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子要翻天啊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爱看热闹
 “何为两税法?”就连化朗都有些正视起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人。
 北地选拔的官员,果真这么有一套吗?
 “所谓两税法,即将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只要有资产、土地,就要征税。”
 文岗生的一席话,引起了众人的沉思。
 他说的确实有道理,但增加对大地主的征税,必会带来反弹。
 一时间议论纷纷,却没有定论,但谁也不敢贸然去反驳他,毕竟,他们自己是没办法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眼看着天又快黑下来了,对于这件事情的讨论还没有结束。
 蔡文瀚清了清嗓子,引来众人的侧目,“蔡大人,有何见解?”
 “王爷,不如问问王妃怎么看?”
 众官员实在是没有想到,他们居然听到了这么一句话?
 什么意思?
 他们一群男人都解决不了的国家大事,要让一个妇道人家出来?
 听这意思,还是去求教?
 “蔡大人,这个就不必了吧。王妃虽然有过种植经验,毕竟年轻,还是个女子……”礼部的官员黄震东率先站出来说道。
 “不不,黄大人,这事儿说不定,王妃的见解远甚我等男人啊”,蔡文瀚摸着胡子做答。
 京都的上百口官员面上都是强忍的怒意,这北地来人,就算是想为那个女人造势,这样也过份了吧。
 家国大事,岂能儿戏!
 苏空青看着他们的表情,冷冷的笑,“等会儿有你们后悔的时候。”
 “去请王妃!”
 慕景逸捏了下眉头,他并不指望罗小乔能有什么办法,但是毕竟是个建立威信的好机会,还是让她看看。
 就算她真的没办法,他也能让她全身而退。
 “王爷,这……”几个小官欲言又止,但看到左相和右相隐隐摇头之后,都退下去不说话了。
 大殿里面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罗小乔正在后院准备饭食,听到传信后,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跟着明一过来了。
 “给王妃看坐!”
 “王妃,您坐!”立刻有下人将座椅安置在慕景逸旁边。
 罗小乔安静的等着,片刻后,文岗生躬身递了一份文书上来:“王妃请看!这是下官刚刚整理的议案,请王妃定夺。”
 罗小乔随手接过来,瞄了两眼,就放到一边了。
 文岗生的眼睛一直盯着她看,见到此时,眸子一点一点垂了下去。
 她这表情,应该根本没有细看吧?果然,不应该对这个女人抱有什么希望。
 就在文岗生有些心灰意冷的时候,罗小乔清亮的嗓音响了起来:“文大人,我看不懂,你直接拿白话给我讲讲吧。”
 几个京都过来的官员一听这话,面上差点没掩住鄙夷之色,这位王妃连藏拙的心计都不会吗?她真的担的起一guo zhi mu?
 文岗生没管这些,他将自己的理由和想法,都说了一遍。
 罗小乔听得连连点头,“文大人的主意,主要从税制上面做了改进,但并没有改变土地私有的原则,对吧?”
 “是!”
 罗小乔眨眨眼,“那么你们想过没有,现在战乱之后,出了一些无主之地,还能继续用均田制来分,但当国家管控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兼并继续扩大,到无地可分的那天,怎么办呢?”
 “王妃的意思是?”文岗生抬起了头,目光炯炯。
 “我不否认,你的办法是个好办法,但我这里,有个别的主意,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请说!”文岗生根本顾不上尊卑了,他一心就想知道,还有什么,比他冥思苦想研究了三日的法子,更好的法子。
 “我的法子,名字很粗俗,就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罗小乔一笑,说的毫无压力。
 “土地永远归国有,家庭只有使用权,土地出租给家庭,农户除了交少部分粮食和税金外,其他的,全归自己所有。至于地主的土地,一样的征收法子!”
 “嘶……”这个是真的闻所未闻了。
 “不知王妃可能详解,这是何意啊?”蔡文瀚问道。
 “首先,可以解决有一天,无地可分的窘况。其次,可以解决农户劳作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再次,可以增加我们的税收。最后,如果暂时不能有收获,我北地,不是可以赊粮食吗?可以继续推广。”
 鸦雀无声,真的是鸦雀无声。
 
娘子要翻天啊 347 阳谋
 似乎是怕他们的震惊还不够,罗小乔又接着说道:“现在局势不稳,不适宜动世家的利益,终有一天,土地要全部收归国有!”
 这句话,似乎是一滴水滴进了热油中,要整个大殿的气氛都诡异了起来。
 自然,反对的居多。
 “王妃,您可知晓,我大楚的世家到底有多少,他们又有多么大的能量?”
 “动了他们的利益,引起的反弹,可不是各地起义这么小打小闹的了!”王华歆也十分不赞同。
 吏部尚书史原儒更是摇着头,一脸的不可置信,“王妃年幼,恐思虑不周。年前朝廷只是动了封王利益,就造成了现今的局面,此事还得慎重议啊!”
 不过,说话的主要是京都的官员,北地以傅跬居首的一干人等,全都默不吱声,等着听下文。
 他们倒是挺想附和,但想着前次被打脸的疼痛还没过去,暂时还想观望一下。
 蔡文瀚那自是坚定的站在罗小乔身后的,闻言问道:“王妃提议的,是说将来局势稳定之后的事情吧,王妃既然提了,必是有所思量吧。”
 罗小乔点头,慢悠悠的说道,“我说的是往后,并不是现今。往后土地所有权要全部收归国有,个人只能拥有使用权。什么叫使用权呢?就是你可以在土地上面盖房子,盖得房子是自己的,但是土地是租的。”
 罗小乔的声音徐徐缓缓,把现代土地政策那一套说了一遍,建国那么多年,被无数人印证的政策,自然是有其独到之处的,用在这里,虽说早了一些,她也只是先打个预防针。
 只要说服了这些官员,具体落实的那天,有的是人会去想完善的措施。
 左相化朗一脸的不赞同,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王妃,且不说此事可行性到底有多大,您想过怎么从世家和地主手里收拢土地吗?难道要强夺不成?”
 “左相,您也不要为难王妃,她只是提出一个设想,又不是说一定要执行。”史原儒倒是给了个台阶。
 “不,这套政策是一定要执行的!”
 罗小乔说的很坚定,“将来的土地,只出让使用权,全部出让七十年!也就是说,你可以在地上盖东西,种庄稼,但七十年后,如果想要继续使用土地,就要交转让费。”。
 “七十年内,拥有土地的人想要转让地产,也要缴纳土地zēng zhi shui等各项税款!”
 罗小乔没有管他们已经开始变白的脸色,继续往外一条一条的抛。
 现在的国家治理太乱了。
 历代皇帝心内不安,始终有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心理。所以权衡再三,通过分封制保证其皇位传承,造成大楚当前诸王和藩镇林立。
 且仅从北地的状况就能看出,封地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现自治,不利于朝廷的中央集权,在遇到战事的时候,也尾大不掉。
 这一盘散沙的大楚,必须慢慢改变,中央拥有绝对的权威,才好推行政策,慢慢改善民生。
 而土地,就是命脉。建国初期最先做的事情不就是土改吗?历史上无数的农民起义,也都是围绕土地开始的。
 所以,收拢权势从收拢土地做起,应该不会有错。
 “王妃可知,这阻挠有多大吗?”化朗满心的抵触,连带着对罗小乔多了一丝敌视。
 “我并没有说强行收地主的土地”,罗小乔看了看殿内的一圈人,除了几个没有恒产的寒门子弟,其他人的神色都说不上好。
 “王妃何意?”化朗接着问道。
 “众位大人饱读诗书,应该听说过“推恩令”吧?”
 蔡文瀚的眼睛瞬间就亮了,他似乎明白罗小乔想说什么了,他的嘴角抽了抽,“丫头想用阳谋?”
 傅跬似乎也反应过来了:“众位想必都清楚,在我大楚,除非特别糊涂的家族,普遍推崇立长不立贤,立贵不立长。嫡长子继承绝大多数的家族产业,而其他的兄弟,哪怕也是正妻所出,都只能分到很少量的一点财产,对也不对?”
 “傅大人说的是”,这是事实,几乎没有人反驳。
 “下官猜测一下,王妃的意思,是不是想把推恩令在土地分配这里利用一下?”
 “是的”,罗小乔眯眼说道,“朝廷可以下令,要求世家或地主,将自己的土地分给自己所有的儿子,如果一个世家人口够多,十几二十个儿子一分配,儿子的儿子再继续分配。那么,并不需要几代下去,世家手中的土地只会越来越分散,说不准有些后代只能够自己耕种。是吗?”
 “是!”没有人反对这个说法。
 “且不说会有不少不肖子孙变卖地产。即便一直都是好的,到了那个时候,朝廷出合理的银两,将土地上收上来,阻力会很大吗?人们会为了那一星半点的土地,来跟庞大的朝廷对抗吗?”
 “这……”化朗心中凛然,“王妃,您怎么就确定,世家不会阴奉阳违。”
 罗小乔轻“呵”一声,“因为人都是自私的!”
 “就算世家想要反对,但他们的儿子呢?嫡长子可只有一个!巨大的财富由嫡长子继承,本就招人眼红,如果他们再阳奉阴违,您说,其他儿子会不会揭发?您说,他们会不会内乱?世家还是不透风的墙吗?”
 “嘶……”大殿里一片抽气声。
 只要靖王敢将这推恩令颁布下去,就连化朗,就算他知道朝廷最后的目的,恐怕也只能照办。
 这就是阳谋!温水煮青蛙,这位王妃好算计!
 化朗沉吟了片刻,还是有些不踏实:“王妃想过没有,对付小世家,这么推行下去可以,但是像姜家和钱家这样的,还有那隐形的世家,诸如“宝丰隆钱庄”背后的势力,如果他们执意不肯,联手起来,又该如何应对?总不能来一个杀一个吧?”
 “你说的有道理”,罗小乔看着远方,眼中闪出一丝利光,“听过“二桃杀三士”吗?”
 “朝廷出让一定的利益,让他们自己斗,大人觉得如何?”
 “嘶……”就算那一直站在边缘,始终没有说话的小官,此时都忍不住抬起了头。
 此时,他们心内忽然明白,那句“巾帼不让须眉”是个什么意思!
 此时,他们的心灵已经被罗小乔重创,终身无法治愈那种!
 这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农女吗?
 站在这里,明晃晃的告诉他们,老子就是用阳谋,玩儿死你们所有人的女人,是个农女?!
 
娘子要翻天啊 348 因地制宜
 “文岗生!”慕景逸唤了一声。
 “下官在”,文岗生上前一步。
 “这魏州交给你,按王妃所说,属于官府的地产,承包给百姓,五年之内,本王要看到此地人数过百万,富裕繁荣,可敢领命?!”
 “下官领命!”文岗生的脸激动的泛红!
 考了多少年的功名,到而立之年,终得以一展抱负了。至于治理此地的难度,他事前做过工作,加上乌甲卫的小队也跟着驻扎,困难肯定有,但是可以克服。
 “文大人,我在此地会逗留一段时日,助你步上正轨!”罗小乔也补了一句。
 这话一出,慕景逸似有所感,有些不赞同的看了看她,但终是没有说话。
 “王爷,恐怕你得先行了?”
 回到屋子后,罗小乔与慕景逸打起了商量。
 “为什么?”
 慕景逸十分不赞同,别说她身体不方便,就是当前的局势,也不能放心的把她一个人留在后面。
 “听我说”,罗小乔按住他的手,“我们一路行来,什么样子你都已经看到了,已然民不聊生,不能拖下去了。”
 慕景逸锁紧了眉头。
 “王爷,危机时时存在,我走的慢,不能再拖你的行程。”罗小乔笑眯眯的。
 “没有人敢非议!”
 罗小乔摇头,“王爷,你不想让我随你快马加鞭,舟车劳顿吧。你先去朝中接掌皇位,扫清魑魅魍魉,为我开辟一条更顺畅的道路,岂非更妥?”
 慕景逸知道她说的有道理,但就是不想留下她一个人。
 “王爷,你放心,让苏空青带一队乌甲卫跟着我,不会有事的。我顺着你走的路行走,你还能事先帮我做好安排,岂非更妥?对吧?”罗小乔说。
 “本王更愿意送你回去北地!”慕景逸有些后悔。
 “不是说过,你在哪儿,我在哪儿吗?”罗小乔笑,“好了,就这么说定了,我等你登基的好消息!”
 ……
 不管靖王殿下再怎么不乐意,在罗小乔的坚持下,以及众官员的力荐之下,一行人拔营了。
 没了罗小乔在,他们行走的速度极快,约莫半个月,就回到了曾经的汴州。
 他们途中路过了一百多个州府,北地跟来的官员原有三百多,抵达汴州后,仅余一百人,其他的都被他就地认命,治理一方了。
 皇上已是太上皇,在宫中的居所整日不出。
 慕景逸告庙登基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并将北地的一干官员全部分散到了三省六部当中。
 一朝天子一朝臣,所有人都清楚明白。
 但既然这朝天子是他们拥戴的,不少大臣自认为有从龙之功,对于北地来的这群人,有些瞧不上。
 “史大人,此次皇上虽然只新任了户部和工部侍郎,没动其他人,但是你吏部,也多了两个侍郎吧。我礼部还有其他几部,也有不少官职,给了北地过来的官员。您怎么看?”
 史原儒摇着头“皇上的心思,不可议不可议啊!”
 “史大人,咱们当然不敢置喙圣上的决定。但是,下官问过,那北地过来的,居然绝大多数都是秀才出身,甚至有不少人,连秀才都还不是,您说,这能成吗?”
 礼部尚书王镜文,心内有些不很爽利,“下官还是头一回做事情,要看底下人的脸色呐。”
 工部曹魏轻声嘟囔,“我大楚官场,向来讲究“同门、同乡、同科”,往后啊,怕是要变天喽!”
 但是没用多长时间,这些官员就闭嘴了。
 因为铁路要开建了,那条由汴州直达闾关的铁路!
 消息一抛出来,举朝震惊!众官员面面相觑。
 谁来建?派谁去?谁给钱?
 “怎么?没有人自谏吗?”慕景逸坐在上首,眯着眼睛问。
 建铁路是个肥差,要是换了以往,他们所有人都会想要扑上去。
 但现在,户部根本拿不出来钱,工部那些脑满肠肥的,哪里懂得技术?
 众官员推推搡搡,一时间陷入了僵持。
 “启禀皇上,下官可率工部前去”,祁元澄出列。
 “银两由我户部筹措!”葛正桐也硬气了一回。
 京都官员头一次直视了这帮他们心里的土包子。
 现在土包子都能动辄拿出上千万两的银两了吗?其实他们才是土包子吧!
 慕景逸的手段雷厉风行,他想要推行的政策,不容许丝毫反抗!
 与之前所料差不了多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颁布下去,老百姓欢欣鼓舞,但地主和世家却一肚子的不满意。
 凭什么?!原先只要把土地往有功名的人身上一挂,就可以免税。现在居然所有人都要交税?不能接受!
 有几个倚老卖老的,直接被他抄了家,杀鸡儆猴。
 军权已然全盘掌控在新皇手中,世家们暂时不敢正面抗,只在背地里做些小动作。
 毕竟,还没有到征税的时节,时间还早。
 ……
 罗小乔留在了魏州,几日的探访,她看出来了,此地两级分化严重,有钱人还是极为有钱,穷的是府衙和老百姓。
 所以日前,府衙才会巧立名目,继续从平民身上盘剥。
 罗小乔冷笑一声,都穷成这样了,那些富户也没见出来赊粥,可见为富不仁的居多。
 既然如此,那就从他们身上赚足银两,再返给百姓!
 现在寒冬腊月,什么行业能最快速的吸纳劳动力,让老百姓吃上饭?她还得琢磨琢磨。
 安全起见,罗小乔一行人的身份没有张扬,世家以为她早就该跟着靖王回京,没想到她以一个投亲的身份留了下来,还租住了一处院落。
 “紫苏,收拾一下,我们去地里看看,多带点吃的,中午就外头吃吧”,罗小乔吩咐说。
 “好的,夫人”,为了配合身份,紫苏也跟着改了口。
 魏州不比北地,此时虽是冬季,却没有那种刺骨的冷,今日也无风,天气晴好。
 顺着发黑的土地一路行下去,罗小乔一边走一边摇头。
 “夫人”,果农蔡福山也跟着过来了,“俺看这边,白天挺长的,地里都是黑土,问了问老乡,雨水也不错,前些年他们棉花也产的不错的。”
 罗小乔点头,明白他的意思,她一早就说过,可以因地制宜,种点经济作物。
 “放手!这是我的!”回去的小巷子,居然见到两个锦衣公子在争抢什么东西。
 两个小孩子也顾不上衣服被弄脏,在地上滚了好几圈,厮打在一起。
 “咕噜噜……”就有一物滚落到罗小乔脚下。
 “夫人”,紫苏见她有兴趣,忙弯腰捡了起来。
 “是我们的!”两个小公子也顾不上打架了,一起跟着冲了过来,被明一他们挡在了外头。
 罗小乔把东西在手里转了一圈,“哟”,这不是罗氏产的玩具吗?
 “你们很喜欢这东西?”罗小乔问。
 “跟你说不着!”小公子还挺傲气。
 “说了我才还给你哦,而且我这有有更有趣的”,罗小乔一边说,一边从兜里又拿出来一个木制关节人偶,就是那种每个关节都能动的人偶。
 她摆弄了几下,两个小孩子眼睛都快直了“你问吧。”
 
娘子要翻天啊 349 大型游乐场
 “在魏州,像你们这样的小孩子多吗?我的意思是,能吃饱饭,还喜欢玩儿这种东西的”,罗小乔问。
 “当然多了,你不知道咱这条巷子叫“麻石巷”吗?大户人家都住在这里”,大一点的孩子说。
 “麻石巷……人多吗?”罗小乔挑眉问,顺便往远处看了看,这条巷子的确挺长,来了这么久,倒是没怎么留意。
 “你不会数大门吗?小宇,我们走吧,娘说有拍花子的”,大点的孩子拉着小点的就要走,连他们手里的东西都不准备要了。
 “等等,给你!”罗小乔说话算话,也没为难他们,就把东西递了过去。
 “我住在这条巷子尽头,租的老杨家那里,欢迎你们过去玩儿”,罗小乔说着,两个孩子转头就跑远了。
 “夫人,我们也回去吧”,紫苏问她。
 “明一,你去衙门问问文岗生,这魏州的人口,尤其是富户的人数情况。”
 “好!”
 院子里,紫苏正摆弄着木耳,有敲门的声音响了起来。
 “谁啊”,紫萱上去开了门。
 一个挺和善的妇人,拉着两个男孩走了进来,后面还跟着两个嬷嬷。
 “这位夫人,谢谢您送孩子的礼物”,妇人很有礼貌的说道。
 小宇在院子里把玩的东西被她看到后,她立刻就认出来了,是大丰坊的模型,听说挺贵的呢。
 看来新搬过来的邻居不一般,她就想着借由孩子的事情,过来探看探看,打个招呼。
 “也没什么,跟两个孩子有缘,送他们了”,罗小乔笑眯眯的。
 “这是小威,我大儿子,那个是小宇,是我次子”,妇人指着孩子说,“我家是东头杨家的”。
 “嗯,杨夫人坐”。
 紫苏已经接过嬷嬷递过来的礼物,并没有打开,就放到一边桌子上了。妇人见她们行事如此有章法,更是高看一眼。
 罗小乔一边说,一边给他们递上了几杯茶,芬芳的味道,惹得两个孩子深吸了一口气。
 “这是何物?”杨夫人自诩见多识广,也实在是没喝过这种茶。
 “这叫茉莉花茶,也就是你们说的萼绿君做的茶”。
 “萼绿君?”妇人吃了一惊,深吸一口气,继而莞尔,“是这个味道。”
 “都说南越之境,五谷无味,百花不香。耶悉茗花和末利花特芳香者,缘自胡国移至。没想到,居然还能做茶?”
 “夫人高见”,罗小乔笑了,看来还是个有文化的。
 “这是蘑菇?”正说着,紫苏已经挤干水分,要去下厨了。
 “自家长得,不是好东西,夫人要有兴趣,不如一起吃顿便饭?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罗小乔笑着说道。
 那妇人自然是百般推辞,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就要告辞离去。
 正在这个时候,“刺啦……”紫苏将蘑菇已经下到了锅里,蒜黄炖蘑菇的香味传满了院子。
 “娘……”小宇眼巴巴的望着厨房的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