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西游之雷行诸天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鬼唬子

    而这时,被云华仙子所发出的罡风吹的东倒西歪的一队天兵也缓过劲来,将地上的狼藉全部收拾赶紧,该摆放的摆放整齐,而带头的一位将军模样的仙官这才走了过来。

    刚才云华仙子将他们吹的东倒西歪,而这两人却什么事都没有,也知道这两人修为不低,就赶紧上前对着两人一礼,说道“南天门小将魏忠拜见两位上仙,刚才有些意外,失礼之处还望上仙莫要见怪,不知两位上仙道此有何贵干,小将可代为通传。”

    江汉珍点了点头,对着面前这名守将一礼,说道“魏将军有礼了,吾乃雷祖山雷池洞散人江汉珍。”

    接着有指着身边的六耳猕猴说道“这是我门下弟子六耳道人,久居洞天修炼,如今不知何年,又无处可去,听闻天帝在三界之内广招良才,这才带弟子来天庭碰碰运气,谋一份职位。”

    魏忠闻言一阵欣喜,但随即有些疑惑,这两人的修为一看就比他要高许多,此时的天庭情他又不是不清楚,仙道之人高傲,都将天庭当成一个是非窝,唯恐避之不及,别说有门有派的弟子看不上天庭的职位,就连散修之辈也受不得天庭的拘束而避之不及。

    也唯有想他们这种修的了一两手道法,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没有哪个门派看的上的,才会奔着天庭的威名,以及玉帝是仙道神仙的修为上天为官,希望玉帝能传授一二,也算是一条出路。

    而听到江汉珍所介绍的雷祖山雷池洞,一听就是洞天福地,此界中的洞天福地最有名的都在三教之中,而且各个不凡,有洞天之人,都是能开宗立派之辈,这些人哪能看的上天庭。




第一百六十三章 严束己 礼多人不怪
    对于江汉珍和六耳的到来,这名天将有些欣喜,他作为天庭之人,自然希望天庭势力越大越好,有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

    再者,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修为更进一步,只不过天帝连自己都顾不上,还哪里能想得到这些,若是有一个洞天之人到了天庭,也能对他们指点一二。

    天庭不是没有传下道法给与仙官修炼,而是太过简单了,威力也是一般。

    但天将随即一阵疑惑,有些不敢相信的问道“上仙此言可当真”

    六耳见天将有所怀疑,顿时装作生气的说道“我们大老远的跑来就是准备在天庭找一份差事,你这天将好不爽利,还怀疑我们,以我们的修为还至于那你开刷,若是不成我们大可离去,用不着你再此为难。”

    天将一听顿时慌了神,赶紧告饶说道“上仙恕罪,上仙赎罪,天帝求贤若渴,早秋盼着能有仙道之人前来天庭任职,有两位上仙到来,小的又怎敢将两位拒之门外呢,只是仙道之人追求逍遥自在,却受不得天庭此地的约束,言之为是非之地,两位上仙到来,让小的一时难以置信,故才有此一问。”

    接着对着江汉珍与六耳一礼,说道“失礼之处还请二位上仙赎罪,小的这就带两位上仙去见天帝,若是天帝见了二位此等真仙来投,定会大喜过望。”

    说着就引着江汉珍与六耳向凌霄宝殿而去,一路恭恭敬敬,周道万全,殷勤至极。

    江汉珍心中一动,就问道“这样直接带我们过去是否有所不妥,是不是禀报天帝,等到天帝召见我们再进去见面天帝”

    “这倒不用。”

    就见天将魏忠要了摇头,旋即面色微红,恰似羞愧,略带不好意思的对着两人解释道“实不相瞒,天帝虽然求贤若渴,但应召者寥寥,甚至一年都没有一个,却早已下了命令,说只要有愿意上天为官者,可以直接带去见他,甚至有言,若是想上天为官的仙道之人,若是有意,可以让我们下凡将人接回来,所以也不用实现禀报。”

    江汉珍默默点头,与六耳对视一眼,暗道一声成了。

    天庭此时的情况确实过得比较可怜,主世界的玉皇大帝身边都有些心腹之人,起码能将三界维持,而此界的至尊,竟然成了这幅模样,也算是万界头一遭。

    此界情况燃灯祖师早有言明,有七个圣人骑在至尊头上,又怎么可能过得好呢,若不是畏惧众生之意,说不定连天宫存在的必要都没了。

    江汉珍心中思索片刻,顿时知道了该怎么做,跟着天将到了凌霄宝殿门口,天将对着二人说道“这就是凌霄宝殿,两位请进,我们这就去面见天帝。”

    而江汉珍似乎有所察觉,从凌霄宝殿中传出一道神识,正在观察他们,似乎略带着一些激动。

    江汉珍对此心知肚明,作为世界至尊,虽然权利被缩水了好多,但也是至尊,天地间的大部分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怎么可能不知道有人前来投奔呢。

    也许是因为矜持,也要注意天帝的威严,才忍着没有出来迎接。

    江汉珍就对天将说道“魏将军,我们就再此等候,你去禀报天帝,得了天帝的旨意我们再去面见天帝。”

    天将魏忠忽然一愣,好似有些转不过弯来,就说道“无事,天帝都已经交代了,可以直接去见他。”

    六耳猕猴看着江汉珍的行为双眼放光,好似看到了什么绝招一般,顿时竖起耳朵就要仔细听一下。

    就见江汉珍摇了摇头,说道“天帝乃大德之人,做事合于天道,自然不拘一格,但我等是想要在天庭为官之人,本身德行有所欠缺,所以才用此虚礼约束自己,以求增德进业,礼不可废,还请将军前去禀报,我们在此等候就行。”

    江汉珍此言一出,天将也听着舒服,对江汉珍隐隐有些敬佩之意,就点头说道“那就有劳二位上仙在此等候,小的去禀报天帝。”

    江汉珍应了一声,天将这次进入凌霄宝殿之内。

    而六耳看了江汉珍所作所为却略有所悟,江汉珍的此举他也看明白了,礼多人不怪,要做就做个彻底,虽然这其中也有心术在内,但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天道准则行事,起码不会召了灾祸,也算是心性德行方面的一种修炼。

    若是此时对天地毫无敬畏,天帝势弱自然不会在意,但以后若是强大起来,那时候对于天帝的态度一时难以改正,若是毫无敬意,就与作死没有什么区别,也唯有怀着一颗敬畏的谨慎之心才能长久。

    天将进入殿中,对着玉帝一礼,说道“恭喜天帝,贺喜天帝,有雷祖山雷池洞散人江汉珍携门下弟子六耳道人求见天帝,应召了天帝广纳贤才的旨意而来,还请天帝决断。”

    天帝早就等着人前来,也知道这是尊敬他,心中没有感动是假的,就压住心中的激动,说道“两位仙道高士现在身处何地”

    天将说道“回天帝,两位高士正在殿外候着,等候天帝传召。”

    天帝喜色更甚,就略带责备的对天将说道“朕不是说过了吗,只要有仙道高士前来,就直接带来,怎么你就给忘了,我看你是犯了糊涂,还得我来提醒你,还不快快将两位仙道高士请进来。”

    天将赶紧说道“天帝赎罪,末将这就去将二位仙道高士请进来。”

    说完就退出殿外,天帝看着天将退出门外,狠狠的捏了一下拳头,外面这两任的修为也不弱,虽然他们有看出来,但从以至尊之位的感觉也判断出了个大概,隐约的与天仙相似,心中越发的欣喜。

    此时天庭羸弱不堪,神仙之辈就只有他和王母两人,手下投奔的大都在天仙之下,就连地仙也没有多少,而修为是天仙之辈,就只有长庚星一位而已,可以说是势力很不协调。

    天仙虽然在三教之内很普遍,但对于此时的天庭无异于雪中送炭,有两位天仙加入,也能让天庭增加一份势力,就能做很多事了。

    天仙在天庭之内,修为基本能排在前五,一下子增加两位,怎么可能不激动。

    天帝带着一副激动的心情,焦急的等待着,就看见天将带着一人与一妖进入殿中。

    天将对着天帝说道“启禀天帝,雷祖山雷池洞散人江汉珍与弟子六耳道人带到。”

    就见江汉珍与六耳对着天帝一礼,说道“雷祖山雷池洞散人江汉珍,拜见天帝。”

    天帝当即大喜,说道“好,好,好,二位高士免礼。”

    两人这才站知了身子,江汉珍就对着天帝说道“在下修炼已久,不知外界如何,听闻天帝广招贤才,吾不才,故带门下弟子前来试试,希望在天庭能谋个一官半职,辅助天帝治理三界,为众生贡献力量。”

    天帝听得连连点头,就此言让他听得舒服,而且此人有礼有节,颇合他的心意,早就决定了要为两人谋个位置,但不知安排什么职位,此时天庭正是用人之际,忽然两位天仙投奔,让他也一时没有想好安排什么职位,忽然灵机一动,觉得问一下两人,这才好安排职位。

    只见天帝说道“两位仙卿能来天庭,是三界之福气,我天庭失威已久,如今更是不堪,不知两位仙卿有何良策,以改变这番局面,让天庭走出这番困境。”

    此言一出,江汉珍和六耳对视一眼,都知道这是天帝的问策,能说出仙卿二字,就算是承认了君臣关系,接下来就是职位了,看安排什么职位合适。

    江汉珍心中明了,并不是职位越高越好,而是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他所擅长的就是宣化之道,也善于培养人才,宣化天地大道。

    心中一阵明悟也知道了该如何回答,就说道“启禀天帝,微臣以为此事贵在开源节流,引导众生,完善天庭中枢之能,才能从根源上解决此事。”

    玉帝心中疑惑,就问道“愿闻其详,还请仙卿明言。”

    江汉珍整理了一下思路,就说道“回天帝,我天庭此时最缺的就是人手,而三界之间的职能无数,都需要人手去维持,而此时三教把持东方,西方教把持西方,妖族在北方,而散修群居于南方,对我天庭多有不尊,时常阳奉阴违,做些违反天道之事。”

    顿了一下,接着说道“虽然此事属于大不敬,但根源就在于我天庭人手不足,若是我天庭将道经编撰成册,派人去天庭治下之地开办道场,传授道法,不但可以教化众生,还能为我天庭怎家人手,不出十年,我天庭必定人才济济,扭转这等局面易如反掌。”

    只见天帝有些犹豫的说道“此事朕不是没想过,只是道祖有言,道不可轻传,法不传六耳,若是传授歹人,岂不是要承受无边业力”

    发不传六耳之言一出,江汉珍身边站着的六耳猕猴身体为不可察的抖了一下,此言他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甚至可以说是刻骨铭心。

    在主世界,就不知是何人对六耳一族下了此等诅咒,才断了六耳一族的道途,而前一句,道不可轻传,就是因为没有了心性之道,所以才不敢轻易传授,也因此断了众生的道途。

    而后来江汉珍得自雷祖的普传法门中却没有这些规定,普传法门是天尊道果这只是其中之一,最大的原因还事心性与道法相合,只有心性过关,才能修炼入门,至于法不传六耳就更加荒谬,普传法门本就是要普传与天地之间,任何有向道之心的生灵都可修炼,就怕吃穿不出去,怎么可能藏着掖着。

    此言在主世界不知道出自何地,但在这封神世界的出处却是这所谓的鸿钧道祖,六耳心中杀意连连,不知在想什么。



第一百六十四章 问良策 妙计动帝心
    这时就见江汉珍胸有成竹的一笑,对着天帝一礼,说道“天帝此言有理,微臣不才,正是知道这个道理,想要解决这种方法,所以苦心祈求天地,果然得了一门道法,而此道法却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有向道之心,皆可修炼,又经过微臣寻访前辈高士,如今才得以完善,若用此法传道众生,就无任何限制,还有教化之功德。”

    旋即江汉珍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正是普传法门的入门篇,呈递上去。

    对着天帝说道“此法微臣已经录书成册,若是可以就将此法传入我天庭所管辖地界,只要遍地开花,不出十年,到时候我天庭定会人才济济,若是遇到修道良才,三年之内,就可见效,还请天帝过目,若是可行,还请天帝对此完善一二,说不定时间还会缩短。”

    旋即江汉珍又加了一句,说道“此普传法门传于天地间,虽然仙道有‘道不可轻传,发不传六耳’的规定,但微臣可以保证,若是出了问题,造成三界之中的麻烦,微臣可以项上人头担保,承担此等罪责。”

    此言一出六耳猕猴顿时大急,赶紧传音劝说道“先生怎可就此承担呢传道众生是我们雷府的大事,此界排斥我等,弟子愿意为先生代过。”

    江汉珍暗自一笑,说道“六耳不必紧张,你是关心则乱,承蒙雷祖另眼相看,封我为诸天宣化雷神,又得玉帝肯首,是仙道正神,将大道宣化诸天本就是我的职责,是承天道旨意,并不会出什么问题,此界圣人势大,与我等道理相左,只要善加经营,让天地意志恢复就无大碍。”

    六耳想起此界的七个圣人,眼中担忧之色更甚,但也不好说出来,只能暗下决心,好好修炼,将自己修为继续提升一步,存活几率才会增加。

    天帝心中一动,觉得这还真是个好办法,鸿钧道祖有言在先,‘道不可轻传,法不传六耳’,此是传道之常识,从没有普传一说。

    但天庭到了这时候基本可以说是无人可用,能用光杆司令来形容,让他也焦急的无计可施。

    听到江汉珍的普传法门,虽然心中有些不相信,可听到江汉珍信誓旦旦的说普传法门的好处,还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连替罪羊都给他找好了。

    天帝心中感动,就下了决心,不管此法能不能普传,都要传出去,绝心改变天庭的这种情况。

    就拿过江汉珍呈递于案前的书册,翻看眼睛看了一眼,顿时眼睛亮了,连身赞叹道“妙妙,没想到天地之间还有如此精妙道法,只是一个入门之篇,却有些可惜。”

    江汉珍也感叹一声,天帝不愧是至尊之人,他已经将普传法门入门篇拿出来修饰一番,就是想让天帝只能看出入门之法,觉得犹疑未尽,至于后面的,就希望天帝自己补充修缮一些,将天帝也拉进来。

    果然不出所料,被看了出来,江汉珍本就这个打算,就问道“天帝看此法门如何,是否能普传于天地之间。”

    天帝心头有些犹豫,鸿钧道祖的那两句禁忌已经深入人心,让他也有所顾忌,但最后还是决定将此法传出去,三教弟子不敬天庭,视天庭于无物,西方教割据一方,做自己的土皇帝,妖族桀骜不驯,根本就不服天庭管教,就是残存的黎民也不承认天庭的存在,让他这个天帝做的有些名不副实。

    不止这些,四海之地,虽然名义上受天庭管辖,但与自制一方没什么区别,地府之地更更加混乱,不但有血海称霸一方,为了抢夺转身之地,不论是谁都要进去插上一手。

    他能管辖的地方还是这些人看在鸿钧道祖指派的份上,让出了一些贫瘠小国,作为天庭的管辖之地,甚至还时不时的被人打一番秋风,岂能用凄惨二字来形容

    最后还是一咬牙,决定冒一次险,最好是不要让别人察觉,就神色中略带狠色,说道“

    此事朕准了,此书册朕带回去完善一二,三日之内,必有结果,以后就由江爱卿负责此事,你可放心施为,我就不要这面皮,也为你遮掩天机,但你也不能做的太过,遇到三教弟子就让着点,一切以大局为重。”

    江汉珍点了点头,暗道天帝还算仗义,竟然还能为他遮掩天机,此事正值封神之际,以天帝的至尊之位遮掩天机,那安全就大有保障。

    对着天帝一礼,就说道“微臣晓得该如何做,还请天帝放心。”

    此事一成,天帝也松了一口气,目光闪烁连连,可想而知内心的不平静,这可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恨不得现在就去将普传法门完善了,让江汉珍立即执行。

    可他看着江汉珍身旁的六耳,从两人的气息上判断,这六耳的气息比江汉珍的还要强悍,顿时期盼的看着六耳,问道“六耳爱卿对天庭此时的问题有何看法。”

    但说话之际就盯着六耳猕猴的耳朵看个不停,奇怪为何要起这个名字,法不传六耳的规矩可是道祖定下的,别人不清楚他可是很清楚。
1...6162636465...22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