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喻刺史做事可没有白善温和,大马金刀的往前一站就收到了众人仇视恐惧的目光。
喻刺史眉头都不皱一下,看向唐鹤。
唐鹤对他微微一笑,就让白善上前去宣讲。
身穿浅红色官服的白善上前,白白净净的站在众人面前,大声却又温柔的告诉他们朝廷为什么要收回这些田地,将来这部分田地会怎么处理……
大马金刀站着的喻刺史:……
这有点儿出乎他的预料,这些朝廷之策何必如此详细的宣讲?
他在云州时,城中百姓有相当一部分是兵士和流放的犯人,都要做到令行禁止,他只需下令就好。
他瞥了一眼白善,觉得他还用大白话语重心长的和人唠叨有些烦,于是不断用目光去迫视唐大人。
唐大人不理他。
梁御史和任御史也一脸严肃的站在一旁。
慢慢的,敏锐的喻刺史发现了不对,他看向底下站在的佃户们。
他们脸上的愤怒和忧惧消散了不少,有些人甚至仰着头认真的看着他们,眼里似乎还有泪。
白善宣讲完,指着唐鹤道:“这一位是本官的上官,也是陛下钦点来此巡察的主官,有他在,本官不敢妄言,所以你们可以相信我的话。”
又指了喻刺史道:“这一位是新来的岐州刺史,是你们的刺史大人,刺史大人怜惜尔等失地,特意赶来此处看你们。”
他看着喻刺史,喻刺史也看着他,底下的佃农们则仰着脑袋看着喻刺史。
喻刺史便上前一步道:“等这边的田地赎买回来,本官会让人与你们签订佃租合约,有意佃租的可直接和里长言说。”
他目光凉凉的落在里长身上,“凡有意之人都可佃租,你都给我记好了名字,若是漏了一人……”
里长立即跪在地上磕头道:“是,是,小的定不敢漏记。”
喻刺史点了点头。
白善等了一会儿,见他不说话了,无奈,只能上前一步,抬手压住已经渐渐高起来的议论声,道:“刺史大人怜惜你们贫弱,圣人也一再叮嘱我等要善待你们,因此这一次赎买回来的官田再佃租出去就只收四成的租子。”
此话一出,议论的声音更大了,有几个老人直接跪下磕头,大声道:“谢圣人,谢刺史大人啊——”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跪下高呼,“谢圣人,谢刺史大人——”
喻刺史高高的扬眉,先是看了白善一眼,这才和缓了脸色,从桌子搭建的高台上下去,把最前面的几位老人扶起来,叹气道:“罢了,尔等之前也是被人蒙蔽逼迫,何必与你们计较,以前之过既往不咎,从今日开始,你们好好耕种吧。”
这话很突然,但被扶着的老人眼泪一下就出来了,同时心中的一颗大石头砰的一下落地,他们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领着所有人再次磕下头,这次要更加的真心实意,哽咽着高声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大人大恩呀。”
唐大人冲白善微微的挑眉,看吧,我就说他是粗中有细,腹中也奸得很,只这一句话便可将白善絮絮叨叨才安抚下来的民心瞬间收拢了过去。
唐大人双手拢在袖中想,只要喻刺史说到做到,将这些赎买回来的田地按照四成的租子租给他们,且不加税,不加赋,这些百姓必定誓死效忠他,便是地方大族,只怕也很难再撼动他了。
喻刺史也感受到了民心,他眼中闪闪发亮,将人扶起来后不由回头看向白善。
他不是傻子,且有过四年的刺史经验,即便云州的情况和岐州不一样,但人是差不多的,皆是普通的老百姓。
便是在云州,他四年来也才能有如此民心。
但那是他带着人出生入死剿灭土匪,和草原上时不时冒出来的突厥马贼们打出来的,打了四年呢。
但在这里,他只是往高台上一站,说了几句话罢了。
他当然不觉得直接说这几句话有这么大的效果,若是没有白善近一个时辰的铺垫的话……
看来这一位白大人也不是一无是处嘛。
喻刺史心中一动,所以他昨日许诺人佃租的事,到底是真如唐鹤说的那样心软良善,读书读傻了,还是……故意为之呢?
喻刺史微微一笑,收回了目光。
剩下的事情就不关白善的事了,安抚下佃户,喻刺史和唐鹤转身就带着人去了祝家。
白善从大吉手里接过竹筒喝了一口水,和大吉叹息道:“满宝准备了许多药,唯独忘记给我准备润嗓子的药了。”
大吉道:“少爷,您说话太多了,不如下次让其他大人上?”
白善叹气,“让谁上?总不能让唐学兄和喻刺史上吧?”
两位御史是不用想了,他们可是来看着他们的,而且看着比唐学兄还要威严。





农家小福女 第2608章 完成(给书友“Vicky”的打赏加更)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喻刺史骑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落在最后的白善,然后转头和唐鹤笑道:“唐大人带来的人果然就没有白费的,本官佩服。”
唐鹤笑道:“喻刺史谬赞了。”
喻刺史微微一笑,特意拉着马落后了一点儿,等白善上来后就问他,“白大人可有想过外放地方?我刺史府下还有许多空缺,虽比不上京中清贵,但品级却不会很低。”
不比他现在品级低的刺史府官职,那就是长史和司马了。
长史已经有人,让他去当司马?
白善抽了抽嘴角,婉拒了。
唐大人笑道:“喻大人,我还在这儿呢,你便当着我的面挖我的人不好吧?”
喻刺史笑道:“唐大人,白大人只是暂时跟着你,短则十日,长则一月他就不是你的下官了,我如何抢不得?”
抢也没用,白善连万年县县令都看不上,更不会来岐州给他当司马和长史了。
祝家离得有些远,但他们快马很快就到了。
一直有人留意着农庄那边的情况,早在佃户们的情绪被安抚下来后便有人悄悄的飞奔回去报信了。
喻刺史和唐大人特意放走的人。
因此到了祝家后,他们还算是顺利的见到了祝家的大老爷。
嗯,今日祝家正在治丧。
祝家二老爷的灵堂就布置在大堂,喻刺史面不改色的走进去,还拿着香给人家上了三炷香。
祝家人眼睛发红的死死盯着他,倒是祝家的大老爷只是脸色悲戚,脸上却很平静。
喻刺史将香插了进去,让到一边,唐大人便带着白善上前也上了一炷香。
然后他们看向祝老爷道:“祝老爷,我们今日是为官田赎买来的。”
祝老爷想要说话,唐大人却微微抬手止住了他的话,先道:“祝老爷也知道,我等是从京城来巡察的,时间并不是很多,耽搁不起,所以我们今日就谈一谈如何?”
梁御史冷冷的道:“朝廷布告至今已有二十三日,想来祝家也早就准备好了,今日喻刺史在此,刺史府中主官户部的胥吏也在此,当场便能切结,所以不会耽误祝老爷太长时间的。”
祝老爷道:“丈量土地也需要时间……”
任御史拿出一卷纸道:“不必了,上次我等来岐州时便调查过,有官田多少我等皆心中有数,想来祝老爷心中也有数。”
祝老爷强笑一声道:“是。”
他转身带他们去侧院,让管家去把地契和账房找来。
唐鹤站在院子里看着,微微一笑,和喻刺史道:“我们才来岐州时,第一天来的便是祝家,只可惜吃了个闭门羹,说是主人家都不在。我们去农庄里看佃户时,还没进到村里就被拦住了,差点儿械斗起来,最后只能离开。”
喻刺史道:“唐大人行事太软了。”
唐鹤微微一笑,并没有辩解。
身份不一样,位置不同,他们所能承受的后果自然也不同。
他是京官,若是行事太过强硬,激恼了岐州的百姓,他们一旦暴动起来,不知要死多少人,毁坏多少庄稼。
不比喻刺史,他是整个岐州的父母官,父母管教孩子,天生就占了一股优势。
见祝家拿出了地契,唐鹤便轻轻地拍了拍掌,禁军护卫们便从车上抬下一箱一箱的钱,当着众人的面打开。
一天的时间,他们就把祝家当初从刺史府里买走的三块地总共八顷的土地全部赎买回来。
然后他们直接往佃户村里丢下两个胥吏,让他们留下给佃户们办理来年的佃租合约,最长可以佃租三年。
这一个消息很快从这一片传出去,顺着夏天的风吹过每一个村落,于是其他地方的佃农都不用他们多费口舌,只需白善上去宣讲一通,保证他们和祝家那边的佃户一样的待遇后,他们就老实的表示不会闹事了。
有了喻刺史这尊杀神的支持,他们的赎买工作做得特别的顺利。
但喻刺史也越来越看重白善了。
喻刺史兴奋的和他的副将道:“看到没,同一段话,我说得到的效果就是和白善的不一样。”
副将:……换他感受也不一样,白善要是眉眼带笑的和他说要给他升职加薪,他一定眼睛亮起来;要是大人说嘛……
他只要想到大人要笑不笑,眼睛泛着冷意的和他说要给他升职加薪,他只想跪下求饶。
喻刺史摸着自己的短乎乎的胡子叹气,“可惜,他无意来我岐州,不然我等共事,以后就带着他出门,那能省多少事儿啊。”
副将道:“大人,我和京城那边来的禁军打听过了,这位白大人在京城受宠着呢,才入朝一年便被提拔到了中书省,而且还是太子殿下的伴读,听说他也很受太子殿下的信重,是陛下和殿下跟前的红人。”
喻刺史:“所以我们这是打眼,被唐鹤给糊弄了,还以为他真是行事不甚胡乱做出的承诺呢。”
“那大人不生气吗?”
“气什么,这事儿受益的也是我治下的百姓,我治下的人受益,那就是我受益,不过,我还是想留下他,回头我给陛下上个折子要人。”
皇帝是不可能答应他的。
白善想的就是去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施为一番,皇帝也想看他在管束少一些的地方能做出什么成绩来。
自然不会把他放到岐州来。
因此直接给他批了个否字。
白善离开岐州前才从喝醉了拉着他的手依依不舍的喻刺史那里知道此事,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后谢过喻刺史的厚爱。
白善和唐鹤看着人将箱子装在马车上,喻刺史来送他们,笑哈哈的道:“岐州距离京城不是很远,唐兄弟,白兄弟,你们有空就来岐州找我,我请你们喝酒吃肉。”
唐鹤笑道:“喻大人怎么不去京城找我们?”
“我怎能随便入京?”
唐鹤立即道:“我这个京兆府少尹也不能随便离京呀。”
喻刺史一想也是,于是看向白善。
白善还真可以,他的身份没有他们两个这么敏感,但……他不想来。
不过白善还是扬起笑脸应道:“好,我若来岐州一定找大人。”




农家小福女 第2609章 回家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喻刺史将他们送出城去,白善归心似箭,一群大老爷们也都不是依依惜别之人,主要京城和岐州太近了,不是那种一别便可能是永别的场景,因此互相拱拱手便上马离开。
白善和唐大人骑马跑在了最前面,喻刺史目送他们衣袖翻飞的纵马慢慢跑远,摸了摸胡子道:“可惜了。”
副将问:“可惜什么?”
“可惜人抢不过来。”喻刺史瞥了他一眼道:“你要是有白大人三分的机灵,我也就不说这话了。”
副将:“……卑职若有,那边不会去当兵了,直接读书科举,三四十岁上考中进士也不亏了。”
喻刺史:“还有脸说。”
他转身道:“走吧,回去。”
走了两步想起来,他扭头和长史道:“我这两天翻阅户籍名册,发现这两年有许多成丁未曾分到过田地,你回头让各县将名单整理出来汇报上来,三年内成丁没有分到过永业田的补发。”
长史愣了一下就问:“大人,分的田地是要从赎买的田里出,还是从别处的官田上给?”
喻刺史不在意的挥手道:“就近,他们家在哪儿,就近给他们割田分了,不过今年庄稼都已经种下,秋后再分,现在先统计下来,回头将所计划分的田地和名册都收上来,本官要亲自看过。”
长史应下,然后欲言又止。
喻刺史瞥了他一眼,很想像在云州一样不怒自威,但想到这是岐州,不是盗匪横行的云州,于是收敛了怒容,挤出一抹僵硬的笑道:“长史有话便说。”
“大人,我们只能从别处官田分永业田了,因为才赎买回来的田,地契都叫唐大人带走了。”
“他们拿到户部核算后自会送回来的。”
长史默默地没说话。
岐州距离京城不是很远,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户部时常和岐州接触,想要在岐州布置一部分职田。
京城和雍州一带的职田几近饱和,虽然天子脚下失地不严重,但也是有侵吞现象的,蚕食一样,一年一点点,一年一点点,久而久之职田就不够用了。
所以岐州这边的官员和户部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那位在户部尚书位置上坐了近十年的刘尚书,那可是雁过拔毛,三大箱的地契过去怎么可能会平平无奇的送回来?
喻刺史见他这表情也不由停下了脚步,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不由跺脚,“哎呀,失策了——”
他立即转身去看已经消失了的车队。
副将也着急起来,问道:“大人,要不要去追?”
喻刺史原地转了两圈,最后还是不得不狠狠的跺了一下脚,“这时候追上去,朋友没得做了,还不一定能抢回来。”
长史也生怕这位刺史和京官发生冲突,连忙道:“不错,或许是我们想多了,刘尚书在审核过后就会把地契送回来,不然过几日我们就去公文催一催?”
喻刺史只能点头,“让各县赶紧把名单统计出来,就和户部说我们急着用地分永业田呢。”
长史应下。
主动送回去是不可能的,刘尚书背着手绕着这三口大箱子转了一圈,很高兴,手一挥道:“调几名经历过来,让他们核算一下,若是账目没有问题,那就给他们签单。”
唐大人把地契交给户部,转身便要进宫去复命,想到了什么,转身叫上白善,“走,一起进宫去。”
白善便跟着去了,不过汇报是主官的事儿,所以他没去太极殿,而是晃荡着去了太医院。
太医院的太医们看见他,露出笑容,纷纷行礼后道:“白大人回来了?”
白善笑着点头,目光在大堂里扫了一圈,探头看向后面的办公房,问道:“暑天炎热,太医们近来很忙碌吧?”
郑太医见他眼睛不断的瞟向后面,就憋住笑一脸严肃的点头,“是啊,暑气一起,生病的人便多。”
“那太医们可得注意些,小心时疫。”
郑太医连连点头,“白大人放心,我们一直很小心。”
白善没话说了,他都站在这儿说了半天话了,满宝怎么还不出来?
那就是……
白善又往里看了一眼,还是没忍住问道:“周大人不在太医院中吗?”
“哦,原来白大人是来找周太医的呀,”郑太医笑眯眯的道:“周太医出外诊去了,估摸得到下午才回来呢,白大人要不要坐着等一等?”
“不必了,不必了,”白善笑道:“我来求一瓶消暑健胃的药丸。”
郑太医笑眯眯的去给他取了,白善在一众太医满怀笑意的目光中离开。
出了太医院他就呼出了一口气,想了想,很干脆的去中书省里晃了一圈,交了差事后便出宫回家去了。
既然满宝上午出外诊,那中午肯定要回家吃饭休息的。
白善带着大吉和一个护卫回家,才下马,门里便跑出来一人。
两相一对上全都眼睛一亮,白善将马绳丢给大吉便跑上前,“你这是要出门?”
周满眼睛亮晶晶的摇头,仰着脑袋看他,摇头道:“不是呀,我听护卫说你回来了,你交差了吗?”
她以为他此时正在宫里交差呢,因此想进宫看看,谁知道他也回家来了。
白善牵了她的手转身进门,笑道:“我刚从宫里出来呢,在中书省点个卯就可以了,陛下那里有唐学兄和梁御史去回话呢。”
俩人手牵着手开心的往回走。
和皇帝恳谈了半个时辰,又因为梁御史告状在宫里耽误了一个时辰的唐大人出宫时,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他站在宫门口才想起来,“爹,白善也在宫里呢,忘了叫他出来了。”
本来他是想让白善候在太极殿侧殿,万一皇帝召见,他也可以露露脸,谁知道梁御史这么看不惯喻刺史,他才汇报完工作就告状了。
一旁守宫门的侍卫好心的道:“唐大人,白大人一个多时辰前就出宫了。”
唐大人:……
老唐大人看了他一眼后转身道:“走吧,你媳妇在家等着你呢,看你出外差才多久,一身的邋遢。进宫面圣也不知道先把自己倒腾倒腾。”
唐大人默默地跟上。




农家小福女 第2610章 博弈
www.lfdag .com,最快更新农家小福女最新章节!
洗漱好后,白善和满宝挤在一张榻上看书,满宝嫌弃他热,于是往边上挪了挪,白善却又靠过去,看了一眼她手里的医书后问:“今天出哪家的外诊?”
“赵国公夫人身体不适,出的他家的。”
“郑公子的伤怎么样了?”
满宝的注意力被转开,也就不介意他再挨着她了,喜滋滋的道:“他现在已经能说话了,就是还有点儿慢,一快起来就又颠倒,不过我想只要他继续训练,随着时间的推移,颅内的淤血肯定会散,到时候就可以恢复正常了。”
满宝顿了顿,“只是到底受过伤,将来怕是会落下头疾。”
而且年纪越大会越明显。
虽然这会是很久以后的事,但满宝觉得也应该思考解决的办法。
她沉思起来,手中的书无意识的落下,手指轻轻点在书上,“醒脑开窍针现在用处还挺大,可以消淤和恢复,但他骨折的那几块颅骨有两块没完全贴合,我现在也没有办法……”
通过教课室里的那个拟人模特的试验情况来看,开颅手术成功率并不是很高。
对于郑公子现在的情况帮助性不大,不开颅矫正,他还只是将来会有头疾,开颅矫正,他有可能现在就死了。
不论是从大夫还是病人的角度上,开颅都没必要。
而且,她也不确定开颅矫正骨头后他将来就不会复发头疾。
一个人的某一部分受了重伤,即便当下治愈,在特殊的环境下依旧会引动复发,这就是旧疾。
比如腰腹上的那道旧伤,平日也是好好的,没什么毛病。
可一旦阴雨连连,他身上多少会有点儿不舒服,若是再发烧咳嗽之类的,身上的旧伤很容易就被牵动引发。
而他的旧伤下的骨骼,血肉其实已经最大程度的恢复,却依旧会如此。
所以焉知他的颅骨恢复如常后不会继续引发头疾?
人的身体可真奇怪啊,随时而变,而时不仅是天时,还有地时与人时,皇帝的身体状况就不太适合去过于潮湿炎热的地方,那郑二郎,殷或这些人呢?
满宝一下坐直了身体,眼睛闪闪发亮,是啊,养生不仅在于食,还应该在于时,天时,地利,人和,若是三方都到达最佳状态,身体是不是也会处于最佳状态?
白善见她瞬间跟看到满屋黄金一样的激动起来,不由伸手在她眼前挥了挥,见她没一点儿反应便靠在了榻上,随手从旁边的桌子上翻了一本书来看。
翻了两页就没趣味了,他起身去小书房里拿了一叠文稿过来,直接放在榻上便盘腿坐在上面,和周满靠在一起,低头看着自己的东西。
西饼走过,见他们房间的蜡烛一直点着,里面却一点动静也没有,不由靠近听了听。
九兰看见,眼睛瞪大,指着她就要说话,西饼嘘了一声,拉了她到园子里说话,很疑惑,“奇怪,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九兰的愤怒消失,好奇的问道:“什么动静?”
西饼道:“小别胜新婚的动静呀。”
九兰:……
她一脸震惊的看着西饼,“你,你……”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西饼很奇怪的看她,“我什么?”
九兰跺了跺脚,“你羞也不羞?”
“这有什么羞的,大人和大人是夫妻呀。”西饼理直气壮的道:“而且不是你们说的,老夫人盼着他们生个娃娃吗?”
这么一说九兰也好奇起来,揪了一下帕子后道:“不然我们去厨房拿些糕点给少爷和娘子送去?”
西饼:“不好吧,大人说过晚上不好吃糕点的,但可以送些面条、饼子、烤肉之类的送去。”
九兰:“……这是你吧?”
“这就是大人说的。”
“我去让容姨煮两碗银耳汤,这会儿天气热,吃这个好。”
1...920921922923924...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