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截教次徒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戏说呓语

    然后徐思远才踏足人间,数百年未至人族,人族变化很大,在徐思远看来变化最大的便是人族脸上再看不到曾经的卑微与担忧。

    洪荒种族繁多,但是如今还能繁衍传承的却不多了,而且放眼洪荒,如今唯有人族可称霸主,于是人族自有傲气。

    徐思远入人族是为了寻找丹朱,丹朱乃尧帝嫡子,要打听丹朱的消息却是不难。

    徐思远得知丹朱初被封于丹地,后改封于丹,舜执政后改封于唐地。

    数易其地,也许丹朱一直多受忌惮。

    徐思远来到唐地,丹朱已在唐地建立一国,国号刘国,后世刘姓由此始也。

    刘国国都自然比不上曾经的涿鹿,不过也还算繁华。

    徐思远进入城中,城中行人面无饥色,衣服虽不华丽,但却也足以蔽体。

    城中军伍更是雄壮,甲胄齐全,兵器锋锐。

    而且比起曾经的涿鹿,这城中多了不少的茶馆。

    茶馆之中多有丝竹之声,路边更是随处可见三五位甚至十几位人族围在一起,这些人族身前都有一副棋盘。

    棋盘之上有十七道沟壑,此棋自然便是那围棋。

    不分男女,不论老少,甚至不论场合,哪怕是在路边架起棋盘便可下一局。

    不止这刘国,一路行来围棋似乎已成了人族的全民运动。

    如今人族的娱乐活动比起黄帝时是丰富了不少。

    路边有位棋手赢了一局,他的对手一脸不服,原本棋艺相差不多,但为何如今他却胜过自己许多。

    赢那得那人也不藏私,他解释到他最近看丹朱所著棋谱多有所得。

    那人更是言道三日后丹朱要举办围棋大赛,丹朱要会战所有围棋高手,此等盛事一定不可错过。

    他的对手顿时心服,这些棋手说起丹朱都是满脸崇拜,徐思远听到后一点也不觉得意外。

    只要愿意,徐思远可以听到看到很多东西,一路行来,徐思远见到只要是下棋的,都万分推崇丹朱。

    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丹朱是如今人族公认的棋圣,也是人族第一位棋圣。

    圣人通天老子也都很喜欢弈棋,圣人下的棋和人族的围棋自有差别,但丹朱一位凡人能将棋盘上的黑白之道推演到极致。

    他丹朱能被称为棋中圣者,怎么说这丹朱也不可能是一位蠢笨之人。

    尧之前都是世袭制,但到了丹朱这里,棋圣却不能继承自己父亲的帝位。

    徐思远这些年一直在金鳌岛炼剑,对这其中隐情也不熟悉,徐思远也无意去猜测是丹朱之后才幡然悔悟,还是其中另有玄机。

    徐思远如今只想去见那丹朱一面。

    还有三日才到丹朱举办的棋赛,徐思远却不愿等那三日。

    徐思远来到城中王宫,人族如今气运鼎盛,白泽更是为黄帝献书,从此有不少精怪托庇于人族,受人族驱使。

    丹朱乃尧帝嫡子,丹朱王宫之中也有精怪守护,只是这些精怪又如何能发现得了徐思远。

    徐思远隐去身形来到王宫,王宫花园之中有一男子身着王袍,男子身前有一棋盘,棋盘之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棋子。

    棋子杂乱无序,但徐思远看了一会后却看出了这其中的奥秘。

    一枚棋子,一座城池。

    纵横交错的十七道沟壑之上,似乎演尽了人族如今态势。

    徐思远来到丹朱身前,徐思远突然现身开口道“国主可愿与贫道对弈一二”

    徐思远出现的十分突兀,丹朱先是一惊,但看到是徐思远后,丹朱却行礼拜道“见过仙长。”

    数百年过去了,人族却还未忘记徐思远。

    徐思远受了丹朱这一礼,徐思远伸手,棋盘之上有三十六枚黑子皆放出耀眼的光芒。

    若以棋盘为天下,三十六枚黑子大都散布在丹朱的刘国四周。

    棋盘上也有一枚白子大放光芒,这白子对应的正是舜帝都城蒲阪。

    丹朱大惊,三十六枚黑子正是暗中投靠他的三十六座城池。

    只是他徐思远又是如何知道的,难道这便是仙人神通

    丹朱顿时对徐思远又敬又畏。

    徐思远早得伏羲推演之法,丹朱出身再是不凡但也不过一小国之主,徐思远一路行来听到看到了很多,如今丹朱立在徐思远身前,结合徐思远听到看到的,徐思远要推算出一些东西其实不难。

    徐思远开口问道“国主号称棋圣,国主的棋却已经脱离了这棋盘之上,国主可敢以天下为棋,国主可有心在棋盘之外争一争那天下”

    徐思远说这话的时候看着那丹朱。

    龙族早已是人族图腾,人族拜龙多年,人族气运如今皆似龙形。

    丹朱身负气运不少,气运化作蛟龙,在丹朱头顶盘旋。

    徐思远话刚出口,徐思远便发现丹朱头上蛟龙意欲抬头长啸。

    徐仕远看得分明,一国之主却成了那围棋圣手,他丹朱下棋不是为利,只是为名。

    养自身名望,结四海权贵,国中更是炼有精兵。

    他丹朱所图,自然不小。

    丹朱头上蛟龙震动,虽是蛟龙,也欲化龙,只是蛟龙昂首却跃不上青天。

    那丹朱脸上初始似有万般雄心,但最后却颓然长叹道“前尘已逝,如今舜帝贤明,舜帝在时我丹朱别无二心。”

    丹朱又道“仙长要是想下黑白之棋,我丹朱自当奉陪,但若要以天下为棋,我丹朱如今却还拿不住天下这座棋盘。”

    徐思远闻言微微摇头,舜之帝位来源于尧,丹朱是尧嫡子,如今争位正是合适,舜帝死后争位便太晚了。

    不过徐思远也知道怪不得丹朱,此乃天意。

    大河之中,鱼跃龙门,才为真龙,而人间争龙却也大抵如此。

    蛟龙要成真龙少不了那天命眷顾,丹朱如今却是失了天命,天命不在他丹朱身上。

    既失天命,便失雄心,丹朱的确已不适合作为辅佐对象。

    不过徐思远来见丹朱不只是为了确认这一点的,徐思远取出一枚珠子。

    这珠子正是徐思远和霸下在虚空中得到的祖龙龙族。

    徐思远手一抹,这龙珠隐去所有光华,徐思远在龙珠上留下禁制,然后徐思远将龙珠递给丹朱“国主将此珠好生收好,此珠不可让外人看见,此珠只可传于后人,有此珠在便可保证国主永不失那尊崇。”

    既是仙人所赐,丹朱便好生将这龙珠小心的收好。

    如今人族以龙为图腾,霸下将祖龙尸骸葬在昆仑,从此世间龙脉都出自昆仑,但昆仑龙脉却也源于祖龙。

    今我予你龙珠,纵不得天命眷顾,却未必不能成为那人间真龙。

    上天不予你天命,我徐思远却还是愿给你子孙后代成为真龙的契机。

    天时不如地利,但得了地利,未必不能逆天!

    淮水有神,名为无




第224章 转劫
    徐思远辞别丹朱来到舜帝都城蒲阪。

    蒲阪之中人流涌动,四方权贵集于蒲阪。

    尧帝之前的帝王都是黄帝血裔,尧帝定都于蒲阪,未尝没有削弱黄帝影响力的因素。

    但是蒲阪城中除了皇宫,最富丽最雄伟的建筑还是归属于黄帝后裔。

    蒲阪城西,有一院落格外雄伟,这院落的主人名鲧,正是黄帝后裔颛顼之子。

    鲧虽有封地,却多在蒲阪做官,鲧也一直住在蒲阪城中。

    虽是城中大户,但徐思远来访,鲧自是热情相迎。

    便连鲧的长子禹也在一旁作陪。

    徐思远其实是为禹而来,大禹是后世对他的尊称,此时禹还未开始治水,因此没有大禹只有禹。

    而作为禹的爹鲧在后世无疑是失败者,但是徐思远见到的鲧谈吐有节,不卑不亢,腹有经纶,才华横溢。

    唯有一点徐思远试探了一下,这鲧是真不懂怎么治水。

    鲧的儿子禹也是颇为聪慧,父子皆可算人族俊杰。

    只是不同于被贬的丹朱,鲧对徐思远虽算是尊重,但却也没显得有多亲热,相反还有点淡淡的疏远,伏羲坐镇人族数百年,但是之后人族再难有百年帝王。

    并且除非有天大功德,不然人间帝王活得都不久,但功德也不是那么好得的。

    人间帝王不能长生已成公识。

    鲧乃黄帝之后,因为不得长生,黄帝一脉便不再追求仙道。

    而且手持轩辕剑便可与天下群雄争锋,虽然已经有数百年没人能完全发挥轩辕剑的威力了,但这并不妨碍人族心中那满溢的自豪感。

    因此对徐思远鲧有敬畏,但却也说不上有多畏惧。

    徐思远也不在意,通天命徐思远来寻找可辅佐的帝王,徐思远便来人间看看。

    鲧与禹身上皆有龙气护身,但这龙气应该来自黄帝血脉,这龙气并不多,尤其是禹身上的龙气更是只有淡淡的一缕。

    这时鲧开口问道:“道长难得来我人族一趟,我自当好生为道长接风洗尘。”

    徐思远微微摇头,这时有风吹拂,随即有雨飘落。

    抬头望天,天幕低垂,黑云压城,城中雨落。

    初始雨水如那细线,雨水连绵,似还带着温柔。

    但很快雨势便变得大了起来,雨越来越密,越来越大。

    时维深冬,却有瓢泼雨落。

    此情此景恰似六月飞雪,便是禹这样的少年也察觉到了不对劲。

    禹将手伸入雨中,成人拳头大小的雨滴从天而落,雨滴落得又快又猛,雨滴落在禹手中竟将禹打得一个踉跄。

    落下的是雨滴,但砸在禹手中却像石头一般。

    作为城中大户,鲧的房顶自然是极好的,但雨水落在鲧的屋顶上,鲧的房顶便被砸出一个个大洞。

    鲧和禹都是满脸震惊:砸在房顶都这样,若砸在人的头上又当如何

    看着越来越深的积水,鲧和禹都束手无策。

    鲧不由叹道:“当初围墙要是修高点说不定可以挡住一些雨水,只是现在却太晚了。”

    禹没有说话,只是若有所思。

    作为都城蒲阪修筑时自然是考虑到了排水,但是不过半个时辰城中积水已经过膝。

    城中水道并未堵塞,但这雨下得实在太快太猛,城中小半房屋已经没入水中。

    有房屋已被雨水冲倒,有牲畜老弱在水中苦苦挣扎。

    蒲阪城中已出现了不少伤亡。

    徐思远这时出手了,徐思远伸手轻握,漫天乌云便像是被一无形的大手抓住了,徐思远一挥手,漫天乌云散尽。

    缕缕阳光重新落在蒲阪城中,冬日阳光虽不算温暖,但是再见阳光犹如劫后重生。

    城中人族感激不尽,便是鲧对徐思远也恭谨了不少。

    鲧和禹一起对徐思远行礼:“道长救了我满城人族,此等大恩我人族必铭记于心。”

    &nb



第225章 五皇
    蒲阪城上云消雨散,但舜的心情并未变好。

    舜乃明君,舜帝坐下官员也算贤能,更有精怪为人族所用。

    大雨一停,城中的损伤便也统计出来了。

    “因为仙人及时出手散去雨云,城中死者只有千余人,但伤者不下十万,另外房屋损毁无数,其他财物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

    舜问道:“粮食损失如何”

    “损失很大,不过好在大都是被水浸泡,应该还可以抢救。”

    舜便立刻命人救助伤者,抢救粮食,排查水患

    简单的将任务分配下去后舜才有时间去查看那些四方精怪送来的情报,水漫天地,整个人族的处境都很不妙。

    虽不能亲见,但舜也能想象得出那场景: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冲向高冈,危害天下,四海之民,不得安居。

    四海之民,皆是他舜帝子民,民不得安,便是他舜的过错。

    于是舜离开议事殿来到王宫西北角的僻静处。

    这里有一密殿,越靠近戒备便越是森严,仅仅只是明面上便有十余处岗哨,暗中更是不知有多少守卫。

    便是舜帝亲临,也很是废了一番功夫才进入密殿。

    这密殿很是空旷,殿中只有一剑台,剑台之上也只供有一剑。

    此剑自然便是那轩辕剑。

    黄帝去往火云洞时并未带走轩辕剑,只是黄帝离去后,轩辕剑便隐去了所有锋芒。

    轩辕剑不再是帝王佩剑,轩辕剑已成了人族象征,这数百年轩辕剑从未被动用,但却仍无人敢小瞧了轩辕剑。

    舜走到轩辕剑前,轩辕剑乃人道圣器,除了黄帝血裔也唯有人间帝王可以拔出这轩辕剑。
1...8485868788...18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