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不过现在的慕容长生对罗成还是打心眼里挺服气的,不管怎么说,罗成起码还没打过败仗,不过是带着一团两千人的步卒,还是带着六千人的第一军前厢,人家不管打谁,都打的漂亮。

    军中将校,虽也论资排辈,可终究还是得靠战绩来说话,得凭本事立足。罗成虽年轻,可人家实打实的能打仗,尤其人家还会带兵。

    在这天寒地冻的辽河边上,人家拉着几千人的队伍,还能过着美滋滋的小日子,年前甚至还刚发了一大笔赏钱,这可是让他们第一军上下都羡慕不已的。

    营门前,慕容长生停马。

    转身朝身后的副校尉迟亮道,“我知道你们平时心高气傲,自诩燕云铁骑无双,所以总瞧不起其它部队。但我要告诉你们,罗虎牙可不一般,他带出来的部队也不一般,虽然好多兵都是些新府兵,甚至好多都是在辽东民夫营里补充进来的,可人家至今未偿一败,所以说,不管你们以前有多傲,到了这里后,都要把那点傲气收起来。”

    “咱们过来,是奉了亚将之令,归属罗虎牙统领




第303章 羽翼丰满
    这边罗艺的两千人马刚安排妥当,侯莫陈乂和冯孝慈二人也带着两千人马到来。

    罗成跟冯孝慈以及侯莫陈乂也算是老相识了,这时也不客气,笑着便一手挽一个进了营。

    “我们这次带来两千人马,比不得罗虎贲的兵强马壮,但太守说了,罗郡丞为前锋过河,那也是咱们辽东郡的大事,所以必须全力支持。”

    “四百轻骑,一千六百卒,人已经带来了,如何安排编伍,全听郡丞的,我们哥俩这次来,也不回去了,就留下来随郡丞一起过河。”

    看侯莫陈乂这爽快的样子,罗成那自然是更加欢喜。

    “那就真的是太谢谢李太守了,也多谢侯莫陈参军与冯参军相助。”

    “都是自家兄弟,客气啥。”

    虽然冯孝慈和侯莫陈乂都是四十出头的大老爷们,可跟罗成这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却是直接称弟道弟起来,这份熟络倒是让一边新来的慕容长生和尉迟亮好生羡慕。

    侯莫陈乂跟慕容二人一样,也是鲜卑人,但他是三字复姓,姓侯莫陈,名乂。这个姓带着很浓郁的鲜卑人特色,鲜卑人姓氏除多是复姓外,三字姓也很多。比如步六孤、可地延、莫那娄、吐谷浑等等。

    其实鲜卑人本来没有姓,部族名便算是姓。后来拓拔氏建立北魏后,便大力推行定姓族,把姓和族分开。

    再到后来,积极汉化,更是把那些带有明显部族印记的复姓、三字姓等改成汉人单姓,比如勋臣八姓,穆(丘穆陵)、陆(步六孤)、贺(贺赖、贺兰)、刘(独孤)、楼(贺楼)、于(勿忸于、万忸于)、嵇(纥奚)、尉(尉迟),让此八姓改为单字汉姓,然后还规定说这八姓跟关东四姓相同,都是可以直接做到高官,是为甲姓。这相当于晋人的九品中正制相当,都是定出姓氏门第来。

    在后世的时候,中国根本没有鲜卑这个族,但与消失的契丹族不同的是,鲜卑族其实不是消亡了,而是同化在了汉族当中。

    在古代中国,鲜卑族算的上是被同化的最彻底的一个胡族,盖因为鲜卑人本身就很积极的主动汉化,后来鲜卑建立的魏朝灭亡,那些鲜卑贵族更是汉化的彻底。

    就比如现在隋朝有许多鲜卑贵族,甚至还都是贵族高官,但他们哪怕有些人还没放弃复姓、三姓,可实际上无论是他们的衣着服饰,还是他们的语言习俗,都已经变的跟汉人没什么区别了。

    侯莫陈乂虽然有个三字姓,但也就是外貌比汉人稍有些不同,但其实说话之类的并没什么不同。

    李景早跟罗成说过,侯莫陈乂最擅长的是谋略,尤其是军略。

    所以罗成便请侯莫陈乂做了他的行军长史。

    那两千人马,大部分确实也都是新拉起来的队伍,可好在他们装备都很齐备,于是罗成便把四百轻骑直接补充进了慕容长生的亲卫团,一千六百步卒,则跟三个步团混编,罗成干脆又新建了一个步团。

    他从民兵营里又补充了几百人进来。

    于是他这个先锋军,便拥有了三个轻骑团,四个步兵团,外加一个重骑营,全军一万二千战兵,形成了一个满编的战时野战军。

    冯孝慈也统一团步卒。

    坐在帐中,目光扫过诸将,罗成顿时有股子兵强马壮之感。

    “将军,先锋军战兵一万二,我建议分成中前后三厢。”魏记提议,兵马多了,自然也有不同的统带之法。

    侯莫陈也点头同意魏征提议,他说分厢的作用是为了在战时,能够分兵。一厢就是一路,这样先锋军随时可以分路出击,互相攻守配合。

    罗成从谏如流。

    目光扫过诸将,他心中已有了合适的都将人选。

    “前厢,由斥候轻骑团、步一团组成,三千人马。授罗嗣业为都将!”

    老三有些意外的站了起来。

    “将军,嗣业资历浅薄,不敢担此重任。军中有齐偏将、李偏将、冯参军、侯莫陈参军、慕容校尉、尉迟校尉、贾偏将等都资历比我老。”

    被点到名的那几位,则个个摆手摇头。

    如冯孝慈、侯莫陈、慕容长生、尉迟亮那都是新来的,自然是不好意思来争这都将的位置,而贾润蒲、齐国远、李如珪三将,则都知道老三本事,也无间相争。

    最后还是罗成道,“罗偏将,本先锋选任都将,那自有考虑,用你不是因为你是我兄长,而是因为你一向以来的表现。”

    最后罗嗣业才勉强同意接下这前厢都将之职。

    罗成又授赵贵为前厢副将。

    “后厢,由破锋轻骑营、步二团组成,三千人马。授齐国远为后厢都将,罗存孝为后厢副将。”

    齐国远推辞了几下,老四虽然有心想当这都将,可也知道罗成说话向来没的讨价还价的,他选了齐国远为偏将,那他想当也当不上,便也干脆的应下这副将,于是最后齐国远还是做了这都将。

    中厢则兵马稍多,拥有六千人,为一个亲卫轻骑团,两个步兵团,还有一个重骑营组成。罗成便任命了冯孝慈做这中厢都将,然后授贾润蒲和李如珪为副将。

    侯莫陈乂做了先锋军长史,魏征为记室,王子明为录事。

    因嗣业、齐国远皆升都将、存孝、赵贵、李如珪、贾润蒲皆升副将,于是各团偏将位置又空了出来。

    七个团偏将,除了慕容长生任亲卫团偏将外,其余六团,罗成便任命了杜



第304章 大业八年
    通定城。

    宇文化及天天派人盯着罗成的军营,终于等来涿郡的使者。

    “就让这个该死的匹夫过几天虎牙郎将的瘾吧,爽一把再死也值了。”宇文化及端着酒杯,喝的醉熏熏的,眼睛却放着光。

    他宇文化及这辈子就吃过两次大亏,一次是几年前皇帝北巡塞外时,当时跟突厥人走私军械被皇帝发觉,被皇帝贬给了自己老子做奴,官爵全被撸掉,连命都差点没了,还被皇帝直接扇了两记耳光。

    此外,便就只有这次在通定城外被罗成手下痛揍了,还是当着那么多人打。

    皇帝扇他两耳光,他只能在心里记恨,不敢声张,可罗成算什么东西,给自己当义子那都是抬举他,也敢这样辱他

    一个乡下田舍汉,也敢欺辱他贵族公子

    若是一般人敢这样得罪他,他早就喝令手下一拥而上,把人乱棍打死了。可偏偏这个罗成,他娘的还是块又贱又硬的臭骨头。

    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他轻薄公子的名头居然没用。手底下虽有三千镇兵,可那小贼却有六千精兵悍卒,更别说李景和罗艺两老匹夫也帮着他,连宋老生都不买他的账。

    不过现在终于解气了。

    轻饮一口美酒,宇文化及说不出的舒畅。

    一连两天,宇文化及都是饮酒狂欢。

    李建成吊着个膀子黑着面进来。

    “怎么了,大郎”

    “郡尉难道还没听说,罗艺和李景各派了两千兵给罗成,现在罗成麾下已经拥战兵一万二,辅兵八千。”

    “居然有此等事情”

    宇文化及一下子坐正了身子,他擦了擦眼睛,“到底怎么回事”

    “还能怎么回事,罗艺说罗成是他嗣子,李景说罗成是他门生,二人自然要帮忙出力,于是各拔了两千战兵给罗成,罗艺连自己最精锐的燕云重骑都拔了一百给罗成,李景还派了冯孝慈和侯莫陈乂两大将给罗成随军,罗艺也派了慕容长生和尉迟亮两大悍将。”

    宇文化及脸一下子黑了下来,他千算万算居然没算到这个。

    “这两个该死的老匹夫,太过份了。”

    他倒是忘记了,他跟罗成的纠纷,还知道找老爹宇文述帮忙,人家罗艺和李景又岂会坐视

    “想不到现在罗成这狗贼,倒是兵强马壮了,大郎,你说他带着这一万二千战兵过河,会不会死不掉”

    李建成也是心气不顺。

    他倒没那么想着罗成想,可也瞧不惯罗成那嚣张的样。

    “那要看情况,若是罗成奉旨过河,然后便一直游而不击,那混上两三个月,也不是不可能的。”

    “他娘的。”宇文化及骂了一声,他倒没想到还有这个可能。

    “不行,我得给我父亲去信,让罗成带兵去打下一两座城池来才行,打哪座好呢,要不就新城吧。新城驻军据说有一万余,罗成万把人围新城这座坚城,肯定打不下,到时就要他在城下损兵折将,最好是让高句丽人围歼城下。”宇文化及咬牙切齿。

    大业八年在一场飘飘大雪中到来。

    辽河上下,早就已经封冻,一场大雪,更是让冰河变成了蜿蜒的雪龙。

    而就在这大雪纷飞的大业八年正月初一早上,罗成率领自己麾下的先锋军一万战兵,八千辅兵誓师出兵。

    佩带征辽先锋将军印,骑着御赐宝马,身披尚方甲,手持尚方槊。

    阚棱高举着征辽先锋军旗。

    两万人马,浩浩荡荡的出发。

    前厢三千人开路,中厢六千人护着八千辎重兵在中,后路三千步卒殿后。

    李景和罗艺都前来相送。

    “大雪纷飞,这可不是什么出兵的好日子。”罗艺皱眉。

    李景瞧了瞧这个自己曾经栽培过的猛将,“出兵的



第305章 铁马冰河后庭花
    罗成率军从通定城下经过后,往东北而行。

    一条大河拦在前方,不过涛涛江水早已经被冻成冰,便成了一条坦途连接东西两境。

    老四望着这条大河,突然想吟诗一首。

    “风萧萧兮易水寒冷,将士一去兮”诗还没吟完,结果就被罗成一脚从雪橇上踹下去了,太晦气了。

    不过站在这冰河之前,还真让人觉得有几分渺小。

    “好大一条河啊。”老四从雪地里爬起来,拍着身上的雪惊叹道。

    罗成瞧着前方冰河,后面铁马,不由的也想到了一句诗。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好诗。”魏老道拈着胡须从后面一辆爬犁上下来,高声赞道。“后面还有吗”他没料到,做为少年万人敌的罗成,居然还会吟诗。魏征打小博览群书,自谓读过的诗书很多,可还真从没听过这句诗,但听着十分霸气。

    罗成想了想,不记得下半句了,最后想到另两句诗,便随口而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魏征先是想到了罗成酿的龙城飞将酒,一斗千钱。不过愣了下,马上意会到这个词放在这里,果然才更适合。四句联合起来,非常豪迈霸气。联想到龙城飞将酒,再听这诗,魏征越发确定这四句诗就是出自罗成之手了。

    “好诗好诗。”

    “屁的好诗,咱们可是提着刀剑把脑袋夹在裤腰带上讨命赚军功的,可不是来风花雪月的。”罗成却自顾自的笑骂道。

    长史侯莫陈乂笑着过来,“这诗我觉得好,不愧是咱们万人敌先锋将军所做之诗,充满刀剑杀伐之气,有一剑蔑视百万胡的豪迈,不是那些江南宽袍博带衣冠子弟做出的那些无病呻吟的唱和。”

    魏晋南北朝以来,诗赋中主流当道的还是所谓的宫体诗、艳体诗,比如陈后主就是其中的高手,他做过的一首诗叫做玉树后庭花,便是其中典型,词藻华丽,糜糜之音。后来唐代有位大诗人就做过一首诗讽刺他,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侯莫陈乂不是吹捧罗成,而是真心觉得这诗好,写出了风骨。

    “别吹嘘我了,再吹,我真要飘飘然,以为自己诗词大成,说不定就要脱下这战甲军袍,然后去大兴做个诗仙。”

    齐胖子便笑着拍马屁,“将军你不但是诗仙,还是战圣,你是诗战双绝。”

    “屁,废话少说,这大江在前,咱们还是再来确认一下路线吧。”

    “有什么好确认的,将军之前不是已经说过计划了,咱们诸将校也都是点头赞同的,没什么可再犹豫的了,咱们就直奔玄菟城去。”

    玄菟城,便是历史上汉之四郡之一的玄莬郡址,不过如今的玄莬城却并不是最初的玄莬郡城,就如眼下正在修建的襄平城,并不是最初汉之襄平城一样。

    汉设立辽东四郡,玄菟郡便在辽河以东,半岛之北,鸭绿江北。

    差不多就是后世辽宁属于辽东郡,吉林属于玄菟,朝鲜半岛则分属乐浪、带方。

    玄菟郡治所最初在夫租,也就是后朝鲜咸兴,后来迁往高句丽县,后世辽宁新宾,统治夫余、高句丽等族。

    再后来又迁到了后世沈阳附近。

    再后来,高句丽人不断崛起,逐渐占领辽河以东之地,玄莬郡自然也就不复存在。

    现在的玄莬城,就在后世的沈阳西面,距离辽河不过六十里,距离通定城不过八十里。

    因为这里处于辽河下
1...132133134135136...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