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这可真是……”
在听完惠盎的讲述后,魏冉大为惊诧。
毕竟在世人的传言中,宋王偃是一个非常暴虐的人,大有曾经商纣王那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意思,没想到却还有这一面。
想了想,他对惠盎说道“话虽如此,可令弟在魏国这几年,却让我大秦付出了沉重的伤亡。……虽说魏国与贵国也是盟友,但这样下去,怕是会让我国的君王因此恼恨贵国……惠相你知道,我大秦一心希望能踏足中原,可魏国挡在面前,是我大秦必须击败的对象,而如今,魏国虽然失去了公孙喜,却出现了一个更为棘手的蒙仲……”
“在下明白、在下明白。”惠盎连连点头说道“这件事,惠某会想办法的。”
说着,他对魏冉解释道“我弟蒙仲虽与大王有些矛盾,但与太子却很是亲近,待过几年,等戴武太子正式继位王位,说不定我弟会回心转意,回国出仕……”
“当真”魏冉有些怀疑的说道“据魏冉所知,令弟如今在魏国极有重用,魏王非但任命他担任方城令,还赐予了舞阳、叶邑两片封邑……”
惠盎笑了笑说道“我弟重义轻财,他不会在意那些的,据我所知,他前往魏国的目的,也只是为了确保魏国与我宋国的盟约……”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此前我多次劝他,但他依旧很在意当年在赵国的事……”
“赵国的事”魏冉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我听说过,令弟曾在赵国担任赵主父的近卫司马。”
“嗯。”
惠盎点点头,说道“当时我只是想叫他到赵国增涨些见识,没想到他被赵主父看中,被留在身边担任近卫司马……”
说着,惠盎便将蒙仲当年在赵国的往事简单跟魏冉讲了一遍,旋即叹息道“赵主父一死,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执掌了赵国,亲善齐国且与我宋国断绝了邦交,此事我弟深以为憾,他总认为是他的过错。……他认为,倘若他当年态度坚决一些,或许就是改变这一切……”
魏冉微微点头。
通过惠盎的讲述,他对蒙仲亦产生了更多的好感——谁会讨厌重情重义的人呢
当晚,惠盎安排魏冉在自家府上的客房安歇,旋即便回到自己的卧室。
一想到今日魏冉对他所说的那些,惠盎的心情就很复杂。
见此,他夫人不解地问道“夜已深,夫君何故长吁短叹。”
惠盎闻言解释道“我在想阿仲的事”
“小叔”夫人有些惊讶地问道“小叔怎么了妾身曾听夫君言,小叔如今在魏国颇受重用……”
惠盎苦笑着说道“就是因为太受重用,因此我才烦恼啊。”
不得不说,此前惠盎通过书信得知了蒙仲的情况,倒也没想太多,只是单纯为蒙仲感到高兴,没想到这次苦主都跑到他宋国来了。
因为蒙仲的关系,秦国前前后后损失了十几万军队,惠盎还真不知该说什么。
听罢夫君的讲述,他夫人好奇地问道“那位穰侯,他这是希望大王召回小叔”
惠盎捋了捋胡须,苦笑着说道“听他的话,大概是这个意思……毕竟我弟两度挫败秦国攻打魏韩两国的战争,秦国自然不会再无动于衷。”
“那……要召小叔回国”他夫人好奇问道。
“呵呵。”惠盎闻言笑着说道“为何要召回阿仲如今在魏国深得魏王重用,倘若有朝一日他出任了魏国的大司马,对于我宋国而言也是一件好事。至于秦国……呵,就叫他头疼去吧。”
是的,别看惠盎今日在魏冉面前唯唯诺诺,但他丝毫没有召回蒙仲的意思,哪怕他知道,只要他肯出面,蒙仲一定会放弃在魏国的所有,返回宋国。
可问题是,蒙仲在宋国能起到的作用,远不如他在魏国能起到的作用更大。
倘若蒙仲回到宋国,充其量就是统率宋国的军队,而问题是宋国的军队挡不住齐赵燕三国的军队,但倘若蒙仲在魏国,他就有可能左右魏国的态度,使魏国坚定地站在宋国这边,这意味着宋国在抵抗齐国时,可以有两国的军队。
有些事,蒙仲就算在魏国也能做,但反过来,有些事蒙仲就未必能做到。
这么简单的事,惠盎还不至于犯糊涂。
并且他也相信,宋王偃也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犯糊涂。
至于秦国的不满,那就让秦国不满去吧,反正秦国也不是什么善茬,别看秦国目前跟宋国关系亲近,这只是因为秦国需要宋国牵制齐国,而一旦秦国击败了魏国与韩国,吞并了魏韩两国的土地,到时候秦国还需要宋国牵制齐国么——到时候,秦国不吞并他宋国就不错了。
当了那么多年的国相,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尔虞我诈,惠盎还是很清楚的。
两国的邦交,永远是建立在当前彼此利益是否一致的基础上,利害一致即是盟友,否则便是敌人,仅此而已。
换而言之,留蒙仲在魏国,防止秦国吞并魏韩两国,继而对宋国造成威胁,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鉴于有十三万秦魏联军增援陶邑,且还是翟章、司马错、蒙仲这样组合,宋王偃与惠盎倒也不再担心陶邑那边,转而将精力放在郯城那边。
两日后,出于穰侯魏冉的要求,惠盎便带着魏冉前往郯城。
此番前往郯城,魏冉一方面是想见见宋国的太子戴武,与这位宋国日后的君主拉近点关系,另一方面,他也是想看看齐燕联军的实力。
然而,郯城那边的战况却有些出乎魏冉的意料。
要知道,在齐赵联军那边,奉阳君李兑好歹攻下了陶邑,倘若不是秦魏联军及时抵达,齐赵联军怕是能一路攻到商丘,可齐燕联军这边呢他们连郯城都打不下。
难道宋国的太子戴武,居然如此厉害
而对此,太子戴武连忙解释道“只因为齐军并非匡章带兵……”
魏冉惊讶地询问宋国太子戴武“并非匡章率军”
太子戴武摇摇头“是田触、田达二人率领的齐军。”
『没听说过。』
魏冉捋了捋胡须,旋即又问道“燕军呢何人掌兵”
听闻此言,太子戴武表情略有些古怪地说道“燕军的统帅名叫乐毅,其麾下大将,一人叫做赵奢,一人叫做荣蚠。”
“哦。”魏冉点点头,旋即对戴武、惠盎笑道“不曾听说过。看来,除非这齐燕联军请出匡章,否则不足为惧。”
『真的吗』
听到这话,太子戴武与惠盎颇有默契地对视一眼,表情皆有些古怪。
他二人很清楚,虽然对面的齐燕联军没有匡章,但却有一个论带兵打仗能力堪比匡章的燕军统帅。
只不过这位燕军统帅,看样子并不想为齐军出力罢了。
。
第344章:齐燕联军现状【二合一】
齐燕联军的燕军统帅乐毅,他的名气暂时还未被穰侯魏冉所知,但像宋国的太子戴武,宋国的军司马戴不胜,却清楚知道这个年轻人究竟有多么的可怕。
不得不说,当齐燕联军最初抵达郯城一带,当宋国太子戴武首次得知对面燕军的统帅正是他所熟知的那个乐毅时,他当时就愣住了,甚至于惊地立刻召集戴不胜、戴璟等将领商议对策。
乐毅是何许人
蒙仲的副将,曾经赵主父身边信卫军的佐司马,沙丘宫变后,曾跟随蒙仲等人到宋国小住,当时他与蒙仲一起参与了宋国抵抗齐国入侵的第一次齐宋之战,且帮助宋国反攻至齐国境内。
这件事戴不胜与戴璟最是清楚。
别看当时宋军反攻齐国,戴不胜因此名声大振,但事实上,当时却是乐毅在背后为戴不胜出谋划策,助戴不胜将齐王田地派去围剿其的几路军队玩弄于鼓掌之上。
后来齐国被迫与宋国暂时休兵,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蒙仲在逼阳挡住了田章,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这个乐毅助戴不胜反攻至齐国腹地,让齐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乐毅不是蒙仲那小子的副将么怎么会在燕军中”
“难道乐毅投奔燕国了”
“这……”
说起来,蒙仲虽然与太子戴武关系不错,但因为戴武坐镇于宋国最东边的重城郯城,与魏国相隔数千里之遥,因此二人也很少有书信往来,以往戴武最多就是从惠盎那边了解一些蒙仲目前在魏国的情况,但问题是,像乐毅赴燕这件事就连惠盎也不知情。
原因很简单,即蒙仲、乐毅二人生怕他们密谋的要事泄露,给齐国提了醒。
正因为如此,乍然得知乐毅身在燕军,而且还是燕军的统帅,当时戴武、戴不胜等人皆大为惊骇,简直如临大敌。
但后续的发展,却有些出乎戴武与戴不胜的意料。
截止穰侯魏冉抵达郯城,齐燕联军已对这座城池发动了足足三次的攻坚战,但与齐军不同,燕国的军队……怎么说呢,总感觉有点士气消极,以至于在这三次攻城战当中,燕军每次都是姗姗来迟,哪怕齐军那边都已经开始对城池发动猛攻了,燕军这才还在拖拖拉拉地布阵。
倒是齐军那边发出撤退讯号的时候,燕军这边的士卒跑地比谁都要快,一溜烟就全撤干净了。
一次是这样,两次是这样,渐渐地,太子戴武也就逐渐瞧出了端倪。
他私底下对军司马戴不胜说道:“我观这乐毅,似乎并不想为齐国出力。”
“谢天谢地。”戴不胜开着玩笑道:“要是这小子使出真本领,那我郯城未必挡得住。”
别看传闻中戴不胜是一个鲁莽的将领,但他并不傻,毕竟他曾经与乐毅并肩作战,攻打齐国,哪里会不知乐毅的本领
但就目前看来,别说乐毅使出真本领,就连燕军上下的兵将,似乎也是能混就混。
当然,这并不奇怪,燕齐两国本来就有仇恨,而且是灭国之恨,当年燕国国内爆发子之之乱时,若非赵国的赵主父出面,率领诸国联军阻止了齐国,搞不好燕国已经被齐国所吞并。
可尽管当时齐军迫于诸国的态度,被迫从燕国的土地上撤退,燕国的城池、建筑,也几乎被齐军破坏殆尽。
期间,当然也不乏齐军大肆屠杀燕人的惨剧。
因为这,不只是燕王职痛恨齐国,将覆亡齐国视为毕生的夙愿,燕国上上下下,几乎就没有不痛恨齐人的。
但无奈的是,赵主父死后,赵国倒向了齐国,如果燕国不想亡国,就只能听从齐国的指示,这即是燕**队此番协助齐国攻打宋国的原因,也是燕军消极作战的原因。
而作为燕军的统帅,乐毅似乎有意纵容麾下士卒消极作战,这才是戴武、戴不胜感到诧异的地方。
但考虑到乐毅足智多谋,或者这只是他故意为之,戴武、戴不胜最开始亦对燕军抱持高度的警惕,直到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这才逐渐发现,燕军的消极作战,那并非是伪装,那是真的消极。
怎么说呢,打个比方,是哪怕宋国的士卒从燕军士卒面前走过,燕国士卒都有可能装作没看见的那种消极。
因为这事,戴武、戴不胜不由地担心起了对面的乐毅。
对面的乐毅有意放水,戴武等人当然是乐见其成,但问题是,乐毅放水放得太厉害了,这让戴武等人不禁担心起了乐毅,当然,主要还是担心乐毅因此被齐将记恨,以至于被燕国撤职——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对他宋国几乎没有任何敌意的敌方大将,戴武、戴不胜等人当然不希望乐毅被撤职。
毕竟眼下的燕军,简直就是他宋国的盟友嘛,一边帮着宋国消耗齐军的粮草,一边在攻城战时浑水摸鱼,像这种敌人,戴武恨不得来上更多。
五月二十九日,即穰侯魏冉抵达郯城后的第三日,齐燕联军再次尝试攻打郯城。
攻城的情况依旧如前三日那般,由齐将田触攻打北城墙,齐将田达攻打东城墙,至于燕国的军队,则攻打郯城的西城墙,即围三厥一的老套战术。
当时魏冉站在郯城远远窥视,看到北城墙与东城墙外的齐军在短短一刻时内就于城外列队整齐,像什么云梯、冲车等攻城器械,也已整齐地摆在阵前。
随后,齐军便对郯城发动了进攻,看到那场面,魏冉不得不承认,齐国不必日渐衰落的楚国,这个国家的军队确实还保留着强大的军队。
然而,当他观察了一阵战况,随即来到西城墙那边查看燕军的状况时,却发现燕军居然还在拖拖拉拉地列阵。
『这支燕军,他们确定是来协助齐军的么』
当时魏冉的心中不由地冒出了这样的想法。
毕竟这也太夸张了,齐军那边都已经打完第一回合了,这边的燕军居然还在列阵
此时,全程陪同他的惠盎对此解释道:“当年燕国爆发子之之乱,齐国趁火打劫,试图吞并燕国,虽后来被赵国阻止,但仍难以避免有许多燕人丧生于齐人手中,是故燕人深恨齐人,如若不是现如今齐国强而燕国弱,燕国不得不听命于齐王,否则燕军绝不会协助齐国……”
“原来如此。”
魏冉恍然大悟,旋即捋着胡须若有所思。
旋即,他试探着问惠盎道:“既燕国深恨齐国,为何贵国不联合燕国共同牵制齐国呢”
惠盎当然知道魏冉问这话的原因,也知晓宋燕两国倘若真能联合起来牵制齐国,这对于秦国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
但问题是,燕国挡不住齐国啊。
微叹一口气,惠盎如实说道:“我宋国尚可勉强抵挡齐国,但燕国……”他摇了摇头,继续说道:“更何况,现如今赵国亲善齐国,燕国就更不敢得罪齐国了。”
“原来如此。”魏冉恍然地点点头。
此时,就见惠盎有意无意地对魏冉说道:“其实就在下看来,魏韩两国对贵国的威胁,远不如齐赵两国来得大……毕竟魏韩两国只想自保,但齐国,却素来有与贵国争霸的野心。穰侯何不联合魏韩两国先讨伐赵国,迫使赵国屈服于贵国,继而率诸**队攻打齐国呢……若齐国就此衰弱,则世上再无强国可与贵国并肩。”
听闻此言,魏冉瞥了一眼惠盎,笑而不语。
他岂会看不出惠盎的意图
惠盎无非就是不希望秦国继续攻打魏国而已,毕竟秦魏两国都是宋国的盟友,无论是伤到了哪个,都会助长齐国进攻他宋国的野心——比如这两年,秦魏两国前后爆发伊阙之战与宛方之战,齐国得知后,立刻就联合赵国趁机攻打他宋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