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罗成站在衙内庭院里,高声的对内道,“罗成前来负荆请罪,望宇文郡尉、李县丞见谅。”
李建成手虽然接上了,可依然痛的厉害,他听到罗成的名字就不由的怒火攻心,再无平时的翩翩公子形像,怒吼一声,“不见。”
李景在旁边呵呵笑道,“贤侄啊,今日之事其实都是个误会,以后我等都在这里同衙为官,还要互相帮衬的。些许误会,就不要让生根发芽了。”
那边罗成却并没有真的站在外面等,喊完之后,便直接进来了。
他身上披着皇帝御赐的那套尚方明光铠甲,腰佩尚方斩马剑,另一边双插里插着角弓和箭矢,手里提着一杆尚方马槊进来。
明光锃亮,甲槊锋利。
看到他这副打扮,宇文化及的脸更阴鸷了
第294章 逃
“五弟,你膨胀了。”
回到郡丞公廨,老三嗣业有些担忧的对罗成道。“虽然你现在封了爵,也算是正三品了,得赐紫袍玉带,但说实在的,你这爵位全靠罗艺得来的。不管怎么说,我们罗家现在根基浅,底子薄。你这般树敌宇文家和李家,合适吗”
郡丞公廨后衙。
罗成已经卸去了铠甲武器,他倚靠在榻上,端着一杯热茶品饮。
苦笑了两声,罗成放下茶杯。“三哥,我也知道宇文家族势大,魏征也告诫过我,说若想在朝中走的远,得多结交善缘,更莫与巨室为敌。宇文化及的老爹是当朝第一宠臣,五贵之首。只是有的时候,事情总不会那么如意的。若非万一,我又岂愿去得罪那宇文化及,更何况,这次连着唐国公府一起得罪了。”
罗成并不是那种喜欢主动惹事的人,他又不是没脑子的老四。但有的时候,别人非要惹你,总不能一味的退缩。
“今天的事情,如魏征所言,若是我把那孙安祖、刘黑闼交出去,交给宇文化及和李建成惩戒出气,我们再低三下四的给他赔礼道歉,多送些金银礼物,说不定事情就过去了。甚至搞不好,还能借此机会,投到他宇文家门下去,以后朝中就有人可依。但是,这样的事情我做不到。”
孙安祖和刘黑闼不过是郡兵中的两个二百人长,而且并不是他们章丘出来的老兄弟,可就算如此,这二人也都是他罗成麾下弟兄。
他们本身又没做错什么,却要让他们两个承担责任,这不公平。
“统兵御下,不光说要带着兄弟们有前途,还能维护的住他们。他们跟着我也是出生入死,我罗成如今这襄阳侯爵位,虽然主要是罗艺帮忙,但也是麾下弟兄们的血染红的。他们没错,我就得护住他们,今天,我为了平息巨室怒火,把他们交出去,以后,还如何让兄弟们愿意跟着我卖命”
如果只是让罗成去给宇文化及、李建成陪礼道歉,再送点钱帛礼物,罗成愿意花这个钱,也愿意放下这个面子。
可宇文化及这人的脾气品性谁都知道,不是善茬。
若真把孙安祖和刘黑闼兄弟交给他们,估计这两人不死也得被扒层皮。
罗成对钱财是很大方的,他向来认为钱财只不过是个工具,人得是钱财之主,不能是钱财之奴,能用钱解决问题,都是划算的。
可麾下的信任、尊敬,却不是钱可以换的。
嗣业点了点头。
“你说的也是,尊重不是靠施舍得来的。就宇文化及那王八蛋的品性,不得罪他他都要没事找事。这次得罪的狠了,怎么可能轻易放过我们。也罢,既然这事难摆平,那么何必再让你卑微低头和出卖兄弟。”
老三拍了拍罗成,“放心,他宇文化及就算是巨室又如何,我们章丘罗家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别人不来惹我们就罢了,敢来惹我们,也得做好被我们撕扯下几层血肉的准备来。”
“哈哈哈,说的是,来,喝茶。”
罗成感谢兄弟的理解,端起茶杯,以茶代酒,跟嗣业喝了杯。
“三哥,这几天交待好弟兄们,莫要单独出门,出去记得结伴同行,也莫要轻惹宇文家和李家的人。等过些天,我们就把城防交给宇文化及。”
“真要把城防交出去”
罗成笑笑,“虽说我们已经得罪狠了宇文化及,也不用怎么鸟他们了。不过这事本来就是跟太守商量好的,通定城毕竟太过狭小,交通也不便。我们已经商议好要在西边重建襄平城,到时就以襄平城为辽东郡城兼通定县城,所以我们本来也早晚要走的。”
若是这次宇文化及不是行事太过嚣张,一来不商不量的就要抢夺城防,其
第295章 山头
太守府。
李景手指敲打着桌面。
“这位年轻的襄阳侯做事,还真是让人难以捉摸,完全看不懂。”
冯孝慈笑着道,“我倒觉得罗郡丞行事挺合我老冯胃口的,有担当,不怕惹事,关键是还能护短。”
护短对于将领们来说,其实不是一个贬义词。
相反,护短是一个褒义词,对于军中将士们来说,山头派系无处不在,每个将士都希望自己的上司能够护短。护短,并不完全是包庇手下,有时更多还是指保护手下。
对于一个将领来说,走向高位,便多少会形成山头。唯有山头,有一支嫡系人马,才能让他走的更远,而唯有能够护短,才能够得到手下拥护,拉起山头来。
就比如李景这位大将军,便也有自己的山头。冯孝慈、吕玉、侯莫陈乂便是这个山头的核心嫡系。
“小小年纪,便能坐到如今位置,看来确实不仅是幸运。”一直不怎么说话的侯莫陈乂以足智多谋而著称,是李景这个山头里的军师智囊。“我这些天仔细研究过罗成,他确实是罗艺的侄子,但其父早年因故被逐出罗家,逐出京师,后来流落到齐郡章丘,隐姓埋名,做了一个普通人。这么多年,罗成都不曾知道过自己父亲的隐秘身世,所以他打小其实就是个普通农家子,他甚至以前都没学过骑射。”
“以前没练过骑射可我见这小子骑射本领很强啊。”吕玉惊叹道。
“确实是没练过,只是打小随他父亲练习打铁,因此两膀子力气倒是极强,章丘四虎,其实都是这样。后来罗成因擒贼认得了齐郡丞张须陀,还做了他门生,跟随他学习骑射马槊,短短两年,骑射马槊倒是已经小成,十分了得。”
侯莫陈乂对李景笑着道,“我知道太守也很欣赏这小子呢,若非他是罗艺嗣子,只怕太守早就拉拢他了,不过我倒是打听到其实罗成虽得罗艺帮助而得封襄阳侯爵,可实际上罗成对罗艺并不怎么领情,这对叔侄之间关系不算好。”
罗艺是李景的老部下了,但李景跟罗艺之间却关系并不好。
李景抚着那副美须,叹声道,“看着如今的罗成,还真如看到了当年的罗艺。十几年前,我镇守幽州,罗艺初到幽州,那时我见此子骁勇敢战,便十分欣赏,格外关照。若非我特别关照,那家伙又岂能在数年时间里就做到了军都关镇将之位”
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李景做为镇守边关的大将,很欣赏京师来的贵族子弟罗艺,提拔重用他,二人还曾一度差点成为师生。
奈何后来罗艺做了军都关镇将之后,便屡屡无令而出关,深入塞北,经常主动去袭击胡人部族,甚至搞屠杀抢夺的事情。
这种事情一开始的时候,李景还只是劝诫罗艺,让他不要过火。
可罗艺根本不听,我行为素,李景便也恼怒。毕竟罗艺的行为,也是过线了的,这样做容易引发边战,李景做为幽州镇守大将,是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可罗艺屡劝不改,最后李景无奈之下亲自参奏了罗艺一本。
罗艺那次被罚俸降职,好不容易才保住了军都关的镇将之位,可也因为这事,此后十年都不得升迁调离,为此罗艺对李景可是十分恼恨,于是原本师徒一样的二人,便反目成仇。
现在的罗成,不但长的跟罗艺很像,而且都是那般的骁勇敢战。
侯莫陈乂劝李景拉拢罗成。
毕竟罗成这样的年轻人,骁勇能战,加之性格不错,这种年轻人虽然不成熟,可直性子,不虚伪。
“太守此次复出,出守辽东,接下来东征大战,肯定还有机会出战的。若是能把罗成这样的猛将拉拢过来,那么他那几千精锐敢战之兵,也就到了手下。那时,建功立业的机会肯定大大增加。”
“就怕又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吕玉道。说的却是那罗艺,当年罗艺也极得李景看重,结果呢,这家伙就不是个感恩之人。
李景却哈哈一笑,“侯莫陈
第296章 逃兵
侯莫陈乂说李景称赞罗成有罗睺之勇,这可是极大的称赞。
史载这位在几年前平定杨谅叛乱里中流矢而亡的猛将,年十五时,善骑射,好鹰狗,任侠浪荡,收聚亡命,阴习兵书。他从祖父劝诫他说吾世恭谨,汝独放纵,难以保家,若不丧身,必将灭吾族。
可这位就不是改,后来凭着勇武本事,和招集的手下,为南陈出战,立功得授官职。然后走上仕途,为南陈东征西讨。曾经在与北齐交战时,为流矢射中左眼,结果这位拔箭带出眼珠,直接吃了,然后跃马突进,莫不披糜。
南陈大将萧摩诃因此让他做自己的副将,追随他胜仗无数。一次进师徐州,与北周大战于彭城,主将萧摩诃临阵坠马,周罗睺进救,单枪匹马,救主帅于重围之内,七进七出,勇冠三军。
后来罗睺都督豫章等十郡诸军事,对抗隋朝南伐。
他率领的兵马拒守伐陈三路元帅中的杨俊所部,让杨俊几个月都不得突破。后来直到杨广攻破建康生擒陈后主,由陈后主手书才劝降。入隋后,继续东征西讨,无不奏捷。
这样的勇将连先帝也是十分赞赏,将他称为五大将之首,堪称史万岁第二。
现在李景说罗成就是第二个罗睺。
“侯莫陈参军,某多谢太守厚爱,只是此前已经拜齐郡丞为师,拜师之事,我还得先去信老师,询问过他意见才能答达。”
侯莫陈乂倒有些意外。
一般人能够拜李景为师,那还不立即答应,过了这村,可未必再有那店了。李景何人那是被先帝称赞,跟罗睺一样的五大将之一。
更何况,比起周罗睺来,李景本身还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家族出身。不说别的,就从两年前李景因非议皇帝西巡被罢官,结果还能这么快又复出,就知道李家和李景的实力之强了。
有这样的人做老师,那以后朝中就有靠山了。
相比李景,张须陀虽也是关陇将门出身,但却非核心家族。张须陀虽也百战沙场,可如今不过是郡丞,连个爵位都没有。
而李景呢,则爵封滑国公,早就做到十二卫的大将军了。
“若是张郡丞不同意呢,难道你要拒绝这个好事”侯莫陈乂问。
“张师是我老生,不经他同意,我不敢再拜他人为师,这是弟子之道。”罗成道。他确实是很愿意拜李景为师,也明白拜李景为师后的好处,可当初张须陀收他做弟子,没掺杂任何功利之心,真是爱惜他欣赏他,如今他虽然说有些地位了,但也不能忘记那位老师。
侯莫陈乂深呼一口气。
缓缓的道,“罗郡丞真乃义人也,我相信太守听到你的想法后,只会更加高兴的。这事你放心,太守肯定会等你消息,或者他也会给张郡丞去封信,与张郡丞好好谈谈此事。”
“其实我相信张郡丞也不会拒绝此事的。”
侯莫陈带着几分遗憾走了,不过他还是相信这事虽有些曲折,可最终还是会达成目的的。不过他走时,却留下了一人,便是李景的孙子李真。
这个李真今年十六,打小习练骑射,骁勇敢战,弓马娴熟。
“太守说,让小郎在郡丞身边学习学习,郡丞看看郡兵里哪有合适的位置,给他安排个扛旗护卫的差事就好。”
说完,这位侯莫陈参军便走了。
留下一个高大健壮,可面庞却还带着几分稚气的少年站在那里打量着他。
罗成也打量着这个少年。
国公之孙,年少骁勇,看的出这少年有几分傲气,但比起宇文化及这种纨绔子弟,又好的多。
互相打量了许久。
李真终于说话了。
“你为什么敢跟宇文化及硬顶,你不怕么”
罗成笑笑,“怕个什么,人都是两个肩膀扛个脑袋,我罗成不主动惹事,但别人惹我我也绝不怕事。要不然,只是一味认怂,这人活的不就成了个窝囊废”
李真笑了。
“难怪我祖父那么欣赏你,还非要让我来你这里,现在算是明白了,果然够种。我李真就喜欢你这样的,我留下了。”
罗成心想,我可没答应要收你。不过看这少年率性的样子,倒也没忍心拒绝。
“给我安排个差事,要不我给你做旗手吧。”
旗手其实是个很重要的位置,比如说罗成麾下兵马六千,能够扛着中军大纛的旗手,那绝对得是个校尉级别的。而一队百人中,能够扛旗的,那也是队中仅次于队头、队副的。
“我的旗手是我义子阚棱,要不你做个副旗手”罗成笑问。
李真想了想,“你让那个阚棱跟我打一场,若是他比我厉害,那我就当他的副旗手,若是他打不过我,那我要当旗手,他来当我副旗手。”
“哈哈哈。”罗成哈哈大笑,觉得这少年挺合自己胃口的。
夜黑风高。
城中郡兵大营。
窦建德对着孙安祖摇头。
“我不能这样一走了之,我们走了,确实是可以避开那宇文化及的报复,可郡丞怎么办”
“郡丞自己能应付宇文化及,咱们走了,到时他还可以直接告诉宇文化及,说我们逃了,这事也便了了。”
“哪有这么简单。”窦建德还是摇头。
黑暗里。
五个河北军官在做着激烈的争吵。
孙安祖畏惧宇文化及,已经一心想着逃离。而高士达被孙安祖鼓动,也有了几分想逃的心思。
窦建德却反对逃跑。
兄弟们来到辽东,又中途加入了战兵,现在好不容易凭刀剑拼杀了一个二百人长的位置,就这么放弃这一切逃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