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在北京大名府富商卢俊义卢大员外的从小精心培养下,燕青无愧于“浪子”之名。他最擅长的是甚么不是相扑,不是手弩,更不是枪棒功夫,而是吃喝玩乐、吹拉弹唱、写字画画。

    也就是说,卢俊义将燕青培养成了一个优秀的文化流氓,对于富人的喜好和欣赏水平,燕小乙可是最为了解了。

    虽然西门庆也带来很多玉石雕刻匠人,他们都有精湛的手艺,但是这些匠人对富商大户们的心思把握不好啊!

    所以,他们都须得燕青指点迷津,告诉他们手中的玉石胚料应雕刻成甚么样的玩意儿,才能运到北京大名府和东京汴梁城卖大钱。

    从这数月的经营来看,燕青的确是出手不凡,经他指点后雕刻出来的玉石首饰在各大城市成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乃至青楼歌妓的抢手货。

    至于那些大件的玉石摆件,也深受各地官商富户的喜爱,竟是十分的畅销。

    徐文甚至为此专门调配了一支船队,往返于婆速路和登州,将生产的玉石产品源源不断地运送回大宋销往各地。

    当然了,高丽国和日本国等国的海商也从婆速路采购了一些玉石产品回国。不过,这两个国家的富人不多,对玉石的需求远远比不上大宋国内的巨富大贾。

    负责管理婆速路港口和市场交易的“神算子”蒋敬就时常向地上吐着唾沫,鄙夷地骂高丽国和日本国的商人是穷鬼,买几件玉器还要讨价还价,磨蹭个半日。

    西门庆与石勇、燕青二人见面后,知道玉石开采加工和销售一切正常,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这大山里的一块块玉石,它们可不是石头,而是西门庆大官人的军队、枪炮、船队和粮草啊!

    西门庆见一切都走上了正轨,就让石勇和燕青继续增加人手,扩大玉石开采生产和销售。

    西门庆心头明白,过不了几年宋、金两国就要爆发大战了。

    到那时,兵荒马乱之下,作为奢侈品的玉器可就没有那么好销售了。并且,自己一旦与金国交恶,此地的玉石开采也会被迫停工。

    因此,现在可是能挖多少就挖多少,西门庆要石勇将容易开采的优质矿脉全都不惜余力地开采了。

    安排好玉石生产之事后,西门庆离开大宁镇,带队回到了婆速路的领地里。

    刚一回到鸭绿江畔的西门堡,西门庆就收到了陆小乙他们送来的情报,得知晁盖、吴用、董平几人一条道走到黑,跟着辽国四军大王萧干去卢龙岭上建立奚国去了。

    情报中还显示,“入云龙”公孙胜因为卷入李处温之乱太深,遭到了辽国四军大王萧干的镇压。

    吴用与晁盖几人出卖了公孙胜,领兵偷袭了蓟州九宫县二仙山,将支持李处温的罗真人和他的道观一窝端了。身在二仙山的公孙胜也未能幸免于难。

    西门庆看了这些情报,心中感叹,吴用那厮不愧是最喜欢暗算兄弟的阴险小人,居然把公孙胜给出卖了。

    那几个梁山泊的余孽人渣,不可再留在世上了。得想个法子将他们干掉。

    既然知道他们在萧干那里,就总有办法算计到那几个鸟人。

    西门庆仔细回想了一下,历史上似乎在金军撤离燕京城,大宋收回燕地后,那萧干就领兵对燕京地区发动了袭击,与宋军展开了一场大战。

    如果历史没有改变,晁盖、吴用、董平几人一定会成为萧干进攻燕地的急先锋吧!

    此番不如帮那沧州知府杜充再立新功

    ……

    西




第八百三十九章 不惜代价
    见收回三州无望,赵良嗣次日又找到完颜宗翰,对他说道:“郎君,三州归属问题暂且不谈。但是燕京由我大宋收回后,当地赋税却要由贵国收取,这不太合理吧”

    完颜宗翰答道:“原本我国不想要燕京赋税的,只是燕地都是我金国兵马取得的,是以才有这个要求。

    此地我国也不强迫贵国,贵国同意我国的方案,就给你燕京土地,但是当地税收归我国。

    若是贵国不愿意,此事就此作罢,日后我等就以燕京为两国国界,请你们宋朝军队退到我国国境之外。”

    赵良嗣对完颜宗翰说道:“自古以来,赋税都是和土地捆在一起的。谁统治那个地方,谁就收取当地的税赋。哪有光占有土地,却拿不到税收的道理”

    完颜宗翰冷笑道:“可是燕京乃是我大金国打下来的,土地和赋税皆应为我大金国所有。我国愿意将土地给贵国,只保留赋税,已是让贵国占了便宜。贵国如何贪得无厌”

    宋、金两国的分歧点正在于此。

    大宋朝廷上下皆认为,当初《海上之盟》约定了两国灭辽后,燕京地区交给大宋。因此,现在金国提出要征收燕京地区的赋税,就是节外生枝,不守盟约,不合情理。

    可是宋徽宗君臣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宋国并未履约夹攻辽国的事实。

    然而,在金国看来,与宋国签订《海上之盟》,答应让给宋国的燕云之地不是白给的,而是有明确的条件。

    那条件就是宋军要与金军同时夹攻辽国,为金军分担战场压力,减少金军的伤亡。并且,燕京地区也应该是宋军负责攻克。

    然而,在金军大举进攻辽国时,宋军却按兵不动,没有起到一点牵制辽军的作用。

    金军浴血奋战,击败辽军主力,连续攻克辽国的中京大定府和西军大同府,摧毁了辽国的统治之后,宋军方才姗姗来迟的赶来捡漏。

    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宋军依然两次大败于残辽的燕京军,最后还得依靠金军入关收拾残局。

    可以说,在完颜阿骨打君臣眼中,宋国对于灭亡辽国完全没有贡献,可谓是未能履行《海上之盟》的义务,违约在先了。

    在此种情形下,宋国有何脸面来要求收回燕云,分享金军的战利品

    为了伐辽,完颜宗翰的弟弟和完颜银术可的弟弟都战死沙场。完颜宗雄也是因为在攻克西京城时受伤,导致后来一病不起,年纪轻轻就亡故于出征的路上。

    金军流血流汗的打下了辽国燕云之地,皇帝完颜阿骨打愿意将燕京割让给宋国,已经是仁至义尽,格外开恩。

    宋国甚么力都没有出,就凭空口白牙讨得这许多土地,还有甚么不满足的

    完颜宗翰认为,宋国再提更多的要求,那只能说明宋国君臣都是不识好歹的无耻之徒。

    赵良嗣与完颜宗翰分歧巨大,不敢擅作主张,只得给金国君臣说需回朝向皇帝陛下禀报。

    于是,完颜阿骨打写了一封国书,命李靖等再次出使宋朝。

    金国的国书主要阐明的就是金国的两条要求:

    其一,是平、营、滦三州不能给宋朝。

    其二,燕京六州二十四县可以给宋朝,但宋朝除了要将原来给辽国的岁币一点不少转给金国外,以后燕京等地的赋税杂项也归金国收取。

    金国使臣李靖等人带着国书,与赵良嗣等立即赶赴大宋的东京汴梁城。

    路过雄州时,赵良嗣向急于收回燕地的太尉童贯汇报了在燕京城与金国谈判的情况。

    童贯听后,招来马扩,对他说道:“赵良嗣刚从燕京返回,他所说情形与你上报的情况有所不同。你在金军攻打居庸关和燕京时,身在金军之中,了解金军虚实。我命你随赵良嗣等一起回汴京,向朝廷复命。”



第八百四十章 拿出诚意来
    大宋朝廷确定了不惜代价收回燕地的方针后,宋徽宗命赵良嗣、周武仲、马扩等与金使李靖同行,再赴燕京去与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商议用岁币代替赋税的问题。

    赵良嗣和马扩等人到达燕京城后,在城外的金军大营里再次与金国君臣展开了谈判。

    赵良嗣在谈判中,提出每年增加十万两白银岁币代替燕京地区的赋税,却遭到了金国人的质疑和反驳。

    此时以左企弓为首的辽国大臣官吏们都投靠了金国,金国早已将燕地地区的赋税掌握得一清二楚,哪里还会上宋国使臣的当。

    金国人拿出辽国的文册来给赵良嗣看,上面记载了燕地每年税收合计约为六百万贯。

    这也就是说,金国将燕地割让给大宋后,大宋不仅是得到了土地,每年还能收入六百万贯赋税。

    金国因此提出索要一百万贯岁币替代燕京地区的赋税。

    在金国的完颜阿骨打君臣看来,即使是金国每年收取一百万岁币,大宋依然可以每年收入五百万贯。

    大宋甚么力都没有出,却能够平白得到燕京地区及每年五百万贯的税收,可谓是天底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

    事实上,左企弓等辽国降臣就极力反对将燕京地区交给宋国。

    燕京是金国打下来的,理应由金国统治。如此一来,金国每年可以增加六百万贯的税收。

    将燕京地区交给宋国,金国只能得到一百万岁币,还丢失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可以说,金国方面实际上是吃了大亏。

    至于宋国提出的每年只给十万贯岁币,一个县城的税收都不止于此,简直是无稽之谈。

    金国已经拿出来了燕京地区的税收账目,在真凭实据之下,赵良嗣却依然厚着脸皮在讨价还价,一点一点的增加条件。

    赵良嗣先是提出将岁币增加到二十万贯,其后又提出增加二万匹绫绢,就凭这些代价,他还想连西京都一并收回。

    面对宋国使臣的厚颜无耻,完颜宗翰也恼了,他对赵良嗣说道:“燕地一年能收六百万,我们现在就要区区一百万,已经是额外开恩了。

    你等还不知足,拿一些零头来糊弄我们,现在竟然都开始添加其它东西了,当真是欺我女真人不识数么

    依我说,我们两国也不要谈了,就按照原来约定,你们退回到涿州、易州一线,就拿那里做两国国界。

    如若贵国不能接受,不肯退兵,我们就派大军巡视边界。

    你我两军要是碰到了,就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见完颜宗翰怒了,赵良嗣和马扩等人急忙表示,两国之间不须刀兵相见,可以从长计议。

    第二日,赵良嗣为此事进军营再次拜见了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

    完颜阿骨打命人将国书给赵良嗣,让他带回大宋。

    完颜阿骨打对赵良嗣说道:“赋税的事情你们那么没有诚意,本来不准备和你们谈了,但想到我们自海上通好,已经这么多年,所以还是多给你们一次机会。

    所有我们的要求都在这国书中,你们要是同意,一切都好说,要是不同意,我们也不准备再谈。

    但我会亲率军队到涿、易一带巡视边界,到时希望不要和你们发生冲突。

    另外古北口和松亭关因原属奚地,所以不应该给你们。

    但为了表示我们诚意,我们可将不属燕地的古北口也给你们,松亭关还是由我们占据,这是我国最后的让步了。

    待你回来时,或者全盘接受我们国书中所提条件,或者等我出兵巡边便了。

    &n



第八百四十一章 将士无怨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八百四十一章将士无怨在赵良嗣等人帯着金国使臣离开燕京,再次返回东京汴梁城时,燕京城那边又发生了一些变故。

    燕京城降金的辽国大臣们愤恨辽国危难时宋朝落井下石,都不愿让宋朝得到燕京地区。他们纷纷向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进言说道:“宋朝行事怯懦,只看刘延庆攻打燕京时十五万大军居然被辽国两万人马杀得大败,就可为证。现在所提交换燕京条件实在过于便宜宋朝。”

    原来担任辽国宰相的左企弓更是作诗给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说:“君王莫听捐燕议,一寸山河一寸金。”以此来劝说完颜阿骨打不要让出燕地,便宜了宋朝。

    完颜阿骨打见群臣都反对割让燕地,反复思量之后,内心里也产生了一丝动摇。

    于是,完颜阿骨打命金军待赵良嗣等宋使跨过泸沟河后,一把火将河上的桥梁烧毁,似乎有划界而守的打算。

    马扩见状,书写了一份申状,在赶到雄州时呈给了太尉童贯,希望童贯能采纳自己意见,对金国谈判采用强硬立场。

    然而童贯一门心思收回燕京,挽回道君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哪里敢与金国强硬的对抗。

    童贯对马扩说道:“金国要求是多了些,但圣上为了收回燕京,肯定不会太计较。我们还是要体会圣意,早日换回燕京,从此天下太平为好。”

    太尉童贯把马扩的申状扣下后不再理会,马扩只得无奈地继续踏上谈判之旅。

    金国国书递到大宋朝廷后,宋徽宗与宰相王黼等人商议后,御批同意每年多给金国一百万两岁币,但要求金国除已经提出的条件外,不可再增加任何附加条款。

    同时,宋徽宗再次派赵良嗣、马扩等出使金国,前去谈判西京归属问题。

    赵良嗣等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金军帐前,对金国提出既然平、营、滦三州不能交给大宋,那么可否将西京交给大宋。

    金国负责谈判的完颜希尹答复赵良嗣,西京土地可让给宋朝,但当地人户金国都要带走。

    赵良嗣说:“既然土地都给我国了,那上面住的百姓岂有不给我国的道理,只给土地,却无人耕种,这地方要回去有什么用况且西京连年战乱,当地百姓死伤不少,也没剩多少人。贵国实际也带不走多少人,还不如留给我国,皆大欢喜。”

    哽噺繓赽奇奇小説蛧|www.

    完颜希尹说道:“我军辛苦厮杀了年,才击败辽国,把西京夺到了手里。现在土地都慷慨地让给你们了,就要一些人户,有什么不合理的按道理讲,就算我国与贵国分了西京,也应当是一国一半土地,现在就要人户,理所应当。”

    赵良嗣听了,与完颜希尹好言相商道:“贵我两国亲如一家,贵国按照约定将西京给我们,这是彰显了贵国的信义。然而只有土地没有民户,这信义便不完美。不如贵国再慷慨大方一些,把土地民户都给我国,这才是两国交好的道义。”

    见赵良嗣又想空口白牙地用甚么道义和信义蛊惑自己,要金国让出利益,完颜希尹不满地说道:“贵国当真是贪得无厌,还说甚么道义。那西京都是我军打下来的,本就是我国的战利品。如今皇帝陛下慷慨大方,同意给你们土地,贵国怎的还还非要人户怎么说土地的价值也要大于人户,现在我国给了贵国土地,贵国又多要人户。但是贵国却不肯对我军的辛劳多给酬谢,这又是甚么
1...171172173174175...26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