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赵良嗣心中是有苦说不出,皇帝犯的错,只能自己这个臣子来承担。赵良嗣当即鼓动如簧之嘴,向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和他身边重臣们解释,道君皇帝宋徽宗御笔信中所言燕京并所管州城,包括西京和平州、营州等汉人之地,企图混淆视听,努力将道君皇帝的这个差错弥补,在谈判中挽回损失。
然而,完颜阿骨打身边已有降伏的原辽国汉臣作为谋士,这些汉臣对于辽国燕京他们当即指出宋徽宗御笔信中所提的只有燕京和涿州、易州、檀州、顺州、蓟州这六州二十四县。
赵良嗣理屈词穷,正欲施展辩才再与金国完颜阿骨打君臣唇枪舌战,无中生有一番,怎知完颜阿骨打却打断了双方的谈判,说时机未到,邀请宋国使臣随军观看他如何攻取辽国上京临潢府。
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之意是攻下上京临潢府之后再与宋国使臣就结盟之事展开谈判,赵良嗣无可奈何,只得与马扩二人告退。
想到因为道君皇帝的御笔信出了差池,这次奉旨出使金国绝难谈成令朝廷满意的结果,赵良嗣不由得在帐中长吁短叹,接连吃了几杯酒下腹,聊以解愁。
西门庆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在暗笑,那鸟皇帝还有甚么糊涂事干不出来的赵良嗣这一生最大的失误就是选错了效忠的君王,纵使施展出浑身解数,最终依然徒劳无益,以悲剧收场。你看大官人我,穿越过来后就从来不鸟那昏君狗皇帝,过得多么逍遥自在!对了,闲着没事时还能去东京汴梁城给那昏君狗皇帝戴几顶绿帽子,真是想起来就让人心情大畅啊!
&nb
第六百三十三章 西进临潢府
辽国使臣耶律习泥烈的到来,使得赵良嗣倍感煎熬。
赵良嗣担心辽国服软认输,通过割让土地,贡献金帛等手段与金国达成和解,签订类似于“澶渊之盟”的金辽协议。
倘若金辽结盟,不惟赵良嗣“联金伐辽”之策就此破产,回到宋国后无法在御前向向道君皇帝交差,且会后患无穷。
辽国一旦与金国和平相处,必会追究宋国与金国联合,图谋辽国土地的背盟之举。
要知道,辽宋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后,约为世代友好的兄弟之国。此后百年,军事实力强大的辽国一直遵守盟约,未再南下牧马,大举进攻中原。
辽国契丹人信守承诺,很好地遵守了两国之间的盟约。而宋徽宗君臣暗中施行的“联金伐辽”之策,却是十足的背信弃义之举。
此前辽国对于宋金两国之间的秘密接触,已经有所察觉,此番辽使耶律习泥烈到来,同在金军大营中的宋使赵良嗣无处遁形,必会被辽国人发现。
对于赵良嗣而言,此行已经被逼上了绝路,可谓是有进无退,他必须得到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允诺结盟之答复,才能回国复命。
此时在军事上强势的金国面对宋、辽两国的外交使臣,正是左右逢源,予取予求的好机会,想来必不会在谈判中轻易让步。
每当思虑及此,赵良嗣这个宋国正使心中倍受煎熬,在营地中真是寝食难安。
思前想后一番后,打探不出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真实意图的赵良嗣不得不又将希望寄托在了西门庆的身上。
西门庆与金国贵族交好,如今又在金国太子完颜绳果的帐下担任客将,想必他那里可以侦知金国君臣的动向吧!
赵良嗣打定主意,急忙带着副使马扩,来到完颜绳果的军营,求见心目中的“救命稻草”西门庆。
营帐里,西门庆听完赵良嗣的求助之言后,面露难色,沉吟不语。
西门庆此举,并非是去探听金国人国策真有甚么难处,对于知晓历史走向的西门庆而言,哪里还需去向金国贵族打探。
西门庆深知,生女真人世代遭受辽国契丹人的压迫和剥削,灭亡辽国是完颜家族几代人的理想。以完颜阿骨打为首的女真贵族,绝不会轻易与辽国契丹人讲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赵良嗣不知后面历史的变化,此刻身为局中人,当然看不清眼前的迷雾了。
西门庆若是表现得轻而易举,还怎生让那赵良嗣欠下自己的人情故而,西门庆面露为难之色,欲以此赚取赵良嗣的感激之情。
果然,面对乔模乔样的西门庆,赵良嗣信以为真,只得向西门庆苦苦相求,请他冒险再助自己一臂之力。
西门庆见火候拿捏得差不多了,方才痛下决心般地应允下来。在赵良嗣企盼的目光中,出了营帐,向完颜绳果的大账走去。
西门庆在完颜绳果的营帐里呆了许久,与他闲聊打听了一番完颜兀鲁过往的趣事。
在与这个未来的妻舅聊得兴起时,西门庆方才若无其事地问了一句,大军何时开拔前往上京。
半日后,等得心急如焚的赵良嗣终于从西门庆口中得到了自己最关切的答案:金军不会与契丹人讲和,不日就将西进攻击辽国的上京临潢府。
赵良嗣闻讯大喜,欠了西门庆一个大人情,千恩万谢地走了。
两日后,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果真如西门庆所言,亲率金军向辽国都城上京临潢府进发,
第六百三十四章 贼和尚的妙用
完颜阿骨打交给西门庆三人的这个任务,立功容易,但也须冒一定的风险。
因为金军连败辽军,整个临潢府的各族军马早已是人心惶惶,各怀异志。
除了对辽国忠诚度最高的契丹人和奚人还在坚持抵抗,其它汉人、渤海人、室韦人等各族军民里不少人都起了降伏金军,换取平安富贵的念头。
西门庆、辛斡特刺、移刺窟斜这三个金军谋克凭借战无不胜的金国大军的声威,一路上在那些小草原里招降纳叛,说服了许多辽国部族来降。
西门庆是汉人,主要负责招揽沿途汉军和汉民百姓。辛斡特刺、移刺窟斜二人原是辽将,在护步答岗兵败后归降的金军。因此,他二人请缨前来,是为了说降辽军中的故交老友。
虽然狐假虎威的一路招揽辽国叛军,看上去能够轻松地赚得战功,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风险。
毕竟人心叵测,投诚的部族和军民中未必没有忠于辽国的奸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他们偷袭暗算,施计刺杀。
西门庆之所以甘冒一定的风险自请领受招揽降人的任务,不只是为了赢得战功,将来参加比武招亲大会,更是为了在溃散的辽军中选拔良才,暗中笼络,以图将来为己所用。
让西门庆意料不到的是,从宁州前往上京临潢府的沿途,他不仅降伏了许多各族军民,竟然还招揽到许多寺庙的和尚!
西门庆等人越是接近上京临潢府,在路边、山上见到的佛教寺院和佛塔越多。
这些佛教寺院里的高僧大德们听到西门庆等金军前锋的马蹄声,就争先恐后地夹道相迎,厚颜无耻地抛弃了多年供奉自己的辽国贵族,纷纷嚷嚷地要投入新主人女真人的怀抱。
西门庆看着这些不事生产,骗吃骗喝的蛀虫,内心十分鄙夷。然而,当真面对这些和尚神棍时,西门庆却是笑容满面,对他们大加抚慰。
在西门庆看来,这些和尚就是腐蚀女真人,弱化金国最好的武器之一啊,当然是多多益善!
因为在历史上,存在着“辽以释废”的说法。那意思就是说,辽国契丹正是因为崇信佛教而由盛转衰,导致亡国的。
辽国契丹人自从东征渤海国,以及得到南边的燕云十六州后,接触到了这些地区的佛教,从此逐渐被浸染,养成了崇信佛教的风俗。
辽历代帝王对佛教的态度,基本上走了一条从信佛到佞佛的发展路线。
历史上被称为圣君的辽圣宗耶律隆绪汉文化修养颇高,史称“道、佛二教,皆洞彻其宗旨,尤精佛教”。这个辽国皇帝生前,被国人吹捧为释迦牟尼转世,辽国对佛教的崇信,由此可见一斑。
特别是到了天祚帝上一代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朝时,对佛教的尊崇、沉醉和痴迷尤为突出。咸雍四年二月,辽道宗耶律洪基颁行自己撰写的《华严经赞》;咸雍八年七月,颁行自己书写的华严五颂。此外,他还着有《华严经随品赞》等。太康元年,辽道宗耶律洪基还命令皇太子写佛书。
可以说,整个契丹王室贵族都沉迷于佛教之中,失去了尚武进取之心。
辽代寺院大多有相当规模的地产,其主要来源是社会的捐献,特别是辽帝室、贵族的大量施舍。
例如,圣宗次女秦越长公主舍南京私宅,建大昊天寺,同时施舍田地百顷,民户百家作为供奉,其女懿德皇后又施舍钱十三万贯。
兰陵郡夫人萧氏施中京静安寺土地三千顷,谷一万石,钱两千贯,民户五十家,牛五十头,马五十匹。
&nbs
第六百三十五章 甘泉寺之战
卢彦伦领兵布防狼河,将自己的营地驻扎在了甘泉寺里。
西门庆等前锋军侦知辽军在狼河西岸布下防线后,也在狼河东岸的一座小山下安营扎寨,商议如何应对。
西门庆利用新招揽的辽人前去打探,半日后收到回报,河对岸领兵之人是在临潢府素有人望的汉人卢彦伦。
听得敌人领兵大将是卢彦伦,与西门庆同行的金军谋克辛讹特刺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要去招降卢彦伦。
原来,这辛讹特刺在兵败投金前,曾经在这上京临潢府担任过管理驿站的官吏,与那卢彦伦乃是故交好友。辛讹特刺认为,只须自己一出马,必能劝得好友卢彦伦来投,为金军夺取上京临潢府立下首功。
移刺窟斜闻言,劝辛讹特刺谨慎从事。他说卢彦伦在上京临潢府统管兵马多年,维持地方、缉捕盗贼甚是得力,在此地素有威望,深得辽廷信任。那卢彦伦也常以忠义之士自居。在大军到达,击败辽军前,只怕是很难说动卢彦伦降伏。
辛讹特刺听了,对移刺窟斜笑道:“无妨,两国相交,不斩来使。纵使那卢彦伦不降,在我大军压境之时,他也不敢动我分毫。我在临潢府城中亦有许多故旧,想必也有人正在卢彦伦军中。所以,此番前去,劝不动卢彦伦,我也可以设法说服其手下将领,让辽军分崩离析。”
移刺窟斜听了,知道辛讹特刺这一路见西门庆招降纳叛颇有成效,心中亦有与其比试一番的心思。此刻遇到好友在辽军中领兵,辛讹特刺怎生舍得错过这个立下大功的机会
与辛讹特刺有旧谊的移刺窟斜都劝不住他,西门庆自然不好多言。
当日辛讹特刺就带着十几个手下,乘着夜色偷渡狼河,潜入甘泉寺招降卢彦伦。
辛讹特刺走后,为了防备辽军偷袭,西门庆与移刺窟斜在营地四周远远地派出探马暗哨,侦查辽军的动向。
当夜平安无事,西门庆等人睡了一个安稳觉。次日一早,狼河对岸有甘泉寺的和尚借着打水之机偷渡狼河来投,告知西门庆二人一个噩耗:金军使者辛讹特刺昨夜进入甘泉寺后,招降辽军主将卢彦伦不成,被卢彦伦当场斩杀,此刻人头就挂在甘泉寺外。
甘泉寺的主持害怕惹火烧身,恼了即将到达的金国大军,特地派出几拨和尚前来向金军告密示好,表明甘泉寺愿归顺大金国之心。
“可恨!狗贼卢彦伦,我要杀了你!”移刺窟斜听说辛讹特刺被害,拔刀斩断身边的一棵小树,怒不可遏地嘶吼道。
“西门庆兄弟,我等整军进攻,突袭甘泉寺,杀了那辽军大将卢彦伦。”移刺窟斜红着眼说道。
“不可,我军不足千人,狼河对岸的辽军却不下万人,敌众我寡,不宜强攻。况且此时天色已亮,我军渡河时必会被辽军探知。倘若辽军对我军半渡而击之,此番实难取胜。”西门庆冷静地否决了移刺窟斜突袭敌军主将卢彦伦的提议。
“我二人统领的前锋军都是以一当十的好汉子,谅那一万辽军也不是我等的对手!西门庆兄弟身为前锋将领,难道还怕了不成”移刺窟斜满不在乎地说道。
“我三人虽为大军前驱,但领受的军令是招揽沿途豪强部族,并未要我等攻城拔寨。遇到此等顽冥不灵者,自有完颜绳果等诸郎君的大军将其摧折,何须你我动手。完颜
第六百三十六章 隔河对峙
西门庆站在白塔塔顶定睛看去,只见移刺窟斜带兵杀到甘泉寺前后,被寺庙里杀出的一彪辽军拦住,两军在甘泉寺前展开了殊死搏斗。
驻扎在甘泉寺周边的辽军从四面围了上来,将移刺窟斜的二百余人围困在寺前,使他进退不得。
寺庙中冲出来一员顶盔掼甲的勇将,与移刺窟斜战在一起,一时间难分胜负。
“小师父,那辽将是谁可是驻扎在甘泉寺的卢彦伦”西门庆对身边的和尚问道。
“禀将军,小僧识得那人,他并非辽军主将卢彦伦,而是卢彦伦身边的爱将孙延寿。”和尚仔细辨认后,对西门庆答道。
“唉~移刺窟斜刚愎自用,不听我言,败亡在即啊!”西门庆感叹道。
只见移刺窟斜与孙延寿斗了一二十个回合后,刀法凌乱,在那里左支右绌,眼见得就要败下阵来。
此刻甘泉寺前已经围了数千辽军,移刺窟斜身边的二百兵士经过激烈的拼杀,已经阵亡一百多人。依此情形,不消多久就会全军覆没。
就在这时,只见辽将孙延寿避开移刺窟斜的刀锋,反手一刀将移刺窟斜劈倒在地。
移刺窟斜败了!西门庆心中叹息一声。
那移刺窟斜是契丹移刺部人,原来也是上京道的辽将。他投靠金军后,如今却死在辽军中的汉将手里,真是让人感叹命运无常啊!
陷入重围的那些兵马是没法救援的,西门庆只想拯救困在河中的几百金军。
只见辽军杀死移刺窟斜后,分两翼散开,欲从狼河上、下游渡河,将剩下的四百金军包抄围困在狼河之中。
轮到我等出手了!
西门庆看清形势,带着乔郓哥与那和尚下了白塔,命令焦挺准备出击。
“众儿郎听我一言,移刺窟斜谋克已经为国捐躯,你等速速退兵。”西门庆与焦挺领着一支骑兵出现在山丘上,对着河水里的几百金军大喊道。西门庆身后的一百多骑兵也齐声呐喊,让狼河中的同胞不要死战,返回河东。
狼河里被截断的那四百余名金兵虽是骁勇善战,毕竟未能占据地利,面对数倍于自己的辽军,几番冲上也未能抢上岸去。乱战中,已经有一百多人倒在狼河里,鲜血染红了狼河的河水。
狼河西岸的岸边,倒毙着更多的辽军。纵然占据了地利,但他们在金军的冲击下,依然付出了数倍的伤亡代价。
孙延寿在甘泉寺山门前杀死移刺窟斜后,也翻身上马,挺着一支长枪,带着大军向河岸边杀来。
狼河中兀自苦战的二百多金兵听到身后的呼唤,知晓主将移刺窟斜谋克已死后,回头看见西门庆领兵在接应自己的退路,不得不放弃了强攻上岸的希望,拨转马头撤向河东。此时军中唯有西门庆的官职最高,这些金军只能听从西门庆的指挥。
“乘胜追击!休走了金军残军!”孙延寿在马上大叫道。
自从完颜阿骨打领兵攻入辽国的上京道以来,金军百战百胜,杀得辽军溃不成军。今日卢彦伦统领的这支辽军遭遇的虽只是数百人的金军小队,但若是能够全歼这支金军,也能提振上京临潢府守城辽军的士气。是以,卢彦伦的爱将孙延寿紧追不舍,欲图全歼狼河里这支莽撞冒失的金军小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