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战国大司马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唐直大喝一声,一边下令步卒们聚集于河岸,在河岸上组建防线,一边指挥麾下的弓弩手。

    “放箭!”

    随着他一声令下,雒水东岸的魏军朝着舟筏的秦军士卒射出一**的箭矢。

    不得不说,在这种夜里,手持火把、立在舟筏上的秦军士卒,简直就是最佳的箭靶,一时间,河中的舟筏上,便响起了众多秦兵中箭时的哀嚎。

    ……仅凭一些舟筏就想轻易突破我军的防线哼,太小瞧我河内一带的兵卒了吧

    唐直暗自冷笑着。

    按地理区分,魏国的军队可分为「河东军」、「河内军」、「河南军」这三大个军系,“河东”即西起大河(黄河),东至太行山;河内则指被大河、太行山、卫河所包围的这片领土;至于河南,则指魏军在大河以南的全部土地。

    这三支军系,曾经皆有其各自的对手:河东军主要防备秦国,河内军主要防备赵国,而河南军,则主要针对楚国、宋国,甚至一度就连韩国亦包含其中。

    曾几何时,魏国以河南军系最强,似吴起、庞涓等历代魏国名将,统领的皆是河南军,但很可惜,自从马陵道一役后,魏国的河南军系几乎全军覆没,虽说魏国后来亦立刻又组建了新的军队,但不能否认,新建的军队相比较当年全部都是魏武卒的河南军系,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再加上楚国被秦国打地节节败退,宋国亦逐渐与魏国改善关系,因此逐渐地,魏国的河南军系便渐渐不受重视,取而代之的,则是河东军与河内军,毕竟相比较楚国与宋国,现如今秦国与赵国才是魏国最大的威胁。

    这也正是河东军与河内军这两支军系,至今仍保留有数量可观的魏武卒的原因。

    而这两支军系,当前分别由公孙喜与翟章二人执掌,也是魏国目前实力最强的两支军系。

    “噗噗噗——”

    “嗖嗖——”

    两岸的弓弩对射,丝毫未见衰弱,唐直麾下的魏卒固然受到了不小的损失,但反观那些乘坐舟筏试图强攻到东岸的秦卒们,亦纷纷中箭坠入河中。

    但奇怪的是,纵使是已没有人的舟筏,却不知何故依旧笔直地朝着东岸而来。

    唔

    唐直见此一愣,随手夺过身边近卫的一支火把,将其丢向河中的舟筏。

    借助那支火把落入河中前的些许光亮,他依稀看到有不少秦军士卒竟然用手攀着舟筏,试图以这种方式给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嚯!”

    唐直轻哼一声,正准备下令弓弩手朝着舟筏射箭,但在仔细一想后,他还是放弃了。

    原因在于那些秦兵以舟筏作为掩体,纵使命令弓弩手朝他们射箭,想来大多数箭矢也会落在舟筏上,未必能对这些秦兵造成多么大的损伤,与其如此,不如叫弓弩手们继续压制河对岸的秦军弓弩手,至于那些试图蒙混过关的秦兵,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河内一带魏武卒的实力。

    想到这里,唐直大声喊道:“有敌卒藏身于舟筏之下,弓弩手继续压制对岸敌卒,步卒上前,随我抵挡敌军!”

    说罢,他锵地一声抽出了腰间的佩剑。

    而此时,那一只只舟筏已在东岸靠岸,正如唐直所预料的那般,一名名手持兵器的秦卒从舟筏下爬上岸来,朝着魏军发动了突袭。

    “杀——!”

    只见唐直将利剑指向前方,一声令下,他身后两千余名魏卒手持长戈一拥而上,与登岸的秦卒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不可否认,秦兵的实力普遍较强,但相比较魏武卒还是逊色不少,其中最主要的是体现在军备与体力方面。

    秦国的士卒,论装备绝非中原最差,但魏武卒的军备,虽然也未见得是中原最顶尖——最顶尖的装备是韩**队——但绝对是中原最齐全的,并且,一名合格的魏武卒,需要掌握如何使用长戈、利剑、弩具,分别对应不同装备与势力的敌军士卒。

    比如此刻的厮杀,唐直麾下的魏武卒们先是用长戈阻挡敌军,若手中兵器不慎被对方击落,或者在刺入敌军士卒身体时来不及抽回,就立刻自主放弃长戈,拔剑杀敌,在两个杀敌模式间的切换速度极快,不愧是至今仍可压制赵**队的河内魏军。

    短短仅一刻辰工夫,秦军试图突破河岸的强攻就遭到了唐直麾下军队的遏制,虽然那些秦国士卒仍努力地想要冲击魏军的防线,但始终无法突破,哪怕随着这场战事的打响,双方的战线越拉越长,已经扩散到了约两里地左右。

    “该死的!”

    见此,指挥这支秦军的秦军前主帅向寿,在河岸西岸暗骂了一句。

    两日前,白起在事先没有与他商量过的情况下,半途改变主意,准备迂回到雒阳,绕袭魏军的北侧。

    当时,白起派人通知向寿,与向寿相约今晚对魏军施行全面突袭——这不是全面突袭么白起麾下五万兵,向寿麾下三万兵,香山一带的秦将卫援麾下三万兵,正如蒙仲所猜测的那般,今晚总共有十一万秦军对魏军展开突袭。

    平心而论,向寿是反对这个战术的,因为实在是太凶险了。

    就好比眼下他秦军的主营,其实只有两万人驻守——这两万人若是放在其他时候,人数未必算少,但若是放在这场战争中,且考虑到离秦军主营二十里外就有韩将暴鸢的十万韩军精锐,两万兵力实在不算什么。

    倘若走漏消息,以至于被暴鸢得知他秦军主营兵力空虚,被其趁机进攻,区区两万秦兵如何抵挡十万的韩国精锐恐怕一夜工夫就被会那十万韩军杀地精光。

    但没办法,毕竟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向寿根本来不及阻止白起。

    考虑到白起乃是他秦国颇有潜力的年轻将领,又受到穰侯魏冉的器重,并且与他向寿平日里关系亦不错,向寿只能咬着牙配合白起的行动。

    就在方才,当有士卒向他报告,说魏军主营一带好似有冲天火光时,向寿当即便意识到肯定是白起率军突袭魏军主营的战术得手了,于是他立刻下令对雒水东岸的魏军发动强袭,试图尽快击破这支魏军,顺势攻打魏军主营,助白起一臂之力。

    可没想到的是,驻守在雒水东岸的这支魏军,实力竟然如此强劲,以至于在近身搏杀的情况下,他麾下的秦卒竟反被对面的魏军所压制。

    不得不说,在魏国施行军功爵制后,仍能压制秦军士卒的他国士卒,着实不多。

    考虑到白起那边随时都有可能遭到魏军的反制,向寿咬了咬牙,催促麾下的兵将朝河对岸发动猛攻。

    不惜伤亡!

    然而即便如此,他麾下的秦军还是无法在东岸立足,甚至于渐渐地,秦军士卒只能站在膝盖没水的河滩上与对面的魏卒厮杀。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他麾下的秦卒被压制住了,对方反向推进,逐步将战线往前推进。

    不过话说回来,即使一度压制了迎面而来的秦军,但唐直与焦革二人的脸上却没有丝毫轻松之色。

    因为就在片刻之前,他们刚刚接到了主帅公孙喜的命令,公孙喜命他二人中的一个,率领麾下军队绕到北面,切断那支偷袭魏军主营的秦军、即白起军的退路。

    接到这道命令后,唐直与焦革亦有些愕然。

    焦革皱着眉头对唐直说道:“犀武恐怕不止咱们这边亦遭到了秦军的突袭,是故这才派人前来传令,令我等分兵切断那支秦军的退路……”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仍在激烈交战的河岸,皱着眉头又说道:“可似眼下这般,你我如何好分兵”

    “……”唐直沉默不语。

    &n




第239章:转折点(二)【二合一】
    子时三刻,魏军主营的中营处烈火熊熊,秦军主帅白起环抱双臂而立,凝视着正前方远处仍在厮杀的乱局。

    就目前而言,秦军的优势极大,魏军主营的北营、中营、东营三个营区已经彻底沦陷,营内的魏军或被他秦军所杀,或四下逃亡,不夸张地说,有接近十万魏军已经被击溃。

    当然,这个预估数字指的是被击溃的魏卒数量,并非是指战死的魏卒数量,毕竟有许多的魏卒见己方大势已去,皆已四散逃亡,白起也懒得派兵去追杀他们。

    他此刻的目标只有一个,即仍在顽抗的南营,那里是公孙喜麾下最后的反抗力量,只要彻底击破南营,人势浩大的十八万魏军从此不再是他们的威胁。

    但就目前来看,南营的反抗非常激烈。

    “白帅。”

    见白起神色如此凝重,秦将季泓在旁宽慰道:“魏军败局已定,纵使公孙喜率军顽抗,亦无法挽回局面,白帅何必过多顾虑”

    听闻此言,白起微微摇了摇头,解释道:“我担心的,并非是眼前的魏军,而是位于伊阙山南的十万韩军。……这场夜袭自发动到如今,已过了两个时辰,已拖得太久了。我毫不意外韩军那边已经得知了魏军主营被袭的消息……”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停顿,旋即略带几分惆怅地说道:“倘若暴鸢率军前来援救魏军,那倒无妨;最怕他弃魏军不顾,率军直奔我军主营,甚至是趁机去夺取新城、宜阳……那就糟糕了。”

    “原来如此。”

    季泓恍然大悟,旋即皱着眉头猜测道:“不过在下认为,暴鸢岂敢不救魏军从这场仗来说,若十八万魏军皆被我军击溃于今晚,韩军必然心生畏惧;于魏韩两国而言,此番魏军乃是援助韩国而来,暴鸢无论如何也不能置魏军不顾……”

    “但愿如此。”

    事实上白起也是这般安慰自己的。

    说着,他长长吐了口气,旋即正色又说道:“总而言之,还是要加快速度,尽快击破公孙喜最后的顽抗。……卫援那边的战况如何”

    卫援,即此前率三万秦军驻守香山的将领,在白起对魏军主营发动偷袭后,卫援亦立刻率领三万秦军横渡伊水,攻击魏军主营的东营,将魏方的郑奭、蔡午两名军司马麾下军队击破,随后率军绕袭南营的东侧与南侧,试图协助白起军,对南营展开多面夹击。

    只不过,南营的魏军准备时间最充分,不像其余几个营区那般仓促应战,因此短时间内秦军仍无法彻底击破南营,以至于两军出现了似眼下这般的僵持局面。

    “西边呢”

    在听完季泓的汇报后,白起皱着眉头问道:“向寿将军还未率军来援么”

    季泓摇了摇头,猜测道:“多半是被挡在雒水了……你知道,雒水那边也驻扎有一支魏军。”

    白起皱着眉头微微点了点头。

    他并不责怪向寿迟迟未曾按约抵达共同围攻魏军主营,毕竟这是魏军,纵使他白起,也只是依靠攻其不备才得以创造出似眼下这般的优势局面,倘若是正常两军交锋,纵使他十三万秦军全部在此,十有**也不是魏军的对手。

    再考虑到向寿已经包容了他许多,白起亦不好奢求更多。

    “看来雒水的那支魏军,亦不可小觑。……呼,可能已等不到向寿将军的援兵了,只能靠我们自身了……”

    说着,白起面色一正,沉声下令道:“速速通告全军将士,此战如能击溃十八万魏军,则全军士卒皆升爵三级!”

    “升爵三级”季泓脸上露出几许惊讶。

    像这种以「全军升爵」来激励士卒士气的方式,在秦**队中可谓是非常常见,也是寻常秦军士卒除了杀死敌卒的方式外获得升爵的一个途径,不过基本上都发生在艰难的攻坚战。

    但是,似白起这般一口气许诺升三级爵位的,这在秦军对外战争中还是非常罕见的,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当然,考虑到这场战争的关键,相信就算是秦王嬴稷与穰侯魏冉,都会欣然默许——若能彻底击溃十八万魏军,什么都好说。

    仅片刻工夫,白起的许诺便传遍了其麾下五万秦军士卒。

    霎时间,五万秦军士卒爆发出一股震天般的欢呼声,让苦苦抵挡他们的魏军士卒们一阵心惊。

    旋即,这五万秦卒的攻势就变得更为凶猛。

    『挡、挡不住了……』

    眼见自己麾下的士卒逐渐被秦军压制,公孙喜麾下部将窦兴、魏青二人大惊失色。

    “挡住!给我挡住他们!”

    在吩咐麾下将士拼死抵挡秦卒后,窦兴同僚魏青、费恢二将私底下商议道:“我观秦军的攻势愈发凶猛,恐这道隘口难以阻挡。”

    他所说的隘口,即指营区与营区之间的狭隘通道,这原本就是为了防止被敌军杀穿诸营而设,但事实上效果并不是不明显。

    在听了窦兴的话后,费恢正色说道:“此处由我暂守片刻,你二人立刻前往请见犀武……”说到这里,他稍稍迟疑了一下,用委婉的方式表述道:“我军的伤亡太大了。”

    窦兴、魏青二人点了点头。

    他们都明白费恢的意思,无非就是暂时撤退,待重整旗鼓后再与秦军厮杀,毕竟似当前的战况,怎么看他魏军都不可能再挽回局面。

    在简单商议几句后,窦兴、魏青二人便离开了隘口,直奔公孙喜所在的“本阵”。

    结果到了“本阵”处时,他二人却惊愕地看到,公孙喜与公孙竖二人,似乎起了严重的争执。

    不得不说,这着实让他们大感意外。

    要知道在河东魏军中,除公孙喜以外,就数他的老兄弟公孙竖职权最高、威望最高,虽然公孙竖基本上并不过问征战之事,只负责保障军中的粮草、辎重等事。

    “竖!你知道你在做什么么!”

    在窦兴、魏青等诸魏军兵将惊诧的注视下,公孙喜恼羞成怒般质问着公孙竖:“我才是大王所命的主帅,你岂敢违背我的将令,擅自下达全军撤退的命令”

    “我只是不希望这十几万儿郎,为你那糊涂的命令而尽皆丧命!”公孙竖毫不退缩地说道。

    “你……”

    公孙喜满脸羞怒,连指着公孙竖的手指都在颤抖。

    忽然,他指着公孙竖厉声喝道:“给我将他拿下!”

    “我看谁敢!”公孙竖大喝一声,在他身旁的蒙仲,亦下意识地用手按住了腰间的佩剑。

    事已至此,他岂能坐视公孙竖被制服

    但出乎他的意料是,纵使「拿下公孙竖」乃是公孙喜的命令,然而周围的魏军兵将却不见有什么动作。
1...175176177178179...3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