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娇宠:这个娘娘有点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凉夜白
那个字有多大呢
像苏幼仪这样身材纤细的人,完全可以躺上去,和那个字的比划一样粗。
当然,苏幼仪没有躺上去,而是让春景躺上去试了试,然后笑着问大家,“怎么样”
苏幼仪很少写大字。
这大字和小字不同,更加考验笔力,可苏幼仪写得十分端正有气力,有时候春花都很奇怪,太后瞧着柔柔弱弱一美貌女子,如何写出的字这么有气力呢
好像字要从纸上飞出来了似的。
大家都夸好,苏幼仪翘了嘴角,“这是我特意了解过多福他们家的厅堂大小,才命人裁的纸。这幅字装裱好了之后正好挂在厅堂上,这样到寿辰之日来喝寿酒的人都能瞧见,岂不好”
她还特意了解了多福家的厅堂大小。
这幅字倒罢了,这番心意,才是最让人感动的。
春花小心地把字拾好,叫人拿去内务府装裱,苏幼仪道:“再去库房里挑一件玉器送去。多福的母亲不是朝廷诰命,用的玉器不能逾矩。但你挑选的时候用些心思,最好是如意或者寿桃之类的,老人家会喜欢的。”
“哎!”
春花应了,下去库房挑选。
苏幼仪忙完了,叫人把笔墨都收了,歪在榻上的时候忽然道:“我恍惚记得今年还是谁的寿辰,有些记不清了……”
春景在旁边,想了想道:“太后,今年是老苏大人五十五的寿辰,也算是个半整数。”
幸好春景记性好,她这么一提,苏幼仪想起来了。
苏清的寿辰也快到了。
论理她该替已故的婉妹妹孝敬着,可是近来苏清指使宋如白做的事叫她心里膈应,她暂时不想去想这件事。
“罢了,我现在没空想这个,到时候你提醒我便是。”
“是。”
……
和宋如墨闹翻了的宋如白,在坤宁宫里更加难熬。
那些宫人都看得出来现在更得宠的是宋如墨,他们闹翻了,自然他们对宋如白更加没好脸色。
偏偏苏幼仪那边假装不知道,并没有出手为他们兄弟两调合。
两人的矛盾更加严重了。
不能这么坐以待毙下去。
宋如白起了狠心,既然宋如墨暂时比自己得宠,那他之前的准备就派上用场了,虽然小六、小七让他每日在演武场练箭四个时辰十分疲惫,可这也是绝佳的亲近他们的机会。
这日练箭的时候,宋如白便和他们聊了起来,“六王爷,七王爷。大公主就要成婚了,你们高不高兴啊”
“自然替大姐姐高兴的。”
“那你们喜不喜欢新姐夫啊”
小六和小七正在搭弦引弓,听他这话一时不明白,只道:“我们喜不喜欢有什么用母后喜欢,大姐姐也喜欢就成了。”
“是啊,再说了,五哥说这位大姐夫是个了不起的英雄。说他的箭术很好呢,将来我们也要向他学习。”
看来他们对白言没什么接触,都是道听途说。
宋如白心里有数之后,想了想道:“可我听见一些消息,说这位准驸马……”
“什么”
两个孩子齐齐扭头看他,宋如白便装出一副无辜的样子,“听说他能成为准驸马,主要是因为他祖父江城侯手里的兵权。还说他被称为什么神射手,其实也是仰仗祖父的声名。”
两个孩子一听这话,不自觉替大公主着急起来。
真要是这样,那大姐姐嫁给他不是亏了
可转念一想,这不太可能。
母后那么聪明,五哥也那么聪明,他们都说这个白言很好,那还能有假么
宋如白看出他们的怀疑,便道:“小王爷们不信吗其实我也不信的。可是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是真的呢那大公主一生的幸福不是全毁了”
这话说得有道理。
小六和小七犹豫起来。
不管宋如白说的是不是真的,为了大姐姐的幸福,他们都得把这事打探清楚。
不过向谁去打探呢
小六道:“要不咱们去问问皇兄,皇兄肯定知道情况!”
宋如白忙道:“六王爷说的哪位皇兄”
“大皇兄啊!”
第690章 寿辰
宋如白原样把消息传给了苏清。
虽说苏清想听到的消息未必是这个,听到了也未必信,这这话到底是小六和小七从苏幼仪那边打听来的,也算可以交差了。
苏清确实不信。
什么看中白言的品貌,这和苏幼仪宣传出去的那些理由有什么区别
他也知道如今宋如白在坤宁宫的情况不好,或许打探不到更确切的消息,要是宋如墨在就好了,他时常出入苏幼仪身边肯定知道的更清楚。
偏偏这兄弟二人反目了。
苏清心头不快,屋漏偏逢连夜雨,他好巧不巧听说了多福的母亲过寿的消息。
“多福公公的母亲过寿,听说太后特意写了一个寿字送去挂在厅堂呢,还亲自赏了一座白玉寿星翁,如今他家已经供起来了,每日三盏清香!”
若是从前苏清听见这样的话,一定觉得可笑。
多福不是什么在宫里经营已久的老太监,他不过是运气好,早年拨给了苏幼仪伺候,谁能想到当年小小的贵人如今成了太后
多福也因此年纪轻轻,就成了宫里最体面的太监总管,连皇上身边的大总管小纪子也比不上。
这样的家世,他那从前穷得吃不起饭的老娘能得到太后的赏赐,自然感恩戴德,闹出这样供奉着赐物的笑话。
可现在苏清笑不出来。
多福的母亲是个六十整寿,可眼看他的五十五寿辰也快到了,宫里至今还没有任何表示。
五十五也算个半整寿,若是到时候他的赏赐还不如一个太监的母亲,那他脸上怎么过得去
朝臣们更加要奚落他,暗地里看他笑话了……
苏清琢磨着,还得想个办法让宋如白提醒提醒苏幼仪,自己的寿辰可千万别忘记了。
……
因大公主许了江城侯府,朝堂上的目光这会儿都聚集在江城侯府身上。
终于有人想起了苏清的寿辰,便早早开始准备礼物,虽说这位老大人近来不太受太后看重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到底在朝中举足轻重。
尤其是那些想借机巴结上太后的,都纷纷预备贵重寿礼想走苏清这条门路。
苏清也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其中人情关系他也弄得妥帖,都是做惯了的,就像那次吏部的事情闹出来,到底找不到证据拿他怎么样。
何况现在这些小事
苏清自己不觉得,却不知有人早在暗中盯了他许久。
这个人便是司马浒。
司马浒自从任职督察御史之后,整个御史台的风气都叫他带“坏”了,原本御史就是令百官敬畏的,司马浒这么一闹,朝中大臣更是闻御史台色变。
司马浒虽没读过多少书,天然有股强大的影响力,对于苏清的观察也有人帮衬着,耳目灵便。
他找了个机会谎称进宫看望自己女儿纯太妃,实则往坤宁宫去了。
苏幼仪知道他入宫不去见纯太妃而是来见自己,一定有什么事,便趁便把元治也请来了,只当是母子两闲话家常。
元治听见司马浒要来,还颇为惊讶。
“母后把司马大人从地方弄回来,着实是高明。我也没想到,原来他这样的人还可以到御史台去,竟然还做得那么好。”
苏幼仪打趣他,“他那样的人什么样”
元治一听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司马浒是什么样,朝中都有数。
元治虽是君王,到底司马浒是纯太妃的父亲,论起辈分来比他高出许多,他自然不好意思说那些不好听的话。
&n
第691章 该做什么
见元治着急,司马浒连忙出言劝慰。
“皇上也不必太担心,其实事情没有您想的那么严重。”
说罢看了苏幼仪一眼,苏幼仪微微颔首,司马浒便向元治解释起来,“工部侍郎的位置空出来,总要有个人顶上的。按理说,除非太后或皇上直接指一个人过去,否则这个位置便是由工部内部决定,将哪位员外郎顶上去。一般来说,是看年资谁最久。”
元治点头,“我想起来了,谁先候着这个位置,便先给谁,如今六部的人选接替多半如此。”
司马浒点点头,“皇上说的是。”
元治忽然蹙起眉头,“那这个送礼的员外郎,是年资最久的么”
司马浒道:“臣已经查过了,非但不是年资最久的,还是最员外郎中最年轻的一个。太后,皇上,你们道他如何出得起十万余两银子来贿赂皆因他是个商户子弟,父兄是挂名在户部的皇商,家中旁的没有便是财帛多,是而愿意花钱买官。”
皇商
苏幼仪素来知道这么回事,可皇商不是朝廷的正经官员,从前还进不了她的眼。
如今听司马浒提起,她倒有些兴趣。
“皇商如此富贵么他们捞的都是哪里的油水”
元治也对此一无所知,好奇地看向了司马浒。
一向耿直敢言的司马浒也露出了些许尴尬神情。
他顿了顿,“实不相瞒,为了弄清楚这件事,臣也去了解了一番此人家中父兄在户部挂名皇商的情况。他家原本就富贵,被户部招揽了来做些买办之事,至于其中油水……臣说不好。但是听闻,他家做了皇商之后更加富贵了。”
司马浒难得说出这么委婉的话。
可苏幼仪和元治都不傻,早就听出来了,“既是做了皇商之后更加富贵,想必也没有少捞朝廷的油水。至于平头百姓的油水,他们有了皇商这层身份,自然捞得更加毫无忌惮了。”
司马浒没有顺着这话说下去。
毕竟他不了解,不能随意猜测,他了解的只是买官的这位员外郎而已,就事论事才是他身为御史的操守。
元治又把话头转回来,“照司马大人这样说,这十万两银子到了苏清手里,苏清便可包票将工部侍郎的位置给他”
“是,这份文书已经证明了,工部拟定的新任侍郎确实是此人无疑。”
元治冷哼一声道:“这么说,工部上从尚书下至诸位侍郎、员外郎和文书主簿,全都听苏清的话,不敢反抗”
“那倒不至于。”
苏幼仪这才开口道:“这位工部尚书原本就和苏清交好,他收了这十万两银子,分上二三万给这位尚书大人,这位尚书大人有银子收也能送他个人情,何乐而不为至多尚书大人再分另一位在职的侍郎几千银子,那位侍郎自然不敢多嘴。”
“至于底下的员外郎和文书主簿们,要么敢怒不敢言,人微言轻。要么还想在工部谋差事,怎么好得罪顶头上司”
司马浒拱手道:“太后英明,确实如此。所以这桩贪污受贿麦官麦官的案子,一是苏清,二是那个工部尚书,都难逃其罪。同样的还有好几桩,臣就不一一说了,皇上方才看过罪证,应该心里有数。”
元治的脸色已经不好看起来了。
苏幼仪心里微微叹了一口气,她不知道此刻元治心里是怎么想的,是像以往的每一次那样愿意放苏清一马,还是再也忍不住了
她没有问。
总该让他有些时间思考才是。
&nbs
第692章 鸿门宴
“不着急。”
苏幼仪气定神闲,微微翘了嘴角,却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寒意。
“顺其自然,藏不住的,终归要露出来的。”
……
元治安心地回去了,既然苏幼仪下定了决心要处置苏清,别的他就没什么好顾虑的。
而苏幼仪并没有把所有的任务都交给司马浒。
她这边还有一出好戏要演……
这日晚膳,因四皇子和五皇子从东四所回来用膳,苏幼仪命人添了他们喜欢的菜肴,从四到七四个孩子都陪着苏幼仪一道用膳。
苏幼仪还开恩把宋如墨叫了来赐膳,听见消息的时候宋如墨简直不敢相信。
他和宋如白的屋子离得近,宋如白也听见了宫人的声音,知道苏幼仪要让宋如墨去一道用膳——
还是陪着四位小王爷。
宋如白几乎咬碎了银牙。
他在苏幼仪身边那么卖力那么仔细地邀宠,事事小心翼翼,反比不上他那个憨玩蠢笨的弟弟,这叫他如何服气
宋如墨欢喜异常,忙忙换了件鲜艳衣裳跟着多禄出去,走到院中还看了一眼宋如白的屋子。
他得体地挑起下巴,“太后如此宠爱,我实在愧不敢当,一会儿我定要给太后磕几个头去。四王爷和五王爷近来少来坤宁宫,我也要好好给他们请安才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