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1639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林春
二人郑重应下。
“什么黄得功与白广恩投了李信,刘泽清、刘良佐与高杰狗贼去广州了”
开州,李自成正苦苦等候高一功与郝摇旗的捷报,却传来了意外的消息。
文武群臣均是面面相觑,暗道一声不好,谁都清楚,这个消息对于李自成来说,不仅仅是实力对比生出了变化,更重要的是,面子过不去啊。
五大总兵,除却高杰不可能投他,那四人,竟没有一人来投奔他,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他李自成是天下群雄中最弱的一支,没人看好他。
果然,李自成的脸色很不自然,隐有怒火浮现。
牛金星连忙劝道“皇上,黄得功与白广恩倒也罢了,那刘泽清与刘良佐有眼无珠,早晚会悔之莫及,皇上不及为一些鼠目寸光之辈烦恼,如今天下势力泾渭分明,尚有革左四营左右观望,皇上不如派人前去招降,许以高官厚爵,或可揽来麾下。”
“不急”
李自成略一沉吟,摆摆手道“朕曾杀过贺一龙,那四人心里必有芥蒂,如我所料不差,李信招降黄得功与白广恩,必会使之进攻英霍山区,待那四营岌岌可危之时,再遣人入山亦不为迟。”
“皇上圣明”
牛金星心悦诚服道。
李自成的嘴角,现出了一抹笑容。
可就在这是,刘宗敏匆匆奔了进来,神色凝重道“皇上,自昨晚起,双喜与慧剑就不见了踪影。”
李自成心里格登一下,目中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心头隐隐生出了一丝不妙的预感。
第三六五章 还镇庐州
杭州诸多钱铺被桂王小朝庭劫掠一空,受损失的不仅仅是各家钱铺,还有众多的储户,储户的钱都是血汗钱,就是因钱铺信誉好,才把钱存进去,结果遭遇兵祸,全部化为乌有。
当他们拿着存单找钱铺讨还本金的时候,钱铺没说不兑付,只是以自家也损失惨重为由,百般推托,当时的杭州,已经没有官府了,没有人可以为储户做主,事实上即便布政使司仍在,找到衙门也没用,毕竟涉及千万两银子,这是天大的事,哪个都不敢拍板。
况且相对于普通储户的弱势,能开钱铺的都不是普通人,又怎么可能让钱铺老板倾家荡产去倒贴呢,一部分人心生绝望,已经想到寻死了,可就在这时,传出消息,摄政王爷将为钱铺托底纡困,代为兑付储户本息。
储户们激动之下,四处求证,结果发现,布政使司衙门已经张贴起了布告,各钱铺也开门营业了,证实了李信将拿出真金白银补偿储户的损失的传闻。
一时之间,李信就好象救世主一样,他的姓名,被全城传诵,杭州民众,迅速归心。
当然了,有心人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实际上李信并不吃亏,甚至从长远来看,他是赚的,他虽然承接了债务,但是又债转股,把债务转成了股份,成了股东,甚至还有可能决定银行的经营。
不过没人会把这话说出来,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
这日,一行数十骑,风尘赴赴,奔到了杭州,原以为杭州被桂王小朝庭劫掠之后,必然破败,但眼前所见,却是生机勃勃,甚至还有人脸面挂着喜悦的笑容。
这正是黄得功与白广恩一行人。
“虎山兄,郑芝龙与孙传庭曾大索全城,怎么一点儿也不象”
白广恩不解道。
黄得功也是浓眉一拧,就拉住一名路人问道“老丈,向你打听个事儿,不是说杭州曾被桂王劫掠一空么,怎么看起来……”
话未说完,那老丈就愤怒道“畜生,畜生啊,这姓朱的一家就该天打雷劈,他们在外面战败了,就纵兵劫掠全城,你不知道,那几日杭州多惨哪,只要稍有反抗,全家就被杀光,每日都有数不清的女子跳入钱塘江自尽,那时,全城几乎没了一粒粮食,呜呜呜”
说着说着,那老人大哭起来“还亏得摄政王爷赶来,放粮赈济,才让全城百姓渡过了难关,然后又组织生产,全城渐渐恢复了秩序,甚至钱铺欠了储户的钱,摄政王爷也代为兑付,想我老头子活了大几十年,如摄政王爷这般仁德之人,那是从未听说过啊!”
“是啊!”
一名路人感慨道“有摄政王爷治理杭州,是杭州百姓之福啊,这就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呐……”
随即又喋喋不休的唠叨起了李信在杭州的善举,并不停有路人补充,渐渐地,黄得功与白广恩听明白了,告辞离去之后,白广恩感慨道“摄政王爷真乃爱民之主,天下由摄政王爷治理,早晚大治啊!”
黄得功点点头道“早年我与摄政王爷作战,便知此人不凡,但仍是出乎了我的预料,摄政王爷若不能一统江山,岂不是没了天理,走罢,我们去拜见摄政王爷。”
“嗯’
白广恩也是心情振奋,越发觉得自己没投错人。
很快的,二人找到布政使司衙门,见到了李信。
“参见摄政王爷!”
二人抱拳施礼。
“当日高邮一别,就想着与黄将军共事,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今日总算是夙愿得逞!”
李信扶住黄得功的手道。
黄得功带着丝愧色道“摄政王爷人中之龙,黄某怎敢与摄政王爷共事,但求效犬马之劳!”
李信摆摆手道“黄将军此言过了,大明的总兵中,黄将军部军纪严明,天下皆知,我说句实话,倘若刘良佐、刘泽清之流来投我,我还未必要,今日得黄将军,乃我之幸,亦是天下百姓之幸。”
这话说的,黄得功还是挺受用的,其实他也有傲气,并不愿与刘泽清等人为伍,不过他不善言辞,只是推托道“摄政王爷过誉了,黄某愧不敢当。”
李信微微一笑,又望向了白广恩,白广恩也是一员骁将,在松锦之战中曾胜过一场,但其余总兵避战畏战,致使未能扩大战果,后清军第六次入寇,白广恩于蓟州与清军大战,斩杀清军轻车都尉、佐领、参领及其以下数百人,虽然最终还是降了清,但李信也不能拿没发生的事情去责怪白广恩,毕竟不能以圣人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把命搭上,只能说,白广恩尽力了,无愧于崇祯。
“白将军乃边将中少数有胆有识之人,今来投我,我喜不自禁,望与黄将军同策力,共同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心力。”
李信与白广恩没打过交道,只是公事公办的说道。
白广恩施礼道“承蒙摄政王爷不弃,白某谨记摄政王爷告诫。”
李信点点头道“你们是军中之人,还是叫我总司令罢,黄将军,我任你为荡寇军第一独立师师长,白将军,我任为你荡寇军第二独立师师长。”
“多谢总司令!”
二人心中一喜,拱手称谢。
在他们的了解中,荡寇军的最大编制是师,相当于大明的总兵,等于是原职任用,又没有剥夺兵权,将来立了功,必然会得到更高的职位。
李信摆了摆手“在两位加入之前,我军接连大战,暂时不宜再作战了,不过革左四营尚占据英霍山区,为祸一方,我若请两位将军仍镇庐州,相机剿贼,不知两位是否愿意”
革左原是五营,老大贺一龙被李自成杀了之后,尚剩四人,虽然实力不算太强,但盘踞在山里,很难剿灭。
二人相互了看了看,双双拱手道“还请总司令明示!”
李信道“贼众多是流民,衣不遮体,食不裹腹,故以攻心为上,以抚为主,不过对于首恶,必诛之,你们俩先在杭州多留几日,我找几个人和你们一起去庐州,把军队重新改编下,老弱病残一律就地释放为民,再根据实有人数,配备qiang械火炮与各种物资,争取半年之内,开始着手于解决革左四营。”
“得令!”
二人郑重应下。
……
“什么黄得功与白广恩投了李信,刘泽清、刘良佐与高杰狗贼去广州了”
开州,李自成正苦苦等候高一功与郝摇旗的捷报,却传来了意外的消息。
文武群臣均是面面相觑,暗道一声不好,谁都清楚,这个消息对于李自成来说,不仅仅是实力对比生出了变化,更重要的是,面子过不去啊。
五大总兵,除却高杰不可能投他,那四人,竟没有一人来投奔他,这说明什么
说明了他李自成是天下群雄中最弱的一支,没人看好他。
果然,李自成的脸色很不自然,隐有怒火浮现。
牛金星连忙劝道“皇上,黄得功与白广恩倒也罢了,那刘泽清与刘良佐有眼无珠,早晚会悔之莫及,皇上不及为一些鼠目寸光之辈烦恼,如今天下势力泾渭分明,尚有革左四营左右观望,皇上不如派人前去招降,许以高官厚爵,或可揽来麾下。”
“不急!”
李自成略一沉吟,摆摆手道“朕曾杀过贺一龙,那四人心里必有芥蒂,如我所料不差,李信招降黄得功与白广恩,必会使之进攻英霍山区,待那四营岌岌可危之时,再遣人入山亦不为迟。”
“皇上圣明!”
牛金星心悦诚服道。
李自成的嘴角,现出了一抹笑容。
可就在这是,刘宗敏匆匆奔了进来,神色凝重道“皇上,自昨晚起,双喜与慧剑就不见了踪影。”
李自成心里格登一下,目中现出了惊疑不定之色,心头隐隐生出了一丝不妙的预感。
。
第三六六章 良玉后事
〔谢谢好友tuoguang的孤狼的两张月票〕
李双喜是李自成的义子,虽然因李信和张鼐的原因,与李自成之间有了些裂痕,但还是属于顺军中的核心一类,却从昨晚开始莫名其妙的失踪,众人都不敢往下想了。
宋献策连忙问道:“汝候,双喜营中之人是如何说的”
刘宗敏摇摇头道:“我仔细盘问过了,昨晚饭后,慧剑来找双喜出城散步,他俩本是夫妻,旁人也未多想,谁料竟一去不回。”
宋献策问道:“可少了马匹”
刘宗敏道:“双喜营中未少,不过我又去了慧剑营中盘察,发现少了四匹马!”
“该死!”
李自成愤怒咆哮!
显然,双喜和慧剑多半是叛逃李信了!
一时之间,众人均是默不作声,不敢再吭声,双喜可是李自成的义子啊,连双喜都弃李自成而去,对顺军的影响不吝于一场地震!
顾君恩便是暗暗盘算起来,他自认谋略要强于牛金星与宋献策,却始终位居这二人之后,无非是自己投靠较晚,与李自成不够亲近,这让他心里很是不舒服。
相对而言,李信虽然也存在一定程的任人唯亲,但拎的清轻重,不会偏听偏信,也能根据各人的才能安排合适的职位,比李自成高明了不知多少,当初自己是瞎眼才投了李自成,本以为李自成将一统天下,谁料北京一战现出了原形。
再看双方的实力对比,李自成自北京战后一撅不起,根本就不是明主,他不禁也生出了弃李自成而去的心思。
顾君恩暗哼一声,眼神微眯。
其他人,也是眼神闪烁,很明显,不管是痛恨还是别有想法,双喜的叛逃确实对军心有了影响。
好一会儿,牛金星似是想到了什么,拱手道:“皇上,双喜在皇上身边多年,不会莫名其妙的背叛,臣以为,应与高一功和郝摇旗去北京一事联系起来,臣担心,郝摇旗或已遭了毒手。”
“不好!”
李自成突然大叫一声,疾呼道:“快,速派人往西安,对高一功的家眷严加看管。”
“得令!”
两名亲兵快步而去。
众人却是暗暗摇了摇头,只怕为时已晚。
果然,十日后有消息传来,高一功与高成功全家早已失踪,去向不明,并且已经确证郝摇旗被杀,李自成大怒!
也在这一日,黄得功与白广恩离开了杭州,随行有几名亲卫连与前锋营战士,帮这二人整编军队,暂时李信没有插手的意思,整编完就会离开,另有黄宗羲,被任为庐州知府,主掌政事。
一行人拿着李信的手令先去南京,领些装备武器,再去庐州。
……
武昌!
左良玉从襄阳不战而逃之后,就撤兵至武昌,向楚王要兵要粮,楚王没理他,遂掠夺武昌漕粮盐舶,拥兵二十万,退守九江观望自保。
后张献忠克武昌,朝廷严令出兵,才出战立足未稳的张献忠,收复汉阳,待张献忠入蜀,收复武昌。
左良玉明显老了,朱仙镇战败,让他失去了锐气,一夜之间,由中年步入暮年。
此时的他,大病缠身,在楚王府中,听着左梦庚对近来局势的汇报。
有郑芝龙大败而逃,桂王小朝庭弃杭州,迁都广州,有额哲收复察哈尔,重新当上察哈尔大汗,有高一功兄弟与李双喜夫妻弃李自成投奔李信,还有郝摇旗被杀。
“哎”
左良玉满脸皱纹,微眯着眼睛,许久,叹了口气。
左梦庚劝道:“父亲不必忧愁,一俟养好身体,亦可与天下群雄争锋。”
“呵“
左良玉苦笑着摆了摆那腊黄的手。
左梦庚又道:“父亲尚有二十万大军,争锋天下,何人能挡”
“二十万呵,二十万乌合之众,中看不中用呐,还得要老子花钱养着!”
左良玉自嘲般的笑道:“昔日李闯与张献忠,动辄几十万人马,可是能顶什么用几千官军精锐就能大破他,想不到我左良玉竟沦落到了与流贼相提并论的地步。”
“这……”
左梦庚怔怔的看着父亲,他真切的感觉到,父亲确实老了,丧失了所有的雄心壮志,这让他既失落,又有些迷惘,以往都是左良玉挡在他的前面,大军所向披靡,连崇祯都不敢过于得罪,而此刻的父亲,如一行将就木的老朽,将来谁还为他撑起一片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