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书香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阿琐
老太太笑问:“你是累糊涂了吗,什么谋反,谁要谋反,朝廷好好的,出了什么事”
祝承乾浑身一震,涵之嫁去纪州,横竖都是这样了,其实他最担心的,果然还是镕儿,他的命根子。母亲突然搀和起这些事,更帮着周全料理,难道是她已经知道了什么,难道是镕儿他……
老太太道:“平珒和丫头们离家前,都托付我照顾他们的姨娘。如今我这院子里空荡荡的好生冷清,你大侄媳妇在东苑腾不出手,儿媳妇安胎保命要紧,你三弟妹养着奶娃娃片刻不能离身,一时半刻,只有你的两个姨娘来伺候我最合适。叫她们明日就过来吧,你若再有喜欢的要收进房里,大儿媳妇点头便是了,不必过问我。”
祝承乾阴沉地说:“事过之后,儿子会另送您去别处颐养天年,家里的事,就不必您再操心了。”
老太太悠然一笑:“不妨事,不必你撵我走,我自有去处。”
祝承乾转身走了几步,猛地回身来:“在您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错,当初镕儿的娘您不答应让她进门,如今儿子为了朝廷和皇帝,在您眼里又成了笑话。不错,您是个慈爱的祖母,可您又是怎么对待我这个儿子”
老太太冷笑:“除了镕儿他娘这一件事,你来说说,为娘我还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你。”
祝承乾怔然,竟是被自己说的话堵住了。
老太太道:“你去忙你的家国大事
第377章 公爵府里乱了套
且说那一晚,东苑闹得天翻地覆,在二夫人寻死觅活的威胁下,平珞答应不再提去山西的事,一场风波才算平息。
而祝承乾因心情好,不屑搭理弟弟房里的事,回府后听说,不过一笑了之,眼下只盼着儿子早日将胜亲王父子劝说回京,其他的一概不在乎。
隔天一早,扶意在镜台前梳头,听翠珠和香橼说家里发生的事,心里为大哥唏嘘,也为二夫人不值。
翠珠叹道:“自从二小姐出嫁,家里一天比一天冷清,如今姑娘们都走了,连五公子也走了,想想咱们清秋阁过去多热闹。”
深知家人还有团聚的日子,扶意并不为时下的寂寞冷清难过,笑道:“你们且珍惜这些日子,明年这孩子出生后,没日没夜地啼哭,就知道眼下多清净了。”
不多时,厨房送来早饭,众人忙着伺候,虽说扶意被软禁,但毕竟怀着祝家的骨血,祝承乾并没有命下人亏待儿媳妇,清秋阁里的饮食起居依然照着之前的规矩来。
这一清早,又是铺了满桌的点心菜肴,可惜扶意害喜厉害,又兼心事沉重,这几日吃东西越发挑剔,勉强喝了两口松仁粥,胃里就翻江倒海,不得不放下碗筷。
用茶漱口后正要歇下,外廊下的妈妈进门说:“少夫人,了不得,三夫人带着几个人风风火火地冲去兴华堂了,别是又要打起来。”
扶意知道,她来祝家之前,三夫人是所有人口中颠三倒四的那一个,曾在兴华堂和两位姨娘大打出手好几回。
一直以来,她争的是西苑的待遇,是丈夫儿女在这家的地位,但大夫人从不正面回应,只命柳姨娘和楚姨娘来应付,三夫人那样急躁的脾气,又不把姨娘们放在眼里,一言不合自然就动手了。
但如今,三婶婶的脾气改了不少,柳姨娘和楚姨娘也看透了一些事,她们不会再打起来,这一点扶意很放心。
恐怕是家里这些日子,大事小事不断,各处周转上出了差错,大夫人那儿缺了王妈妈,少一个人替她盯着,那些下人不小心短了西苑的,婶婶自然就不干了。
正如扶意所想,金氏一清早带人来兴华堂,一并将几个管事也叫到跟前,三面对质,问大夫人为何少了西苑的冬炭。
清算下来,管事们给的说法,是四公子如今不在家,五姑娘也去了靖州,原本兄妹俩的那一份,就暂时停了。
三夫人狠狠啐了一口,将账本摔在管事的脸上:“你且翻翻东苑的账,二公子失踪半年,你们可少过他一个铜板,我的儿子打仗去,女儿去姑母家做客,都是转眼就回来的,你们竟然敢停了他们的用度,这是哪门子的规矩,你们是觉着我好欺负是不是”
那几人低着头不敢吭声,三夫人转身问大嫂:“您到底还管不管这个家,成日往宫里跑,难道皇上许了您什么差事不成我若不一清早来堵着您,回头又不见人影,既然大嫂这么不乐意管家里的事,不如就放权吧,总不能由着您使性子,家里都乱了套。”
大夫人好不耐烦:“一件小事,值得你大呼小叫,缺了你的补上就是,你这么兴师动众的,非要闹大了,传出去惹人笑话”
“被人笑话几句怕什么,吃不饱穿不暖才要命。”三夫人怒道,“我不怕丢脸,可想短我的银子,就不能够。您今天是不是又要进宫去,皇后娘娘不嫌您烦吗家里的事死活不管,成天往外跑,说出去叫满京城的人评评理,要丢脸大家一起丢脸。”
大夫人顿时也恼了:“你不要发疯,别忘了你的身份,再这样无理取闹,我就命人把你叉出去。”
金氏瞥了她一眼,冷声道:“我也是有备而来,既然大嫂不做主,总有人做主。”
大夫人很不屑:“怎么,你要找老太太来做主”
当消息传到清秋阁时,家里已经很热闹了,忠国公府的宗亲族人,上至白发苍苍老太爷那一辈的叔伯妯娌,下至才出生的小娃娃,平日里只有合族祭祖时才来得这么整齐,就算是家里办喜事,好些人也要看他们够不够资格来。
三夫人说她有备而来,竟不是搬出婆婆做主,而是把要问宗家讨债的亲戚族人,全都叫来了。
祝承乾在朝中听闻这件事,恼怒地命下人传话给妻子,要她立刻料理干净,不要让那些族人滞留在府中。
可即便如此,消息还是传开了,大街小巷里传说公爵夫人治家无方,更中饱私囊拿着祝家的银两往杨府送,使得上百口族人冬日里受冻挨饿、饥寒交迫。
这会子,清秋阁外熙熙攘攘,还时不时有人想闯进来看看,用院子里小丫鬟的话来说,是族人们“暴.动”,要造反了。
几位有年纪的妈妈则念叨:“大夫人自己失了人心,底下的宗亲们忍耐她已久,也是活该有今天。”
香橼对这家的事,知道的还不多,比起看大夫人的笑话,反而心疼自家小姐,将来
第378章 你要逼死我吗?
韵之一阵风似的跑了,开疆则躬身向尧年行礼,正想着该开口说些什么,再抬起头,尧年已经往东苑走去,什么话也没留下。
他不敢凝视太久,转身与祝家的下人道:“我去看看老太太。”
此刻兴华堂里,大夫人与涵之坐于上首,其下是二夫人、三夫人,并宗室里几位有头脸的女眷和长辈,二十多个人再连同丫鬟们,乌泱泱挤满一屋子,扶意还是头一回在这里见到那么多人。
犹记得初来兴华堂时,下人就告诉她,这里是大老爷和大夫人处理家族事务的所在,但半年多来,扶意极少在公爵府里见到族人,与其说太平无事,不如说在公公婆婆眼里,根本不把那些离了嫡系的族人放在眼里。
扶意刚坐下,韵之就从门外跟来,见大姐姐在此坐镇,她不禁松了口气,顾不得母亲冲她挤眉弄眼的,径自坐在了扶意的身边。
三夫人则道:“侄女们都回来了,正好也能说道说道,姑娘们出嫁后,府里每月给的娘家贴补不算,过去在家时各人的用度,可有少了一个铜板更不说韵之从小养在老太太身边,公中还每个月照数把她的银子送去东苑,二嫂嫂,我没说瞎话吧”
“那……也是老太太的意思。”二夫人心虚,毕竟她从没抚养过韵之一天,可韵之从小到大的分例,却一分没少拿,此刻脑筋一转,又说道,“如今也跟着姑娘的嫁妆出去了,我还能花了不成”
“您怎么花和我不相干,就说这规矩是不是没改过,怎么到了我儿子姑娘的身上就不对了”三夫人再次逼问长嫂,“到底是下人擅自做主,还是大嫂嫂您改了家里的规矩没告诉我们一声平理和慧儿不过是暂时出门,您就把他们的分例都停了,您这大伯母做得,也太不上道。”
涵之开口道:“婶婶请坐下,且不要着急,等我问过几位管事的,再给您一个公道。”
然而被找来问话的,一口咬定都是忙糊涂忘了,不敢说大夫人不是,也不敢说他们背后鼓捣的什么。
涵之没有深究,命人将他们拖出去家法处置,此外安抚族中家眷,请他们细说各家少了什么,着几个可靠的老管事一一记录,许诺必定在三日之内,补齐所有人家的短缺。
至于那些族中好吃懒做,趁机来捞些好处的,也散了些银子暂且打发,足足过了一个时辰,老老小小才散了个干净。
“你们带上家丁,到各院各房,往院子里再查看几遍。”涵之又吩咐,“别叫有的人没出去,之后再生事造孽,便是你们的罪过。”
各处的大管事领命,纷纷退下,赶往各处去查看,二夫人见状,起身道:“既然没事了,我先走了。”
涵之却道:“二婶婶坐下,我已经叫人请大嫂过来,有些事,是该理一理了。”
三夫人在边上道:“涵儿,我没想到把你惊动来了,不过你来了也好,能有明事理做主的。你别怪婶婶无理取闹,你弟弟在边疆,我日日夜夜不踏实,结果该死的下人还停了他的分例,是当家里没这个人了吗,要诅咒他有去无回不成你叫我心里怎么好受呢,不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的。”
只见初雪从门外进来,一脸茫然地向众位长辈行礼后,在她婆婆身边坐下了。
涵之便看向母亲,说道:“您渐渐有了年纪,许多事力不从心,大嫂嫂进门多年,扶意则是原就生得能干聪明,我想着,往后家里的事,就交给儿媳妇们去打理,若有大事,再请您出面做主,她们也不怕闯祸。”
大夫人恶狠狠地瞪着女儿,她就知道,女儿不可能那么好心回来帮她,果然是从进门起就算计好了,要她放手让权。
这些话从别人口中说出来也罢了,她还有心去争一争,可亲生的女儿,都如此对待她,她还能说什么
“王妈妈因偷盗被撵出去后,您一直心神不宁,更难再信任谁,但若事必躬亲,必然要累坏您的身体,再者宫里皇后娘娘和太子妃,也总要您费心照顾。”涵之说道,“家里的事务,早晚是要传给嫂嫂弟妹们的,眼下兴许早了些,但奶奶健在,您精神也好,有的是精力对她们多加教导,您说呢”
二夫人见有这等好事,立时开口道:“是啊,初雪这些年学着料理东苑的事,早已能独当一面,想必家里的事,她也是能胜任的。”
大夫人飞过眼刀,狠狠剜在弟妹的脸上:“老太太才说,要初雪自己带怀枫和嫣然,你现在把她推出来管家务事,谁来带孩子你吗老太太嫌你蠢笨不配教养孩子,你自己不知道吗”
二夫人愣住,又窘又生气,只能向大侄女求助:“婶婶可没二话
第379章 让权
提起那不见天日的孩子,大夫人顿时惊恐万状,可她死也不愿放权,咬牙和女儿僵持着。
就在此刻,皇后派人来传话,质问为何京城里传遍了,说妹妹拿着祝家的金银贴补娘家,以支持皇后与太子。哪怕这一切都是事实,也不得宣之于口,更不能被官员百姓们拿来当茶余饭后的谈资。
大夫人便道:“我现在让权,传出去,岂不是坐实了那些闲话,难道我心虚吗”
涵之却说:“事已至此,不论怎么做,那些嚼舌头的都不会放过您,他们总有话能编排,要紧的是将来。皇后与太子也好,我们祝家和舅父家也好,您现在放手,往后就算再有闲话,也编不到您身上来。。”
大夫人咬紧牙关:“休想,你们都别痴心妄想。”
涵之坐回自己的位置,取了茶水,淡漠地说:“您打算,如何给姨母一个交代皇后娘娘宫里的人,还等着传话呢。”
大夫人瞪了女儿一眼,起身往门外去,像是亲自去找那宫里来的人,三夫人跟着到门前张望了几眼,赶紧回到座位上,轻声说:“大嫂回来了。”
再进门,杨氏面上的气势又减了大半,换一个角度看向屋子里的人,与她从不和睦的妯娌,她不放在眼里的侄媳妇,令她万分厌恶的言扶意,还有,还有和她离了心的亲生女儿。
偌大的家宅,没有一个值得她信任,没有一个站在她这边,如今连皇后,都不让她再进宫,说是要避嫌,若无传召,不得再擅自求见。
“只怪我……命中无子。”大夫人喃喃自语,一步一步往内室走去,涵之起身,请众人稍等,便跟着母亲进去了。
母女俩离去,二夫人来到弟妹身边,好奇地问:“你哪儿来那么大的担子,把家里闹成这样,打算如何向母亲交代”
“这是我的事,和嫂嫂什么相干。”三夫人没好气地说,“敢情不是短了您的银两,韵之出嫁时,为了公中给的陪嫁太少,您不是也去母亲跟前闹了一场那会儿不算账,我还没想到,现在才想起来,韵之离了娘胎起就在老太太身边养着,你怎么好意思每个月领她的分例,还嫌公中的嫁妆少”
二夫人见这火要往自己身上引,讪讪一笑索性不理睬,又坐回原处了。
韵之在扶意耳边轻声说:“到底是怎么了,三婶婶疯了吗,外头传得可难听了,我婆婆都在我面前嗤笑,奶奶不得气疯了,三婶婶也不是没挨过家法,她不怕奶奶”
扶意说:“这是长辈们之间的事,一会儿我们回清秋阁再说。”
“你若当家,大伯父是不是就不能软禁你了”韵之很是欢喜,“他本来就没道理,等我三哥回来,看他怎么向儿子交代。”
但见涵之从内室出来,手里捧着一串钥匙,边上的丫鬟则捧着对牌,她立在上首,威严庄重,却非那不可一世的盛气凌人,扶意隐约像是在哪里见过这份气质,一时半刻想不起来。
涵之道:“母亲吩咐,命大哥哥和嫂嫂搬出东苑,在家中择一处院落,往后开销用度与东苑分开,也算是自立门户了。此外,婶婶们虽是长辈,但不得干涉大嫂嫂和扶意处置家中事务,若有矛盾或不是,自然有祖母和母亲做主,不会让她们仗着当家就目无尊长。”
初雪和扶意走上前,从涵之手里接过钥匙,扶意见大姐姐眼角泛着泪光,不知方才在内室母女之间说的什么,她想了想,便道:“请姐姐放心,我会照顾好母亲。”
涵之安心含笑:“家里,就托付给你们了,我该走了。”
初雪没听出话中深意,挽留道:“在家吃过饭再走吧,郡主也来了,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走。”
涵之答应下,但再看扶意,彼此早已心领神会,扶意知道,姐姐说她要走,是要离开京城了。
然而一家人刚要散去,宫里又有消息传来,祝家四公子祝平珒在边境违反军.纪,遭杖刑并遣送回京,之后由兵部和吏部共同发落。
三夫人吓得双腿发软,跌跌撞撞地跑出去,这一边就连扶意也不明白发生了什么,难道真是镕哥哥发狠,把不听话的弟弟打发回来
这事到了下午,总算明了,说是平珒在军营中擅自行动,带着村民进山打猎,致使村民跌落受伤,险些酿出人命。
为整肃军规、不徇私情,项圻和祝镕一致决定,将祝平珒打了四十军棍后,发送回京城,由朝廷处置。
东苑里,初雪收拾行李,照着大伯母的吩咐,今明两天就要搬出公公婆婆的院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