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老四咂巴着嘴,“要我说,这襄阳郡公的爵位本来就应当是属于我们老爹的,咱爹才是襄阳郡公的长子,现在还给我们这边也是应当。”

    罗成冷笑两声。

    老三瞪了眼存孝,“小五说的对,襄阳郡公的爵位也没那么了不起,咱爹这么多年离开了郡公府,不也一样过来了。咱们几个现在虽然官微职低,可只要不死就能出头。”

    “呵呵,我也就这么说说而已。”老四虽然觉得有些可惜,可人家罗艺又没有看中他要收继他做嗣子,眼热也没用。不过他也确实挺佩服老五,这么大的诱惑放在眼前,居然考虑都没考虑一下,就给拒绝了。

    “你说咱们这样拒绝罗艺,他会不会恼羞成怒,然后给咱们小鞋穿啊毕竟,咱们还是在他这第一军混呢”

    罗成却觉得不会,看今日罗艺的言行,这人还是比较有担当的。他不能原谅他是一回事,那涉及的是罗老爹,但罗艺说话很大气,不至于因为这个事,就还要给他们小鞋穿,如果是这样,那罗艺也不过是个伪君子而已。

    小六在一边插嘴道,“我倒觉得他其实挺真诚的,就算五哥拒绝了他,可他也没生气。以后咱们在第一军他的麾下,肯定还能受点照顾。”

    罗成觉得小六虽然单纯,可这看法倒还比较有道理。罗艺既然今天能当众说出那番话来,那说明这人确实觉得对罗成父子很愧疚,想要弥补的。有一个做一军大将的叔父,这次入辽说不定还真能轻松一些。

    罗成坐在那里默默的盘算着,这次做为先锋入辽,说不定还就是有罗艺的照顾呢,要不然那么多兵马,他们凭什么编入这第一军呢。

    兄弟几个坐在营里思量着,结果罗艺派了个传令官来。

    却是让他们去领旗帜。

    百人一队,授纛旗一面。团授团纛,还有偏将旗。

    兄弟几个领回来二十面队旗,又领了团旗和偏将旗,正要回去,结果那参军叫住他们。

    “罗大将交待,这里还有给你们的一批装备。”

    罗艺给罗成兄弟几个一批装备,却是五十套具装甲骑装备,还派来了十八个老骑兵。

    “我们跟随罗大将多年,是其麾下老卒。奉罗大将之命,加入你团。”为首一名骑兵虽然拱手行礼,可却很傲慢。

    “这么多铁骑装备”小六惊讶。他们费尽心机,到现在也不过拼凑起五十骑重装,可现在,罗艺直接拔给他们五十套重装,还拔了十八个精锐铁骑给他们。

    那为首骑兵冷声道,“难道罗偏将不知,我们罗大将之前为虎贲郎将,镇守涿郡,率领的是哪支人马”

    “不知。”罗成对这几个家伙也有些不太喜欢,太傲了。

    “我们罗大将之前率领的可是三千燕云铁骑,镇守的是军都关。”

    军都关,也叫蓟门关,还有个名字叫




第259章 辽西
    大业七年,夏。

    罗成率所部随左翼第一军东征,出涿郡,经渔阳郡、北平郡,过卢龙,出临渝关,进入辽西柳城郡。

    沿山与海之间前行。

    脚下走过的路,正是开皇十八年汉王杨谅、大将军王世积和宰相高颎他们率三十万东征军走过的那条路。

    行军其实很无聊。

    每天五更起床,点卯过后造饭,吃过饭拔营起程出发,天色将暗之时,停止行军,安营扎寨,休息一夜继续重复行军。

    第一军后面跟着第二军,两军相距四十里路。

    这刚好是一天的路程,而第一军的一万二战兵,八千辅兵,另外三万民夫,也都各有间距。

    一个骑兵团在前开路,一个骑兵团在后殿尾,另有两个骑兵团在中间保护两翼。而四个步兵团八千人,也分成了前中后三部,罗成的这两千人团,因为装备较其它步团更精良,于是被罗艺安排在前。

    他们与前锋骑兵相距十里而行,跟后面的中军步兵和辎重等也是相距十里。

    出了临渝关,越往东行,路便越不好走。

    尤其此时进入夏季,风雨又多,经常遇到暴雨如注,耽误前行。有时连续大雨,路都被冲毁。

    于是遇大雨,便只能停止行军,安营扎寨。

    遇路毁,便要逢山开路,遇山搭桥。

    好在罗成的这个先锋团,还带了两团民夫,苦力活倒多是他们干,粮草也无忧。

    就这样,五月初从潞县出发,到了七月中,罗成才终于赶到了此次行军的目的地,辽西怀远镇。

    怀远镇,便是柳城郡东面辽西郡的怀远县,因为这里是大隋东北边疆实际控制的最远之地,又在辽河西岸,因此早就被定为此次征辽战的前哨基地。

    怀远因此设军镇,与白狼水边上的泸河镇,渤海边的临海顿,成为大隋东征前线三据点。

    罗成没事的时候也研究辽西辽东的军事地图,他如今身在前线,第一军亚将罗艺又是他叔父,因此资源倒不少,对这些机密的军事地图也能接触到。

    罗成发现,怀远镇其实就是后来的宁远城,而泸河镇,则是后世的锦州。至于临海顿,那就是葫芦岛啊。

    但凡读过点明史啊,解放战争史的人都知道,这宁远、锦州、葫芦岛三地在辽西这块地方是有多重要,这不就是明末时死守的关宁防线嘛。

    辽西郡,在隋初也称为营州,后来营州改为柳城郡,又在东面分出了燕郡、辽西两个郡。

    这是几百年来,中原王朝镇守关外的一个重要军镇,若没有营州,高句丽人也早就打过辽河,甚至扩张到山海关去了。

    从临渝关,也就是后世的山海关,到辽东,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便是白狼水古道,沿着白狼水河谷地,在山谷里行军,抵到营州,这条路比较古老,但是也比较难行,都在山里。

    而还有一条路,则是后世明清反复争夺的辽西走廊,沿海岸前行。

    也就是关宁锦一线了。

    出临渝关,经临海顿、柳城镇、泸河镇、怀远镇直达辽水。

    甚至在渤海没有封冻的时候,可以直接发船从关内甚至是黄河口沿岸航行到临海顿港口,这样一来,就能大大提升粮草辎重运送补给能力。

    “我们的目标是这里。”

    罗成手指着地图上一点,指着那里道,“你们看,如今我大隋一心征辽,兵发百万,肯定是要打过辽河,剑指平壤的。而高句丽人现在却还在我们辽河西岸占据着一



第260章 轻薄公子
    第一军抵达怀远镇,便在城外安营驻扎。

    怀远镇虽在大隋最东北边疆,可繁华热闹的却出乎安营后进城逛街的罗成等人意料。七月的怀远,气候凉爽宜人,并没有如中原那般燥热。

    罗成几个都穿着军袍,挎着横刀,迈步城中,并不觉得热,汗都没流一滴。

    “想不到这里还这么热闹!”

    怀远本只是座边疆小县城,以前常受高句丽人袭扰,甚至有时北边的契丹人也会南来袭扰,因此这个县常年户过不过千余,县城平时更是只有那么百来户,说是县城,倒跟中原一个村差不多。

    要不是这里常驻有边军,这里的百姓估计早跑光了。

    不过自开皇十八年,文帝决意东征后,怀远便开始加强防御。驻军增多了,城池扩大加高了,每年都会有罪囚押解过来戍边垦田放牧。

    后来大业天子还让辽西太守在这里设置了边市,与突厥人、奚人、靺鞨人、室韦人等东北部族交易,以盐布等易牛马。这个边市,主要还是安抚下这些边民部落,免的这些人穷的要死常来打劫。

    要不然,大隋根本没有必要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设个边市。

    边市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大量的东北部落过来交易,边市也引来了许多中原商人,于是过去那个破败的怀远县,如今便成了城周数里,墙高三丈余的怀远镇。

    镇中常驻边军三千,镇外还设有多个戍堡,分驻兵马数千,在怀远和周边,总共驻了上万兵马。

    而怀远的边市,更是热闹无比,每天都有许多蛮夷赶着成群的牛马前来交易,怀远城里也便有了一条条的商街,各种中原的商货,这里应有尽有。

    青楼妓院,茶楼酒肆,客栈货邸,一家挨一家。

    除了禁运的铁器,这里几乎什么都有,盐酒茶布丝绸瓷器等等,而蛮子们来交易,除了牛羊马匹骆驼等牲畜外,能拿出手的也便顶多是些皮毛、草药以及奴隶了。

    在中原一匹上好的马能卖到二三十贯,可是在这里,五六千钱就能买一匹。

    而且那些蛮子们大多还不要钱,他们都是以物来易物,部落贵族们需要的丝绸,一匹好马才换一匹丝绸,而一匹丝绸中原商人们又要赚一大笔。

    可以说,怀远开市以来,不知道发了多少人。

    从中原运一批货来,然后交易给蛮子,换成牲畜皮毛草药奴隶,运回中原便又赚一大笔。

    不过按石猛的话说,能在这里发财的,其实都是各家的狗。狗自然是那些抛头的商人,而狗主人嘛,当然不是大兴的贵族,就是关东的名门。总之,都是有身份的,而边将们在这其中,也能占上一点份子。

    石猛是罗成的部曲,他原是罗艺的燕云铁骑,被送来给罗成,罗成看他武艺出众,尤其是这骑射本领过硬,便也留了下来。他长的高大威猛,是个混血,混有粟特人的血统,他的父亲是个粟特人,母亲是个汉女。

    跟随罗艺多年,又久镇燕云,因此石猛对怀远镇这边的底细还是较清楚的。

    “怀远镇这些商人中,势力最强者,背后的靠山便是宇文家。”

    “哪个宇文家”

    大兴贵族里姓宇文的可不少。

    “自然是开府仪同三司、左卫大将军、许国公宇文述了。”石猛并不介意把这些告诉罗成这个乡下人,毕竟他已经向罗艺起誓,以后要追随罗成。

    “宇文述是当今朝中最得皇帝宠信之人,号称五贵之首。不过这怀远镇里宇文家的势力,其实是他儿子在弄。”

    “就是那个被京师百姓称为轻薄公子的宇文化及,你若是碰到他,记得及时避让。此人依仗父亲的权势,最喜胡作非为,不遵法度,极为骄横和贪婪。他最喜欢带着家丁,骑高头大马,挟弓持弱,狂奔急驰于京师街道之上。”

    大业天子还是太子的时候,宇文化及已经依仗着老子的权势,入宫成为侍卫,他还



第261章 宇文承都
    怀远城里,到处都是罗成他们这样军士装束的人。

    不过能够一肩把一匹奔马撞倒,自己却没事人一样的人,尤其是这人还极年轻,且个头也不高,还很瘦,这就极为不寻常了。

    而一个敢拔刀把轻薄公子马鞭砍断的人,就更不寻常。

    “哈哈哈,哈哈哈。”

    宇文化及大笑着过来,手里还拎着那条半截的断鞭。

    “有意思,老子在这怀远城里,还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情,有意思。”宇文化及三十来岁,衣着华丽,皮肤有些苍白,嘴上的胡子却修剪的极精致。

    扔下断鞭,宇文化及扭头看了下他的那匹马。

    刚才马被撞倒之际,宇文化及凭借着自己贵族子弟的精湛骑术及时的摘镫跳马,虽然有几分狼狈,但并没有伤着,不过他的马却是被撞摔倒。

    “按住它。”宇文化及道。

    立即有一个马上骑士跳下马来,一拳就把正要爬起来的马给又砸倒了。一拳砸倒,然后一脚踏住马头,那马拼命的想要挣扎,可却怎么也挣不脱那只脚。

    罗成站在那里,有些惊讶于那个骑士的力量,这人看着也很年轻,想不到却如此力大。

    宇文化及从腰间拔出一把镶金嵌玉宝剑,慢慢走到那匹挣扎不起来的马面前,蹲下。

    伸手抚摸着马头,“马儿啊马儿,你可是价值千贯的青海龙驹,我当初为了得到你,可是花了不少功夫的,只是可惜了。”

    说着,他一剑刺入马颈,温热的马血喷薄而出。

    四周的人都惊呼出声。

    价值千贯的宝马啊,不过是差点让他摔了一跤而已,又没伤又没坏,却一剑捅死了。

    捅死了宝马,宇文化及看了看沾血的剑,有些厌恶的皱了皱眉头,然后连剑也扔了。

    他弃剑转身,上前几步,来到罗成兄弟面前。

    “在下宇文化及,不知道尊姓大名”

    听到这名字,罗成眉头皱了几下,刚刚石猛还在说这怀远镇里最不能惹的人是宇文化及,结果现在就碰到了,还惹上了。

    “罗成!”

    “有意思,看你这衣着,是卫府兵我猜猜,应当不是这怀远镇的驻军,否则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惹我,看来你应当是刚刚到来的左翼第一军的人了。第一军的大将是杨义臣,不过他现在还在涿郡,第一军由亚将罗艺统领前来,你也姓罗,那么可是罗艺的子弟”

    石猛硬着头皮上前,“宇文公子,这位正是罗将军的侄子,如今是罗将军嗣子,第一军中任偏将,刚到怀远,无意冲撞了宇文公子,还请见谅。”

    “罗艺的侄子罗艺不是只有罗琰一个侄子吗罗琰我可认识,一个软骨头,可没这兄弟这么硬气。”

    “回公子话,罗偏将的父亲是罗将军同父异母兄,罗将军膝下无子,所以刚收了罗偏将为嗣子。”

    “哦!”

    宇文化及对罗艺自然也是不陌生的,毕竟这些贵族子弟中,比较能打的也就那些,罗艺算一个。

    “说起来,我少年时,在京师也曾跟罗艺关系不错的,我们还都曾一起在宫里当过侍卫,只是后来他到边关来,倒是疏远了些。既然是罗艺的嗣子,那也算是熟人了。”宇文化及呵呵的笑道,“刚才你那一刀挥的很不错,不过那孩子那一下倒更猛些,那人又是谁”

    “那是我六弟罗士信。”

    “罗士信是吧,挺猛的。这样吧,我有个义子也挺猛的,年纪嘛跟你这六弟差不多,就是比他高大一些,不如让他们两个打一架,若是你六弟能在我义子手下撑个十招八招的,那这事就算了。”

    宇文化及招手,刚才那个一脚踩的马起不来的年轻骑士便过来。
1...117118119120121...49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