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木子蓝色
“听过,五姓七家嘛,名头是不小,可那又如何”
“你就不怕灭门”
“就凭你一句话,你当自己是谁大隋皇家的公主吗荥阳郑氏说好听点几百年的大士族,说难听点,也不过是落魄狗一只。”
“凭我荥阳郑氏的能力,灭你家满门轻而易举。”
“可在你灭我家满门之前,我能先把你们统统杀光。”
“你敢”
“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情是我罗成不敢的,只有我想不想做而已。”罗成是真的怒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限,他来到这里,这里就是他的家,罗家人就是他的亲人。他不允许有人,敢这样欺上门来。
那自称荥阳郑氏女的女人不再狂叫乱喊了,她咬牙切齿,却不敢再骂了。罗成那冰凉的眼神,充满着杀气,让她明白这个男人可能真的什么大胆的事情都敢做出来。
“说吧,所来何事我可不相信你们是来登门拜访做客的。”
“我听说济阴二贤庄的单雄信居然敢拒绝我们郑家的提亲,却把妹妹许给了章丘的一只土狗,我过来瞧一瞧这土狗长什么样,让他识趣一点,莫要与我郑氏为敌。”
听着她一口一个土狗的叫唤,罗成只觉得有些厌烦。
荥阳郑氏的名头当然大,可再大的名头,也不能这样仗势欺人。
“单二哥把妹子许给我,那是单家的自由,单家又不是你郑家的狗,人家自己的妹子愿意许给我,他妹子也同意,那干你屁事
第231章 你想当皇帝吗
?
罗家。
老爹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小子现在越来越胆大了,一开始还只是搞章丘土豪,后来敢怼京兆杜氏,现在连荥阳郑氏也敢惹了,还把关陇李家也得罪了。”
罗成笑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总不能左脸被人打了,我还把右脸伸过去让他们打吧。”
“那倒不至于,那郑家小娘虽娇横了些,可你也没必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亲人家,还伸舌头,太恶心了。”
“爹,那叫湿吻。”
两爷俩倒是一副债多了不愁的模样。
出身郡公府的罗贵不是普通乡下人,自然清楚荥阳郑氏和唐国公府的名头,以及他们的势力。但事情既然做下了,他也没去埋怨儿子。
“你带回来那一黑一白两女人是怎么回事”
“哦,是我收的两个侍婢,以前是大野泽里的两个逃民寨主,武艺不错,被我俘了,便收在身边。”
罗成解释道。
“那单家姑娘又是怎么回事”
“彬彬那丫头你也见过几次,挺活泼的姑娘。她哥也是我结义的兄弟单二哥,你也见过的,单二哥已经做主将她许给我,彬彬也同意了。”
老爹嗯了一声,“我是说你的意思,你喜欢单丫头吗”
“还行吧。”
“什么叫还行,娶妻是一辈子的大事,不能勉强。”
“也不是勉强,我挺喜欢这丫头的。”罗成只好道。
“那就好。”老爹又拍了拍儿子,“为了喜欢的姑娘,就算得罪荥阳郑家也值得。”
虽然郑家李家那是高高在上的庞然大物,可老爹当年被迫从大兴城离开,从郡公之子到一无所有,独自流浪,吃过许多苦,经历许多事,所以也没觉得天就要塌下来了。
“爹,小六开窍了。”
“我也觉得小六这次回来好像眼神都不太一样了,以前大家都说小六傻,我觉得这孩子不傻,就是有点痴。现在终于开窍了,好事。”
“爹,小六不但变聪明了,而且还通人事了。这小子厉害着呢,收了四个身边人,有时一晚上六七次。”
老爹一听,“这不是胡闹吗,小六才十三岁,这样折腾身子哪吃的消。怪不得感觉他长瘦了呢,回头把那四个女人都安排给你娘,让她们住这边老宅,每隔一旬才可以让她们轮一人过去服侍小六一晚。”
“爹,是不是该给小六找个妻子了。”
“你有什么合适的女子吗”
“东郡法曹翟让有个女儿年纪倒是相仿,另外东郡的徐世绩有个妹妹,也跟士信年纪差不多。若是爹愿意,我可以找他们两家问问,看谁家有意跟咱家结亲。”
罗士信转过年就马上十四了,这年纪虽不大,但也不算小。先订个亲,然后过年把子也就可以迎娶新人进门。
老爹对此倒没意见,不过他道,“可老三都还没娶亲呢,这老三样样都不错,可老四这孩子都要生了,老三还打着光棍。”
“三哥是眼光高。”
“那也不能总耽误啊,你认识的朋友多,帮他寻摸一个合适的。要不你说的单家翟家,先给你三哥相也成啊。”
“爹,翟家和徐家的小娘还小呢,都才十二三岁。”
“那是小了点,你三哥都二十多了,得找个进门就能生养的,不能再耽误了。”
爷俩聊了会,罗成才从屋里头出来。
回到隔壁自已那院里,黑白二姐妹正在院里打量着这宅子呢。
看到罗成进来,只是当没瞧见。
罗成便自顾自的取了张硬弓,然后在院里射箭。
“你倒是沉的住气,得罪了荥阳郑氏,你就不怕”
“怕什么”
“荥阳郑氏,五姓七家之一啊,要是我我肯定想着逃了。”
“天下之大,能逃哪去呢”罗成摇头。
林红玉问,“你现在肯定特后悔吧,若是你当时收下那二十两金子,说不定就没后面的那些事了。”
罗成一箭射出,正中红心。
“二十两黄金,买走你们两个,说来倒是不亏
第230章 你等着
罗家院里。
局势僵持下来。
谁也不知道这接下来该怎么办了。
直到房玄龄和杜如晦及张仪臣三人骑马赶到,房家是齐郡士族,而且房玄龄的母亲是陇西李氏女。而张仪臣是南阳张氏,同样是百年士族。至于杜家,那更不得了,京兆杜氏,论起富贵来,那其实还压郑氏一头的。
杜如晦温言道,“都是一场误会,要不大家还是先喝杯茶消消气”
罗成打起哈哈,“嗯,确实是场误会。”
已经不再呕吐的郑观音见了房杜张三人,却没半点好气,反而又拿捏起了名门之女的气势来,“想不到章丘县令、县丞、县尉都这么闲,一起跑到这乡下来了。”
“些许误会,就此撇过吧。”房玄龄道。他母亲陇西李氏,而陇西李氏也是五姓七家之一,李氏跟荥阳郑氏也没少联姻,因此说来说去,其实房玄龄跟这郑观音也还是亲戚。
“小娘子,喝杯茶,然后我们送你回县城,我让人给郑家去信,让他们来接你。”房玄龄道。
“不用,我自己就可以回去。不过还是谢谢房县丞的这份情,我记下了。”
老四有些煞风景的道,“就这么让他们走了”
罗成呵呵一笑,他还能把这郑观音强留在这不成这不说她是荥阳郑氏嫡女,就说她未婚夫那可是荥阳太守李渊的长子。而李渊,可不仅是个太守这么简单,他还是唐国公,是当今皇帝杨广姨母的儿子,是皇帝表哥。李渊的祖父李虎,正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可以说李渊那是关陇集团里最核心的贵族之一了。
李渊母亲独孤氏,同是八柱国独孤信之女,独孤信一女是北周皇后,还有一女正是隋文帝杨坚的皇后。李渊的妻子窦氏,是北周襄阳长公主和北周神武郡公窦毅之女。
窦氏家族,也同样是关陇豪门。
郑观音的这门亲事,可以说是荥阳郑家极看重的,同样李渊也很看重。荥阳郑家需要的是李家在关陇集团中的地位,而李渊需要的是荥阳郑氏在关东的士族名望。
现在,这位荥阳郑氏女,李家未来大儿媳,却刚刚被罗成在大庭广众之下,给非礼了。
刚才罗成瞧不惯这女人的骄傲,一时冲动亲了她,本是想恶心下她,可谁能想到她会是李渊的准儿媳呢。
不管怎么样,他也不可能把人留在这,或是杀了,这么多人看着。
现在房杜等人过来缓和下,便只能放人了。
至于回头会有什么麻烦,这就是后面的事情了。
“郑姑娘,以后没事莫要随意出来,外面的坏人很多,可不安全的。你说这次幸好是碰到我罗成,你要是遇到伙山贼强盗什么的,只怕不但要被劫财还会被劫色啊。若是万一惹到个亡命,劫完财劫完色,再把人给杀了,那多可惜啊。”
郑观音气的直咬牙,这辈子长这么大,还从没有人敢如此对她无礼。本来是随家里两个兄长出来游玩,结果说到最近家里一位族兄找济阴单家联姻,结果还被拒,听说单家宁愿把妹妹嫁给章丘一个土狗,也不肯嫁给郑家,大家便气愤非常。
有人提议说要来瞧瞧这章丘土狗什么样,最好是教训下他,让他乖乖提出拒绝那门亲事。谁能想到呢,这土狗居然如此凶残。
“好好好,多谢你提醒,我一定会牢牢记得你今天的这些话的。罗成,你给我等着,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知恩图报是好事,可千万别以身相许。”罗成笑呵呵的道,一句话气的郑观音差点又要拔剑。
她一刻也不想再呆在这里,呆在这里只会让她想到受到的侮辱。
“走!”
一群人便要离开,家丁们还不忘地上的钱帛。
结果老四上前,“人可以走,东西得留下,这是你们闯入我罗家应有的道歉赔偿。”
罗成没好气的瞪了老四一眼,这千把贯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贪的。
谁知郑观音却是手一挥,“留给你们。”然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nb
第232章 靠山
在家休息了几日,每天都要应酬前来拜访的乡邻们。终于等到老天放晴,麦子开镰,大家也都没空再来拜访,全都忙着下地收粮,他才有空返回了军府营地。
“营里这些天还好吧”罗成问齐彪和李珪二校,他们都是家在大兴城,孤身上任,因此以营为家。
“挺好,大家分了赏,报上功,都高兴着呢。除了当值的弟兄在营堡,其余的都回家收麦子去了,今年收成不错。幸好这次分了这么多俘虏为奴,要不然都忙不过来。”
“一切安稳就好,先等大家收完麦子吧,收完麦子歇一歇再集训。”
胖子齐彪告诉罗成一个新消息,“咱们军府的长史马上到任了,是个文官,之前任巩县长,也不知道怎么的便来我们这任府长史了。”
巩县长,就是巩县县长,在隋朝并不是所有县主官都叫县令,一些小的县则设县长而非县令,到了唐以后,才取消了县长,皆称县令。县长比县令品级低,只是从八品。巩县就在洛阳附近,一个县长调来军府任长史,确实有点奇怪。
毕竟长史算的上是军府副将,这本来应当是个武职啊。
“知道长史来历吗”
“叫柴孝和,好像就是这河南豪强出身,以前好像有过在军中担任参军的经历。人好像挺年轻,三十出头吧。”
罗成点了点头,一个新任长史的到来,无疑对他会有很大影响。长白府的鹰扬郎将鱼赞因为一些原因,只不过是挂名并不能到任,长史空缺情况下,长白府实际上还是由他罗成这个司马来掌控的。
尤其是齐彪和李豹都比较配合的情况下,他对长白府的掌控极强,可如果来了个长史,就不同了。
长白府的长史是正七品,品级上就比他高很多,而且他职务比他高。若是这个柴孝和是个要掌权的,只怕会很麻烦。
罗成可不甘心把长白府的掌控权送出去。
齐胖子道,“咱们这次大野泽剿匪,立这么大功劳,本来要升也是你升这长史的,也不知道上面怎么想的。”
罗成便笑道,“就算要论功行赏,也不会有这么快的,咱们刚剿完匪,这战果也是刚报上去。”
李豹则道,“要我说司马你也还是太年轻了些,这里面其实有很多门道的,并不是说你打了胜仗就有功,还得上门有人。”
他提醒罗成,这次剿匪虽功不小,但不能光等着上面论功,得主动点。
“如何个主动法”
“找人打点啊。”
罗成心中了然,看来到什么时代都是一样啊,会干事的不如会来事的,功绩大不如上面有人。只不过他罗成上面也没人,除了老师张须陀,他也不认识其它人。
“我给司马提醒下,你跟杜县尉关系不是挺好吗杜县尉的祖父可是当朝工部尚书,当朝吏部侍郎高孝基还是他的老师,只要你请杜县尉帮你跟上面说几句话,你再置办些礼物,便不会有人为难你了,否则,就算军功战果报上去,十有**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罗成这样没有根基的人,立功又怎么样,说不得到了上面,这功劳便被别人领去了。
就如齐李二人一样,他们还算是将门出身了,家里世代武人,可上面关系不够硬,结果鱼俱罗出事,他们这些下属一样被牵连。而且之前靠山不硬,虽在边关功劳不小,可不也一直就卡在校尉那里吗。
“请人办事,别舍不得钱财,别不好意思。”齐胖子特意提醒罗成。
这个他自然是知道的,就算有关系,如果空手也是难成事的。想他当初能授九品职事,也全靠着张须陀的提携。
现在想再进步,看来不能光靠张须陀了。
关系其实倒不是没有,不是有句话嘛,人与人之间,
第233章 东征令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你想先听哪一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