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崛起1639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林春

    “还不拜见大将军!”

    一名士兵厉喝一声。

    “小王……小王朱宏治拜见清国奉命大将军,求大将军饶命,饶命啊!”

    朱宏治扑通跪下,磕头大叫。

    身后众人也纷纷跪了下来。

    “哼!”

    阿巴泰哼道:“朱宏治,你渔肉百姓,还有脸向老子求饶,你说说,你的几万顷田地是从哪儿来的你的万贯家财是从哪儿来的,你的美貌姬妾又是从何而来,你恶贯满盈!

    本大将军奉我大清皇帝之命,替天行道,杀的就是尔等贪官污吏,还明国老百姓一个公道,来人,把朱宏治父子和王府恶奴拉下去斩了!”

    “大将军饶命,大将军饶命啊!”

    刹那间,底下哭喊震天。

    一群士兵把以朱宏治为首的数十人拉了下去,手起刀落,砍下了脑袋。

    阿巴泰又看向了那群女人,都是朱宏治的妃嫔和漂亮的宫女,其中有两个,让他的目光留连难返,好一会儿才道:“带下去,赏赐给有功将士!”

    “喳!”

    早有亲信注意到阿巴泰的目光,虽然阿巴泰说的好听,可实际上,他已经给自己预留了两个下来,如果这点眼力没有,也不配做阿巴泰的亲信了。

    果然,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乐滋滋的冲上前,一人一个美女,抱起就走,独留了两个下来,由几个婢女牵去了一旁。

    “嗯”

    阿巴泰满意的抽出了旱烟袋,扑哧扑哧的吸了起来。

    “大将军,大将军!”

    就在这个时候,一骑急速驰来,满脸的惊惶之色。

    “什么事”

    阿巴泰沉声问道。

    骑士滚落下马,连礼也顾不得失,就急声道:“大将军,图……图大人全军覆没了!”

    “什么”

    阿巴泰大吃一惊,还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

    也确实,图尔格的实力与他不相上下,领军五万去攻打临清,哪怕久战不下,也不至于全军覆没啊!

    “说清楚点!”

    正蓝旗佐领土尤克厉声道。

    “大将军,是这样的!”

    这名骑士把打探到的消息一五一十道出。

    顿时,喧哗声大作,多少年了,大清从没有损失过成建制的牛录,又逞论是五万大军,虽然五万军中,满洲人只有三十个牛录,其余人死了不心疼,但问题是,阿巴泰手里也只有三十多个牛录啊!

    阿巴泰也是面色一阵不正常的潮红。

    虽然他是皇太极的人,与图尔格天生不对付,可那只是内部矛盾,在对外方面是一致的,图尔格全军覆没,意味着他这一支人马已经陷入了险境。

    毕竟清军在河北山东肆无忌惮扫荡的前提是明军畏战避战,真正论起在河北的军事力量,明军数倍于清军,如今荡寇军取得了大捷,未必不会刺激到明军,乃至于崇祯,如果崇祯下了死命令,从后方堵截自己,搞不好自己这一支也回不了沈阳。

    “大将军,大将军!”

    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又一骑飞奔而至,禀报道:“北京密探传来消息,崇祯已下旨斥责周延




第二二四章 过路德州
    崇祯在圣旨中,自然不好意思说荡寇军全歼了图尔格五万人,只是严厉斥责周延儒,把他骂的罪大恶极,狗血淋头,然后话音一转,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限时一月,务必全歼阿巴泰部。

    周延儒与几个总兵一头雾水,又战战兢兢,纷纷磕头谢恩。

    周延儒原想留骆养性和王德化喝口水,顺道使些银子疏通下关系,打听京城的动向,可这二人如避瘟神般,板起脸来公事公办,告之了崇祯下旨的来龙去脉,随即转身就走,这也从侧面表面了崇祯的态度。

    分明是一个月之内拿不下阿巴泰的脑袋就要动真格了,而骆养性和王德化并不看好周延儒,根本不愿再与周延儒有任何牵扯。

    周延儒领会到了这层意思,送走二人之后,脸面立时布上了忧色。

    刘泽清问道:“使相,难道那李信真灭了鞑子五万人马”

    “哎”

    周延儒叹了口气道:“既是朝庭来的消息,理当不会有假。”

    黄得功也道:“不瞒使相,黄某曾在高邮吃过李信的大亏,此人确是不凡,那时他还未成气候,后来他连下扬州、淮安,无论兵力财力都已非高邮时所能相比,若说他击败了鞑子,也并非没可能。”

    “哦此事怎讲”

    周延儒问道。

    其余众人也纷纷向黄得功看来。

    黄得功在高邮城下轼羽而归并不是秘密,但很多人不明内情。

    “也罢,既使使相问起,那末将就以实情告之……”

    黄得功咬了咬牙,把作战经过和盘托出,只隐瞒了收了李信粮草那一段。

    席间有了小声议论,黄得功在外界名声不显,但在大明总兵圈子里,是被看作和左良玉一样的人物,而且他的兵都是精兵,也不骚扰老百姓,名声比左良玉更好。

    既然黄得功都在李信手上吃了亏,倒是让人对李信生出了几分重视。

    “那皇上的旨意,该当如何”

    周延儒客气的询问。

    自天下大乱以来,尤其是近两三年,官军在各线战场上节节败退,武将的地位急速拨高,哪怕贵为朝庭首辅,都不敢对麾下的武将呼来喝去了。

    白广恩道:“朝庭既然得知了消息,那阿巴泰多半也已得知,我若是阿巴泰,必然于军心不稳之际集中兵力,打探清楚再作定夺,故末将以为,使相不必妄动,待东虏动,我再动亦不为迟。”

    “不错!”

    刘泽清点头道:“白镇台言之有理,免得被鞑子牵着鼻子走。”

    周延儒皱了皱眉,很明显,这两人有避战的意思,按他的本意,也不愿与满洲作战,但问题是,崇祯不敢拿总兵问罪,却绝对敢砍了他的脑袋。

    而他对总兵也几乎没有节制,如今朝庭的威仪百不存一,倘若他以克扣粮饷作为挟制的手段,信不信当天夜天就会兵变,到时候责任还是由他承担。

    周延儒不禁看向了黄得功,相对而方,黄得功还是比较正直的。

    不料,黄得功也道:“黄某觉得,还是打探清楚为好,咱们的军队是什么样,谁心里都有数,如果把握不好时机,只怕被鞑子一冲,当场就乱掉,所以不能轻易出兵。”

    周延儒急了,大声道:“黄镇名,那得等多久”

    黄得功道:“使相莫要着急,关键是打探清楚荡寇军有没有北上的意图,倘若李信带兵北上,那一切好办,咱们可与之前后夹后,鞑子必败,至于战后如何,到时再说。”

    唐通附和道:“黄镇台说的是,那咱们一边打探消息,一边在通州等待!”

    “好,好,即刻打探!”

    周延儒颇有些气急败坏,挥了挥手。

    ……

    图尔格全军覆没,在清军中造成了极大的动荡,各支队伍立刻放弃目标,向乐陵集中,大运河过了临清,便是德州,而临泉位于德州西偏北方向约两百里.

    德州是通往北京的水陆要冲,大江南北进京的水路、旱路均需经由德州,德州也是沿运河的四大漕运码头之一,素有车舟所会,食货集散,漕粮船挤、游人如织的美誉。

    或许大破清军的消息已经传了过来,当荡寇军水路并进,沿运河抵达德州西关码头的时候,老百姓不仅不慌乱,反而蜂涌如潮,前来观看。

    “这就是荡寇军啊,果然威风赫赫,难怪能打鞑子呢!”

    “是啊,鞑子这次入关,朝庭四十万人马躲的



第二二五章 各怀鬼胎
    在老百姓的挽留声与祝福声中,李信把水军留在了德州码头,自领步骑与炮兵向乐陵赶去,当三日后,兵抵乐陵城下之时,阿巴泰也已经把人马集结完毕,列阵以待,抢掠来的老百姓则关在乐陵城里。

    因图尔格被全歼,阿巴泰不敢对荡寇军有任何轻视之心,仔细打量向了数里之外的军阵。

    与传统的排兵布阵载然不同,足以两万计的qiang兵呈三行线性排列,后方是一门门带有硕大轮子的火炮,这火炮与自己的红夷大炮不尽相同,炮管较细,但更长,如果非要说有熟悉之处,那就是分布在两翼的骑兵,还是以蒙古骑兵居多。

    “蒙古人果然投了贼!”

    一名佐领禁不住的骂道。

    “诶”

    阿巴泰摆了摆手,看了眼身边的蒙古王爷,隐现不悦之色。

    那佐领也心知说错了话,连忙闭上了嘴巴。

    蒙古王爷则是尴尬无比,一名叫做帖木儿的wai meng王爷更是怒道:“投了敌的蒙古人,还能是蒙古人么,大将军,本王愿为前锋,为大将军破阵杀敌!”

    阿巴泰微微一笑:“暂时不着急,那李信倒非浪得虚名之辈,长qiang火炮配合使用,不是那么容易冲的动的,咱们且按兵不动,看他如何。”

    对面,荡寇军也在观察着清军军阵,刀牌手,车兵、炮兵、弓兵、骑兵井井有条,仅仅从气势和军容来看,就比明军强多了,难怪三十来万明军不敢靠近清军半步。

    高桂英从旁道:“李公子,不如先把火炮拉上去轰他,把他军阵轰散,再让蒙古骑兵冲击他的军阵,怕是满洲兵坚持不了多久。”

    李信并不吱声,现出沉吟之色。

    费三道:“蒙古人到底什么心思,谁都搞不清,从目前的场面来看,清军占有优势,能不用蒙古人还是尽量不用,咱们也不必急于拿将士们去拼命,其实阿巴泰不主动进攻,咱们也没必要去攻他,如今阿巴泰被牵制住,动弹不得,我不信周延

    延儒抓不住机会,可能最多两三日,明军会由通州的方向从后面包抄,让他们狗咬狗,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高桂英问道:“话虽是这么说,但明军如果仗着人多势众,把我们也给吃了,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费三摇摇头道:“高夫人,明军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能力,我觉得啊,咱们现在没必要和阿巴泰硬拼,他已民是瓮中之鳖,跑不了。”

    高桂英想了想,才道:“你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总觉得明军靠不住,算了,由李公子决定吧。”

    众人纷纷看向了李信。

    李信道:“不论是桂英姐,还是费三,说的都有道理,无非是立足点不同,桂英姐不信任明军,主张速战速决,而费三觉得既然明军十来万大军就在不远处的通州,我军应待明军到来再作决定,以免为明军做了嫁衣裳,这两种观点,各有所长,也各有不足,却没法互补,完全处在了对立面,只能选取一个。

    既然如此,那就再等等吧,看看明军到底会带来什么变故。”

    “得令!”

    众将齐齐施礼。

    荡寇军按兵不动,阿巴泰也不敢主动发起进攻,更不敢后撤逃走,两军相持了下来,彼此保持着高度戒备,并各自打探着明军的动向,谁都知道,明军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

    事实上明军在得到了荡寇军北上的消息之后,经再三商议,决定弃通州南下,唐通、周遇吉、白广恩、刘泽清、黄得功等总兵于四日率挥抵达了阿巴泰的背后。

    相较于荡寇军,清军更见紧张。

    素来胆小怕事的周延儒居然也有了底气,指着清军阵营,呵呵笑道:“今次一战,或可全歼鞑子,老夫必为诸位向皇上请功。”

    “多谢使相!”

    众将向周延儒草草拱手,但都带着些敷衍的意味,只有唐通,恭恭敬敬的施礼:“有劳使相了。”

    周延儒挥了挥手:“各自归队,听老夫号令行事!”

    众将纷纷回到了自己的队伍。

    “大将军,明军围上来了,速作定夺啊!”

    清军阵中,一众将领纷纷向阿巴泰急道。

    “急什么,本贝勒爷就等着这一刻!”

    阿巴泰冷冷一笑。

    “哦大将军有何妙策”

    土尤克连忙问道。

    阿巴泰马鞭一指:“在明军到来之前,我军若退却,荡寇军必然追赶,或许只有骑兵能跑掉,若果是如此,回了沈阳又怎么向皇上交待故我按兵不动,等着明军。

    从表面上看,敌众我寡,形势于我不利,但是一则,荡寇军是流贼,明军是官军,双方互不信任,互相提防,绝无可能精诚合作,二则,明军畏我如虎,我们可择其较弱一部突破,溃退的明军,反能为我们挡住追兵。”

     



第二二五章 各怀鬼胎
    在老百姓的挽留声与祝福声中,李信把水军留在了德州码头,自领步骑与炮兵向乐陵赶去,当三日后,兵抵乐陵城下之时,阿巴泰也已经把人马集结完毕,列阵以待,抢掠来的老百姓则关在乐陵城里。

    因图尔格被全歼,阿巴泰不敢对荡寇军有任何轻视之心,仔细打量向了数里之外的军阵。

    与传统的排兵布阵载然不同,足以两万计的qiang兵呈三行线性排列,后方是一门门带有硕大轮子的火炮,这火炮与自己的红夷大炮不尽相同,炮管较细,但更长,如果非要说有熟悉之处,那就是分布在两翼的骑兵,还是以蒙古骑兵居多。

    “蒙古人果然投了贼!”

    一名佐领禁不住的骂道。

    “诶”
1...6465666768...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