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崛起1639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上林春

    在对付豪格的立场上,她与多尔衮的利益是一致的,绝不能让豪格有立功的机会,尤其是多尔衮新败,一旦豪格击垮多尔衮,就是她和福临的末日。

    “好!”

    布木布泰点头道:“今日我就为你下诏,让郑亲王回来主持朝政,宁远拜托给你了。”

    “臣谨遵懿旨!”

    多尔衮下跪施礼。

    ……

    李信留给费三的兵力约有万人,以防御为主,将来即使灭了大清,他也不打算在九边搞个几十万边军出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明朝的垮塌,与数量庞大的边军有着重要关系。

    边军就如一个黑洞,成了利益集团牟取利益的手段,疯狂的吞噬大明财政,却作战能力堪优,与蒙古也没打过几次仗,维持高成本养兵很不划算,李信是现代人,不可能走明朝的老路,解决了满清,他会着手解决蒙古问题。

    回北京之后,李信批准了史可法的年终奖方案,明代正一品的月傣是87石,按照朱元璋一石米折合二两银子计算,月薪是四十三两半,李信把薪资提高一倍,达八十七两。

    年终奖的方案基本上参照现代,发单薪或双薪。

    因荡寇军占领的都是富庶之地,尚未统一国,暂时还没有向老少边穷地区转移支付的财政压力,内帑充足,因此发双薪。

    正一品的年终奖是一百七十四两,依品级递减,一直到从九品十两,未入流六两。

    未入流包括吏员、普通教师、财务总公司和军队普通战士,大概相当于现代社会的事业编。

    国企员工由所在企业自行发放年终奖。

    这个方案一出,官员们弹寇相庆,而且在朝阳门外面,开始切切实实的盖房子了,到明年,在京官员就可以住进免费福利房。

    同时,李信与张鼐换了防,这一方面是军队连续在外好几个月,需要适当的休整,另一方面,张鼐带来的三万兵是张鼐在山东本地征的,认识张鼐,不认识李信,虽然张鼐几乎没可能背叛李信,可这种事情,不管有没有苗头,都要扼杀在萌芽中。

    不过为了打消张鼐的疑虑,李信还是带上张鼐同赴天津。

    这次他把卞玉京与顾横波留在了家里,只带着柳如是,另有慧英和慧梅,组织起一批记者,报导前线战争,并表示出自己是真拿张鼐当兄弟看。

    姐妹俩各娶一个,两家人聚一起打仗,如果这不叫兄弟,什么叫兄弟

    另外就是快过年了,忙乎了一整年,给慧梅慧英放个假。

    天津始自于明代永乐年间设立的天津卫,天津左卫及右卫三卫,因东临海,西临河,南通漕栗,北备上都,武备一日不可驰,不过政策敌不过经济规律,本是军事防御性质的天津卫,在当时已经相当的繁荣。




第三四三章 对日贸易
    天津巡抚冯元彪向李信投降之时,天津实有人口仅七千左右,且多是随军家眷、匠户和老弱病残,卫所兵不足两千,天津城中,屋瓦萧条,半为蒿莱,而城外,商贾辐辏,骈填逼侧,约有数万人在从事商业贸易。

    其中有一些是原来的驻军及其家属,但更多的,还是大明各地的小贩与沿漕一带迁徙而来的商帮,货物以布匹、米豆、麦制品和鱼虾为主,甚至有帮会组织专门从事对朝鲜和日本的走私活动。

    冯元彪跟在李信身后,大气都不敢透,毕竟他是天津巡抚,主业是练兵,拱卫京师,可如今的天津,兵没练起来,反而惹来了诸多商贾,乱糟糟一团。

    前次李信来视察时就是这个样,几个月过去了,还是这样,他觉得自己的这个巡抚当的太失职了。

    李信站在海边,脚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浮冰,厚度约五厘米左右,不能走人,不过觉华岛位于辽东湾内,冰层应该更厚更结实。

    “对朝鲜和日本的走私情况你可清楚”

    李信突然转头问道。

    哪怕寒风料峭,冯元彪的额头都渗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连忙道:“回摄政王爷,臣自任天津巡抚以来,不遗打击走私活动,如今天津地界的走私行为,比之万历和天启年间,已经少了很多啦。”

    李信摆摆手道:“我不是要你打击走私,而是问你可详细了解过个中内情。”

    “这……”

    冯元彪一怔,和他想的不一样啊,随即便道:“要不……臣找来当地人供摄政王询问”

    “好!”

    李信点点头道。

    冯元彪立刻向身边两人吩咐了几句。

    这二人撒腿跑来。

    不片刻,带回来一个面色都吓的苍白的三十来岁汉子。

    那汉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忙磕头道:“冯抚台,我陈川已经好久没有出海了,您是知道的,求您开恩哪。”

    冯元彪记起了李信不许跪的规定,抬手道:“站起来说话。”

    陈川不安的站了起来。

    冯元彪向李信介绍:“摄政王,这位是当地的商团当家,长期往来于日本与朝鲜。”随即又向陈川示意:“这位是我大明的摄政王爷,有话要问你,好生回话。”

    “小人拜见摄政王爷!”

    陈川浑身一个哆嗦,膝盖不自禁的软了下来,就要下跪。

    李信一只手拧住陈川的肩膀,沉声道:“站着说话!”

    “噢!”

    陈川半弓着腰,勉强站定在李信面前。

    李信暗暗摇了摇头,和颜悦色的问道:“不要紧张,就是找你来了解下日本和朝鲜的情况,听说你最段一段时间没有出海,是什么缘故我要听实话。”

    陈川也是见过世面的,见李信不象是兴师问罪的模样,心思立刻活络起来,连忙道:“回摄政王爷,一方面是冯抚台打击走私有佳,基本上没人敢跑去朝鲜或日本啦,另一方面……日本那边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突然就不许和大明贸易了,去年有个人不信邪,拖着好几船的货过去,结果被没收了,人也没回来,不知是死是活。”

    李信心里清楚,自德川幕府执政以来,因基督教与幕府统治矛盾尖锐,遂暴发岛原之乱,从此日本闭关锁国,只留有长崎作为交易场所,以阻止地方大名获得南蛮的武器资金和技术,尤其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所谓南蛮,就是西方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不过荷兰例外,荷兰以承诺不传教为代价,把东印度公司开到了长崎。

    大明则是因为朝庭失去了对地方上的控制力,对日贸易混乱不堪,凡是有钱有资本的,都可以出海贸易,既良莠不齐,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幕府闭关锁国,去了长崎以外的地方,结果船货被没收,人被扣留,索要赎金。

    李信是绝对不允许日本闭关锁国的,这十来年间,欧洲因爆发战争,输入大明的白银数量锐减,日本又闭关锁国,几乎没有金银输入大明,导致有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银价一再上涨。

    一些有钱人见银子越来越值钱,索性窖藏白银,使得市面上流通的白银进一步减少,通货紧缩加剧。

    事实上崇祯朝财政破产,相当一部分的因素与通货紧缩有关,因为朝庭没法通过通货膨胀来掠夺民间财富,反因通货紧缩造成了朝庭财政资金周转困难。

    李信要想摆脱通货紧缩的困境,并为将来发行银元做准备,取消地方政府铸造银元宝的权力,进而取消火耗,就必须得到日本的巨额金银。

    以掠夺的手段直接获得弊端多多,易极造成贫富分化加剧的恶果,进而引发恶性通货膨胀,相对而言,李信还是倾向于使用贸易手段得到金银,让社会各阶层都尽可能的参与进去,分享收益,因此需要打开日本的国门,成为大明商品的倾销地。

    “那朝鲜是什么情况”

    李信又问道。

    陈川道:“回摄政王爷,自从朝庭降了满清之后,朝鲜就断绝了与我大明的贸易。”

    “嗯”

    李信点点头道:“如果让你正常纳税,就可以合法的与朝鲜、日本、乃至更遥远的菲律宾、马六甲贸易,你可愿意”

    “愿意,愿意!”

    陈川浑身一震,连忙道。

    李信微微一笑,又转头道:“明成祖设立天津卫,本意是拱卫北京安全,但天津滨海临河,本该是商贸繁盛之地,两百年来,民众自发聚集经商,已不可逆转,既如此,理当顺应形势,促进天津商贸的发展,朝鲜日本的商路我来解决,你的职责是促进天津的繁荣,把天津建设为一座商贸城市,并且我会派人来协助你,筹建海关税司,这事你若做的好,将来内阁中有你一席之地。”

    冯元彪大喜,但还是问道:“多谢摄政王抬爱,臣必会竭尽心力,为摄政王谋划,只是……臣并非翰林院出身,哪里能进内阁啊。”

    李信呵呵一笑:“明朝从未有制度规定阁臣须出自翰林院,这不过是官场旧习罢了,本王反倒觉得,唐朝的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制度不错,将来部阁必起于州部,翰林庶吉士也将轮流外放,体验民情,本王不需要空言泛泛之辈,政绩突出者,方可回朝为官。”

    “摄政王圣明!”

    冯元彪心悦诚服,深深一躬。

    别他看是个巡抚,别人称他一声抚台,可他这个巡抚的含金量连知府都不如,更别提与什么河南巡抚、陕西巡抚等主持一省的大员相比。

    实质上,天津巡抚就是个卫所的文官头头,无非是天津拱卫京畿,他才有个巡抚的称号,本来他的仕途已经到头了,可今日,李信给了他希望,他也由衷感激。



第三四五章 激烈战况
    蒙古骑兵已经冲进了百来步的距离,徐凯倒是不急不忙,向后挥了挥手。

    一名名士兵各自拿了块棱镜出来,呈阶梯形,长宽两面各涂有水银,对着天上的太阳晃了晃,熟练的调整了角度,就向前照去。

    冬季正午的阳光并不是直射,宁远一带大概是偏北二十度,再经过棱镜折射,可以把阳光直射向前方。

    顿时,无数明晃晃的光束在天空中晃动。

    “咴咴”

    “咴咴”

    马匹被射中眼睛,痛的蹶起了蹄子,扭着屁股,在冰面乱蹦乱跳,马背上的蒙古骑兵措手不及,纷纷被甩落冰面。

    人被射中眼睛,啊啊惨叫着我的眼睛,我的眼睛,尽管只是一刹那,却也是双目火辣辣的刺痛,流泪满面,眼睛本能的闭起,再也看不到前方的路,冲锋的阵势嘎然而止。

    要知道,这是冰面,本就有反射阳光的作用,光束的威力在冰面上,比之普通陆地大了数倍都不止。

    多尔衮离的远,并不能看清场上发生了什么,他只看到蒙古骑兵突然原地踏步,有一些互相撞在了一起,随即荡寇军的阵地炮声再响,一篷篷散弹撒下。

    打静止目标和移动目标,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蒙古骑兵就如一堆堆的活靶子,丧命于漫天的霰弹之下。

    “卑鄙”

    多尔衮看不情,阿济格却是看的一清二楚,他看到荡寇军阵地射来一束束的光,遍布阵前,哪怕他隔的较远,仍是觉得刺眼,不用想,都明白发生了什么。

    “你们说,该如何是好”

    阿济格向耿仲明与尚可喜问去。

    “这”

    二人相视一眼,满脸为难。

    如荡寇军这种敌人,无所不用其极,简直是闻所未闻,他们哪里知道该怎么办。

    不过阿济格是出了名的性格暴躁,惹着了多尔衮,多尔衮并不会胡乱杀人,但惹着阿济格,只能自求多福。

    尚可喜略一迟疑,便道:“我军来此不容易,倘若退走,将再也没有攻下觉华岛的机会,一待春暖花开,海冰退去,信贼必会登陆辽东,以觉华岛作为依托,对宁远造成重在威胁,故此战有进无退。

    至于那些奇怪的光束,奴才以为,蒙古骑兵是吃了猝不及防的大亏,只须着将士们把帽檐拉低些,护好眼睛,就不会有大碍。”

    “嗯”

    阿济格目光炯炯的看着前方,点头道:“智顺王言之有理,这样罢,就由你与怀顺王为先锋,倘若登上不岛,军法从事”

    尚可喜恨不得狠狠扇自己一耳光,耿仲明也恨不得狠狠扇尚可喜一记耳光,谁都知道,荡寇军的火力异常强劲,蒙古骑兵尚可依靠速度优势避开打击,而汉军不是炮兵车兵就是步卒,在冰面上缓缓移动,即便冲上了觉华岛,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这分明是拿汉军当炮灰啊

    可是他们不敢有半句怨言,双双拱手道:“奴才遵命”

    “速去”

    阿济格挥了挥手。

    不片刻,汉军开始加快速度,炮队车队与步卒向前涌动,八旗跟在汉军后面,其实八旗的骑兵也不少,牛录在努尔哈赤时代,内部尚没有明显的兵力构成,但是在皇太极登极之后,接连几次胜仗,缴获了足以装备数十万人的武器装备,又连续五次入寇大获丰收,在满清内部,火炮、兵器与铠甲不再缺乏,皇太极遂根据戚继光的战争思想重新武装牛录,便得每个牛录内部炮、步、枪、骑俱全,形成一个个基本作战单元,战斗力大增。

    具体来说,就是每牛录中牙喇兵占据半数,即骑兵一百五十人,其中三十人是白摆牙喇,一百二十人是红摆牙喇,之后是披甲人作为步弓兵使用,未披甲的约占百人左右,主要是炮兵和车兵。

    一百个牛录,合计一万五千牙喇骑兵,也是一股不俗的冲锋的力量了,但明显满洲人怕死,不敢冲在前面,而是让汉军吸引荡寇军的主力,这让汉军的心里都有些怨言。

    可是光有怨恨,没有实力,改变不了结果,前方炮声再响,一枚枚铁弹打入汉军阵地,汉军阵形密集,又因压低帽檐,视野受限,移动速度较慢,顿时惨叫连声,几乎每一枚炮弹在冰面无规则的弹开,都能有效杀死杀伤十来人,战场上尸横遍野。

    不过有利的是,经过炮击、镜子照射与火枪射击,仍有两三千蒙古骑兵冲入了岛上。

    但是蒙古人以骑射为主,要射箭,就不能戴手套,否则会影响控弦的手感,那一双双冰冷的手勒着粗糙的马缰,长途奔驰而来,磨出了一道道的血印,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实力。

    那箭射出,歪歪斜斜,再无准头,那马刀挥出,力量大失,而且山路是朝上的,仰攻很不利,蒙古骑兵的数量急剧减少。

    “弟兄们,跟老子上”

    一名前锋营的将领猛一挥手,向蒙古骑兵疾扑而去。
1...116117118119120...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