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俏佳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颜小宛
钱是英雄胆,兜里有钱说话都变得有底气得多。
徐广田这两年为向阳村做了不少贡献,哪怕不是天天下地,凭他老人家的贡献也领了全工分。
再加上儿孙们孝敬,老爷子又没啥要花钱的地方,时间长了倒是攒了不少钱。
盛利拗不过老人家,又担心惹怒了老人家,气出个好歹了,只得收下了。
徐广田还背来了粮食,说是让盛利一道送去县初中的食堂,他让徐铁柱特地去打听过来了。
徐广田跟盛利夫妻俩细细说了,盛夏和盛爱国在学校食堂吃饭是怎么个章程,让他们先有个心理准备,免得东西没带齐又得跑回来一趟。
盛利听着老人家的叮咛和嘱咐,没再说什么让老人家把东西收回去的话。
老人家掏心掏肺地对他一儿一女好,盛利不想伤了徐广田的心,日后他多照顾老人家,回报他对他们一家的恩情。
徐广田千叮咛万嘱咐,眼看着天亮了才依依不舍地离开盛家。
听说父母要送他们去学校时,盛夏和盛爱国劝说过,说他们年纪不小了,再加上对县城挺熟悉的,不需要父母特地请假送他们去报道。
盛利说什么都不松口,他一想到两个孩子离开他们的身边,独自去陌生的地方生活,这心提得高高的,怎么也放不下来。
&nbs
第231章 秘密基地
盛夏一心二用,边听她哥叮嘱,边观察着县城中学,这是她们兄妹俩未来要待四年的学校呢。
盛家一行人从报道处去往女生住宿区域时,经过食堂,盛爱国提醒道:“爸妈,妹妹,那是食堂。”
看着丝毫不起眼的矮小砖房,盛利紧蹙着眉头:“这么大个学校,怎么食堂这么小”
盛爱国解释道:“爸,我听说大家都是排队打饭,带着饭碗回宿舍吃的。食堂,用不着多大的地方。”
盛利想想也是,学生们带饭回宿舍吃,那么食堂真不用建那么大。
李香香看了眼兴致勃勃的闺女,问儿子:“那冬天能有热水供应吗”
“没有。”
盛爱国摇摇头,他们家习惯了洗温水澡,为此他特地找人打听过了,学校不供应热水的。
烧热水费柴火,学校用的柴火都是真金白银买来的,哪里舍得多花那些钱用在烧热水上
不像他们家离山近,捡木柴方便。
再说了,县城中学几百号人呢,那得烧多少热水才够用啊
李香香的眉头几乎要拧出褶子来了,盛夏的身子骨弱,老大夫说不好好养着,日后长大了兴许生不了孩子。
夏天天气热,盛夏洗洗冷水倒也还好,但是寒冬腊月的洗冷水澡,李香香愁得很,她寻思着回家就立马去找老大夫问问,有没有办法应对。
李香香记挂着这件事,心不在焉的,盛利只当妻子是舍不得孩子们离开身边,他当着孩子的面没说什么。
盛夏是第一个到宿舍的,其他的室友还不见踪影。
老师们为了避免学生争抢床位,制造出不必要的麻烦,事先在床铺上贴了学生的名字。
如果有学生要换床的话,必须要经过老师的批准。
增加这一手续,给老师们减少了不少麻烦,一般人都不会计较睡在哪儿。
比如盛夏,她无所谓睡哪里,老师安排她睡哪儿就睡哪儿。
上铺和下铺,对她来说都没分别。
到了宿舍,盛夏发现她的名字贴在最靠门的上铺,她还没说话,盛爱国走过来使劲晃了晃木制的床。
嘎吱——
盛爱国的脸色有些难看:“妹妹,这床太不结实了。”
这床外表看起来挺好的,他没用什么力气就晃得这么厉害,真担心哪天床榻了,妹妹睡在上头岂不得摔下来
听到儿子的话,盛利从兜里掏出了工具,“别担心,爱国,我这有铁钉和锤子,很快就能修好了。”
他说完就敲敲打打,忙活起来。
盛爱国崇拜地说道:“爸,你太神奇了!怎么会知道宿舍的床铺不结实的”
盛利手上的动作没停,笑呵呵地回答:“这是你们广田爷特地送来的锤子和铁钉。”
老爷子吩咐向群去打听县城中学的情况,得知学生睡的床铺用了好些时候,老爷子估摸着床铺可能会不够结实,万一床榻了伤到他乖孙女咋办
徐广田当即就让向群弄点铁钉来,好让盛利拿去固定床铺。
盛爱国和盛夏异口同声地称赞道:“广田爷对我们真好!”
盛利赞同地点点头:“是啊,你们得好好孝敬他老人家,做人要知恩图报。”
“嗯嗯。”兄妹俩齐齐点头,相视一笑。
李香香忙着整理带来的行李,她这次给俩孩子各带了一张自家编制的竹席,夏天睡在上头凉丝丝的。
盛夏想要帮忙收拾,被盛爱国挤到一边去了,说什么也不让她动手,让她站在旁边看着就行了。
在父母哥哥的帮助下,盛夏压根插不上手,席子床铺之类的东西,家人全给她收拾好了。
&
第232章 偷偷吃肉
李香香全想好了,孩子们天天在学校里上课,不用下地干活。
天气那么冷,压根用不着天天大冲洗,平时擦擦就行了。
隔几天,孩子们抽个时间出来,来山洞冲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就好了。
盛利一听眉头舒展开来,竖起大拇指夸道:“这主意不错!等天冷了,咱们来这里布置好。”
“嗯。”李香香心上悬着的大石头落了地,她像是卸了千斤重担,脚步都变得欢快了不少。
兄妹俩回到山洞,迎面对上了李香香欢快的脸,面面相觑,他们离开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
待李香香语气激动地说完她想出来的好主意,盛夏非常感动,眼眶湿热湿热的,差点没忍住掉了眼泪。
正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
李香香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孩子们进了学校,直到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她才收回视线。
作为一位头一次与孩子分别的母亲,李香香内心怅惘:“唉利哥,时间过得真快,我印象里俩孩子还被我抱在襁褓里,这会儿居然要离开我们了。”
她真的很担心俩孩子离了他们父母,日子不好过。
盛利同样担心,但他没说,安静地聆听着妻子的唠叨,偶尔才会出声安慰她。
语言在此时此刻显得格外地苍白无力。
夫妻俩怀揣着担忧回到家,第二天早上,李香香习惯性地来到盛夏的房间:“夏夏,你咋还不起床再不起来就要迟到了!”
盛利见状欲言又止,见李香香呆呆地站在门口没动,他走过来抱住她的肩头。
李香香的眼眶瞬间红了,她到现在都没习惯俩孩子不在家,昨晚在饭桌上看着空出来的两个位置,他们夫妻俩都没心情吃饭。
盛利拍拍她的肩膀,他非常理解妻子的感受,因为他十分钟前去敲了儿子的房门。
比起父母的不舍,盛夏和盛爱国倒是很快融入了校园生活,离开了父母的羽翼生活,两个孩子都表现得很好。
盛夏是重活一世,生离死别都经历过了,不就是上个学嘛又不是一辈子不回家。
过些天就能回家咯,她没啥好舍不得的。
盛爱国更是如此,他性子好,跟宿舍的其他同学很快熟悉起来,一个晚上就相约好了早上一起背书咯。
兄妹俩丰富多彩又非常充实的初中生活,由此揭开了序幕。
而向阳村里,不光是李香香和盛利夫妻俩觉得不习惯,徐广田也是如此,他天天蹲地头,却没了那个爱说爱笑的小尾巴。
好在,地里的活计忙不完,再加上徐广田有意建个养殖场,没多少空闲时间去惦记盛夏兄妹俩。
这天,盛爱国领着妹妹到了他们的秘密基地,兄妹俩往山里钻了一圈,带回来两只野鸡和一只野兔子。
盛爱国将逮来的猎物放入他的背篓里,喜滋滋地说:“妹妹,咱们炖只鸡就好了。别的我拿去卖。”
盛夏没意见,“嗯。”
他们是请半天假出来的,因为盛爱国说食堂里的饭菜没油水,他馋肉了,缠着她出来。
他们要是从县城回到家,一路上全靠两条腿,光走回家就得花两三个钟,一来一回得花上半天的功夫。
离家太远,他们带猎物回去不现实,还不如趁着它们活蹦乱跳时,拿去卖了换钱换票。
放假回家时,他们再去供销社买东西带回家。
盛爱国是惦记着李香香说盛夏身子弱,需要多补补,这才有了这么一出。
他算好了,以盛夏逆天的运气,只要人在山里,猎物肯定会自动送上门来,不愁没肉吃。
盛爱国这些时日天天在县城周边跑,对这边熟悉的很,而且他有门路,知道哪里卖这些野物价钱最高。
由他卖,能多卖些钱咧。
盛爱国惦记着妹妹和鸡肉,快去快回,他高兴地把钱和票塞给盛夏,“妹妹,你拿着。”
&n
第233章 不一样的人生
见她哥紧张得直打转,盛夏安慰道:“哥,你别担心啦,那只鸡瘦得很,没啥油水。”
她想了想又说道:“要是真有人问你,你就说咱们在县城里有亲戚。”
一根筋的盛爱国苦着脸:“啊咱们哪有什么亲戚在县城啊”
他不想撒谎,一个谎言要好多个谎言去掩饰。
盛夏眼珠子一转,笑道:“向老师不就在县城附近嘛你就当我们去找向老师好啦。”
向群所在的钢铁厂离县城不远。
别人要是问起,只说是亲戚就行了。
他不需要解释太多,省得露馅。
“对呀,我咋没想到呢”
盛爱国心头的大事解决了,脚步欢快起来,“妹妹,走,我们快些回学校,睡觉前还能背一篇课文呢。”
兄妹俩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用功,刻苦努力。
盛夏的基础很扎实,小学的学习内容记得非常牢。
发下课本的那天起,盛夏大致翻阅了所有的课本,初一的课程对她来说,真的没有什么压力,哪怕不来上课也行,完全可以自学。
盛夏戒骄戒躁,按照她过去养成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认真听讲加深记忆。
半个学期过去了,盛夏已然完成了初一第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开始进行第二学期的自学。
盛夏做好了学习计划,按照她这进度,完全可以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两年初中的知识。
高中的课程难度增加了不少,在初二时花费一整年时间,盛夏都没把握完全啃下高一的全部课程。
高中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科目,盛夏学得很吃力,费了不少时间却收效甚微。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十二个女生同住一间屋,矛盾和摩擦是少不了的。
盛夏不喜欢小女生之间耍小心机、背后说人坏话等等坏习惯,她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更知道自己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每天,盛夏是全宿舍起得最早,回宿舍最晚的,中午不午休,用来辅导她哥学习。
盛爱国的底子薄弱,尤其是数学,他上课有些跟不上老师讲的进度了。
好在他不怕丢人,发现自己的情况后第一时间跟盛夏说明了情况,让她帮忙补习。
而且,盛夏不像别的学生,平常到食堂里打饭菜拿回宿舍吃。
基本上都是盛爱国去打两份饭菜,再拿到教室兄妹俩一起吃,吃饱了继续看书。
因着她的作息习惯,以及她天天跟她哥待一块儿学习,没别的小女生跟她搭伙做伴。
在女生群体里,盛夏显得有些异类,因为她从来都是独来独往,跟宿舍其他室友关系仅限于见面打个招呼。
盛夏不是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太合群,但她真不觉得有这必要,她是奔着高考来的县城中学,不是为了在学校里找小伙伴。
更何况,盛夏多活了一世,跟宿舍那些个小女生没什么共同话题,真聊不到一块儿去。
有这闲聊的功夫,她还不如拿去多看几页书有价值。
宿舍里逐渐地分成了几个小团体,闹出了不少糟心事儿,但这都与盛夏无关,她忙着学习,没那么多美国时间关注这些。
傍晚回到宿舍,盛夏先去冲个冷水澡,回来默背几篇课文,然后进入梦乡。
事实上,在这缺吃少穿的年月里能来县城中学念书的,基本上家境都是比较好一些的。
盛夏兄妹俩破例从乡下小学,获得资格参与县城中学的招生考试,并且考试成绩不错的消息,早被人知晓了。
她们兄妹俩刻苦努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宿舍里的女生们见盛夏这么努力,而且又不影响到她们,对她都没有什么恶感。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