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御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仗剑至天涯

    统治江山社稷又怎会是一句简单的对错就能概括的。

    赵宗武并没有直接理会朱由检的索问,而是踱步向殿中走去,看着空悬的龙椅,恭恭敬敬的行了大礼,三拜九叩。

    之所以要行三拜九叩的大礼,这并非是做给旁人看的,而是赵宗武这心中对死去的朱由校有亏欠之意。

    “陛下!臣回来迟了……”

    说完此话,赵宗武便缓缓站起身来,转身看向气势逼人的朱由检,道“正如信王殿下刚才所讲,言大明当前正处危难之时,那本公就想问信王殿下一句,我大明到底有什么危难的?”

    赵宗武这一反问,让朱由检先是一愣,接着便笑道“定国公就不在朝堂,恐并不知当前政局。

    现阶段我大明各地灾荒不断,尤其是陕甘之地已经出现了民乱的苗头,如果说在这样一个光景下,朝廷不能尽快将其处置,恐会酿成大乱。而在这一特殊时期,如果大明的皇帝是一位幼儿,那么难免就会把朝堂大权旁落外人手中!”

    听着朱由检说的这些,赵宗武的脸上满是嘲讽,道“据本公得到的消息来看,虽说陕甘之地有不稳之局,但那更多的是因为陕甘之地百姓,因为闹了旱灾使得地里产出尽无,朝廷只需根据陕甘之地的实际情况,调拨粮食前去赈灾即可。

    怎到了一些人口中就成了乱国之事?难道说百姓想要活命,想要向当地官府进行示威就成了祸国殃民的存在?

    再者说,就算是陕甘之地出现暴动,我大明的江山社稷也根本不会出现一丝动摇!

    辽东新军乃先帝特批所立,我辽东健儿身为大明的子民,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大明的江山社稷出现一丝动摇!

    本公乃先帝爪牙,既然先帝已驾崩,那这帝位本就应是先帝子嗣继承!

    难道说信王殿下也想玩一出,景帝时出现的夺门之变吗?”

    对于朱由检,赵宗武他是一点面子都不会给他,他朱由检想借此机会登基称帝,那绝对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事情已经到这一份上了,就不会因为一两句话,而退却下来的。

    “赵宗武!你太猖狂了!身为大明的臣子,竟敢这般跋扈,你莫是把这京城当做你辽东来作威作福了吧!”见朱由检被怼的无话可说,在旁的郭鸣翎肯定不会袖手旁观,这个时候必须要把大义立稳,如果说没了大义,那别说是做皇帝了甚至于朱由检还会被扣上个企图染指帝位的罪名。

    可显然赵宗武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看了眼情绪亢奋的郭鸣翎,赵宗武这脸上多了几分笑意,接着便反问道“你是叫郭鸣翎对吧。”

    那郭鸣翎听后当即昂首道“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在下正是郭鸣翎!”可就在郭鸣翎刚把话说完,从殿外窜进来数位锦衣卫。

    “郭鸣翎,福安人士,早年因科场舞弊罢免官职,后几经辗转入京,做了信王府的坐席,然其在信王府期间,不尊圣贤,却整日行巫蛊之术……”

    虽然说赵宗武不能把朱由检,设计谋害朱由校的事情给公布出来,但是查朱由检身边的人,给身边的人定罪,那还是异常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赵宗武要掌握锦衣卫?

    目的就是为了在合适的时候缉拿他想缉拿的人!

    在赵宗武讲述完这些后,进来的锦衣卫根本就不给郭鸣翎反应的机会,直接就把他给当众拿下,并直接给带走了。

    这突如其来的改变,让朱由检震惊不已,指着赵宗武愤怒不已,但刚要说些什么时,却被赵宗武打断继续起来。

    而这一打断,赵宗武就接连捕获了九十一名官员。

    以郭鸣翎、张昌思、孔敏新为首的信王一派,竟在短短盏茶的功夫,其主力尽数被锦衣卫缉拿,立时抓进了北镇抚司的诏狱!

    “信王殿下,真不知道你身边都聚集了一群什么样的人,就这样一群道貌岸然的小人,你居然还那么的相信!”

    赵宗武手持被抓的这九十一名官员查出的种种罪状,一句反问直接干掉了朱由检最后一丝拼劲。

    出现眼前的这一幕,也让在场众人尽皆震惊,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更没有想到,这昔日被传的武夫居然两三招,就把咄咄的朱由检打去了势头,这还是他们认知中的赵宗武吗?

    难道说之前有的种种传闻都是假的吗?

    还是说这中间存在着怎样的曲解之意?

    。

    (iishu)是,,,,!




第020章:国公联手
    【】(iishu),

    在京城的所有人,都犯了一个最常识性的错误。

    赵宗武既然能从无到有,用了短短数年的时间,把强盛的建奴势力驱逐出辽东,这本身就是一位坚韧睿智的狠角色。

    试想这样一个狠角色,又怎会去主动犯那么多错误?

    由其还是别人眼中憨货一般的存在。

    若赵宗武他真如京城传闻的那般,恐强悍的建奴大军,也根本就不可能会被驱逐出辽东地界。

    要知道从万历末年开始,大明就一直为建奴大军烦恼,甚至于为了能够稳定住辽东出现的溃势,朝廷还创造性的开设了辽饷。

    但每年数百万两银子撒出去,撒在辽西的地界上,但是这做出的效果,却远远没有未取得,朝廷一分支持的东海镇要好,甚至于连三分之一效果都没达到。

    若非有赵宗武在辽东前线,率部顶着巨大的压力,恐孙承宗他们根本就收复不了辽西之地。

    因为历史进程就是这般演变的。

    可怜这些京中高高在上的权勋、京官,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这一层,按照他们的理解,以及他们臆想出来的赵宗武,或许本就应该是这样的吧。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前的浪花死在沙滩上。

    有些时候在竞争激烈的朝堂上,过早的去向外界展露自己的势力,这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正如现在的阉党,想做皇帝的朱由检,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把势力摆在了台面上,并且先前的斗争已经把他们的底牌都用光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赵宗武就是那只黄雀。

    因为心中很清楚这里面的道道是什么,再者赵宗武也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因此他从没有把李康妃、郑贵妃她们放在眼中。

    她们不管再怎么折腾,可时代终究不是她们所处的那个时代了,现在的时代已经由年轻一代接管了。

    所以赵宗武一直在等待朱由检出招。

    尽管说他先前去过信王府,也警告过朱由检,但是心中存在野心的人,又怎会被警告所恐吓住呢?

    只是赵宗武没想到朱由检,居然会这般嚣张的出现在乾清宫中。

    “今日本公前来乾清宫,除了帮助信王殿下铲除身边宵小,我大明皇族,堂堂信王殿下,怎能被那人所蛊惑?这要是传出去丢的就是朝廷的脸面!”看着呆坐在座椅上的朱由检,赵宗武神情淡然的陈述着。

    此时赵宗武的气场很足,以魏忠贤、李康妃、郑贵妃为首的一应存在,都神情异样的看着他讲述。

    众人这心中都想知道,眼前这个气场强大的男人到底想干什么。

    “再一个我大明当前正处动荡之时,朝纲混乱,且建奴仍是我辽东,我大明的心腹之患,若让远赴奴儿干都司的建奴势力,知晓我大明朝堂今日之混乱,恐生异变……”

    原本众人这心中并没有什么,可当听到赵宗武提及建奴时,这众人的眼神却变了又变。

    ‘什么意思啊!这算是威胁吗?’

    ‘不是说建奴已经被打败了吗?!’

    ‘怎么这还有建奴的事儿?’

    ‘建奴不是都已经被驱逐出辽东了吗?建奴还敢来威胁吗?’

    在很多人的心中,恐都是这样一种心理,没人心中会明白,此时的建奴依旧是大明的巨大威胁。

    尽管说现在的建奴不来主动找事,但是裹挟大批汉人远赴奴儿干都司发展,恐苦心经营的建奴就不是先前的那样简单了。

    “为此,本公愿出山帮助新皇稳定朝纲!”

    此言并非赵宗武所讲,众人这心中都很惊怵,惊怵谁敢在这个时候说这等话语?

    循着声音看去,只见英国公张维贤神采奕奕的走进殿内,那一身国公袍服穿在身上,格外衬托出其气势。

    但这并不是结束。

    “本公,亦愿出山协助新皇稳定朝纲!”

    紧随张维贤身后,一项深居简出的成国公朱纯臣此时亦出现,相比较于老迈的英国公张维贤,此时朱纯臣正处而立之年,那对于权力更是心热不已。

    “本公,亦愿帮助新皇稳定朝堂!”

    接着朱纯臣后面的,正是那位被改了封号的平国公徐希,只不过相比较前两位国公,这徐希脸上却带有几分玩味。

    谁能想到一项不被世人看重的他,居然有一天能够这般堂而皇之的出现在乾清宫,并且还这般嚣张的讲着。

    留在京城的英国公府,成国公府,平国公府,这代表着大明勋贵的顶尖势力,作为武勋出身,尽管说朝廷对于他们的态度是抑制的表现,而他们作为与国同休的国公,本身也需要避嫌一二。

    这也使得他们都是潜藏在朝堂之后,默默耕耘自己麾下的势力,闷声发大财的存在。

    张维贤,朱纯臣,徐希的接连出现,让魏忠贤、李康妃、郑贵妃、朱由检他们都惊呆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一幕,更没有想到赵宗武居然把张维贤他们给聚拢了起来。

    没错!

    这件事不带任何怀疑。

    能让张维贤他们一同出现在乾清宫,此事必是赵宗武在背后暗中出力。

    看着走进来的张维贤、朱纯臣、徐希,在殿中站着的赵宗武冲三人是微微点头,接着便铿锵有力的讲道“本公,亦愿帮助新皇重振朝纲!”由他最后来发言,彻底将在场众人都给镇住了。

    大明最顶尖的武勋势力,如今竟有四大国公愿联手出山,帮助新皇重整混乱的朝纲,先前的种种争吵,在这时都变得是那般的苍白无力。

    魏忠贤他们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解读。

    外有定国公手握辽东数十万大军,内有英国公执掌京营十余万大军,再加上成国公、平国公左右帮衬,这代表着怎样的势力?

    原本这些单独算起来,根本就不算是什么事情,毕竟大明武勋自土木堡之变后,就在朝堂上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

    但是谁能想到局势会变得这么快,快到朝中大臣都没有反应过来,竟发现武夫势力再度强势了起来。

    。

    (iishu)是,,,,!



第021章:崛起吧!大明的国公!
    【】(iishu),

    “你!你们怎么能出山重振朝堂……”

    殿内寂静良久,可郑贵妃仍强撑着心中的震撼,努力让自己变得平静,脸上带着笑意讲道。

    虽出面指出了赵宗武、张维贤他们联合出山的不妥,但是这指责的底气,却显得那么的不足呢?

    “哦?”只见赵宗武这脸上带着笑意,缓步而行,看向郑贵妃讲道“听郑贵妃之言,让妇人干政就是对的?”

    既然已经阐明了自己的态度,更向朝中大臣讲明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么从此刻开始就没了礼貌,因为这退半步就是万劫不复!

    郑贵妃听到此话被噎得难受至极,但是旋即又讲道“本宫从没想过要干政,定国公这说的是李康妃吧!”

    嚯。

    到底是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都到了这个时候,还看不清楚当前的局势,原本这四位国公联合出山,就已经代表着最强大的势力了。

    你在这个时候不想着联合身边的竞争对手,去把这个最强悍的势力给率先解决掉,反用其言猛踹本就不强大的自身。

    郑贵妃此话一出,直接就把李康妃彻底打了下去,根本就不需要赵宗武、张维贤他们再多讲什么。

    但是郑贵妃就没意识到这一点。

    “本宫只是暂代远在洛阳的福王陈述,正如定国公方才讲的那样,当前大明朝纲混乱,福王作为大行皇帝的皇叔父,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其子嗣梳理则混乱的朝纲!”郑贵妃越说越觉得自己在理,接着就继续讲道“再者说福王乃神宗子嗣,不管是从哪一条论述,都有资格回归京城,协助新皇重振朝纲。”

    讲到这里,郑贵妃这脸上带着几分亢奋,内心深处更是夸奖着自己,看来本宫这还是很能说的,条理清楚。

    只是郑贵妃此言讲出,却让游弋在朝堂的老油条心中暗道坏了!这下彻底坏了!

    不仅把李康妃给踹掉了,郑贵妃这还玩了个自爆。

    这不,老油条们还都在想着怎么回话时,张维贤的脸上带着微笑,道“郑贵妃要是这般说,那老臣就要多说几句了。

    自大明立国算起,就从没有过藩王就藩后,无诏,无特事,离开藩地入京的,如果藩王无故离开藩地入京,那可就不仅仅是夺爵论罪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再者说我大明何时有过藩王摄政的先例?

    就以祖制来说,国公协助皇上重振朝纲还是存在过得,在场大臣都是饱读圣贤书的大明精英,这里老臣就不一一举例了。

    不过郑贵妃有一点说的没错,后宫干政本就是不好的存在,因此郑贵妃能深明大义的指出李康妃之错,老臣还要向郑贵妃行礼!”

    这姜还是老的辣啊,仅仅这一席话直接当众否掉了李康妃,郑贵妃她们的意图,甚至于让跋扈的李康妃噎得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说啥?

    她还能说啥?

    难不成撕破脸说,张维贤你个老贼!

    七年前就是因为你,老娘才没有获得这至高无上的权力的!
1...157158159160161...21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