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晚了,王公公鬼鬼祟祟的是要去哪儿啊?”
王內侍的心咯噔一下,大爷的!李玉那混蛋!
李內侍比了个手势,几名死士一拥而上,将王內侍团团围住。
王內侍清了清嗓子,正色道:“我奉陛下之命出宫一趟,你们拦我,莫非是连陛下也不放在眼里了吗?”
李內侍笑道:“不敢拦王公公,只是,皇后娘娘的凤印不见了,我奉命寻找,还请王公公让我搜个身,搜完再放您出去。”
娘的!
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若让他搜出玉玺,那自己还有命出去吗?命不命的都不提了,关键玉玺不能落在这群王八蛋手中啊!
王內侍怒目而视道:“放肆!我是陛下的人,您们连我也要搜吗?”
李內侍道:“搜!”
玉玺被搜出来了。
王內侍也被李內侍带去中宫听候发落了,说是听候发落,实则却连皇后的面也没见着,李內侍让人将王內侍五花大绑,并堵住嘴,抬去了太液池。
王內侍挣扎:“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嗯!”
你们这群王八蛋!你们不得好死!
李內侍比了个手势。
死士在王內侍的脚下绑了两块大石头,连人带石扔下了水。
王內侍原本识水性,奈何手脚被绑住了,只得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沉下湖底。
天杀的狗东西,他做鬼也不放过他们!
就在几乎要溺死之际,一道白色的人影游了过来,用匕首隔断了他身上的绳子,拽着他浮出了水面。
他上岸后,难以置信地看向对方:“贵、贵妃娘娘!”
“嘘。”芸妃示意他噤声,四下看了看,自草丛里找出一块腰牌以及一套嬷嬷的衣裳,“腰牌是狗国君来我宫里忏悔的那晚我找他要的,衣裳是我随便偷的,你赶紧换上出宫。”
“娘娘……”王內侍感动又哽咽地看着她。
芸妃一巴掌拍上他脑袋:“别给老娘哭!一会儿皇宫戒严,你想混也混不出去了!你出宫后,先别去赫连府,我担心有人盯着那里,你去泗水街,找阿婉与九朝。”
王內侍抹了泪,二话不说把衣裳换上了:“娘娘,你不和奴才一块儿走吗?”
芸妃道:“我走不了。”
宫里的宫女嬷嬷成千上万,混出一个不难,可宫妃就只有她,皇后这会子看紧她尚来不及,又怎会允许她逃出宫去?
王內侍哭着走了。
皇后得了玉玺,又将他沉下了湖底,稍稍有些松懈,让王內侍逮住时机混出去了。
王內侍出宫后,雇了一辆马车,直奔泗水街,刚想着自己似乎忘记问芸妃他们住泗水街的哪一户了,便听见了几个小黑蛋猪叫般的笑声。
王內侍发誓,那是他这辈子听过的最好听的笑声!
王內侍下了马车,冲进院子,对着在院中晾晒草药的俞婉扑通跪了下去:“小郡主——”
俞婉的手一抖,筛子都险些掉了,她看了眼男不男女不女的王內侍,半晌才认出他来:“王公公?你怎么穿成这样?”
王內侍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道:“哎呀!出事了!出大事儿了!皇后要谋反呐!陛下不知被她怎么样了!玉玺也让她拿走了!南诏要变天了——”
“玉玺?”俞婉古怪地挑了挑眉,指向坐在门槛上盖印章的大宝,“你说那个?”
王內侍定睛一看,哭声戛然而止。
只见大宝的脚边放着一摞纸。
大宝一手拿着玉玺,一手抓着纸,盖盖盖,盖了一院子的圣旨……
------题外话------
看出谁手里的才是真玉玺了吗?
【V343】废后
王內侍惊呆了。
有那么一瞬,他以为自己看错了,直到揉揉眼后,大宝依旧拿着玉玺盖盖盖,他才终于瞪大了眸子。
“这这这这这这这……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会有两个玉玺?
大宝手里一个,御书房一个……
“小公子的玉玺哪儿来的?”王內侍惊错愕地问。
俞婉想了想,摸摸下巴说道:“国君给的吧。”
听您这口气,似乎还不大确定啊!
拜托,这是玉玺!不是什么烂大街的东西!你们能不能对它有点儿基本的尊重啊!!!
“大宝,是国君陛下给的东西吗?”俞婉问儿子。
大宝盖印章特别忙,但百忙之中还是抽出空来看了娘亲一眼,萌萌哒地点点头,然后接着盖盖盖了。
王內侍整个石化住,只剩下嘴角在不停抽搐了。
这真的是玉玺吗?被你们弄得,我怎么感觉它丫的是一兜白菜呀?
可皇后手里明明有一个玉玺,大宝这儿怎么也会有一个?
王內侍很是懵了一会儿,随后才想起来前几日大宝抓着玉玺不放,为了把玉玺拿回来,陛下让工匠做了个假的,外观看上去与真玉玺一模一样,刻的字有所不同,但不仔细瞧辨不出来。
陛下原打算等大宝睡着后,便把俩玉玺一换,哪知后面俞婉入宫了,有了娘亲的大宝连瞬间将玉玺抛诸脑后,假玉玺失去了价值,被国君束之高阁。
但……皇后手中的与大宝手中的究竟哪个才是真的?
王內侍又想起另外一件事,得知大宝落水的消息后,俞婉赶来接三个孩子出宫,国君为了留住大宝,拿了玉玺去勾引他,那会子国君拿在手里的是真的。
可大宝不是不要吗?那孩子就赖在他娘的怀里,黏糊糊的,都不拿正眼瞅玉玺。
难不成最后还是要了?
不仅要了玉玺,还多要了一摞子皇纸?
皇纸,又称御帛,是以天蚕丝所制的绫锦织品,专作书写圣旨之用,玉玺也好,御帛也罢,都是民间寻不到的东西,眼下,却同时出现在了大宝的手里。
王內侍嘴角一阵猛抽啊。
陛下,您宠曾孙也不是这样的,还能不能有点儿底线了?
不怕他们乱写,把您老给废了吗?
毕竟大帝姬和小郡主都特别不待见您来着。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俞婉带着三个小家伙离开中宫后,前去朱雀宫向芸妃道别,国君特别不要脸地将大宝“拐”去了御书房了,拿玉玺勾引他。
大宝拿着玉玺,随手在一张空白的御帛上盖了一下,盖完,笑出了猪叫。
国君见他喜欢,将抽屉里的御帛嗖嗖嗖的拿了出来。
结果,玉玺拿走了,御帛抱走了,人也没留下。
欲哭无泪的国君:“……”
王內侍不知这段小插曲,他那会儿不在御书房,不过即便知道了,他估摸着也不能做得比国君更好,指不定连印泥都要一并送给小黑蛋。
直觉告诉王內侍,大宝手中的玉玺才是真的,被皇后抢走的那个是假的。
如此就太好了!
没了真玉玺,皇后想谋反,做她的白日梦去吧!
国君十有**被皇后给控制了,要把国君救出来,得先废了皇后。
电光石火间,王內侍有了一个绝妙的注意,他们手中有玉玺、有御帛,废废废!废了那老八婆!
不过很快,王內侍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大宝,你快点呀,我和二宝又写完啦!”
是小宝的催促声。
王內侍扭头一瞧,心肝儿一跳!
我滴个乖乖,两个小黑蛋歪坐在院子的草坪上,一手抓着毛笔,一手摁着被大宝盖过玺印的御帛,乱七八糟地画呀。
圣、圣、圣、圣、圣旨就被你们这么给糟、糟、糟蹋了?!
王內侍恨不得昏死过去啊!!!
三个小黑蛋分工明确,大宝盖,二宝、小宝画,快活得不得了!
眼看着一院子圣旨就这么让三个小家伙给祸祸干净了,王內侍比国君更欲哭无泪。
大宝手中还剩最后一张御帛,大宝举起玉玺,蘸了蘸印泥,朝御帛盖下去。
“不要——”
王內侍闪身扑了过去,一把扑倒在大宝脚边,用身子死死地护住了那张御帛。
啵唧!
大宝的玉玺盖在了王內侍的脸上。
不论如何,最后一张御帛是抢下了,王內侍长松一口气啊,小心翼翼地拿着御帛站了起来。
大宝抬起小脑袋,看着他拿走了自己的纸,二宝、小宝也齐刷刷地朝他看来,三人玩得正开心,忽然被人抢了玩具,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
三人小嘴儿一撇,哇的一声哭了!
“出了什么事?!”
“怎么了?”
正在自家院子陪上官艳刺绣陪到打瞌睡的萧振廷,听见小孙孙的声音,瞬间龙马精神地闪了过来。
而几乎是同一时刻,燕王也自自己的书房奔了出来。
茯苓紫苏也放下做了一半的活儿赶来,燕九朝是出去作妖了不在,否则也得过来瞧瞧,谁这么胆大包天把他宝贝儿子弄哭了。
王內侍看了看虎背熊腰的萧振廷,又看看神色冰冷的燕王,再看向虎视眈眈的两个丫鬟,头皮一麻。
他……他就拿了一张纸啊……
这个王內侍本事不小啊,来了不到一刻钟就把她儿子弄哭了,俞婉将三个小家伙拉到身边来,拿出帕子擦了他们的小眼泪,三人扑在娘亲怀里,委屈得一抽一抽的。
王內侍张了张嘴:“我……奴才……那个……事关……”
他想说事关重大,自己才会“抢了”最后一张御帛,可萧振廷与燕王凉飕飕的眼神分明是在告诉他,他们的小孙孙哭了才是事关重大,狗屁的圣旨,见鬼去吧!
王內侍心里苦。
这都是一家什么人呐?
陛下,奴才真的尽力了……
萧振廷要把御帛给小孙孙们抢过来,万幸是让俞婉拦住了,俞婉让茯苓与紫苏带他们去买糖葫芦,自己则将两个公公与王內侍请进了书房。
国君怎样,老实说俞婉的确不关心,可芸妃还在宫里。
她问道:“王公公,究竟出了什么事?你方才说皇后谋反,我姥姥怎么样了?”
提到芸妃娘娘,王內侍鼻子一阵发酸:“贵妃娘娘在朱雀宫,奴才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奴才被李玉那小子绑了沉下水底,是贵妃娘娘救了奴才,还给了奴才衣裳和腰牌,也是贵妃娘娘告诉奴才来泗水街找你们。皇宫现在应当让皇后控制了,不过奴才猜,贵妃娘娘暂时不会有事。”
皇帝出事就够打眼了,若贵妃也出事,便容易令人起疑了,再者,芸妃是大帝姬的生母,留她在宫中也算是对大帝姬的一种掣肘。
所以不论从哪方面来看,芸妃都暂且没有性命之忧。
但也不能一直把芸妃留在皇后的手中。
“皇后怎么会突然谋反?”俞婉问。
王內侍无奈地叹了口气:“唉,说来话长,总之就是,陛下从贵妃娘娘口中得知了皇后与国师殿有勾结,芸妃娘娘是目击者,但目击者不止她一个,还有赫连笙。”
俞婉古怪道:“我大伯的儿子?”
王內侍点点头:“没错,就是他,他撞破了皇后与国师殿的秘密,险些让皇后灭口,赫连夫人为了保护他,才与老夫人合计将他逐出家门了。”
“我祖母也知道这件事?”俞婉惊讶。
“老夫人不容易啊。”王內侍感慨。
那么疼孙子的一个人,居然要亲手把孙子逐出家门,还得在那么多人面前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老夫人心里捱了多少苦,只有她自己才知。
俞婉与燕九朝提过赫连笙的事,小俩口都猜测其中别有内情,却不知原来老夫人也知情。
燕王与萧振廷静静地听着,难得没爆发出一场男人的战争。
“然后呢?”俞婉问。
王內侍道:“然后,陛下就命奴才将谭氏宣进宫了,方才那些话就是谭氏亲口说的,还有,大将军走火入魔也是皇后给陷害的,目的是警告谭氏,把赫连笙交出来。”
俞婉一巴掌拍在了桌子上:“毒妇!等等,谭氏有说毒是谁下的吗?”
王內侍叹道:“是她下的,但她不是为了毒害大将军,大将军已经被皇后下了毒,她不得不以毒攻毒保住大将军一条命。”
俞婉喃喃道:“原来如此。”
看来被燕九朝说中了,果真是谭氏,只是不料皇后在之前就先给插了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