,将禁军掌握在了自家手中。

    身份尊贵的完颜宗峻的意外病逝,是阿骨打家族的一大损失。作为阿骨打家族一员的西门庆,对此也有敏锐的感受。

    回到会宁城的西门庆还听说,已经退休不理政事的完颜撒改也已病逝。

    京城里,压制皇帝完颜吴乞买的政治巨头又少了一个。

    西门庆只在会宁城中呆了短短的数日,就感觉到皇帝完颜吴乞买比从前活跃了许多。

    很显然,趁着阿骨打家和撒改家的变故,吴乞买家正在拼命攥取和巩固权力。

    阿骨打家虽然失去了合扎猛安的控制权,但却将金国最繁华富饶的燕京地区抓在了手中。

    不仅是老四完颜宗弼,如今老三完颜宗辅也在二哥完颜宗望军中任职,帮助二哥将金军东路军牢牢的掌控住。

    平州及燕京的军政大权都系于完颜宗望一人之手。

    当然了,金国最大的军阀,足以抗衡皇帝完颜吴乞买的,还是山西大同府的谙班勃极烈、金军都元帅完颜宗翰。

    自从伐宋以来,完颜宗望军虽然狂澜突进的杀到东京汴梁城下,并且

    且成功逼迫宋朝割让三镇土地。但是他的军队除了在燕京与郭药师血战一场,并未击败过多少宋朝强军。

    完颜宗翰却不同,他虽然没有攻克太原府城,但却不断地与宋朝河东军和西军的主力交战,利用太原城为诱饵,已经前后歼灭了数十万宋军精锐。

    面对宋军强军百战百胜的骄人战绩,让完颜宗翰的声望愈发高涨。

    所以,虽然完颜撒改因年老逝世,但完颜撒改的权力已经完全过渡给了完颜宗翰,并未对完颜宗翰的势力造成甚么不良的影响。

    西门庆知道,随着二次伐宋之战的推进,金国内部三足鼎立的政治平衡会逐渐被打破。

    身为金国驸马,阿骨打家族的一个成员,西门庆已经准备好在将来加入这场权力的游戏。

    不过,此时还是要先返回宋朝,接下来南方的大戏可不能少了西门庆。

    ……

    虽然被完颜宗翰军一次次的放血,赵桓君臣依然愚蠢的组织军队去送死。

    为了第三次救援太原,朝廷强命李纲为宣抚使,统兵十七万援救太原,又召集河东义勇、禁兵五万,共拼凑了二十二万大军。
1...203204205206207...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