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借着,詹度又诱之以利,说如果张觉愿意投诚大宋,大宋可以加封张觉为节度使,全力支援张觉经营平州。
最后,詹度又威胁说,传闻张觉私下里准备联合周围几个州县,想要趁乱攻占燕山府。大宋雄师百万,你等不是大宋的对手,休要自取其辱。
张兴佑连忙表示平州军对大宋一片赤诚之心,绝无攻打燕京之意。此等捕风捉影的消息,或许是金军间谍在挑拨离间。
在表了一番忠心后,张兴佑匆匆赶回了平州。
张觉听说宋朝愿意封他为节度使,让自己继续统治平州,心中大喜,就写了一封纳土归降的表章,命人送到雄州宣抚司。
詹度看了张觉的表章,不敢擅自做主接纳平州叛军,就派人急报朝廷,请宋徽宗定夺。
同时,詹度分付张觉不可轻举妄动,害怕金国得知了平州叛军与大宋的这些勾当。
此时,左企弓等人已经在西门庆的护送下逃到了金国,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也得知了平州张觉叛乱的消息。
完颜阿骨打派遣驻扎中京道的兄弟完颜阇母率领三千骑兵前往平州兴师问罪,被张觉帅兵拒于营州城下。
完颜阇母派兵将皇帝完颜阿骨打的诏书送入了平州和营州城中,对张觉军进行招降。
诏书中说:“朕当初暂住燕京,嘉奖你们平州官民率先来降附,所以才把平州升为府,并作为大金国的南京,同时削减你们的徭役,减少你们的赋税。
朕对你们的恩惠够厚了,你们何苦再当叛徒奸逆
朕本可亲提大军攻取南京,但此时正是农忙时节,刀兵一起,百姓们无法耕种。
朕不忍心因为一个恶人而危害到南京的众百姓,所以暂时按兵不动,希望你们明白朕的心意。
况且辽国已举国为我大金所有,你
第八百五十一章 宋徽宗的送命题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五十一章宋徽宗的送命题在得知平州张觉叛金后,卢龙岭上的萧干认为反攻燕京的机会来了,就带领大军南出卢龙岭,攻破了宋军把守的景州,杀死了景州知府刘滋和通判杨伯荣,正式对宋军宣战。
驻扎在蓟州城的常胜军张令徽、刘舜仁部奉命阻击萧干军。两军在景州与蓟州之间的咽喉要地石门镇相遇,爆发了一场大战。
结果,张令徽、刘舜仁部大败,突围逃向燕京城。
萧干军又乘势攻入了蓟州,蓟州知府高公辅手中缺兵少将,也只得弃城而逃。
旬月之间连下两州,奚国萧干军的军威大振,兵锋直指燕京城和檀州城。
整个燕京地区人心惶惶,谣言四起。有人暗中传播,说奚国皇帝萧干为了给大辽复仇,要惩戒背信弃义的宋朝。此番萧干不仅要收复燕地,还要南下渡过黄河,直打到东京汴梁城去。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
萧干军不停派出骑兵袭扰燕京城周边,让防守的宋军不敢出城。燕地那些对宋朝统治不满之人,也有群起响应萧干复燕的迹象。
得知萧干军来势凶猛,宋朝朝廷内部一时间人情汹汹,颇有谋弃燕者。
去年宋军两次大败于萧干军,损失了二十多万西军的精锐人马,宋朝上下文武官员提起萧干都是面露难色,不敢与其争锋。
朝中有大臣献计献策,说萧干那蛮夷兵精将勇,非宋军能敌。朝廷不如将燕地暂时让与那萧干,与他修好。
萧干与金军乃是死敌,他占得燕京后,定会与云中的金军发生激励冲突。大宋正好隔岸观火,坐收渔利。
然而,宋徽宗才大赦天下庆祝收回燕地,还在万寿山刻石为自己记功,如今又怎肯将燕地拱手相让
宋徽宗将这个烫手的山芋丢给了掌控西军的太尉童贯,让他想法击退萧干军。
童贯领命后,一边调兵遣将,一边自京师移文给燕山府王安中、中山府詹度和郭药师等燕地守臣,对他们严词训诫,要他们守好燕京,组织军队反击萧干军。
此时,太尉童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不久前,他收到沧州知府杜充的上书。
杜充在书信中向他示警,说金军撤走后,萧干军定会南犯燕京,杜充愿提沧州城一地之偏师,北上燕地讨伐萧干,为朝廷和太尉分忧。
真想不到,又被沧州知府杜充猜中了!
童贯记得,去年宋军兵败雄州城时,也是这杜充派兵北上围魏救赵,将辽军引走,解了雄州之围。
看来,杜充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呀!
河北沧州的北面,正是萧干军占据的蓟州,如今的沧州城却是井然有序,没有发生骚乱,这足以说明知府杜充早有防备,对那萧干军严阵以待。
童贯暗想,此番不妨重用那沧州知府杜充一次,或许能够出其不意的扭转战局
打定主意以后,童贯以河北宣抚司的名义下令,让河北东路各州抽调精兵强将赶赴沧州前线,并听沧州知府杜充节制。
童贯授予了杜充领兵出征的权力,让他统领河北东路联军,伺机北击萧干。
燕山府路安抚使,知府王安中收到太尉童贯反击萧干军的指令后,却是苦笑一声,无可奈何。
宋军虚张声势,从金军手中接管燕京城后,河东军、西军都相继返回了驻地。如今燕山府统辖的军力,王安中等人带来的宋军只有九千,其余的数万都是郭药师统领的常胜军。
如今常胜军统帅郭药师因为收回燕地有功,已经被朝廷宣召入朝,赶往东京汴梁城了。留在燕地主事的将领张令徽、刘舜仁又败给了萧干,王安中却能派谁去对阵萧干
第八百五十二章 形形色色的辽国遗臣
宋徽宗有此言,乃是因为得知平州张觉遥奉天祚帝耶律延禧为主的情报,让他意识到燕地人心并未归附,天祚帝耶律延禧那个麻烦必须消除。
当然,宋徽宗突然提出此事,也是有意试探一番郭药师,看他会如何应对。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刁钻的问题,急切之间难以很好的答复。
郭药师若是拒绝攻打天祚帝,这是抗旨不遵,朝廷还能放心让他镇守燕地么
可若是郭药师毫不犹豫地答应杀死旧主来讨好新主,以此为自己邀功,则又不免被视为不忠不义的小人。
今日你郭药师可以心安理得的背叛天祚帝,明日岂知你不会再次背叛大宋
也不知是宋徽宗身边哪个缺德的大臣帮他出了这么一个坑人的问题。
郭药师闻言,面色大变,开口说道:“陛下恕罪,臣不敢领旨!
天祚帝,臣之故主也,臣不敢叛。
只因天祚帝国破出走,燕京城被萧太后篡权,臣这才向天朝降伏。
陛下让臣于别处效死命,臣绝不敢推辞。
但若是让臣反故主,臣事故主如事陛下,唯知尽忠而已,实不敢从命。
弑君背主非臣之道,愿陛下将此任务指派给他人。
臣万死!”
郭药师声情并茂的说完这些话后,跪在地上涕泣如雨。
郭药师的这番应对,堪称完美,他向皇帝陛下表明了态度:
我郭药师就是一个忠臣,以前不会背叛天祚帝,如今也不会背叛道君皇帝你。
如我这般的大忠臣怎么可能干得出杀害旧主之事陛下英明,不会逼我这忠臣干出不忠不义之事吧
“郭将军真忠臣也!”
宋徽宗由衷的发出一声感叹。
郭药师的这番表演成功的化解了危机,赢得了宋徽宗的赞赏。
宋徽宗一开心,就将身上的战袍脱下披在郭药师身上,连同盛冰的两个金盆都赐予郭药师,并对他官加检校太傅。
郭药师离开延春殿回到驿馆里,对属下说今日能有这些赏赐,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而是常胜军众人齐心合力的结果。
随后,郭药师就命人将两个金盆铰开,给属下众人均分。
郭药师拒绝攻打旧主,并且与属下共分金盆的举动,得到朝中众人交口称赞,宋徽宗也觉郭药师能行事如此,殊为难得。
但郭药师不肯领兵攻打天祚帝耶律延禧,倒也让宋徽宗君臣更觉得天祚帝一日不除,燕人人心不稳。天祚帝对于大宋统治燕云之地实是心头大患。
不过,这个心腹之患还远在夹山与金军做迷藏,只能算作远虑,现今正在威胁燕山府的萧干军才是大宋的近忧。
在派遣郭药师北归与萧干对抗后,东京汴梁城里,在接到王安中的上书后,群臣再次为是否接纳平州张觉这股叛军而争论不休。
赵良嗣仍然坚持反对接纳张觉,甚至请求宋徽宗下旨处斩前来东京汴梁城游说的辽国遗臣李安弼等人。
宋徽宗不允赵良嗣所奏,但也举棋不定,不说同意接收平州。
皇帝陛下不表态,支持接收平州与反对接收平州的大臣们争执不下,到得最后,这个僵局却被康延殿学士、提举太一宫赵敏修打破了。
赵敏修也是辽国遗臣,只是早一步投靠了大宋。他原名李处能,是原辽国宰相李俨之子。
李处能是辽国外放官员,在觉华岛为官时被当时掌权的萧太后召唤回燕京。当他走到平州地界时,却得知金军已经占了燕京,被迫逃往宋朝。
李处能辗转到达东京汴梁城后,宋徽宗对其颇为重视
第八百五十三章 抄家是老本行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五十三章抄家是老本行张觉叛金,投靠宋朝,得到宋朝的暗中支持后,野心勃勃地侵入中京道,意图占据迁、来、润、隰四州,扩充自己的实力。
金国咸州路都统完颜阇母得知张觉入侵润州之后,勃然大怒,于是领兵从锦州出发,前往润州讨伐张举军。
此时,郭药师也日夜兼程的赶回了燕山府,统领常胜军与萧干军在对峙,稳住了燕京城的阵脚。
平州张觉叛金,打出辽国旗帜进攻金军,萧干军进攻燕地宋军的消息传到西京道的夹山后,天祚帝耶律延禧认为金军与宋军都被拖住了,这是一个复国的好机会。
于是,天祚帝不顾耶律大石的劝阻,率军出夹山,欲趁机收复燕云之地。
辽军出渔阳岭后,从丰州取道德州直扑东南方的西京大同府。
怎知金军主力并未因为平州张觉的叛乱和萧干军的扩张而离开西京道,天祚帝进军到德州宣德城西南的奄遏下水时,遭到了金军的阻击。
金辽两军在奄遏下水大战一场,辽军惨败,天祚帝被迫逃往山阴。
在郭药师领兵与萧干军主力对抗时,大宋河北东路的沧州城外,却集结了一支军队,准备北上攻击萧干军侧翼。
沧州知府杜充的府上,杜充正在大摆宴席,为各州领兵前来参战的将领们接风洗尘。
坐在杜充身边的,正是此番为杜充担任军师之职的西门庆。
西门庆为了借官军的力量击溃萧干军,杀死晁盖、吴用与董平那三个死对头,就为杜充出谋划策,让他向河北、河东宣抚使,太尉童贯自告奋勇,讨得领兵出征的将令。
杜充一向是有志向做大事的人,虽然宋军两度败给萧干,西军诸将都谈萧色变,但他这个沧州知府却毫不畏惧。
在西门庆的帮助下,当初西军战败时,不正是沧州军将辽军耍得团团转
此番有西门庆大官人全力相助,杜充认为建功立业只在眼前。
只是杜充不怕打仗,河北东路其它各州的知府和兵马都监们却多有怯战之人。
那些人听说沧州知府杜充要主动与萧干军作战,还要拖上自己的军马,心头都暗骂不已。
那蛮夷萧干军闹腾得虽是厉害,不是还没有杀入河北境内么燕山府自有郭药师的常胜军去与萧干军厮杀。让那些蛮夷自己拼个你死我活不好
杜充你这厮是老寿星吃砒霜嫌命长,只管带着你的沧州军去送死,为何却要将我河北东路的各州禁军都带上
杜充缺德啊!
河北东路许多州的知府和兵马都监不想出兵,都磨磨蹭蹭的找各种理由搪塞杜充和宣抚司。
唯有高昌府的兵马都监“没羽箭”张清接令后,却是立即带领一支人马赶往沧州,最先抵达了沧州城外设下的军营。
此外,凌州的团练使“神火将军”魏定国和“圣水将军”单廷珪二人也领兵前来助战。只是他二人是特种作战部队,辎重较多,虽是距离沧州更近,却是落在了张清军的后面。
张清、魏定国和单廷珪三人能够来,一者是他三人自诩英雄好汉,不惧与萧干军作战,二者也是因为西门庆身在沧州,早已暗中相邀。
是以,在其它各州还在观望拖延时,张清、魏定国和单廷珪三人已经成为了沧州知府杜充的座上宾。
实际上,在西门庆看来,河北东路有张清、魏定国和单廷珪三人领兵前来就已经足够了,河北东路除了杜充调不动的北京大名府军马,有战斗力的也只有杜充、朱仝加上张清三人的军队了。
知府杜充的酒宴上,只
第八百五十四章 晁盖他乡遇故人
西门庆与朱仝、张清领军从顺州走到牛栏山时,就收到了檀州城乔郓哥、朱武二人送来的最新情报。
驻扎在景州境内的晁盖、吴用、董平三人果然按捺不住,决定偷袭檀州。
据说吴用与何涛、何清兄弟已经乔装打扮,帯人混入了檀州城,收买了一些檀州城中曾经是晁盖、董平旧部的人,准备里应外合攻取檀州城。
西门庆收到情报后,立即催促人马急行军,渡过白屿河,赶到了檀州城东边的行唐县,埋伏在了银冶山一带的山林中。
因为西门庆军并未进入檀州城,所以晁盖军并未侦查到檀州有增兵防守的迹象。得知吴用等人做好内应的准备后,晁盖、董平二人亲领八千兵马连夜杀向檀州城。
“弟兄们,快跟上!今夜拿下檀州城,就可以吃香喝辣,好生快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