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子的发家致富科举路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九天飞流

    有心想和顾诚玉一起去见王祺恺他们,可是他原本是来找夫子的,现在走未免太难看了些。

    他轻呼一口气,等顾诚玉举办宴席那日,还是可以再套套近乎的。

    转身回了书房,之前不懂得地方还没问。虽说问顾诚玉最好,但他心里总有些别扭,再说文夫子还在。

    顾诚玉坐着马车往茶楼而去,他之前已经让茗砚给王祺恺送了帖子,邀他在茶楼一叙。

    &n




第五百六十章 下官拜见
    此话一出,王祺恺顿时有些心虚起来,喝茶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顾诚玉一看,就知道王祺恺没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有些恨铁不成钢。

    身子太重不利于健康,生活上也有许多不便。若是这次王祺恺能考过院试,那三年后的乡试肯定是要参加的。

    如今这样的身板怎么吃得消进乡试考场多半要被抬出来。

    “你也知道我食量大,已经习惯了,一顿不吃饿得慌。我又喜欢吃甜的,想瘦确实难呐!”

    其实王祺恺哪里不苦恼可是他控制不了他自己啊!想到这里,他对他爹的正室恨上心头,她就是打着将他慢慢毒死,而后在娘家过继一个子侄的主意。

    就算爹知道了又怎样正室娘家势头大,爹哪里敢得罪不过,好在他爹已经发现了她的真面满目,自己相对安全了许多。

    “不是让你慢慢减少饭量吗你这样不节制,日后可要吃亏的。”顾诚玉叹了口气,随后摇了摇头。

    王祺恺的年纪比他大了三岁,年纪也不小了,应该要心里有成算的。他这个好友也不能让人天天看着他吧!

    “我看瑾瑜说得对!说到底还是身子骨重要,你若真想考科举,就必须得有一副强健的体魄。”

    其实尤思远早就劝过王祺恺了,只是王祺恺并不放在心上。

    “咳!我以后一定多注意,不再吃甜食了,先将甜食戒了再说。”被两人这样劝着,王祺恺也讨厌自己一步三摇,还喘息不止的身躯。

    “你们什么时候有空去我那里住上几日,我在京城带来了一位国子监的同窗加好友,正巧介绍给你们俩认识。”

    “难道你还把他带回来了”王祺恺无限怨念,他早知道顾诚玉在京城交了两三个好友,就怕顾诚玉将他给忘了。

    “你们性格相似,你若是见了他,一定能相见恨晚。”

    王祺恺撇撇嘴,接着问起了顾诚玉在京城的生活。

    ......

    “原来你升官儿里头还有这么多文章唉!升一级真难!要是我去了,估计一辈子升不了官了。”

    王祺恺叫顾诚玉吓住了,他没想到顾诚玉为了升一级,如此殚精竭虑。他可没顾诚玉这样的脑子,那岂不是升官无望

    尤思远白了他一眼,这世上能有几个顾诚玉

    “你以为升官这么容易呢你能有瑾瑜那精于算计的脑子按照正常的制度,在翰林院待满三年,只要表现不是太差,散馆时总能升上一级的。”

    要真得像顾诚玉一样才能升职,哪还有人能升官有也是凤毛麟角了。

    顾诚玉一阵无语,这是夸他吗姑且这么认为吧!

    王祺恺拍了拍胸脯,“那我升官还是有望的......”

    尤思远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你想得可真远,你现在连个秀才还不是呢!有能耐操那份心”

    尤思远在心里思量,他爹之前见过顾诚玉一次,那时候就说这小子是个人中龙凤。

    自己得和他打好关系,日后总有求到人家头上的时候。

    他一向都佩服他爹的眼光,为了搭上顾诚玉,他爹连对他和王祺恺来往都不这么排斥了,可见自家老爹对顾诚玉的看重。

    顾诚玉看了看时辰,打算起身告辞,还得去三哥和四哥那里。

    “你们若是愿意,就早些去我家松快松快。时辰不早了,我也得回去了,这几日事情还不少。”

    顾诚玉想到了族学,夫子的事还没着落。

    他忽然一拍脑门,早前在文夫子那时,倒没问问文夫子,说不定能有认识的有学之士来上岭村教学呢

    至于文夫子,他可没奢望。毕竟文夫子自己办的私塾就有声有色的,不差学生。甚至每年想去的学生太多,文夫子还得择优而取。

    再说



第五百六十一章 棉花
    顾诚玉打量了此人一眼,三十七八的模样,国字脸,浓眉大眼,外表看着倒还挺憨厚。只是那双含笑的双眼,让人觉得此人的性子怕是与让的外表不符。

    “原来是李知县,李知县不必多礼!”顾诚玉单手靠在后背,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却给李知县一种无形地压迫感。

    李庸神情一穆,此人不可小觑!他为官六载,原本在穷乡僻壤做知县,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如今调来了靖原府清河县,虽然品级没升,但靖原府可比那穷乡僻壤要好得多。

    更何况清河县还有个小码头,虽比不得江南,但百姓的日子并不十分清苦。

    “不知大人已经回乡,下官未亲迎,乃是下官的失职!”

    李庸其实昨儿就想来了,可心腹却说既然顾大人沿途没有泄露身份,那想必是回乡心切。

    让他不防再等一日,等人家回去见了亲人,收拾好行李,再带着礼去府上拜见,这才不为失礼。他一听,也觉得十分有道理。

    今儿起了个大早前来拜见,没想到顾诚玉更早,已经出门访友去了。

    既然来了,他是一定要见到人才能走得。不然失了礼数,让这位顾大人觉得自己不将对方看在眼里,那岂不是冤枉

    “李知县不必挂怀,是本官回乡心切,并未知会李知县!”顾诚玉走至家门前,向李知县比了个请的手势。

    在他们进去之后,村民们就炸开了锅。

    “顾家老五还真的比知县大人官儿大呢!瞧知县大人对着顾家老五点头哈腰的。”

    一个村民看着进去的两人感慨道。

    旁边那人赶忙退了推他,“快别说了,这话是咱们能说的人家可是朝廷官员,你可知道妄议朝廷命官是啥罪不”

    “是是!还真不能说,我在外头做了几个月的活计,这么官员可厉害着呢!别看那些有银子的老爷们平日里牛气得很,但是遇见当官的,那是连大气都不敢喘呢!”

    “那是!不然,为啥大家都削尖了脑袋往科举里头钻还不是为了考科举做官”

    “老顾家真的要起来了,瞧瞧顾家老五多威风呐!”

    “还叫顾家老五呐人家已经当官了,没瞧见知县大人还叫顾大人呢吗”

    顾诚玉请李知县到了外院书房就坐,朱庞已经等在这里了。毕竟是一方父母官来了,他还是个白身,总要来拜见一番的。

    再说先前顾诚玉不在家,他不得帮着招待吗

    “听说顾大人短短一个月内就已经升任翰林院侍读,下官恭喜大人!”李知县已经得知顾诚玉升官的事,毕竟吕氏的敕命就是李知县带人来宣读的。

    “皇恩浩荡,本官也是侥幸!”顾诚玉与李知县打起了官腔。

    顾诚玉一见此人,就知道是个官场上的老油条。

    他早就将李知县的底子给摸清楚了,原本是临近边关庆丰府下头的知县,今年才平调到靖原府的清河县来做知县。

    庆丰府临近边关,日子可想而知。能平调到靖原府来,也算是李庸的本事了。

    李庸的出身于顾诚玉一样是农户,顾诚玉还有梁致瑞这个老师,而李庸就没那么幸运了。都是靠着自己一路摸爬打滚,竟然还能在庆丰府站稳脚跟。

    “那也是大人您深得皇上看重的缘故,咱大衍朝就没有这么年轻就成为状元郎的。您的诗作下官也拜读过,已能与古时的子健相比肩。”

    李庸之前就已经打算好了,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顾诚玉这般受皇上看重,前途不可限量。

    也不知这顾大人是什么派系的,他可要好好探探口风。

    若真能搭上顾诚玉这条船,



第五百六十二章 是个人物
    “没想到丰庆府的百姓日子过得这般苦。”

    朱庞在听了李庸又说了些丰庆府百姓的日子后,不由得感慨万千。

    “也是下官无能,在丰庆府待了整整六年,却没能带领那里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李庸说起这个,不是不遗憾的。

    不管是为了政绩,还是为了百姓,若是能让棉花的产量提高,或者是发现了什么新鲜的作物,以此来改善百姓的生活,他也不算白当了六年的知县。

    “这是地理的原因,怎能怪到李大人头上我曾听说过,庄户人家种地,都是靠老天爷赏口饭吃。李大人能为百姓着想,已经是难得的好官了。”

    朱庞只要想恭维一个人,一张嘴就能吹捧得人飘飘然。

    顾诚玉想了想,想在棉花上改善生活的话,必须得在种植上花功夫,选种也不能忽视。还有留种,这也是个技术活。

    不过,他现在还不能对李庸说。他不知道李庸能不能信任,会不会出去乱传扬。

    李庸的品阶低,若是朝中无人,就算想贪他的功劳,那也是不可能的。

    不要说顾诚玉自私,怕人家领了自己的功劳。

    这本来都是官场上的常态,毕竟升官都靠自身的能耐和前辈的提拔。

    让别人踩着自己往上爬,顾诚玉可没这样的兴趣。

    “朱公子谬赞了,这么一说,本官倒觉得惭愧了。还没做出些成绩来,就离开了丰庆府。”

    李庸说起这个又无奈地叹了口气,丰庆府虽然日子清苦,衙门没油水,还被那些人辖制。

    但若是有法子能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那政绩也是妥妥的。

    政绩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若是找着了法子,自然就等着升官,可他没法子啊!

    他有自知之明,自己没那能耐。

    “李知县离开丰庆府乃是朝廷的调派,岂是李知县能抵抗得了的”

    顾诚玉这时也插上了话,他看得出李知县确实对这个颇为挺耿耿于怀。

    不过,原因到底是没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是错过了刷政绩的机会,那就不得而知了。

    “下官没能耐,只能盼着朝廷选了胸有沟壑的新知县,能解救那些百姓于水火之中。”

    李庸的意思很明显,自己没能耐,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

    顾诚玉看向李庸的眼神有些意味深长起来,这样的借口实在太冠冕堂皇,这是个人物。

    朱庞从小耳濡目染,再加上家族的悉心教导,当然听得出言外之意。

    没想到这靖原府的一个小知县都不能小觑,比起京城那些官场上滑不溜丢的高官也不差了。

    几人又就着棉花的事谈了几句,而后略过此事,唠起了家常。

    “不知朱公子家父乃是”

    刚才朱庞就已经做过自我介绍,只说是顾诚玉的同窗,家住京城,随后向李知县行了礼,相互寒暄了几句。

    李庸一看就知道这是大家公子的做派,瞧这一举一动就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家中长辈肯定有做官的,看着就底气十足。

    想到这里,他倒是对顾诚玉颇为好奇。这顾大人明明就是农家子弟,可为何与这位公子礼仪上并无不同,甚至更自然,流畅。

    顾诚玉浑身充满了贵气,看着完全不像是个农家子,贵气已经融入了骨子里,浑然一体。

    “家父乃是兵部左侍郎!”

    朱庞觉得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家世显赫,对于李庸这样的人来说,纵使他是白身,那也不是李庸能比得上的。

    李庸大吃一惊,随即心中有些窃喜。他之前就猜朱庞家中肯定有人做官,可没想到朱庞的来头还不小。

    那可是正三品的官职啊!怎么能让他不激动

    “原来是朱公子!真是失敬!失敬!”

    &



第五百六十三章 人生目标
    “李庸的野心不小,不过能耐还是有的,你不考虑考虑”

    朱庞笑着看向顾诚玉,他不相信李庸的意图顾诚玉看不出来。

    顾诚玉但笑不语,良禽择木而栖,李庸犹豫是否要上他的船,而顾诚玉自己也一样要考察李庸的能耐。

    不过,不管他如何选择,都不能和朱庞说。

    不是他信不过朱庞,而是朱庞身为大家族的子弟,就一定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他怕当朱庞在他和家族之间选择的时候,会选择与他对立。

    所以,从这时候就设防是必要的。

    “李庸此人滑溜得很,要想掌控他可不容易,我暂且还不考虑。”

    顾诚玉倒也没说假话,他目前还没下决定。

    朱庞点了点头,“也对!此人咱们还不熟悉,目前看着是个有眼色的。但人究竟如何,这短短的半日又怎能看得出”

    “对了!你不是说要带我去山上打猎吗咱们什么时候去”

    朱庞突然想到顾诚玉的承诺,立刻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上山。

    “今儿肯定是不成了,等明儿我还有两个好友过来,咱们一块儿上山。”

    顾诚玉想带着王祺恺和尤思远一起,不往山的深处走,应该没有危险。
1...177178179180181...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