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教次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戏说呓语
徐思远离开阳城来到龟山,龟山下压着无支祁。
无支祁被镇压的时日尚短,因此无支祁仍然猖狂,见到徐思远后便破口大骂。
不过无支祁说的不外乎是截教以多欺少,不算英雄好汉,有本事放它出来再战之类的话。
对无支祁的这些话徐思远完全不放在心上,徐思远心知若是将无支祁镇压个数百年,无支祁怕也会像孙悟空那样愿意拜师服软吧。
&
第239章 不再神秘
无支祁本体不算太大,但千丈高下总还是有的。
而且准圣中期的无支祁也早已将自己的肉身凝练到一个高度,虽然还比不上徐思远,但是无支祁的一点血肉也重逾千斤。
因此这九截断剑虽小,但配上无支祁的肉身却也足以炼出九件大型宝物。
徐思远也将无支祁的尸体分为九份,只是断剑与无支祁的尸体并不相融。
徐思远的炼器手法已经相当不凡,徐思远的炼器手法算是博采阐截两教之长,阐教重在炼,阐教炼器与老子炼丹一样也有九转。
一转一变,每一转都可以剔去材质中的杂质,让其离先天之物更近一步。
而截教阵法无数,截教炼器更多的是侧重在布置禁制法阵上,一件宝物之上若能刻下千万法禁,那这宝物一出便能引动四方天地灵气,持有此宝便等于有天地相助。
两教炼器手法各有千秋,若走到尽头其实也难分高下,不过对于修为较低的人来说还是阐教炼器手法更好些,因为铭刻阵法不仅要看对法阵的领悟,对修为手法也有很高的要求。
当然对徐思远来说这些都不是问题,能布置诛仙阵,在器物上铭刻法禁对徐思远来说也就不难了。
手中真火熊熊燃烧,徐思远慢慢剔去材质中的杂质,同时也有道道法禁落入火中。
只是命数变数本就互相敌对,犹如那水与火互不相融,天与地永不相见。
如何才能让那天和地相见相融
徐思远也有些犯难,想了许久后徐思远终有所悟,徐思远自语道“要想那天地相融,除非天塌地陷,天地复归混沌!”
只有混沌可以容纳万物,而对混沌他徐思远其实也很熟悉呀,他也曾吸收混沌之气。
于是徐思远手中有混沌之气出现,混沌之气将九截断剑连同无支祁的尸体包裹起来。
曾在那混沌之中有一青莲,青莲之中有盘古沉睡,我徐思远刚好见过盘古沉睡的样子呀。
混沌之气将所有的炼器材料包裹在一起,所有材料仍不相融,但是所有材料挨得并不远。
混沌之气中,所有挨着的材料正好组成一个图形,那图形细看之下正是盘古沉睡的样子。
混沌孕万物,徐思远看着自己手中混沌之气的流转,每一次转动都有难言的道韵,每一次似乎都让徐思远对道有了新的理解。
所有灵材也开始慢慢的融合起来。
恍惚中,徐思远似乎又看到了无尽岁月之前,也是在那混沌之中,曾有一神在混沌中沉睡!
那正是盘古啊!
只是天衍五十,盘古你曾经又得到了多少
这时大禹来到徐思远身前。
大禹对徐思远道“道长可还需要我做些什么”
“还请陛下助我,”徐思远开口道“请陛下借我天下人族之力。”
大禹福至心灵,大禹曾登天而战,如今虽然没有了轩辕剑,但大禹仍有一定的修为。
大禹开口,大禹之声响彻人间。
“吾之子民,吾大禹需要你们的力量!”
亿万人族闻言皆伸出右手,陛下你曾治水救我人族出危难,如今陛下相招,我人族自当尽力。
亿万人族齐齐举手!
于是大禹手中也出现一火,此火乃人族信念汇聚,这是人道文明之火。
此火没有毁灭霸道的气息,这火甚至不太耀眼,但是此火一出便温暖了天地乾坤。
一点文明,便可照亮亘古黑暗!
亿万人族,走过黑暗,走过蒙昧。
如今人族遍布洪荒,人族也将文明的火种撒遍整个洪荒。
亿万人族举手,点点火光汇聚。
这便是人道的力量!
徐思远以掌为炉,徐思远手掌微微张开
第240章 时日曷丧
九鼎古朴庄严,每一只大鼎都百丈高下,每一只大鼎都重逾山岳。
九鼎高耸,不过九鼎之上仍是一片空白。
徐思远看向大禹,这是人族的宝鼎,上面的留白自当由人族帝王决定。
毕竟九鼎一成,便可以鼎为记,以传后世!
大禹想了下道:“总该记得盘古大神开天地,总该记得女娲娘娘造人族。”
徐思远点头,于是九鼎之上出现两画,画中有一巨人持斧劈混沌,又有一女子捏土为人,女子身前有数十万男女。
大禹又道:“总该记得我人族先祖筚路蓝缕,开我人族万代基业,也总该记得我人族先贤,仓颉先祖造字,燧人氏钻木取火右”
“也总该记得道长你救我人族于危难之中,该记得道长你的传道授业之恩。”
徐思远笑着摇头表示不急,大禹继续道:“那总该记得天皇立国,地皇尝百草,人皇战涿鹿”
于是大鼎上便多了一幅幅场景,以时间为轴,再现人族过往。
看那九鼎便可见有先祖走下不周山,又有文字写下人族春秋,有火光照亮洪荒的无边黑暗
到了最后九鼎上画的便是大禹开山掘河,治那人族水患的情景。
至此人族值得记载的人和事尽在九鼎之上,不过九鼎之上又出现一画,这画中有山川河流,也有田亩村舍。
山川河流非是虚构,九鼎应九州,九州风物皆在九鼎之上。
从此一鼎便代表一州,九鼎便象征着天下!
霸下这时也来到大禹身前,霸下对大禹道:“陛下,我等守护人族多年,九鼎之上可能有我九子的身影”
大禹笑道:“自然当有。”
于是九鼎之上便有龙翔于空,祖龙九子,皆鼎上留名。
鼎上有名便可名传万古,但霸下脸上并无喜悦。
九鼎高耸,鼎上仍有空白。
大禹这时真心道:“还请道长为自己作画吧。”
徐思远仍然拒绝。
辛苦无数年,但最后说不定仍只是洪荒一过客。
何需留名,该记得他的总该记得。
徐思远又看向那九鼎,九鼎太重,九鼎又有下沉的趋势。
而且九鼎受大禹帝旨,大禹还勉强可以操纵九鼎,但后世人族帝王怕是再难动用九鼎。
徐思远想了想后取九鼎之气机,于是九鼎旁边又出现了九个只有丈余高的九鼎。
小的九鼎可放在人族都城之中,大的九鼎却当散于九州,以镇天下。
霸下这时对大禹道:“陛下,祖龙九子,正好对应九鼎,还请陛下准我九子将九鼎驮入九州。”
除了龙子,还真难找出可以驮动这九鼎的,霸下主动开口,大禹自不会拒绝。
霸下招来其他八子,见九鼎之上有自己的身影,这八子都是大喜。
霸下主动驮起一鼎,其他八子便也各自背起一鼎。
其他八子前往八方,估摸着八子已经到达其他八洲后霸下对徐思远道:“还请小友助我。”
徐思远这时已经有些明白霸下要做什么了,徐思远道:“前辈不怕以后兄弟反目”
霸下略有些犹豫,不过最终霸下还是道:“若他们将来大道可期,便是怨我恨我,我霸下也不后悔。”
霸下再拜道:“还请小友出手镇住我那几位弟弟吧。”
是的,霸下要徐思远做的便是将其他八位龙子镇于九鼎之下。
八子本就凶性未去,又突破准圣失败,八子道心已经不稳。
凶兽瑞兽只有一念之差,心有恶念,将酿大祸。
九子突破准圣失败后其实已经做了不少坏事,霸下如何不忧。
而九鼎乃人族至宝,日夜观那九鼎,必有所得。
而且九鼎镇九州,龙子驼鼎,自有功德。
徐思远点头答应了霸下所请,九鼎乃徐思远所
第241章 相似的历史
推演数百年并非毫无所得,徐思远和伏羲联手虽然寻不到截教的生机,但是却为他徐思远寻到了一丝可能。
徐思远回转金鳌岛,金鳌岛如今是越发热闹了。
徐思远是截教第一代弟子,而如今截教已经有了第四甚至第五代弟子。
都说截教万仙,可如今截教何止万仙。
一路行来,有叫徐思远师兄师叔的,不过更多的还是那些叫他师叔祖的。
这些弟子有许多徐思远都叫不出他们的名字,不少弟子也是第一次见到,不过徐思远都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然后默默在心中记住他们的样子。
行了约莫一刻钟,便见金灵圣母在前面站着。
徐思远笑着走上前去:“好久没见,师妹风采依旧!”
金灵圣母将徐思远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金灵圣母开口道:“师兄似乎憔悴了些许。”
数百年的推演对徐思远的心神都是巨大的消耗,徐思远看起来是有些憔悴,徐思远笑道:“不碍事,对了师妹在这里等人”
“嗯,”
金灵圣母展颜一笑:“我在这里等师兄,而且我已等了师兄数百年了。”
“等我”徐思远略有些吃惊:“有很要要的事”
应该有大事,不然不至于等数百年,不过徐思远实在是猜不出什么事值得金灵圣母等他这么久。
金灵圣母没有立刻开口,金灵圣母看着徐思远,曾经少年如今越发丰神俊朗。
她金灵圣母便曾因为眼前少年而顿足金仙期多年,虽然不一定是因为爱情,但多少总有些心动。
可是曾经的金仙已修成准圣更是数次搅动洪荒风云,她金灵圣母却仍未找到准圣的路。
于是曾经的懵懂心动已经淡去,唯她金灵圣母的求道之心仍然不减。
金灵圣母对徐思远道:“师兄你曾问我两教相争我金灵可以打死几位阐教弟子”
“我今日回答师兄,我金灵自然愿意多多益善。”
金灵圣母对徐思远弯腰行礼道:“只是如今力有不逮,我已下定决心入人间扶龙,师尊也已经许了,只是师兄对人间最熟,师妹便等着师兄的指点。”
她金灵圣母曾孤身上昆仑求道,她如今也愿去人间扶龙。
上得仙山,入得红尘!
愿借王朝气运,通我准圣之路,壮我截教之威。
我截教气运金龙已有九爪,再得王朝气运,九爪金龙便能生出第十爪。
十爪金龙,对圣人也大有裨益!
徐思远看着金灵圣母,一时间想到了很多很多。
金灵圣母后来被封为:“中天梵炁斗姆元君紫光明哲慈惠太素元后金真圣德天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斗姆元君。
斗姆元君为星宿之首,便是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和中天紫微北极大帝都在她之下。
封神榜中所封众神隐隐以金灵圣母为首,曾经读封神榜,徐思远只以为是金灵圣母实力高强的原因,毕竟金灵圣母曾与文殊、普贤、慈航道人对敌,以一敌三,金灵圣母不仅不落下风,反而压着这三人打。
但如今再看,云霄实力难道不强,云霄可曾被封得如此高位
金灵圣母坐下弟子闻仲是商朝太师,便是她坐下一气仙余元的弟子余华也是汜水关韩荣的心腹爱将,封神之前,截教之中唯有金灵圣母与商朝羁绊最深。
而且纣王帝辛的叔叔比干,首相商容,冀州候苏护哪个曾被帝辛放在眼里,甚至哪怕是颇有名望又手握重兵的西伯侯姬昌,帝辛不也是说囚就囚。
可纵观帝幸一生,帝幸一直对闻太师毕恭毕敬,纵有不满,帝幸也选择了忍让,满朝臣子,帝幸只让闻太师,其中难道无因
徐思远早已知道没有自己金灵圣母也将入人间扶龙,因有扶龙之功,闻太师才可一直得享尊崇信任。
另外因为金灵圣母曾扶持商汤,所以金灵圣母出山助商不是逆势而是理所应当,因此封神之后金灵圣母才可得享尊位。
后世众生只知封神之时通天吩咐弟子不得出山,但又有谁知道封神之前通天又做了多少准备和努力。
徐思远知道截教永不止他徐思远一人在努力!
一句闭门不出,静读黄庭不过是自己师尊通天的无奈。
“师兄”
金灵圣母打断徐思远的遐想,徐思远看着金灵圣母道:“夏将失鼎,师妹要下山便去辅佐契的后人汤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