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木木三大少
方腊流着眼泪说道“现在赋税和
第五百四十七章 战功彪炳程万里
青溪县县尉翁开带着抓捕方腊的队伍一路爬山涉水,来到了万年乡里正方有常的庄子。那方有常见是县里的县尉翁开亲自带人来这山中公干,急忙将他一行人迎接入庄内,杀猪宰羊热情管待。
酒席上,翁开向方有常问起帮源峒的方腊n之事,怎知那方有常诧异地说,自己也曾耳闻方腊那厮装神弄鬼,在山中向山民传播摩尼教,但实不知他有n之意。那到县衙告密之人,乃是假托自己的名姓,并非自己派出去的。
县尉翁开听了,心中半信半疑,暗道这方有常莫不是见我带的人多,舍不得出弟兄们辛苦一场的盘缠,在此敷衍本县尉嘿!你这吝啬之人敢在我面前耍花招,且待我捉得方腊那厮后,再来与你理论。
县尉翁开与方有常各怀心事地正吃着酒,突然庄外传来一阵喧嚣声。
二人看向大门时,只见一个庄客跌跌撞撞地扑入门来,对方有常叫道:“庄主,大事不好,那帮源洞的方腊聚众n了,正向我方家庄杀来!”
县尉翁开与方有常大惊,急忙带着土兵和庄客出庄来看,却见不远处的山坡上,哗啦啦地冲下来数百名拿着棍棒和砍刀、斧头的彪悍山民。
“方有常,你还说不知方腊有n之意,那厮这不是反了么!”县尉翁开和手下的都头、土兵见方腊势大,哪里还敢停留,也管不得方家庄了,拔腿就向青溪县的方向逃去。
方有常见县尉翁开走了,也醒过神来,没命地跟在土兵们身后跑。
可惜这厮身躯肥胖,跑不得几步就气喘吁吁,不多时就被身后的方七佛追上,一刀将他砍翻在地。
万年乡首富方有常的庄园,也被方腊带来的数百山民强占了,庄里的庄客们哪敢反抗,都呆立在墙角,束手听命。庄子里鸡飞狗跳,乱作一团。
在万年乡方家庄附近的一座山上,“花胳膊”陆小乙带着几个手下看着山下的方家庄,确认方腊一伙儿已经n闹事之后,就悄然地离开了这万年乡,向北翻山越岭,去往那江州和无为军。
方腊占领万年乡,杀死里正方有常后,将他的财产分给乡里的山民,在山中招揽部下,不几日就聚集了上万人。
手中有了兵,方腊从此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头扎红巾等各色头巾作为标志,在这山沟里迫不及待地建立了农民nn。
方腊义军初起时,并无弓箭、盔甲,只以摩尼教教义和山中鬼神这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毁大户房舍,抢掠金帛子女,诱逼良民加入起义军。
在方腊的蛊惑号召下,青溪县远近的农民闻风响应,不到十日,就有数万农民参加了义军。
东京汴梁城中,中书门下省内,少宰王黼又一次看着手中的一份急报,气得拍着桌案大骂。
这一次,王黼骂的却是两浙路睦州知州。那睦州境内有几个刁民闹事n,这知州不自行调兵镇压,竟然还向朝廷报忧!
江南之地一向太平,哪有如梁山泊那般的悍匪巨寇梁山泊的强盗n,地方官军都能镇压征讨,难道睦州的几个愚昧山民抗捐闹事,还需要朝廷出动大军弹压
在王黼看来,睦州境内的方腊反贼乃是上不得台面的小角色,不值得朝廷关注,只须让两浙路和睦州派出本地官军即可弭平祸乱。
所以,王黼并未将首次得到的江南方腊n的消息上奏给宋徽宗,而是下文痛斥了两浙路和睦州的各级官员,让他们限定期限剿灭青溪县的方腊贼寇。
&
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都监献策
东平府知府程万里独自坐在自己的知府衙门里,看着特意制作的木图,满肚子的心思。
就在不久前,他在西门庆的帮助下,集合王俊统领的东平府官兵、西门庆统领的地方庄园主们的乡兵以及东昌府兵马都监张清来援的官兵,一举大败盘踞在东平府的叛徒董平,收复了这东平府。
其后,青州和兖州的援军也赶到,与程万里合兵一处,在寿张县和济州郓城县的交界处大败了晁盖、吴用等贼首统领的梁山贼军主力。梁山贼军主力乘船败逃回梁山泊里后,济州城防守空虚,程万里乘机带着各路联军杀入济州,收复了济州全镜。
大捷的消息报到东京汴梁城后,程万里及联军里的各州军官都受到了朝廷的嘉奖。东平府雄威将王俊也因功勋卓著被提拔升迁为东平府的兵马都监,负责统领东平府的官军。
道君皇帝宋徽宗还特地将手书的“中流砥柱”这幅字千里送到了东平府,赐予了知府程万里以示嘉奖。程万里得到道君皇帝的御笔后,深感无上荣耀,将这幅字精心装裱,供在了自己知府衙门的正厅里。
童太尉也派人给程万里送来了密信,告诉他朝廷另派了将门子弟呼延灼领军平叛,让程万里切莫松懈,定要抢在呼延灼之前平定梁山泊草寇,夺得此役的首功。
程万里让青州军和兖州军驻扎在新夺回的济州境内,自己的东平府军和东昌府军驻扎在东平府境内,呈南北夹击之势,隐隐然将那百里梁山泊包围起来。
此时程万里正在命人收集打造船只,只等各州援军一到,就要向那梁山泊发起总攻。
此时来自蔡州汝宁郡的兵马指挥使呼延灼还带着一万多精兵,跟在宋江的梁山泊贼军身后在淮南地区瞎转悠呢!
听闻那宋n军一路攻打州县,掳掠人民,已经聚众数万,正在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四处流窜。
呼延灼带兵打下淮阳军军治所在的下邳城时,宋n军早就南下泗州了。
在泗州,宋n军遭到了当地豪杰柳世权和地方官军的联合抵抗,遭受挫折,转而向西杀入宿州和濠州。
紧邻宿州的亳州知州侯蒙被贼军的声势吓住了,一面派人去宋n军中谈判,一面向朝廷请求招安宋江统领的梁山贼军。
然而不等吓破胆的侯蒙有所作为,宋江等强盗头领已然又带兵杀入了淮南西路的寿州。
从军情飞报上看,那呼延灼虽然拥有数千铁甲连环马的重骑兵,梁山贼军不敢与之正面对阵,可是淮南地区水密布,湖泊河流众多,并不适合重骑兵运动。因此,呼延灼军虽然是跟在宋江军身后不断地报捷收复失地,但一直无法追上宋n军展开决战,其实已然失去了战场上的主动,不过是疲于奔命而已。
此时的形势,对于程万里是十分有利的。呼延灼军完全没有机会杀回京东西路,与自己争抢攻下梁山泊强盗老巢的功劳。程万里也是踌躇满志地要在梁山泊大展身手,可是,这几日的形势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让程万里好是郁闷。
除了已经到来的援军,这东平府和济州周边的河北滑州、开德府、冠州、高唐州,京东路的齐州、淄州、沂州、兴仁府和广济军等州、军本应即刻来援的官军却突然都没了音讯。
程万里多次派人催促,这些州、军都借口粮草未筹备好,或是本州发现盗贼踪影等等理由,拖延
第五百四十九章 招西门庆为女婿
知府程万里听了王俊之言,皱眉说道:“本府亦知此番能够反败为胜,打退那梁山泊强盗,乃是靠了那西门庆大官人的运筹帷幄和他那些兄弟的奋战。可是,那西门庆大官人愿意助我,也是为了保境安民,让他的阳谷县不受强盗的威胁。如何东平府已然安定,征讨梁山泊强盗是朝廷官军之事,对那西门庆大官人并无益处,本府又如何能够再强人所难,让他为我效力”
王俊问道:“相公,这征讨梁山泊贼寇,对相公的仕途影响几何”
程万里答道:“如今朝廷上下正瞩目着这梁山泊贼寇n之事。能否抢先攻破贼寇巢穴,事关本府命运前途!”
王俊又问道:“相公观那西门庆大官人,是何等人物”
程万里赞道:“那西门庆大官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家财万贯,又生得十分人才,以本府观之,实属难得的国之俊才呀!”
王俊闻言笑道:“那西门庆大官人即是如此出众的人才,相公为何不招他为婿末将看这东平府有一半的产业都是那西门庆大官人的,相公将嫁给他,也不委屈。相公得到西门庆大官人这个佳婿后,他的家财势力自然可以为相公所用。末将以为,踏平梁山,剿灭梁山贼寇,非相公莫属!”
“这王都监之意,本府已然明白。此联姻之事还需斟酌,容本府三思。”程万里答道。
“末将多言,相公莫怪。末将还要去与张都监商议军情,就此告退。”王俊见知府程万里迟疑不决,也不催他,就起身抱拳告辞。
程万里听了王俊的主意,心中颇为踌躇,就先送走了王俊,独自一个人在府中来回徘徊,一时间难以取舍。
倘若西门庆只是一个有些钱财的土豪,身为知府的程万里是绝无可能将女儿下嫁给他的。
可是这西门庆不是一般的有钱,而是在东平府号称西门半州的巨富和地方豪强,程万里的女儿嫁给他,并不会辱没门楣。
并且这西门庆精通诗词,通过赵明诚、李清照、秦桧、慕容彦达等人的推崇介绍,在士人中的名声极佳,正是自己的女儿程墨梅的佳偶。
最为重要的是,那西门庆手中掌握着许多地方豪强的势力,足以在这东平府帮自己剿灭梁山泊贼寇,让自己得到皇帝和童太尉的重用!
程万里暗道,如此算来,与那西门庆大官人联姻,对自己的仕途大为有利。唯一可惜的是,那西门庆大官人已经娶妻,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岂不是委屈了女儿
知府程万里在衙门里又枯坐许久,再看了看太尉童贯送来的密信,终究舍不得眼前到手的功劳,决定亲自走一趟阳谷县城,与夫人和女儿好好商议。
此时因为东平府才收复,尚处于与梁山泊贼军的战争之中,所以程万里是随着大军进入东平府的,他的家眷还全部留在更安全的阳谷县城,西门庆大官人的府邸之中。
听闻夫人和女儿在那阳谷县生活得很好,舍不得搬回遭遇兵灾后的东平府城,颇有些“此间乐,不思蜀”的味道。
在东平府知府程万里愁肠百结之时,身在阳谷县的西门庆大官人却在与一干兄弟吃酒作乐,庆祝此次大败梁山泊贼军。
西门堡里,除了西门庆、扈三娘夫妇以及栾廷玉、王进等兄弟,来自扈家庄的扈成、扈勇,祝家庄的祝氏三兄弟、曾头市的史文恭、苏定和汤阴县的岳飞、王贵等人都齐聚一堂,尽情地欢宴。
岳飞、王贵等人自从周同病故后,姚大翁又给他
第五百五十章 大内密探王雕儿
西门庆安插在董平那厮军中的人,除了几个军士,最重要的一个就是董平曾经的爱将,如今的东平府兵马都监王俊。
王俊,诨名“王雕儿”,为人乖觉而忠勇,亦有一身好武艺。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面目,在对手麻痹时给予致命一击。王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朝廷的忠诚度很高,不似董平那么下流无耻,他绝不会背叛朝廷。
西门庆之所以了解王俊的这些特质,是因为在东平府见过两次王俊后,他已经想起来这个东平府的雄威将在历史上是哪个人物,做过些甚么了。
那“王雕儿”王俊,历史上也曾参与抗金,后来被宋高宗调拨入岳飞的军队,跟着岳飞出生入死,最后当上了岳飞的前军副统制,成为岳飞的心腹大将之一。
后来宋高宗为了从已经初步形成地方军阀的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手中收回兵权,与宰相秦桧合谋,将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以商议军机的名义从各地召集进京,封张俊为枢密院枢密使,韩世忠、岳飞二人为枢密院副枢密使,让他三人在京共掌枢密院。
名义上三大将在京掌管枢密院是管辖南宋全国的军事,但留在京中的三大将脱离了自己的嫡系部队,必然会逐渐丧失手中的兵权。这可以算是南宋版的“杯酒释兵权”,用明升暗降,给以高官厚禄的方法夺去了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人手中的军权。
随即,在宋高宗和宰相秦桧的领导下,朝廷开始收编这三大将麾下部队,欲将其改为皇帝和朝廷能直接掌控的军队。宋朝以文制武是祖宗之法,没有哪一个皇帝不对手握重兵的地方将领百般提防。所以,宋高宗与秦桧为首的文官们,干的还是老祖宗那一套:架空有实权的将领,将武将与士兵分隔开来,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样就能保证没有地方将领能够n成功。
宋高宗和秦桧玩的这一手,毫无疑问是动了张俊、韩世忠、岳飞三个地方统兵大将的利益,三人对此做出了不同的应对,也进而导致了其后三人不同的命运。
对于由皇帝宋高宗亲自主持,宰相秦桧具体实施的这场变革,在地方上军队最多,势力最大的张家军主将张俊选择了无条件配合,乖乖地交出了兵权,安安心心地做自己那枢密使。由此,张俊也成了三人中最为宋高宗信任的人。
而韩世忠、岳飞这两个枢密院副枢密使在政治上却稍显稚嫩了一些,没有看出宋高宗收回兵权的决心。二人还在以回到地方统领军队有利于与金国作战为由,要求恢复他们原本的制置使职务,让他们离京回地方统军。
所谓制置使,就是可以掌本路诸州军事,多以安抚大使兼任,可便宜制置军事。也就是说,地方上的军政大权一把抓,基本就是军阀集团的雏形。韩世忠、岳飞二人不理解宋高宗和宰相秦桧的军改,居然还痴心妄想地打着回自己的地盘继续当军阀的主意。
韩世忠、岳飞二人中,韩世忠是西军出身,与岳飞相比,军功更大,当时的声望也更高。而岳飞渡江南下后,是宋高宗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当时的岳家军也不如韩家军势力大。因此,当二
第五百五十一章 王俊的前世今生
穿越水浒之西门大官人正文卷第五百五十一章王俊的前世今生?在岳飞离开之后,统管他留下的这支岳家军的,不是前军统制张宪,而是都统制王贵。此时王贵恰好离开岳家军,去枢密使张俊那里述职去了。临走前,将驻扎在鄂州的岳家军指挥权交给了前军统制张宪。
所以,当张宪准备闹事,配合岳飞从京城里金蝉脱壳时,他是权领一军的状态。
为了让与自己平级的左、中、右、后诸军统制服从自己的命令,张宪找来了副统制王俊密议,决定邀请诸军统制来张宪这里,逐一说服他们。
对于可能不听从自己安排的将领,张宪让王俊做好以武力解决的准备。可以说,张宪不愧是岳飞的铁杆心腹,当真是胆大心黑。
可惜的是,张宪找错了人,他的副将王俊对朝廷的忠诚更甚于对岳飞和张宪二人的忠诚。
王俊离开张宪后,就向朝廷告了密,揭发张宪有造反之意。
枢密使张俊接到王俊的告密后,不敢置信,将张宪抓捕,送大理寺审讯,确认了张宪和岳云的造反罪名。
此时岳飞自然也是被拖入了这个未遂的造反事件之中。虽然没有直接确凿的证据证实岳飞幕后指使和直接参与了张宪和岳云的阴谋,但与这二人关系如此密切的岳飞又怎能洗脱身上的嫌疑
对于宋高宗而言,这种曾经手握重兵,如今心腹又涉嫌谋反的大将,不斩草除根,难道还等着他翻身
宋高宗本来的打击目标是韩世忠,如今岳飞送上门来,当然只有转换目标,杀一儆百了。
在处死岳飞前,韩世忠因为岳飞曾经帮过自己过关,终于还是忍不住,前去质问宰相秦桧,没有谋反的确凿证据,就诛杀大将
宰相秦桧看着演技出众,政治水平还不够的韩世忠,无奈地说了一句:“莫须有!”
这“莫须有”可不是不需要有的意思,而是或许有的意思。对于皇帝而言,只要怀疑你统兵大将有谋反的嫌疑,就足以让他动杀机了。总不能等着手下大将带着大军杀到京城外,坐实了造反之事后,再口头谴责,自己的人头去控诉手下将领的不忠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