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舌尖上的大宋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呼啦圈大神

    十几个最核心的重臣没有一个对赵佖屈服,已经让他感到非常欣慰了。

    曾布很想改变这样的局面,所以他站出来对赵佖嘲笑道,“无耻丑儿,你以为朝堂之上所有人都会像这几个腌臜废材一般没有骨头吗

    你用这样的方式威逼他们就范,何来一个君王的仁爱之范何况你这样得来的,也不过是他们屈从于你的淫威而已,你以为他们真的会从内心里服你吗”

    赵佖“哼哧”一笑,“曾相公,你想多了,我这么做也是临时的手段,就算是他们为了活命才屈从于本王,将来本王大权在握,也一定会让他们打心眼里拥护本王的。

    这一点,不用你个老废柴来担心!”

    曾布气得浑身寒毛直竖,可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话来反驳,杨怀仁只觉得赵佖这就是俗话说的人不要脸,天下无敌了。

    那十几个坚定站在赵佖身后的人,也大多是早就和赵佖交好的几个勋戚,在朝堂上也没有多少影响力。

    不过他们之前也没有立即起身表示对赵佖谋反的支持,只是见到死士冲入大殿包围了皇帝和那些朝中重臣之后,才感觉赵佖大概率已经事成,所以才壮起胆子站了出来。

    然后他们又为了向赵佖邀功,便学了赵佖的样子,开始拉拽着那些同僚,希望逼迫他们服从赵佖。

    有的人果然像那个谏官一样,或许只是有心自己的家人孩子被赵佖谋害,才不得已对赵佖卑躬屈膝。

    但也有人威武不屈,一个叫费尘的小文官便突然起身




第1831章:巧言逼宫
    杨怀仁不相信赵佖的话,一是因为他早从高启勋给他的密信里知道了赵佖计划中的一部分。

    二是因为赵佖的死士总共也不过一千人左右,这个数字虽然已经很大了,只不过这些死士中,一多半已经潜入皇宫。

    而剩余的死士,顶多有三四百人,指望这些人控制约一千名朝臣的家眷,显然是不可能的。

    当然,赵佖的计划里高启勋会另外出更多的人手,可现在高启勋是个卧底而已,所以他那三四百人,运气好的话也许真的控制了某几位官员的家眷。

    更多的可能是,龙武卫的将士早已经瓦解了赵佖宫外的计划,就算真的运气好让他在某几家得逞了,恐怕现在也是深陷龙武卫将士的包围之中自身难保。

    赵佖却不会这么想,他以为杨怀仁说的是他自己的府邸和家眷,于是笑道,“杨大帅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

    像你这样的人家,本王还没有本事控制你的家眷,以此来胁迫你,可除了你之外,朝中还有几家有足够的禁军守卫呢”

    接着他对众人道,“你们也可以选择相信杨怀仁,不相信我说的话,不过你们可要自己掂量掂量,你们的府邸能有多少能力抵抗本王手下的死士的进攻。”

    众人哑然,顺着赵佖的思路去考虑,还真是这样,杨怀仁身为左卫大将军,自然会有人手保护好他自己的府邸和家眷。

    或许也有不少勋戚将门,家中都是武艺世家的,看家护院也都是退下来的老兵油子,他们自家也不用太担心。

    至于那些家族背景雄厚的世家大族,那也是不用太过忧虑,可其他的,也是更多的人呢他们家可没有如此的能力,家中的护院也相对较少。

    面对赵佖的这些杀气腾腾的死士,恐怕他们的家眷真的已经被赵佖胁迫,并作为人质用来威胁他们了。

    赵佖从许多朝臣的脸色里看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所以并不再理会杨怀仁的质疑,而是转向了赵煦。

    “我要的很简单,皇兄,只要你现在就下旨册立本王为皇储,然后退位让贤,本王可以保证你可以留在宫中,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我也可以让你颐养天年,所有的用度,也绝不会少你半分,甚至你想要多少美女,我也可以照样给你送去,只要你下两道旨意便好了。

    皇兄,你这个样子根本已经不适合坐在皇位上了,而你的儿子,身份都不能确定,如何能册立他为皇储

    就算他真是你的亲生儿子,可本王听说那孩子不过才七岁多罢了,他能懂什么

    把整个大宋,还有大宋的千千万万百姓交到一个无知孩童手上,这是对大宋不负责任的做法,你又如何忍心难道你不觉得你对不起列祖列宗吗

    而其他人,我就送你们一句话,叫做顺势而行,在本来来说,自然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

    只要你们肯发誓效忠于我,本王也绝对不会亏待你们,你们的官职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而且我还可以保证,我本继位之后,会广开言路,勤政爱民,让大宋繁荣昌盛,并且会在三年之内,收复燕云之地!”

    本来这些话还是有些煽动性的,朝中也不是没有人对赵煦这几年来的所作所为感到失望,心中盼着以为明君的出现,他们也好实现他的人生抱负。

    可惜赵佖怎么看都不像是他说的那样的一个明君,前边说的那些话,或许还有可能做到一些,可后边他说三年之内收复燕云之地,就明显是给大家画大饼了。

    &



第1832章:王者降临(上)
    他身体颤抖着,嘴里喘着粗气,好不容易让自己重新镇定下来,才用带着苦口婆心似得口气劝道,“申王殿下,虽然你样貌不美,可老夫一直以来也当你是个好孩子。

    你摸着良心问问自己,陛下这些年来,对你可又任何薄鄙之处可你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

    赵佖现在什么话都听不进去了,何况事情已经做到了这一步,他也自知就算他收手,自己也绝不会有好下场了。

    他摇头笑了笑,“李相公,你的好意本王心领了。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本王这么做也是逼不得已,也是为了天下百姓,也是为了咱们大宋,并不是因为一己之私。

    当年文王伐纣,以有道伐无道,百姓夹道迎之,本王今日之举,也是顺天命,从民意罢了。”

    李清臣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赵佖面露倨傲之色,仿佛自己给自己找的冠冕堂皇的借口,他自己也真的信了,让他越来越觉得他今天起事谋反好似是推翻暴政,他就像一个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之中的大英雄一般。

    只不过当他把目光扫到杨怀仁那儿的时候,却见杨怀仁依旧面色轻松,而且轻松得有点毫无道理。

    就算他是个没心没肺的,如今被困犹如身陷囹圄,他并没有屈从赵佖,结果很可能会是赵佖一气之下一声令下,这群死士冲上去把他剁为齑粉。

    可他就是那么坦然,甚至看向赵佖的目光还有些轻佻之意,着让赵佖如何都搞不清什么状况,难道是杨怀仁被吓疯了

    就在这时,屏风后面走出一个身穿淡黄色蟒袍的孩子来,孩子身后只跟着两个宫中的侍卫,可这种情况下他能走进大庆殿来,也着实让人感到非常诡异。

    赵佖也很惊奇,按道理他的死士潜入皇宫后立即冲到大庆殿,出其不意的出现在这里,一定是控制了整个大庆殿内外的。

    如今殿内大约有三百名死士,那么也就是说还有三百多人在大殿周围警戒,不让后知后觉才赶来的龙武卫将士轻易冲进殿内来扰乱局势。

    赵佖也明白时间不宜拖得太久的道理,眼下他控制了赵煦和朝中重臣,还可以以此为依仗,让龙武卫不敢对大庆殿发起进攻。

    可时间拖得太久了,难免龙武卫的将校想出办法来设计救人,何况赵煦的儿子并不一定在大庆殿内,可能是在朱太后或者向太后的宫中。

    可他现在却没有充足的人手再去包围两位皇太后的宫院,万一太后行极端之事,直接懿令那个孩子为太子,放弃了赵煦呢

    赵佖今日做的事情就没了意义,而且会铁定被打为谋反逆贼。

    但这个孩子是如何出现在这里的赵佖很疑惑,可另一个念头冲上了他的头顶,把之前的疑惑和忧虑全部打消了。

    看孩子的衣着打扮,再猜不出他就是那个传闻中赵煦的遗落在宫外的龙种,那就太笨了。

    赵佖一想到孩子竟主动进入到了他的控制范围内,让他有机会一网打尽,那么之前的疑虑便可以全部消除了。

    甚至他可以直接杀了赵煦和这个孩子,然后再杀了赵佶和赵似,那么他就是唯一的可以继承皇位的人选了。

    至于其他的皇族,他自然会用威逼利诱的手段来让他们乖乖听话。

    赵佖忽然感觉天大的幸运降临到了他的头上,竟望着孩子捧腹大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小子啊小子,你还真是随你的蠢爹。

    &



第1833章:王者降临(下)
    杨怀仁听着大壮用稚嫩的声音质问赵,差点忍不住笑喷了出来。狂沙文学网

    这也不能怪孩子,要怪也得怪他,平时他在家里说话已经非常注意分寸了,可偶尔还是会从他嘴里飙出一些别人第一次都听不懂的话来。

    要是杨怀仁和兄弟们吃醉了酒,那他嘴上就更是每个把门的,当然秘密的事还是没有说什么的,只是脏话之类的,可就多了去了。

    家里孩子都十分崇拜自己的父亲,自然跟着他没少学了他的那些口头禅。

    只是没想到眼下突然从大壮嘴里冒出来,还真是让杨怀仁又是尴尬又是忍俊不。

    赵只是少少怔了一下,便立即明白大壮的话是在骂他了,而且似乎还很难听。

    而赵以前也早已经别人暗地里嘲讽惯了,练就了一张厚脸皮,自然也不会把一个孩子的话放在心上。

    “小子,本来我这个做皇叔的,还想给你留一条小命的,可现在呢,我改主意了。”

    话说的狠,大壮也并没有在意,依旧一副盛气凌人的模样,又是一声大喝,“来人啊,把这个反贼给我拿下!”

    赵正想嘲笑大壮搞不清形势,忽然间那些死士齐刷刷调转了方向,转把赵和他的那实际个支持者围了起来。

    朝堂上忽然发出一声“哗”的惊叹声,本来已经绝望的众臣也突然搞不清状况了,被这突如其来的转变惊得脑子都不够用了。

    刚才还死死按着章的死士把章扶了起来,章也立即明白怎么回事了,一脸幽怨地看向了杨怀仁。

    其他几位相公也很快明白过来了,有的叹气,有的直摇头。

    第一个笑出声来的竟然是赵煦,这场戏他虽然不是主角,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主要人物。

    众臣听见赵煦竟然笑了,再回忆刚才的一切,似乎也觉得有些可笑,而最可笑的人,便是现在眼睛瞪得铃铛一般大的赵了尽管他只有一只眼睛。

    杨怀仁的目的达到了,今天这场戏以大壮的出场而结束,让大壮在群臣面前赚足了面子。

    特别是一个七岁多还不到八岁的孩子大义凛然斥责赵的那一幕,犹如王者降临,现在即便不用赵煦特意册封,重臣也认可了这个孩子的皇储地位。

    他们从这个孩子上,看到了一种王者才有的镇定和勇气,即便他还小,可没有人会对他的将来会成长成一位优秀的君王产生怀疑。

    赵煦的颜面或许受到了一些影响,可他不在乎他的儿子在这一刻里,拥有比他更加闪耀的光芒。

    杨怀仁抓住时机,第一个对大壮抱拳行礼道,“多谢太子下妙计,让谋造反之徒露出了獠牙,也拯救朝堂百官于水火之中。”

    这话的马意味十分明显,而其他朝臣其实也明白,这样规模的反间计,也不可能是一个孩子能策划的。

    但这种时候,没有人在乎谁才是真正的策划者,既然杨怀仁把这个功劳强加到了太子下头上,那这份功劳就是太子下的。

    要是论演技,杨怀仁和赵煦自我感觉已经非常不错了,可惜当群臣开始痛哭流涕的叩拜皇帝和太子,并大加感谢的时候,他们才明白,朝堂上一个个的原来都是戏精啊。

    赵傻眼了,现在他才搞清楚什么叫大势所趋,什么叫人心所向,他计划了那么久,准备了那么久,竟然不如杨怀仁他们演的一出戏效果更好。

    再想起自己暴力威胁皇帝和朝臣的做法,他才觉得他自己好蠢。

    现在他的疑惑其实已经解开了,只是他不相信他这么精明的人,竟然连自己



第1834章:根本不是秘密(上)
    相比之下,费尘的心里已经开始感叹他老费家祖坟上冒青烟了。

    费尘眼下也不过是个翰林院里的六品修撰,本来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次大朝会的。

    只不过是因为礼部忙着大朝会上举行册立太子大典所以人手不够用,今天才从翰林院里的一些六品的修撰里借了几个人,来朝会上也是来记录大典的过程的。

    费尘这还是第一次参加朝会,一身墨绿色的官袍混在一片绯红色和酱紫色的官袍里显得还非常扎眼。

    原本他也没有任何开口说话的机会,只能在角落里默默的记录整个过程,然后编入史书让后人看到。

    他也没想到会在这样的大朝会上发生申王谋反的一幕,当赵佖用武力逼迫朝上的官员屈服的时候,也许是因为费尘太年轻了,所以身上的棱角还没有被磨掉,所以才勇敢站出来大骂赵佖。

    费尘事后也感到后怕,甚至还有些后悔的意思,后悔他为什么站出来当了那个出头鸟。

    一想到赵佖对他家人的威胁,他就很想哭,可现在事情发生了大逆转,他的心里已经笑得漫山遍野鲜花烂漫了。

    就凭他刚才不畏强权的表现,不光是陛下会觉得他是个忠臣,那些相公们也会觉得他才是读书人中的清流高尚之士,所有的其他同僚也会高看他一眼。

    他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说不定稍后陛下便会立即给他升官。

    人生际遇或许就是这样,前一秒还风光无限,也许下一秒便死无全尸了;前一秒都已经人生无望了,可也许下一秒便又能前途大好。

    尽管这么翻转来翻转去的有点刺激,可这就是人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等待着你的是幸运还是厄运,这也是人生的有趣之处。

    赵佖似乎并没有觉得他的人生就要这么结束了,而是问道,“杨怀仁,你是如何识破了本王的绝妙计划的”

    杨怀仁撇嘴一笑,“赵佖,你搞错了,是陛下和天子殿下识破了你的奸计,我也不过是依计而行罢了。”

    有时候功劳也烫手,特别是在满朝文武面前,太大的功劳还是交给赵煦父子俩比较好,他们头大,再大的帽子也能顶得住。

    赵佖悻悻然一笑,“好吧,那你说说你是如何依计行事的”

    杨怀仁道,“赵佖啊赵佖,你以为你很聪明,这就是人生大忌,这世上聪明人很多,你也好,任何一个人也好,都不会是最聪明的那一个。
1...451452453454455...52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