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倚天傲雪
 “额”
 施望晴尬笑道,“学堂设在二进的耳房内,影响不到”
 “不是说下午才训练的吗?不出工了?”
 “他们都安排好了,”
 司徒正见状,连忙帮着解释,“他们特意给自己留了耙盐泥的活,说是要等日上三竿才适合干”
 “对对对,”
 施望晴挺了挺腰,大声道,“首长放心,保证误不了活。”
 听他这么说,林啸这才脸色稍霁,挥了挥手,招呼道:“走,看看孩子们去!”
 “首长请!”
 施望晴神态恭敬,忙不迭在前引路,乘隙向后挥了挥手,示意解散休息。
 说话间,数人就穿过门楼,进了施家祠堂。
 (本章完)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612章 与我无关
 第612章 与我无关
 第六二七章与我无关
 这个村子穷到了极致,宗族祠堂却不小,目测之下,这座建筑约莫有五十来米进深,开间也有将近二十米。
 正门的前面,甚至还有一座砖砌仿牌楼式的门楼。
 整座门楼全靠两根方形立柱支撑,顶部为喜鹊聚巢阁,楼檐下每组斗拱都向外飘出,有如象鼻,门楼正中书有“施家宗祠”四个大字,看着挺有气势的。
 不过,这种带有明显时代特色的祠堂,林啸在南国也已见过不少,所以并不觉得十分稀奇。
 “自打施耐庵老先生在此开枝散叶,已近三百年,施家虽非豪门却也是人丁众多的大族,宗祠有如此规模,也正常吧。”他想。
 他之前还了解过,虽说祠堂主要用来供奉和祭祀祖先,其实另外还有多种用途。
 首先,这里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每当族内有重要事务,族亲们常将此地作为议事场所。
 凡有族人违反族规,一般就在这里处理,或教育或处罚,严重者有当众驱逐出宗祠的。
 所以,这里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的道德法庭,是家族的神圣之地。
 其次,这里也是整个家族举办重要活动的场所。比如,各房子孙每逢婚、丧、寿、喜等大事,就通常在这里操办。
 另外,有一些大户人家,往往还附设私塾,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所以,祠堂的建筑规模,一般都比民宅大,质量也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祠堂就建得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都象征着这个家族的荣耀
 眼前这座施家祠堂,共有三进五开间,林啸曾进去过一次,但匆忙之下只到过前厅,今日略有闲暇,正好趁便兜一圈,参观一番。
 穿过门楼,刚绕过照壁,还没进门,老村长施修德便迎了出来,又是叉手行礼,又是作揖打躬,神态恭敬中透着欢喜。
 “来看看孩子们,”
 林啸拱拱手,微笑着道,“顺便参观一下,可否?”
 “当然,首长请,首长请,”
 老村长连忙躬身相请,满脸堆笑,“小子们开心着呢,父母们都说托了首长的福”
 进门第一进,即为高大宽广的前厅及两庑,不过里面却空空荡荡的,除了几件简陋的桌椅并无多余陈设,让人一眼便知这个家族的境况了。
 不过,林啸细观之下,却发现木构架的屋顶看似陈旧,总体却是飞檐拱角,颇有气势,讲究的丁字斗拱不说,每根瓜柱下都置有莲花斗。
 “当初,施老先生在此隐居,虽说是避祸,手头倒还蛮阔绰的,毕竟做过张士诚的幕僚”
 看着眼前的情景,林啸难免浮想联翩。
 穿过前厅,是一口宽大的天井,天井正当中是一条鹅卵石甬道,掩映在两侧高大粗壮的银杏树荫中,两旁的耳房各有回廊,回廊阶前,临天井池处,均有雕刻精美的石雕栏板。
 甬道的尽头,是一个石砌露台,林啸隐约记得,这种露台有个很讲究的名称——“陛”。
 露台前,有三级宽阔的石阶梯,大概寓意步步高升,登上露台,进门就是第二进正厅,大门两侧有一对抱鼓石,门檐下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有二字,名曰“善厅”。
 高大的正厅面阔五间,硬山式屋顶下斗拱挑檐,用材硕大,十根粗大的木柱上都有彩绘,不过图案有些暗淡,看上去缺乏维护的样子。
 进门细观,屋顶的梁头、驼峰、脊柱、平盘斗、扶脊木、雀替等木构件上也都有雕刻,刀法古朴,线条遒劲。
 林啸发现,数根房梁上,居然还刻有书卷的图案,这在一般祠堂里,是很少见的。
 他暗自揣度,或许当初,施老先生信奉以诗书传家,谁料到,二百多年后,他的子孙们却沦落至此
 穿过正厅,迎面便是一道暗廊,廊顶是八角重拱复斗式藻井,透过花窗望出去,暗廊与两侧耳房之间,又是两口小天井。
 原来,整座祠堂内共有三口天井,前面一口大,后面两口小。
 “首长,这三口天井,形成了一个品字,”
 见林啸凝望不语,老村长上前一步,介绍道,“我家先祖希望子孙做人有品行,读书有品味,做官有品阶。”
 林啸听了只是微笑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
 暗廊的尽头,又是数级石台阶,台阶两侧各有一道石栏杆,栏杆头上各有石狮一对,栏板上有浮雕石刻,图案精美。
 林啸无暇细观图案,只见台阶上是一道圆形拱门,两扇木门紧闭着,檐下同样悬有一块匾额,上书“彝伦攸叙”四个大字,不知是什么意思。
 “这最后一进是享堂,”
 见首长看着那几个字发呆,老村长哂笑着说道,“此地是供奉祖先灵位的地方”
 林啸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明白。
 享堂是禁地,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儿童,平时也不许擅入,否则要受重罚,每逢祭祖仪式,族人才能入内供奉香火。
 “人之初,性本善”
 正有些尴尬,耳中却传来了朗朗书声。
 林啸寻声望去,只见沙成哲从东耳房奔出来,一路小跑过来,原来,那里就是临时学舍了。
 沙成哲奔至近前,略略弓身请礼:“首长大驾”
 “不必多礼,”
 林啸迎上一步,微笑道,“学堂开学,过来看看。”
 “是是是,首长请!”
 沙成哲忙伸手虚引,在前领路。
 东耳房共有两间,林啸转至第一间,从窗户中望进去,房间还挺宽敞,里面坐着三十多个男孩子,也不显拥挤。
 孩子们大多十来岁的样子,正摇头晃脑,一本正经地大声朗读着三字经,他们的前面,一位先生正襟危坐,表情严肃,他的身前是一张书桌,上面放着一本书、一个茶壶还有一把戒尺。
 林啸打眼细瞧,房里没有黑板,孩子们的课桌上也空荡荡的,不但没有文房四宝,就连课本都没有,每人面前只放着几张纸。
 “事起仓促”
 身后,沙成哲讪讪道,“经书未及找到,两位先生连夜抄写了一段”
 “先生们辛苦了!”
 林啸安慰道,“慢慢来,都会有的。”
 这时,那位先生好像刚看到林啸,忙站起身鞠躬施礼,林啸抱拳拱手,做了个不打扰的手势,便继续往前走。
 第二间也是教室,里面也坐着一位先生,不过,他的学生却不多,只有五六个,全部是女孩。
 林啸对这种教学方式的看法,前文已经提过,这里不再赘述,不过见条件实在简陋,他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便一样拱了拱手,便抽身而走。
 “首长”
 见首长的神情貌似有些不悦,沙成哲心里七上八下的,他紧追几步,欲言又止。
 “你干得不错,辛苦了,”
 林啸停步,转身看着他,说道,“除了湖边营地,这里也要你多费心了,文具不用担心,稍后我会派人采买”
 “是是是,小人一定尽力!”
 沙成哲这才吃了颗定心丸。
 正说话时,却见两个女人的身影,从西厢房走了出来。
 林啸定睛一看,打头的那个,分明就是小芸姑娘,他心生纳闷,回头看向司徒正,这小子一脸尴尬,却居然撇了撇嘴,表示“与我无关!”
 (本章完)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613章 字倒是识得几个
 第613章 字倒是识得几个
 第六二八章字倒是识得几个
 “民女见过首长。”
 姑娘们现在见了林啸已不再羞涩,两人快步上前,叉手福了福。
 “小芸姑娘也在?”
 林啸笑问,神态故作讶异。
 “我爹叫我们妇女组给先生做饭,顺便把住处收拾一下,”
 小芸倒是落落大方,回禀道,“我俩先来灶间打扫一番。”
 “哦,原来如此。”
 林啸高兴地转向施修德,拱手谢道:“老村长安排周祥,有劳了。”
 “诶?首长哪里话?”
 施修德双手乱摇,满脸堆笑道,“首长为我村开办学堂,乃是大善之举,小民们本就感激不尽,两位先生白天给孩童们授课,晚上还要教民兵识字,实在是辛苦,这点小事何足挂齿。”
 “既如此,在下也不多客套,就有劳姑娘们了,”
 林啸说着,转头对司徒正道,“你稍后多拿几盏油灯过来,先生们用得着。”
 “是!”
 司徒正一挺身,咧咧嘴应道,“知道了,爷。”
 林啸又一招手唤过小米,接过那两吊铜钱,双手递给小芸:“这是先生们首月的饭钱,以后每月照例给付,由新盐场开支。”
 “这”
 小芸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接。
 “还不快谢过首长!”
 还是她爹老到,知道这首长说一不二,这种时候过分客套,反而显得见外。
 “那就谢过首长了,”
 小芸这才接过铜钱,保证道,“小芸一定尽心尽力。”
 “小芸姑娘,”
 林啸笑吟吟地看着她,突然问了一句,“你上过学吗?”
 “没有,”
 小芸下意识地摇摇头,然后却莞尔一笑,“不过,字倒是识得几个。”
 “哦?”
 林啸闻言稍感意外。
 因着司徒正的心事,林啸便对这姑娘多了几分留意,想对她多了解一些,数次见面下来,又见她还有些见识,至少胜过她那个堂兄不少,是以就此唐突一问,没想到她果然是识字的。
 “也没识几个,”
 施修德忙抢过话头,哂笑道,“也就小民自个教过她一阵,要说识文断字,还差得远,差得远”
 “嗯,好,好”
 林啸一脸赞许地点头称好。
 不过,他品着施修德的话,又瞥了一旁的司徒正一眼,便欲言又止,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司徒正面皮一红,不知这位爷又在想些什么。
 “首长”
 刚出了祠堂,一直闷声跟着的施望晴终于找到机会,壮着胆子凑了上来:“民兵队的训练”
 “继续吧,”
 林啸心情不错,终于给了他一个好脸色,“以后,跟着盐场团一起练。”
 “这个”
 施望晴却吞吞吐吐,提了个要求,“小人想想请首长提点一二”
 “嗯?”
 林啸一愣,随即却点了点头,“这个,可以有。”
 从翟家庄一仗来看,民兵队各方面的表现都很拉胯,确实需要从头开始,用心调教才成。
 不过,从哪里开始调教呢?
 按理说,队列、口令、纪律教育等科目,是军事训练的基础,也是这帮人眼下最缺的。
 不过,这些近现代军队的基本要素,对眼前这帮糙汉子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以他们目前的认识来看,有点要求过高了,贸然去推行的话,未必能收到好的效果。
 林啸略作思忖,决定把切入点,放在小伙子们最感兴趣的地方——就从格斗术开始。
 “你们的拳脚功夫,太差,”
 他故意摇着脑袋,撇了撇嘴,“跟我的队员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呃”
 施望晴一脸尴尬。
 懂点拳脚功夫,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事了,也是他大包大揽敢拉起这支民兵队的底气,不料首长却如此不屑,他的内心,自然是不太服气的。
 “你们不就仗着火器厉害么?”
 他瞟了瞟林啸的身材,暗想,“单论拳脚的话,谁更胜一筹还不一定吧?”
 不过,他不敢表露出任何不满。
 亲历了翟家庄一仗后,再傻的人也看出来了,面前这个首长的手段,可完全不像他的面相那么和善,这是个经历过大场面的杀人老手!
 是以,他干笑着,试探道:“那首长可肯示范一二?”
 “可以,”
 林啸满不在乎地点点头,“不过,这种事,还不用我亲自出手。”
 在他的特战队中,什么特长的队员都有,擅长的单兵战术技能也是五花八门,随便拉一个出来,都足以做他们的教官了。
 现在要做示范,林啸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司徒正。
 这小子是特战大队长,又是镖师出身,有一手很漂亮的拳脚架子,于是,司徒正就自然而然被推出来表演一番。
 果然,司徒正的格斗技一出手,就把这些糙汉子都镇住了。
 按照吩咐,五个小伙子拿着棍棒去围殴他,他只用一根短木棍,左冲右突,几个来回就把他们给打散了,其虚虚实实的招数,还造成两个莽汉迎头互殴了一把
 “本人不算啥,我们首长的功夫,才是这个!”
 看着鸦雀无声的糙汉子们,司徒正竖起大拇指,起哄道,“想不想让我们首长来调教一下?”
 “想!好”
 短暂的静默后,全场轰然,紧接着就是噼噼啪啪的拍手声。
 “好吧,”
 林啸白了司徒正一眼,解下武装带,整了整衣服,懒懒道,“把短棍给我。”
 见林啸果然要出手,现场就数司徒正最起劲了,他赶紧点了十个最壮实的民兵,每人手持棍棒,密密的围成了一圈,还一脸兴奋地不断纠正着他们的姿势
 林啸的出手,跟司徒正完全不一样。
 面对十个民兵的围攻,他没有任何花哨的动作,一发动便是一连串“稳、准、狠、快”的实招,一圈下来,转眼的功夫就把人全干趴下了,十个人全部躺上在地上直哼哼。
 不过,他出手虽凶猛,每一下都击中了对手的软当,但是力量都不致命,只求点到为止,擒拿制敌。
 全场的民兵都给惊到了,一个个愕然不语,连拍手欢呼都忘了。
 “以一敌十!干净利落!”
 最为震惊的,就是施望晴了。
 他本就略懂拳脚,但首长这样的武技,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他知道,那几下要是在实战中挨到了,不死也得受内伤,要是短棍换成了兵器,现在躺着的,恐怕就是十具死尸了
 这两种截然不通的格斗技,立刻引起了民兵们的极大兴趣,回过神来后,当下就有不少人嚷嚷着要拜首长为师。
 施望晴倒还算清醒,他明白这是不现实的奢望,于是,他嗫嚅着道:“听说,首长要派教官?”
 (本章完)
 
重回大明之还我河山 第614章 六十个打八个
 第614章 六十个打八个
 第六二九章六十个打八个
 “教官?”
 不料,林啸却面露不屑,摆摆手,“我看,还是算了吧。”
 “啊?”
 施望晴心头一慌,一时语塞。
 就在方才,他从司徒队长嘴里刚探得口风,教官分明是要派的,怎么才一会儿功夫,首长便变卦了?
 成立这支民兵队,不是您的主意吗?这才几天啊,就要嫌弃不管了?
 “就你们这样,再高明的师傅也带不动,”
 见他讷讷不言,林啸继续欲擒故纵,“知道为啥十个打不过一个么?”
 “为为啥?”
 “你们呢,不是不能打,”
 林啸眯了眯眼,数落道,“毛病在于不遵号令,不懂战术,一盘散沙。”
 “战术?”
 施望晴挠了挠头,这个哪懂啊。
 “面对强敌,如果单打独斗,再强的人也是送死,”
 见他态度还算老实,林啸放缓口气,“战场上,只有严守纪律,利用战术配合,才能既杀敌,又保存自己。”
 “呃”
 施望晴使劲眨了眨眼,这话听着很有道理的样子,可是
 “这样吧,”
 林啸指着自己的战士们,提议道,“让我这几个兵,跟你们所有人来一场对抗,怎样?”
 “这个”
 施望晴望了望不远处的那几个大兵,顿时觉得这个主意还行——首长的手下并不少,可今天在场的,拢共才八个人。
 “六十个打八个”
 他一点都不笨,脑子转得飞快:“虽然打不过首长,要是跟这几个人群殴的话,说不定倒能捞回点面子,扳回一局”
 不过,保险起见,他还是厚着脸皮提醒:两位首长没有人是对手,所以不能参加。
 对此,林啸满口答应,这种水平的群殴,本来就没兴趣。
 规则很简单,在一定的范围内,双方各出一名掌旗手,以夺取对方的旗帜为获胜。
 另外,为了确保安全,双方仍然不使用真正的兵器,全部用棍棒对抗。
 鉴于特战队这边人数实在太少,林啸也额外提出:就由司徒队长兼任旗手。
 施望晴倒也大方了一回,直接就同意了,还特意剔除了己方的几个人,这几位刚才被首长击中了软肋,多少都受了点轻伤,一听又要上阵,龇牙咧嘴直喊疼。
 战士们卸下枪械,临上场前,林啸特意将他们聚拢过来,宣布由“小米”担任临时指挥员,并悄悄嘀咕了几句,也不知叮嘱了些什么
 战士们上场后,一开始并没有列出什么特殊的队形,八个人太少,只是非常简单的站成了一列横队,每个人都把手里的短木棍当做训练用的步枪,摆出了拼刺刀的标准姿势。
 民兵们则毫无队形可言,五十多个人乱哄哄的挤成了一堆,信号一发出,施望晴便一声大吼,舞着棍棒就上,很有点锐不可当的意思。
 民兵们随之一拥而上,后面的人推搡着前面的,每个人都狂乱地挥舞着手里的棍棒,因为短木棍不够,一些人分到的是长木棒,有的人嫌不趁手,干脆赤手空拳的上阵,准备来个武术表演。
 不出所料,这种冲击在特战队员的人墙前,一下被撞了个粉碎。
 林啸静静观察着整个场面,他看到,民兵们果然连街头斗殴的水平都没有,前面的被击中倒地,后面的像没头苍蝇似的乱吼乱窜,挥舞的棍棒没击中对手不说,反倒不断的误中了身边的自己人。
 这一边,战士们的的阵线丝毫没有波动,他们的动作都不花哨,只是不断地左右格挡,相互保护着侧翼空挡,找准时机便猛地一个突刺,被裹挟着冲在最前面的民兵,吃了这猛烈的一击便东倒西歪,前后冲撞中,乱哄哄的摔倒了不少人。
 “队形这么密集,一板砖下去就能砸破几个脑袋了。”
 见此情景,林啸微微摇头。
 眼看丝毫占不到便宜,反而搞得一片混乱,施望晴急中生智,便带着几个人从侧面冲了过去,企图迂回夺旗。
 “小米”看在眼里,立刻大声呼喊着口令,两侧的特战队员迅速移动,分守左右两翼,几个来回又把企图迂回的人赶了回去
 几个回合下来,形势很快明朗。
 特战队员们的攻防战术十分熟练,突刺的命中率很高,虽然也有人被击中,队形也数次转换,但防线一直很稳定,没有一个人成功冲到旗手司徒正的身边。
 相比之下,民兵们既无队形也没有纪律,施望晴在混乱中也毫无队长的作用,除了以身作则地带动身边人做了几次侧面的迂回,他所有的呼喊都淹没在混乱中,结果就是,从头到尾他都一个人单打独斗在第一线,除了挨了无数次的突刺和棍击外,什么都没捞着。
 没多久,形势完全一边倒,刚刚还气势十足的民兵队完全溃不成军,被击中倒地的已过大半,特战队见机转守为攻,一个冲锋,一下就夺下了旗帜
 对林啸来说,这场胜负本就毫无悬念。
 他的底气在于,除了单兵技能和战术配合方面的优势,战士们的体能优势,也是获胜的保证,他们的身高体重虽然不见得占便宜,但长期的训练下,力量和耐力方面的优势,都十分明显
 这次对抗演习,终于让民兵队的小伙子们心服口服,他们或站或坐或躺,一个个蔫头耷脑,完全没有了方才的神气劲。
 “明天开始,你们就跟盐场团一同训练吧。”
 到此,林啸终于亮出了底牌。
 “记住了,务必服从教官的命令,先从队列训练开始,”
 他大声宣布,“教官让你们怎么练,你们便怎么练,谁也不许偷奸耍滑,否则一律开除,听明白了没有?”
 “明白!明白了!”
 这些盐村汉子被打服了,对队列的重要性,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事实,总是比大道理有效。
 对这个效果,林啸很满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