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所谓条件,就是希望金国保留张敦固的平州都统之职,让他和麾下的汉军继续驻守平州。

    完颜宗望与西门庆等人商议之后,接受了张敦固的条件。

    于是,张敦固打开平州城门,率众向金军投降。

    金军如同在辽东伐辽时一样,在城外接受张敦固投降后,并未入城,而是得胜班师,回到了营州城中,将平州城依然交给原来的官吏管理。

    结束了平州之战后,完颜宗望要返回都城,西门庆完成了辅助他的任务,也跟着他一起离开营州,北上会宁城




第八百六十八章 制衡郭药师的高招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驾崩后,夹山的辽国天祚帝残部再次被金军打败,卢龙岭的奚国萧干势力被宋军歼灭,平州的张觉也兵败被杀,曾经对大宋北方边境安全有威胁的三股武装势力都烟消云散。

    在出卖张觉人头,为完颜宗望军提供粮草后,宋、金两国的关系看上去也趋于缓和。

    虽然金国还时不时的派遣使者到燕山府讨要金国逃亡到宋朝的流民,燕山府也有人不断的向北逃入金国,但在宋徽宗君臣眼中,金军入侵燕山府的危险已经消失了。

    北方边疆形势暂时稳定后,大宋朝廷渐渐感到郭药师的常胜军成为了新的威胁。

    郭药师的常胜军军力强盛,又占据了燕山府周边大片土地。

    郭药师本人也是飞扬跋扈,不受上官王安中节制。

    朝中有人在宋徽宗面前将其称为又一个安禄山,认为如任其发展,常胜军早晚会成为宋朝边境的心腹大患。

    为了解决郭药师和常胜军的问题,大宋朝廷首先对郭药师采取了怀柔政策。

    在王安中杀死张觉之后,为了安抚郭药师,宋徽宗以郭药师屡立战功为由,加封郭药师为太尉,对常胜军的钱粮赏赐也是一直不断,欲以此防止常胜军心生不满。

    于此同时,宋徽宗听了王黼、梁师成、高俅等人的谗言,认为太尉童贯在伐燕之战中损兵折将,方才造成郭药师的常胜军在燕山府一支独大。

    且太尉童贯与郭药师关系莫逆,郭药师对童贯以父辈相称。正是童贯对郭药师的纵容,才让他目无朝廷,在燕山府横行无忌。

    宋徽宗听了王黼等人之言,将对郭药师的不满和赎回燕京的屈辱都怪责到太尉童贯的头上,就让人暗示童贯辞职致仕。

    童贯知道自己失宠了,就乖乖的上表请求辞去河北、河东路宣抚使的职务。

    宋徽宗立即准奏,解除了太尉童贯的实权。

    童贯致仕后,宋徽宗又任命另一个宠信的宦官谭稹接任河北、河东路宣抚使,让他继童贯之后成为主持大宋北方前线防务的主帅。【#¥ 免费阅读】

    宋徽宗将军国大事都交给宦官,实在是荒唐透顶。

    童贯这个宦官好歹还在西夏边境打了十多年的仗,打得西夏称臣,得到西军的拥护,算得上知兵。

    谭稹这个宦官却没有童贯的军事才能和军中威望,让他主持大宋北方的防务,也只有宋徽宗这个轻佻荒唐的皇帝才能如此任性妄为。

    谭稹上任河东、河北宣抚使后,给宋徽宗上了一道折子,建议朝廷出钱粮在河东另创一支军队,用以节制燕山府的常胜军。

    谭稹建议这支新组建的军队起名叫义胜军,兵员五万,驻扎在河东路北方边境靠近燕山府的各处州县及交通要冲,一方面用于制衡常胜军,另一方面可以保卫边境安全。

    朝廷很快批准了谭稹的建议,命由熟悉燕山附近山川地形的代州守将李嗣本和辽国降将耿守忠筹备军队。

    为了吸引北地汉儿中的精兵良将,朝廷在谭稹的要求下,特批义胜军的粮饷供应两倍于常胜军。

    如此一来,待遇优厚的义胜军不仅吸引了大量燕山附近的流民积极参军,就连常胜军内的不少兵士都偷偷跑来加入义胜军。

    郭药师对义胜军的建立非常恐慌,特别是自己部队军士偷偷转头投奔义胜军更让他头疼。

    郭药师迫不得已,命所有士兵在脸上刺字,加上了常胜军的标记,以此来防止他们逃跑加入义胜军。

    结果,此事弄得常胜军中人人抱怨,军心不稳。

    对于宣抚使谭稹筹建制衡常胜军的义胜军,还故意提供两倍粮饷的做法,常胜军中以郭药师为首的将领们都大为不满。

    &nbs



第八百六十九章 宋朝统治的滋味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六十九章宋朝统治的滋味宋朝借助金军之力,收回燕地后,做出了让当地汉人痛恨不已的三件事。

    这三件事一是换官,二是授田,三是盐法。

    换官让大宋朝廷失去了燕地士人之心,授田让大宋朝廷失去了燕地百姓之心,盐法则并让大宋朝廷同时伤害了燕地士人和百姓的利益,使得他们心生怨恨。

    所谓的“换官”,就是大宋朝廷在获得燕地后,将原在辽国燕京地区各州县任大小官员的当地汉人大量调至内地任职,而另行指派宋朝内地官吏前往管理其地。

    也就是说,这些被称作“归明人”的前辽国官吏,全部被撤销掉原有的官职,让他们远赴东京汴梁城接受朝廷的考核授官,异地另辟它职。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

    用后世通俗易懂的话说,宋朝占领的辽国土地上,所有的前辽官员都惨遭“下岗竞聘再就业”。

    大宋朝廷之所以如此行事,表面上是意图笼络控制燕京汉人世家大族的上层人物,将他们召到东京汴梁城面圣。实际上却是出于对这些前辽官员的不信任,不敢令其继续在原地为官。

    大宋朝廷如此换官,可是将这些燕地汉人中的士人害苦了。

    这些人首先须得自燕山府千里迢迢赶往东京汴梁城的大宋朝廷接受考核,然后又从东京汴梁城返回燕山府的家中。

    得到异地的任命后,他们又要从燕山府奔赴河东、河北等地上任,往复颠沛流离于道路上。

    更有甚者,在接受考官授职时,许多燕地中下层官吏还要受到大宋官吏的盘剥刁难,等个一年半载都不能得到新授的官职。

    被这么一番折磨后,许多燕地士人对宋朝大失所望,纷纷向东逃遁到金军控制的平州,投入了金国的怀抱。

    这些投靠金国的士人将宋朝东京汴梁城的情况和沿途的见闻都告知了金国的统治者们,让金军进一步掌握了宋朝的虚实。

    再就是令大宋朝廷声名狼藉的所谓“授田”,实质就是朝廷巧取豪夺,将燕京城汉人迁走,强占他们的土地后授给常胜军将士。

    这些被迁移的燕京城汉人有的回到燕京城后,与常胜军将士争夺田产,却得不到朝廷的支持,四处求告无门,沦为赤贫之人。

    在燕京城受了宋朝委屈的这些燕地汉人怀着对宋朝的仇恨再次迁往金国。他们到了金国后,就如同当初在平州劝张觉叛金独立一般,纷纷鼓动唇舌煽动金军收回燕地。

    因为这些被强夺了土地的燕地汉人知道,只有金军击败宋军,占领了燕京城,他们才有可能收回自己的土地田产。

    如果说换官是伤害了燕地官吏士人的利益,授田是伤害了燕京城周边被强行迁走的汉人的利益,那么宋朝在燕京地区推行的盐法则让燕地的所有人都利益受损。

    辽国后期,燕云地区汉人的经济负担并不重。因为与苛捐杂税繁多,让百姓不堪重负的宋朝相比,辽国的税赋并不重,科目也不多。

    因此,燕云之地食盐、酒麹等物都价格低廉,普通百姓的生活比之宋朝百姓要轻松许多。【 ¥ #最快更新】

    这正是太尉童贯率军北伐时,燕地汉人并不愿被宋朝统治的缘故。

    虽然宋朝从金军手中收回燕地后,宋徽宗慷慨大方的免税三年以示恩宠,可是燕地之人却不是傻子,没有人为此感恩戴德。

    辽国统治燕地时,没有那么多重税,换成宋朝统治后,突然之间就增加了许多税赋。

    虽说可以暂时免交三年,可是三年之后呢岂不是要长期背负称重的负担

    对于百姓而言,重要的是不要收那么多苛捐杂税,而非



第八百七十章 权力的游戏
    完颜宗翰返回金国都城会宁城的消息,引起了金国都城各大家族的关注。

    身为金国最强军团的指挥官,肩负着追剿天祚帝耶律延禧的重任,完颜宗翰本不该轻易离开西京大同府,千里迢迢返回都城会宁城。

    若说只是为了商议割让土地给宋朝之事,似乎完颜宗翰只须上书言事即可,不必丢下大军回返都城。

    在完颜宗翰回到都城会宁城之前,完颜撒改就在国相寨中会见了完颜宗干、完颜宗峻、完颜宗望几兄弟,甚至是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的女婿西门庆都在邀请之列。

    在国相寨中的酒宴上,完颜撒改与完颜宗干几兄弟一起回忆了自己当年与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分治女真各部,如何支持完颜阿骨打起兵反辽,并拥戴他登上皇帝宝座,组建大金国的往事。

    完颜撒改对完颜宗干和完颜宗峻等人说道:“我老也!这身子骨是一日不如一日。想来熬不过今年,我就得去陪先帝了。

    诸位贤侄,我与你们父皇配合无间,方才击败辽国,为大金国开拓了万里江山。

    我死以后,宗翰会继续为大金国开疆拓土,希望诸位贤侄如先皇对我一般,时常照拂着宗翰。”

    “撒改叔父,请安心养病,早日康复。撒改叔父身任国相之职多年,乃是我大金国的定海神针,我大金国还离不开撒改叔父啊!”

    完颜宗干开口说道。

    “是啊!撒改叔父,父皇也一定希望你能长命百岁,继续为你们一手缔造的金国保驾护航。侄儿明日就派人四处上山采药,为叔父早日康复尽一份力。”

    完颜宗望也如此说道。

    “叔父,西门庆兄弟精通医术,手下颇多能人异士,有他在此,一定可以治好叔父的病。”

    完颜宗峻对自己的妹夫西门庆那可是信心满满,随口就将他推了出来。

    完颜撒改望向西门庆,口中笑道:“哈哈哈~我岂不知西门庆贤侄医术高明!说起来,我这条命都是西门庆贤侄救回来的。可惜,人不能胜天,我自知大限已至,不再奢望能够延年益寿。”

    ……

    完颜撒改洒脱的一笑后,与完颜宗干等人又是好一番摆谈,谈笑风生间,似乎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看淡。

    闲谈中,完颜撒改在席间向众人透露,自己的儿子完颜宗翰此番回京,将要先去太祖皇帝的皇陵拜祭。

    完颜宗干等人听了,顿时心领神会,表示会前往父亲的皇陵迎接完颜宗翰表兄。

    完颜宗翰回京的首要之事就是拜祭太祖完颜阿骨打,此举既表现了他对叔父完颜阿骨打的深情厚意,又隐隐然流露出继续与阿骨打家族亲善之意。

    显然,完颜宗翰有与完颜宗干等人结成政治同盟的意图。

    对于撒改叔父的暗示,完颜宗干等人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西门庆坐在人群中,笑看金国的两大势力如何联手。

    在延长了完颜撒改的寿命,增强了完颜撒改与完颜宗翰父子一方的势力,并且通过赠送汉文典籍让这些女真贵族提前汉化之后,西门庆也很好奇,金国高层的权力的游戏会如何演进变化。

    完颜宗翰入京师的消息传播开后,新皇帝完颜吴乞买就知其来者不善。

    为了向完颜宗翰示好,在他上路离开西京大同府时,完颜吴乞买便首先下诏,以七百匹战马、田种千石、米七千石补充完颜宗翰的军队和赈济西京新附之民。

    岂料完颜宗翰得寸进尺,趁机以征伐辽国天祚帝为由,向皇帝完颜吴乞买请求抽调南京完颜宗望军、中京完颜昌军和上京完颜石古乃军的精兵。

    太祖完颜阿骨打将完颜宗翰视为自己在军中的继承人,临死前将自



第八百七十一章 西门庆埋下的炸弹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七十一章西门庆埋下的炸弹完颜吴乞买选择了向完颜宗翰退让,将山西之地官员任免和升迁的权力都交给了完颜宗翰。



    完颜宗翰听了,又向完颜吴乞买开口说道“先皇帝征辽之初,图宋协力夹攻,故许以燕地。



    宋人即盟之后,请加币以求山西诸镇。



    先皇帝辞去加币,盟书曰:不容许藏觅捕逃之人,或诱扰边民。



    今宋军数路招纳叛亡,厚以恩赐。累疏叛人姓名,索之童贯,期以日月,约以誓书,一无所致。



    盟未期年,今已如此,万世守约其可望乎。



    且割付山西诸郡,则诸军失屯聚之所,将有经略,或难持久,请故止勿割。”



    完颜宗翰这段话表达的大意是: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征辽之初,为了与宋协力夹攻辽国,所以才将燕京之地许给宋朝。



    然而,当时与宋人立盟之后,宋人就提出要以给我们增加岁币的方法以求获得山西诸镇的请求。



    太祖皇帝完颜阿骨打对于宋人加币以求山西诸镇之事,予以了拒绝。



    其次,宋金盟书中已经明确了双方不准隐藏对方的逃犯,扰乱边民和招降纳叛。



    然而宋人却违背盟约,不但惊扰边民,更为严重的是,竟然接纳叛亡之人,并赏以厚礼,使其发誓忠于宋朝。



    金军多次通牒宋国宣抚司,向童贯讨要金国境内南逃之人,要求他们遵守两国之间的誓约,然而宋国总是以种种理由推脱,不归还逃亡之人。



    迄今为止,金宋两国交接燕京时订立的盟约还不足一年,宋人就开始背盟失约,所谓的万世守约之盟怎可信赖



    何况西部边境尚未安定,如果割让了山西诸郡,金军就等于失去了屯军之所。



    若将来西南地区发生叛乱或与残辽、夏国的战事,金军没有根据地,将很难在山西之地持久作战。如此显然对大金国的战略不利。



    可以说,完颜宗翰在金军将帅中拥有远超他人的战略目光,他一眼看出了宋朝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值得信任的盟友,同时也意识到金军控制西京大同府对于压制宋、夏二国的战略意义。



    因此,完颜宗翰在完颜吴乞买面前
1...180181182183184...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