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坛最强作死系统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我们踢球吧
而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如果霍芬海姆最后一轮没有战胜美因茨,没能拿到晋级下赛季德甲赛场的资格,那更是一切成空——两支球队根本就没有相交的机会,更别提掀翻拜仁,抢夺联赛奖杯了。
最重要的是,掀翻王座,自己坐上去这任务可就很有“内涵”了。哪怕霍芬海姆运气逆天的真拿到了德甲冠军,但一次夺冠就算是掀翻拜仁的地位,登上王座了吗不可能!一个冠军根本说明不了什么,至少无法奠定自己的王者地位,除非连续多年压制拜仁,荣获联赛锦标。
多特蒙德、不莱梅、斯图加特包括多年前的“凯泽奇迹”,这些球队都曾染指过德甲冠军沙拉盘,在某一个时间段,他们都压制过拜仁慕尼黑,但有谁会说他们是德国足坛的王者拜仁依旧是拜仁,暂时的挫折只是因为他们在打盹,等他们醒来之后,依旧是威风凛凛的德甲霸主!
“这任务简直就是个神坑嘛,压根就不可能完成!”
曾恪无尽怨念的吐槽。
不过想想,系统虽然很多时候都挺不靠谱的,但貌似还从来没发布过无法完成的任务。曾恪接着继续研究,最后总算是搞明白了。
问题核心还是在“掀翻王座”这四个字上。
掀翻一次也是掀翻,这也就意味着,只要霍芬海姆能够拿到一次顶级联赛的冠军,将拜仁踩在身下,就算完成了任务。
这倒是让曾恪微微松了一口气,至少还给他保留了一丝机会。
但随即又是一阵苦笑,哪怕只是一次夺冠,对他,对霍芬海姆而言,现在看来也是遥不可及。
还是那句话,霍芬海姆和拜仁慕尼黑无论是从阵容还是底蕴上,根本不成正比。
别说霍芬海姆现在只是一支乙级球队,就算是升入甲级,以升班马的身份想要掀翻德国霸主,想想都够呛。
凯泽斯劳滕奇迹之所以被称作奇迹,是因为不可复制,是小概率事件。如果随随便便就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书同的惊喜
“又到了交稿的日子啊!”
天刚微亮,李书同已经早早的起来了。
因为身处海外的原因,自然不可能每天都向国内发回资讯,在没有特别重要报道的时候,基本上是每周周四,李书同才会将这一周所搜集到的资讯传送回去。
现在的网络如此发达,很多新闻其实在网上都能第一时间找到,但纸质媒体能够在互联网时代存活下来,也是有它的合理性的,李书同也清楚这一点,所以他在搜集资讯和新闻的时候,往往是一些不为人知的花边和小道,还别说,这些消息在网上很难找到,李书同发回去的新闻,还真帮助自家报刊增加了不少销量,也有着一批很稳定的受众群。
从这一点来说,李书同还是有一些头脑的,至少他还愿意动动脑子,不会完全将老外的报道照搬下来,加上自己的一些分析和评论,这就让他在一干海外同行之中有了那么一丝竞争优势。
当然,这也算不了什么,万变不离其宗,还是那句话,无论是李书同,还是那些海外同行,都是干着“文抄公”的勾当。
有时候,李书同也觉得这样的日子过得其实很没有意义,这样子的蹉跎,还不如回国随便找个营生,甭管挣钱多少,至少能够陪伴家人的时间更多一些。
但现实就是那样的令人无可奈何,他需要这份工作,因为工资不菲,因为在海外,报社还有一些额外的津贴,杂七杂八的加起来,他的收入放在国内算的上是一个金领了。他需要这份高薪,他的家庭也需要这份高薪,所以他无法舍弃。
无法舍弃,也无力改变,那就只能这样浑浑噩噩的度日了。
平时的李书同是不会这么早起来的,他的生活很有规律,上午睡懒觉,下午在城市里四处转转,名义上是搜风,实质上却是闲逛,有什么新奇事就记下来,没有就继续晃荡。
晚上就在租来的小房子中浏览一下欧洲各个俱乐部的官网,也会去ins和推特上转转,看看哪位球星又说出了什么“惊世之语”,心情好的时候,也会找个小酒吧坐上一会儿,在有比赛的时候,就花钱买上一张球票,感受一下现场的热烈氛围。www
他倒是想去场边,想上记者台,但现实就是,如他这样的中国记者,在德国乃至欧洲实在太多了,如果不是tv这样的大平台,别人压根就不会搭理你,更遑论给你准备记者席位了。
“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想改变,但现实……就是这样操蛋!”
李书同自怨自艾了几句,洗漱过后,然后打开门,在门口等候,顺带着掏出一支烟,靠在门上抽吸起来。
今天是交稿日期,素材李书同已经搜集了一些,不过还是不够,他现在就等着邮差上门,然后再在报纸上搜罗一些,翻译过来,再一起打包发回国内。
“李!”
一支烟快抽到尽头的时候,远方有声音响起,一个骑着黑色电动车的青年飞快的映入了眼帘。
他是赫尔赛罗,这负责这片区域的邮差,据说他的父亲和祖父以前都是干这份职业的,在他们退休之后,赫尔赛罗也就顺理成章的接过了衣钵。
“早上好,赫尔赛罗。”
李书同上前几步,将烟头扔进路旁的垃圾箱中,他住在这里已经三年了,因为每周都订阅了很多足球报纸,所以和赫尔赛罗也算是很熟悉了,看到赫尔赛罗屁股下面崭新的黑色电动车,笑着道,“哟,不错嘛,鸟枪换炮了,你的自行车不用了邮局给你们发新福利了要我说啊,都什么年代了,还让人骑自行车!有个电动车多好,既舒服脚程又快,还环保!一举多得啊!”
“电动车确实挺不错的,骑起来感觉就是不一样,爽得飞起!”赫尔赛罗颇为得意的仰头,不过又摇了摇脑袋,笑着说道,“不过有一点你可猜错了,这可不是邮局给的福利,那群吸血鬼,只会压寨我们的劳动力,想让他们掏钱,比杀了他们还难受。这是我省吃俭用了大半年才买的新车,怎么样,不错吧,够漂亮吧虽然很贵,但看到其他伙伴们还在费力的蹬踏自行车,我心里那个爽快啊……哈哈哈!”
到底是年轻人,健谈又爱炫耀,李书同笑着打趣了两句,赫尔赛罗从电动车上挂着的大包裹里掏出一沓报纸,递了过去,“喏,这是你的,一样不差,我可是帮你点过了。哈,整个街区,也就你会买这么多不同的体育报刊,弄错谁的,也不会弄错你的。”
李书同笑了,道:“你知道的,我是一个记者,虽然不够风光,但这就是我的工作。没办法。”
“知道了,知道了。”
两个人确实很熟悉了,说话也很随意,再聊了几句,赫尔赛罗忽然询问道:“对了,李,曾是你的同胞吧”
“曾这是谁”
李书同满面的狐疑,有些不明其意。
“就是霍芬海姆的曾啊!难道你不知道”赫尔赛罗诧异。
李书同比他更诧异:“霍芬海姆这又是什么”
“霍芬海姆你都不知道上帝啊,李,你该不会是从外星球来的吧他们可是奇迹的创造者,下赛季就要杀入顶级联赛了……算了,看你样子,你是真不清楚,原本还以为你和曾是同胞,想着有机会帮我要个签名什么的,现在看来……你自己看吧,报纸上都有写呢,我先走了,还有很多报纸要送呢。”
赫尔赛罗鄙视的吐槽了几句,骑着他的小电动一溜烟的跑没影了。
“喂,喂……靠,就这么跑了说话也不说清楚!算了,我自个儿看!”
被弄了个没头没脑的李书同摸了摸自己铮亮的光头,搂着一沓报纸转身进了屋子。
“曾霍芬海姆”
“貌似我错过了些什么……不行,我得仔细研究研究……”
李书同隐隐预感到,一个大新闻,似乎就在
第一百四十三章 国内轰动了
李书同的猜测没有错误,在他将资料传回国内的第二天,整个中国国内,网络和各大体育报刊,都已经铺天盖地的做出了报道。
拥有敏锐嗅觉的可不只李书同一个,在德国的外派记者可不少,当整个德国足坛都在谈论霍芬海姆有可能创造的奇迹以及横空出世的曾恪的时候,这些“文字搬运工”便飞快的将翻译过来的外文报道,一股脑的送回了中国。
而国内的各大报刊也意识到了这个新闻的价值,几乎是连夜赶工就将其搬上了头版头条。
中国足坛已经沉寂了许久,外国球星们的新闻虽然从未间断,但毕竟不是自己人,少了那么点感觉,而这一次的主角是一个中国人,这样的新闻不劲爆,那什么才叫做劲爆
当然,中国是有自己特色的一个社会,在拿到从国外传回的新闻之后,自然是要经过重重“艺术加工”,最后呈现在中国球迷眼前的,就是看了就令人肉麻的疯狂吹捧。
《中国体育报》:“中国天才闪耀德意志!”
《足球周刊》:“请记住他的名字,他是曾恪,他令整个德国疯狂!”
《足球世界》:“不满十八岁的中国少年,扛起中国足球的旗帜!”
《南方体育报》:“曾恪,奇迹创造者!他就是中国足球未来的希望!”
《西南体育》:“中国天才令欧洲惊叹!曾恪,这个青涩的少年,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足球第一人!”
《华夏球报》:“拜仁经理赫内斯中意中国天才少年,或许曾恪将成为中国足球史上第一个效力海外豪门的球员!巨星之路,由此开始!”
“……”
几乎是一夜之间,整个国内足坛都充斥着曾恪的名字,在这些体育报纸的描述下,曾恪似乎已经牛出天际,已经站在了世界足坛的巅峰。
而实际上,曾恪只是一支德乙球队的一员罢了,这些报刊大部分连曾恪长什么样都不清楚,但就是国内新闻界的实情,管它黑猫白猫,没新闻要上,有新闻更要上,一丁点屁大的事也要吹得天花乱坠,不然报纸怎么卖出去
在这种铺天盖地的舆论轰炸下,中国球迷起床之后的第一反应不是兴奋,而是懵比。
曾恪
这是谁
没听过啊
哪里冒出来的
他是一名球员是在欧洲踢球的为啥此前连一点风声都没有
而通过网络和报纸了解之后,便是深深的怀疑。
没办法,中国足球是个什么卵样,而国内报刊媒体又是个什么尿性,球迷们早就一清二楚,这些人说的话只能听一半,信一半,芝麻大小的事儿,也能给你炒翻天,就好像几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男孩出国试训,明明只是一支欧洲二流球队的邀请,非要给你说成是欧洲传统豪门,最后虽然通过试训留下来了,但也只是在预备队,结果呢,媒体把他吹成了球队大腿。
这种胡乱吹嘘的功夫也是没谁了,媒体夸大其词的事情干得还少吗md,反正谁信谁是傻子!
“哟哟哟,咱们中国又出了一个超级天才,超级巨星撒花撒花,必须撒花!”
“我忽然觉得,咱们国家超级球星还真多,可是,为啥我们依旧连亚洲都冲不出去呢真是奇了怪了!”
“回答楼上的问题,咱们国家球星虽多,但只能窝里横。事实就是,中国根本就没有国足!”
“哈哈哈!说得好,点一万个赞!曾恪天才大腿哈,感谢这个笑话,这能让我心情愉悦一整天!”
“听都没听过,估计又是媒体杜撰出来的,指不定只是一个在国外受训的边缘人物!反正报纸上说的,我一个字儿都不信,这些年,报纸忽悠我们的还少吗”
“还拜仁慕尼黑看上了别开玩笑好吧,咱们国家的球员能够去国外能踢上个几分钟时间就烧高香了,还想去豪门我怕不是做梦还没醒吧!”
大部分球迷压根就不信,只当是大清早看了一个笑话,还有众多网友纷纷在网上留言调侃嘲讽,不得不说,国内体育报刊们想要的热点是做到了,但这节奏完全不对,球迷们讨论的不是那个横空出世的少年天才,而是一边倒的对新闻报道的吐槽和谩骂。
这就叫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吃,谁让他们以往吹得太狠了,狠到没朋友,现在想让球迷们相信,也是很难了。
球迷和网友吐槽得痛快了,但渐渐的又感觉不对劲了。
一小撮球迷开始在网络上爆料,各种“伸张正义”和“澄清”的帖子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
“真的!这一次国内媒体没有忽悠大家,德国职业联赛确实有曾恪这么个人,他效力于德乙球队霍芬海姆,我就在曼海姆上学,随贴附上霍芬海姆训练照一张,有图为证!”
“曾恪,1990年出生,中国四川人,从小接受足球学校系统培训,于08年2月底正式加盟德乙球
第一百四十四章 声望点暴涨
404 - 找不到文件或目录。
您要查找的资源可能已被删除,已更改名称或者暂时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