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怎么说呢,这样规模的迎接,着实让人感到震撼,但也怪累人的。

    跟随魏王来到宫内的大殿后,太子魏圉、公子无忌以及翟章、田文等人,亦纷纷已乘坐马车回到了王宫。

    众人集聚于宫殿之内,先听蒙仲回报此次讨伐秦国的结果这只是一个例行公事,毕竟这个结果,魏国的君臣其实早就已经得知了。

    汇报,或者说向魏王覆命,主要分两个方面。

    其一,即肯定这次伐秦之战的完全胜利。

    其二,表述与秦国的最终交涉结果,即秦国承认战败,割地求和等等。

    在此之后,蒙仲遵照与秦国的约定,当面向魏王请辞河东守的职位,并按照习俗,他再次推荐公孙竖出任河东守。

    说实话,公孙竖其实并不算一个最合适的人选,因为这位老将其实不太擅长打仗,蒙仲真正想要推荐的,其实是晋鄙。

    晋鄙出身河东军一系,作战又凶猛果敢,在前段时间蒙仲与公孙竖商量时,后者也认为晋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晋鄙那小子太年轻了,打仗过于鲁莽,因此蒙仲与公孙竖商量后准备再磨砺这小子几年,至少要让那小子懂得运用计谋,而不是每次都蛮干。

    而对于蒙仲请辞河东守这件事,魏王虽然感到可惜,但最终也是认可了。

    不得不说,这回魏王真是吓了一跳,当初他听取翟章的建议,任命蒙仲为河东守,其实原本就是想吓唬一下秦国,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吓唬的效果太好了,吓得秦国如临大敌,直接把原本都准备与魏国和谈的秦国,生生给吓唬地决定跟魏国打一场鱼死网破的倾国之战,为的就是让魏王收回成命,把蒙仲调到其他地方去。

    而相比较魏王的心有余悸,国相田文的心情,其实更加复杂。

    当初翟章推荐蒙仲接任公孙竖成为河东守时,田文于情于理都没办法阻止,于是只好说服自己默许了翟章的建议,可他也没想到,最后还是他最憎恨的秦国,帮助他把蒙仲的河东守之职给撸掉了

    这是好事么

    当然不是

    连秦国都畏惧蒙仲,不敢让其担任河东守,不惜割让二百余里土地,要求魏国撤掉蒙仲的河东守职位,这件事对蒙仲的威望与声誉是何等的增益

    反正,这次蒙仲最终没坐上河东守的职位,田文是一点都笑不出来,他宁可蒙仲坐上河东守的位置,都不会希望蒙仲以这种方式被罢免。

    但就像之前所说的,此时的田文,已经完全无法压制蒙仲了。

    随后,待蒙仲向魏王覆命完毕后,大司马翟章代为表述蒙仲的功绩,旋即,魏王册封蒙仲为侯。

    侯,侯爵,这已经是位极人臣的爵位了,并且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册封的,比如卫国,其君主的爵位仅仅只是伯,比侯爵还低几个档次,怎么封

    当今中原各国,也只有那些君主称王的国家,才能名正言顺地册封臣子为侯。

    郾城君蒙仲,从今日起就得称作郾候。

    此事完毕后,王宫内准备当晚的庆功宴席,而郾侯蒙仲,则被段干崇、田黯等人拉到了段干氏的府邸上。

    在乘坐马车返回段干氏府上的途中,蒙仲如释重负地对段干寅笑道“叔父历年支援我无数财帛与战马,今日小侄终于能够回报段干氏”

    “哈哈哈哈。”段干寅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当初段干寅援助给蒙仲、援助给方城许许多多的资金与战马,包括一些方城军需要的武器装备,方城军能在短短几年内形成战力,段干氏、田氏田黯一支、西河儒家着实是功不可没。

    当然,这也不是无偿的,段干寅资助蒙仲的原因,抛开蒙仲乃孟轲弟子这件事不谈,他其实也是希望蒙仲日后能帮助他魏国夺回西河,从秦国手中夺回那片当年他段干氏为魏国牧马的那片土地。

    本来段干寅也没指望蒙仲近几年就办到这件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仅仅只是四五年的工夫,蒙仲就帮助他魏国夺回了西河郡虽然夺回的西河郡并不完全,但段干寅已经足够满意了。

    这不,当时在旁田黯调侃“此次阿仲如此威武,从秦国手中夺回二百余里西河土地,让你段干氏能重返祖先牧马之地,段干兄你就不表示一下”

    一听这话,段干寅十分豪迈地伸出两根手指“当然要有所表示为叔愿资助方城两万匹战马如何”

    还别说,这个数目着实惊住了蒙仲与田黯,二人都有些怀疑段干寅是不是过于高兴而糊涂了。

    要知道能作为战马的,必然是最优秀的上等马,然而两万匹上等战马别说段干氏一族,集魏国举国之力能否办到都两说。

    可能是注意到了蒙仲与田黯古怪的表情,段干寅气笑道“老夫又没说一次交付,五到十年之内吧。”

    五到十年,这还差不多。

    蒙仲与田黯相视点点头这老头总算还没糊涂。

    随后,段干寅与田黯又与蒙仲聊了些有关于宋国的事。

    不得不说,宋国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这次齐国出兵进攻宋国,兵分两路,一路从济南济水南径直南下,穿过东郡齐鲁边界,攻打宋国的北部,像方与、单父、陶邑等等,皆在这路齐军的进攻路线上;而另一路则兵出莒城,南下攻占郯城,继而攻占薛邑、邳县,最终兵峰直指彭城。

    据魏国最新得到的消息,郯城已经被齐军攻破了,十几万齐军高歌猛进,直取彭城,打得宋国的军队是节节败退。

    说实话,对此蒙仲感到很纳闷。

    齐强宋弱,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此番齐国吸取了前两次讨伐宋国失败的教训,倾尽举国力量攻打宋国,这的确不是宋国能够抵挡的,但宋国也不至于败地这么快吧

    方与、单父、陶邑等宋国北部城池的失利姑且不提,毕竟宋国这些年确实没花太多力气在北边,可郯城,郯城却不应该如此轻易就丢掉。

    要知道,郯城是太子戴武亲自驻守的城池,且此前太子戴武听取了蒙仲的建议,在郯城一带建造了好几个小城池当做据点,每座小城池虽然规模都不大,只能驻扎个几千人,但彼此相距都不远,便于相互支援、互为掎角之势,可以说完全都是为了防止齐军大举入侵而设的,按理来说应该能守上更长的时间才对。

    “关于宋国,老夫倒是听说过一个消息”

    捋了捋胡须,段干寅对蒙仲说道“去年年末,有传出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不和,太子戴武欲兴兵夺位”

    “”

    蒙仲眨了眨眼睛,一时半会没反应过来“谁太子戴武兴兵夺位”

    他感觉难以置信。

    如果说是别的国家的事,那他不清楚,可那是宋国,是他出身的国家,他还会不清楚么

    比如说这则传闻中兴兵夺位的宋太子戴武,蒙仲怎么可能不了解

    太子戴武,他义兄惠盎与宋臣薛居州精心教导的未来君主,言行举止一副儒家弟子做派,重视礼数、看重仁义,怎么可能会兴兵夺取他父亲宋王偃的王位

    更何况,宋国君主的位置,其实宋王偃早就传给太子戴武,严格来说,如今戴武才是宋国的君主,其父戴偃是太上王,地位就好比赵国的赵主父

    唔

    一想到赵主父,蒙仲心中不明缘由地咯噔一下。

    说实话,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赵国的事,他绝对不会相信这则传闻,因为他认识的宋王偃与太子戴武父子二人,是没有理由出现矛盾的,但正因为亲身经历过赵国的事,他反而吃不准了

    赵国沙丘宫变的本质是什么是因为公子赵章谋反

    可能天底下绝大多数的世人都如此认为,但亲身经历过那件事的蒙仲却知道,那次赵国内乱的原因,其实在于赵主父

    虽然蒙仲一直很尊敬赵主父,且至今仍因为赵主父而不想原谅赵王何,但他必须得承认,那次赵国的内乱,其实是赵主父引起的,因为赵主父后悔过早将王位传给赵何,试图借公子赵章谋反一事,重新夺回王位,再当几年赵王,去实现他对赵国的种种设想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在蒙仲的印象中,宋王偃跟赵主父的性格极其相似,同样傲骨、同样好战,且同样对各自的国家抱有极高的热诚

    难道

    皱了皱眉,蒙仲微微色变。

    他无法确认段干寅所述的这则谣言是否属实,但他可以肯定,倘若这则谣言属实,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之间确实发生了什么政治权力上的矛盾与冲突,那么绝对就是宋王偃挑起来的

    因为戴武不是赵章,赵章因为有过被废除太子位的经历而变得偏激,但戴武没有,他从一开始都是作为宋国未来的继承者被培养,根本不可能存在被废除太子之位的可能,并且,戴武还被惠盎、薛居州培养得简直跟儒家弟子似的。

    注定可以继承王位,且又受儒家思想影响,重视父子之礼,戴武怎么可能为了提早几年执政宋国而兴兵去攻打他的父亲宋王偃

    除非,宋王偃跟赵主父似的,太上王当腻了,希望再次拿回王权,施展对国家的种种抱负,导致引起了追随太子戴武的那些人的强烈不满

    倘若果真如此

    那个家伙,难道就一点也没有从赵国的内乱中吸取教训么

    蒙仲恨恨地咬了咬牙。

    他发誓,倘若宋王偃果真做出了这种糊涂至极的事,他绝对会揪住对方的衣襟狠狠训斥其一番。

    要知道如今的他,可不再是当年初见宋王偃时那个十四岁的他了。

    唔,现在的他,正值二十三四,且一直以来从未落下过个人武艺的锻炼,单手都能打得过宋王偃那一介六十几岁的老头




第430章:奔赴宋国
    本来,接下来蒙仲将代表魏国前赴赵国邯郸,参加五国伐齐邯郸会议,相比较前一阵在阴晋的伐齐倡议,邯郸会议才是具体商量伐齐战术的会议。

    但今日段干寅所讲述的那则谣言,那则有关于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之间发生矛盾的谣言,让蒙仲感觉格外的在意。

    宋国太子戴武,乃是蒙仲所见到的诸国储君中最具正人君子品德的,甚至于稍稍有些迂腐,没办法,谁让惠盎与薛居州将这位太子教导成了一位儒家弟子呢

    但尽管如此,太子戴武的个人魅力,在蒙仲看来也是首屈一指的,至少在他看来比赵王何还要出色,更别说传闻中好、男风的魏太子魏圉,总之由太子戴武执政宋国,蒙仲是非常支持的。

    反之,万一这位宽容、仁厚的太子殿下出现了什么闪失

    蒙仲不敢想象。

    因为心事重重,当晚于王宫的庆功宴,蒙仲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大司马翟章看出了这一点,于半途借如厕之名将蒙仲拉到殿外,小声叮嘱道“大王为你庆功,故而设下今晚的宴请,然而你今晚的表现,可对不起这场酒宴啊”

    听到这话,蒙仲遂苦笑着将段干寅讲述的谣言告知了翟章,只听得翟章皱眉不已。

    他对蒙仲说道“段干氏是如何得知的老夫返回大梁之后,便派人前往宋国彭城,可信使至今还未返回哩”

    “据说是从前来大梁经商的商贾口中得知。”蒙仲解释道。

    说着,他顿了顿,看着蒙仲低声说道“大司马,在下有些在意宋国按照我原本的估算,郯城没有那么快沦陷,怎么说也能守到今日年末,直到明年年初因城内柴粮耗尽而被齐军攻破,可是据传闻,郯城是守了不到三个月就沦陷了我怎么想都感觉不太对劲。”

    翟章微皱着眉头看着蒙仲,问道“你是想立刻奔赴宋国可你不是要到邯郸赴五国伐齐的会议么”

    是的,五国伐齐会议设在赵国的邯郸,这是之前秦国的国相穰侯魏冉定的,其中原因嘛,无非就是各国派人至赵国邯郸,向赵国施压,迫使赵王何同意赵国亦假如讨伐齐国的行动,那么接下来便就近在赵国的邯郸召开五国伐齐会议,商讨讨伐齐国的具体战略。

    魏国这边的赴会代表,显然就是蒙仲无疑。

    对于穰侯魏冉的提议,蒙仲本来觉得并非坏事,但当时的他,可没想到宋国这边战况会如此严峻。

    想到这里,他恳求翟章道“大司马,能否请您代在下前往赵国赴会”

    “啊”

    翟章捋着胡须愣神地看着蒙仲,旋即语气有些古怪地说道“蒙仲,老夫代你去赵国赴会,这固然没什么问题,可你要知道,这次的赴会,可不单单只是商议讨伐齐国的策略啊”

    是的,这次将于邯郸召开的五国会议,其实更主要的是确定五国伐齐联军的统帅。

    关于这个位置,蒙仲的呼声相当高,秦国那边,像魏冉、司马错等人都认可由蒙仲担任这个位置,唯独白起对此很不满意,跟蒙仲争辩了几句,但总得来说竞争力不大。

    但眼下蒙仲要赶奔宋国,甚至看样子要提前帮助宋国抵抗齐军的入侵,那么缺席了会议的他,自然也就无法再担任联军统帅的职位这里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联军统帅要负责五队的召集以及粮道的路线,简而言之在联军出动之前要提前做好各种安排,倘若蒙仲远在宋国,自然无法负责这方面的事,那么就只能放弃。

    蒙仲显然是听懂了翟章的言下之意,淡笑说道“我并不在意那个位置。”

    “”

    翟章眼巴巴地看了蒙仲半晌,忽而玩笑说道“若不是老夫很欣赏你,这会儿就一巴掌把你给拍下去。若老夫再年轻十年,定要跟你争一争这个位置,没想到你小子还不在乎罢了,既然你主意已决,老夫就叫唐直代你去赴会吧。对了,那么关于联军统帅这个位置,你是支持韩国的暴鸢,还是秦国的白起老夫个人觉得,这个位置最好还是别落到秦人手中,免得后续发生什么变故。”

    “不至于的。”

    蒙仲当然知道翟章在担忧什么,闻言摇摇头笑道“秦国眼下恨不得我魏国倾尽国力去吞并齐国,去跟那些不愿受魏国通知的齐人拼个两败俱伤,怎么可能在这会儿故意生事,让魏国重新将注意力转向秦国呢不过大司马所说也在理,这样吧,请大司马派人通知唐直兄的时候告诉他,让他代我推荐燕国的乐毅担任主帅”

    “乐毅”翟章脸上露出几许惊讶之色“不选暴鸢”

    蒙仲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解释道“暴鸢老哥不是乐毅的对手,他驾驭不了白起的。”

    在说这番话时,其实他心底也有些嘀咕。

    因为在他看来,其实乐毅也驾驭不了白起啊,毕竟白起,那么多么高傲的一个人啊。

    听到蒙仲的话,翟章捋了捋胡须,惊讶说道“乐毅此人,老夫记得是你早些年的副将吧此人竟有这等能耐可这些年来从未听过他有什么过人的事迹啊等会,传闻不是你与乐毅关系不好,是故你二人才分道扬镳么”
1...358359360361362...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