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蒙仲当然不会透露,当即断然否认。

    然而白起却不顾蒙仲的解释,自顾自说道:“另外,我觉得昭雎也有可能是你的内应。……宛城、方城一带,曾经都是他楚国的城池,他岂会不知方城北侧有一条山道可通宛城可他就是不说……”

    蒙仲虽然心中震惊于白起的推测,但脸上却不露半点端倪,故作不耐烦地说道:“你对昭雎有疑心,那就找他理论去,跟我说什么……话说你跟着我做什么”

    “为了使你麾下的兵将安心。”白起摊摊手说道:“从入关起,你麾下的魏军就虎视眈眈盯着我方的士卒,甚至有几个魏卒做出了拔剑的举动……我可是瞧得很清楚呢!”

    蒙仲闻言四下瞧了瞧,果然看到他麾下的方城军士卒,有不少人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不远处排队过关的秦卒们。

    “不怪他们。”他淡淡说道:“我麾下的兵卒,其中有不少人的家眷,死在了你秦人的手中。”

    “战争嘛,在所难免。”

    “哼!屠城、抢掠也是咯”蒙仲嘲讽道。

    “事实上……是的。”白起很坦率地承认了纵容麾下士卒抢掠、屠杀的恶行,转头对蒙仲道:“你也掌兵,应该明白其中的原因。”

    不得不说,其实各国的将领,或多或少都有纵容麾下士卒屠杀平民、抢掠平民的恶行,区别仅在于谁更加频繁,谁更加恶劣罢了。

    纵使士卒屠戳平民,是为了让那些精神紧绷的士卒能释放积累的压力,不足以引起兵变、暴动,而纵容士卒抢掠平民,其实则是变相补贴士卒,拉拢军心。

    “哼。”蒙仲满带嘲讽地冷哼了一声,懒得理睬白起。

    虽然他对白起带兵打仗的才能亦颇为欣赏,但有时候白起那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行为,亦让他难以接受。

    “你是这么做的”

    见蒙仲不理会自己,白起也不气恼,反而好奇地询问蒙仲道:“我观你方城军,似乎从不抢掠平民……那你麾下的士卒靠什么养家糊口。”

    “抚恤、犒赏。”

    “抚恤我知道,犒赏魏王如此厚待你麾下的军队”

    “不是魏王,而是我自己发放犒赏……”

    “唔你有那么多钱么”

    “我成婚时,有些积蓄,后来到魏国后,段干氏亦暗中给我了一批钱财用来养军……”

    “你成婚了几时成婚的令夫人是哪国人”

    “宋国蒙邑人士,我的同乡……话说你就不能回你自己的军中么”

    “喂喂喂,别在意啊,你我好歹也相识快三年了吧记得你我初次见面的时候,你差点一剑把我的首级砍下来,后来更是一箭射伤我的左肩,就这样我都没记恨……对了,我在秦国也早已成婚,宣太后的族女,是穰侯为我推荐的……”

    “恭喜恭喜……话说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

    “唔……”

    总而言之,在秦魏两军兵将彼此的克制下,秦魏联军总算是有惊无险地穿过了阳关与叶邑,进入了魏国的腹地。

    越过叶邑之后,翟章将麾下的军队暂时交给了唐直掌管,自己则带着穰侯魏冉,率先前往大梁,向魏王遫回覆组建联军的事宜,而秦魏联军则是徐徐朝大梁而去。

    途中,白起将麾下军队丢给了副将季泓,时常带着司马靳跑到蒙仲的军中,找后者讨论兵略,或者喝酒。

    虽然感觉这事有点古怪,但蒙仲麾下的兵将们,也逐渐默认了白起的做法,至少不会在阻拦。

    而在沿途歇息的时候,白起也曾带着麾下的将领们,找蒙仲、蒙虎、华虎、乐进等人斗酒,几番下来,虽说双方将领仍然彼此不服,但也渐渐熟络起来。

    司马错与唐直得知此事后,皆故作不知。

    五月中旬,在足足赶了将近十五日的路程后,秦魏联军抵达了魏国的都城大梁一带。

    此时,穰侯魏冉已代表秦国觐见了魏王遫,与魏国的国相田文、大司马翟章,一同犒赏了联军,使联军在大梁一带歇息了一日。

    随后,在五月十八日这一天,秦魏联军在大梁分兵两路,由唐直带领麾下曲部,带着白起以及其麾下的军队前往邺城,而翟章、司马错、蒙仲三人,则率领各自麾下的军队向东而行,前往宋国的陶邑。

    为了探查陶邑当前的情况,蒙仲派蒙虎、华虎率领四千骑兵前行一步赶往陶邑。

    陶邑,又名定陶,它曾经乃是曹国的都城,因为坐落于济水、泗水的交汇处,陆路畅通、水路亦通达,因此很快发展成为了不亚于邯郸、临淄那样的大邑,无论是魏国、赵国、齐国,事实上都对陶邑垂涎三尺,各方之所以久久没有下手,不过是碍于其他国家的态度而已。

    五月二十二日,在经过四日的路程后,蒙虎与华虎率领骑兵前行抵达陶邑一带。

    此时,陶邑已被奉阳君李兑率领的齐赵联军所攻破,城内城外皆是齐赵两国的军队。

    幸运的是,齐赵联军并未在陶邑大肆屠杀抢掠。

    莫以为这是奉阳君李兑宅心仁厚,他纯粹只是不希望陶邑被破坏而已。

    要知道齐王田地说动他出兵相助共同攻打宋国的筹码,就是将陶邑赠予李兑作为封邑——既然即将成为自己的封邑,奉阳君李兑又岂会允许齐赵两国的军队将其破坏

    远远看着陶邑城上所飘扬的赵字旗帜,蒙虎颇有些不敢相信:“不是吧陶邑这就被攻陷了算算日子,齐赵两军在三月底于东阿会盟,这才一个半月吧不知此前究竟是何人驻守陶邑……不会是景敾那老头吧那老头不行的呀。”

    “毕竟是齐赵两国的军队。”华虎淡淡说道:“更何况,宋国得分兵同时防备东西两侧,难免顾此失彼……”

    相比较齐国的军队,其实他对赵国的军队更为忌惮,尤其是赵国的骑兵。

    “骑兵,远处的骑兵注意到了我等!……赵国的骑兵!”

    这不,四下眺望了片刻,华虎便注意到远处有一支赵国骑兵远远窥视着他们。

    听闻此言,蒙虎亦神色一凛,皱着眉头盯着远处,看向距离他们约两百余丈的地方那一拨正伫马而立的骑兵。

    赵国骑兵!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小崽子们!”

    盯着远处的赵国骑兵片刻,蒙虎对身后的骑兵们沉声说道:“对面的赵国骑兵,可不像秦国的骑兵那样好对付。”

    听到蒙虎的话,曹淳、蔡成二人亦目不转睛地看向远处的赵国骑兵。

    但凡是方城骑兵都知道,蒙虎、华虎、穆武这三位主将训练他们的方式,正是效仿于赵国训练骑兵的方式,说他方城骑兵是赵国骑兵的翻版,其实毫无问题。

    那么问题就来了,究竟是作为老师的赵国骑兵更强,还是作为学生的方城骑兵更强

    而此时,远处的赵国骑兵亦在远远关注着远处那支打着魏、方城旗号的骑兵,颇有些难以置信。

    那是魏国的军队

    魏国……有骑兵!

    “来人,速速禀报奉阳君!”

    统率这支骑兵的赵将当即下令道。




第336章:陶邑之战【二合一】
    鉴于攻陷陶邑的不易,以及对攻占陶邑的欢喜,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在率领齐赵联军击退宋**队、占领陶邑后,便犒赏三军、宴请齐赵两军的将领。

    此番奉阳君李兑率军攻打宋国,总共带了十万赵军,帐下大将有四人,分别是赵希、董叔、许钧、廉颇。

    而齐国则派来五万军队,由田彻、高争二人所率领,故齐赵联军的总兵力约十五万左右。

    待等在陶邑犒赏齐赵联军完毕后,奉阳君李兑便在齐将田彻、高争二人的催促下,继续进攻宋国。

    说起来,蒙虎猜地还真没错,此前奉宋王偃之命驻军于陶邑抵挡齐赵联军的,还真是宋国的军司马景敾,这老头率领两三万军队在济水抵挡了齐赵联军足足一个多月,但最终还是难免被赵希、廉颇二人攻破济水,考虑到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景敾只得后撤,退后南边的曹县,静等盟国的援军。

    而奉阳君李兑这边,则与齐赵两军将领商议接下来的对策。

    倒不是为了商议如何攻打曹县,毕竟曹县不比陶邑,它无险可守,只要他十五万齐赵联军将城池一围,攻破城池就只是时间问题。

    李兑真正所顾虑的,还是魏国的态度。

    魏国是宋国的盟国,又对宋国这座富饶的陶邑垂涎三尺,它岂会容忍赵国占据陶邑

    说起来,自赵主父继位之后,赵魏两国的形式就逐渐发生了变化。

    在此之前,魏国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怕赵国的国力在赵肃侯时期就已蒸蒸日上,但与魏国相比仍显几分逊色,再加上此前齐魏两国在惠施的促成下缔结了盟约,因此总得来说,赵国还是难以取代魏国成为三晋之首。

    直到赵主父继位后,励精图治、厉兵秣马,赵国的实力迅速窜起,已然隐隐超越魏国。

    但总的来说,魏赵两国现如今的实力大致还是持平的,赵国最大的是齐赵之盟的坚固胜过齐魏之盟——这也难怪,谁让魏国让跟齐王田地有仇的薛公田文当了国相,又与齐国处心积虑想要吞并的宋国缔结了盟约呢,不夸张地说,现如今齐魏两国之间的盟约,可以说早已名存实亡。

    魏国会不会派兵救援宋国

    奉阳君李兑认为会!

    哪怕他赵国派了李跻、韩徐二人率领五万军队陈兵于中牟,威胁魏国的河北诸城,然而李兑仍然认为魏国十有**会派出援军,阻止他齐赵联军攻打宋国。

    原因很简单,一旦齐国吞并宋国后,齐国的国土便与魏国大面积接壤,介时齐赵两国便可以对魏国形成更加凶猛的夹击之势,只要魏王遫不傻,那他就绝对不会容许齐国吞并宋国。

    因此当齐将田彻、高争二人屡屡催促李兑率领大军继续进攻宋国时,李兑用这样的话堵二人的嘴:“暂时还不清楚魏国的意图,倘若我军贸然深入宋国腹地,难保不会被魏国的军队截了后路,一旦后路被截,后果不堪设想。”

    以这样的理由,奉阳君李兑将麾下的齐赵联军分作两队,由赵希率领廉颇、田彻、高争等将领率军攻打曹县,而他则与董叔、许钧,驻守陶邑,免得魏**队把他的后路抄了。

    这一日,正当奉阳君李兑在陶邑的治府内与董叔一边弈棋,一边等待赵希、廉颇等人攻陷曹县的好消息时,忽然有士卒入内禀报道:“启禀李相,有斥候在陶邑城外发现了魏军的踪迹。”

    “该来的还是得来……”

    奉阳君李兑点点头,也不觉得有什么意外,只见他从棋碗中捏起一枚棋子,随口问道:“必然是魏国派来支援宋国的军队……可曾派人去打探魏军的虚实”

    “这个……”前来报讯的士卒犹豫了一下,低头说道:“魏军的先头部队,是不知具体人数的骑兵,我军的骑兵不敢贸然行动……”

    “……”

    正捻着那枚棋子的李兑闻言一愣,惊讶地转头看了过来:“骑兵”

    此时与他对坐的赵国士大夫董叔亦惊讶地问道:“李相,魏国有骑兵我原以为只有我赵国才有骑兵。”

    李兑不明所以地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问士卒道:“那支骑兵……打的什么旗号”

    “方城!”士卒正色回答道:“除魏字旗号外,那支骑兵打的是‘方城’的旗号。”

    “方城……”

    李兑将手中的棋子放回棋碗,捋着胡须若有所思,此刻他脑海中不由地闪过一个年轻人的面容,一个曾经持剑站在赵主父身边的,某个极其年轻的近卫司马的面容。

    “是他!”李兑的脸上露出几许凝重之色。

    对此,董叔很是不解,问道:“何人”

    “蒙仲!”李兑沉声说道:“他如今在魏国,前年因在伊阙之战中击败了秦将白起,故而被魏王封为方城令,他的麾下出现了骑兵,倒是不奇怪……”

    “蒙仲”董叔想了想,皱眉说道:“这个名字……莫非是先王的近卫司马,信卫军的蒙仲”

    “唔。”李兑点点头,沉声说道:“当年蒙仲一众随宋国的使者李史来到我赵国,被先王所看中,提拔为近卫,亲自教导其众人骑术……想来蒙仲后来投奔魏国后,效仿我赵国的骑兵亦组建了一支骑兵……”

    说到这里,他立刻对那名士卒下令道:“传令于张嵇,叫张嵇立刻派骑兵去打探魏军的虚实,看看魏军究竟有多少兵力。”

    “喏!”那名士卒抱拳而去。

    看着李兑脸上那凝重的神色,董叔不解地问道:“我观李相的面色,似乎李相对那蒙仲颇有些忌惮”

    “……”

    李兑瞥了一眼董叔,一言不发。

    他能怎么说

    想当年他与安平君赵成、阳文君赵豹一同率领王师征讨谋反的叛臣公子章,结果却被庞煖、蒙仲等人打得落花流水若非关键时候他策反了牛翦,搞不好公子章早已攻破邯郸,当上了他赵国的君主

    片刻后,张嵇便接到了李兑的命令。

    他立刻就召集了一千名骑兵,率军离开了陶邑,直奔先前那些赵骑所说的地点。

    魏国有骑兵么

    张嵇对此亦颇感诧异。

    然而片刻之后,待等他亲眼看到蒙虎、华虎二人所率领的那些打着魏字旗号的方城骑兵,他这才相信这个事实。

    而此时,蒙虎、华虎二人亦注意到了远处由张嵇所率领的那一千名赵国骑兵。

    当然,他们最关注的,还得说是赵国骑兵的马具,或者更直接点说,是赵国骑兵的马镫。

    跟蒙虎、华虎二人记忆中一样,赵国骑兵仍然在采用单边马镫,而这就意味着这群赵国骑兵在正面交锋中绝对不会是他方城骑兵的对手——这一点,方城骑兵已经从秦国的骑兵那边得到了证实。

    只不过,赵国骑兵的骑术,那可要比秦国骑兵精湛地多,未必不能弥补一部分双边马镫所产生的差距。

    舔了舔嘴唇,蒙虎嘿嘿一笑,旋即压低声音对华虎说道:“要不要跟这些赵国骑兵耍耍”

    华虎淡淡说道:“阿仲只是叫我二人来查看陶邑的现况,眼下还不是与赵国骑兵交手的时候……”
1...250251252253254...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