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农家小福女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郁雨竹

    下人应下,小心翼翼的把笔架抱下去。

    知道满宝要在县城置办铺子了,杨和书便一乐,“你家的日子现在是越发好过了,已能买铺子了”

    “是我买了送我嫂子的,我爹可舍不得买。”满宝将她爹的那番话一字不漏的告诉了杨县令,道:“我估摸着,不攒上三五年的钱,我爹是不会舍得拿出钱来买铺子的。”

    杨和书便笑道:“你父亲的话原也没有错,这世上有天灾**,亦有旦夕祸福的说法,家里多留些现钱总是好的。对了,你大嫂那铺子打算拿来做什么”

    “做吃食。”

    杨和书便一拍掌,大乐,“我猜也是,到时候我一定去捧场。”

    满宝便开怀的笑起来,“杨大人,你也觉得我嫂子做的饭菜特别好吃是不是”

    杨和书侧首想了想道:“倒也不是十分的美味,我吃过比你嫂子做的饭菜更好的,且不知凡几,可你嫂子做的味道也不差,最主要的是,不知为何,吃得让人很尽兴。”

    杨和哈的笑道:“也有可能是因为每次吃的时候,你们家的人用饭都香甜,我看着便也觉得好吃了几分。”

    杨和书统共在老周家吃过两次饭,还是因为要和老周家买麦种的时候才去吃的。

    说实在话,他还是挺喜欢吃小钱氏做的饭菜的。

    满宝骄傲起来,道:“到时候大人去了,我让我大嫂给你算便宜些。”

    杨和书笑着点头,“好。”

     




514.第512章 兵丁(给书友“艳清,清清”的生日加更)
    第512章 兵丁(给书友“艳清,清清”的生日加更)

    满宝见了很好奇的问,“杨大人,不是说民商要分开吗”

    杨和书摇头失笑,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道:“这世上的事哪儿分得那么开白老爷只要不是自己组了商队走商,那就没人能改他的籍。”

    杨和书看着她笑道:“比如你给你嫂子买的这个铺子,也算不得从商,难道民商分开就要把街上偶尔进城来挣些零花的也算在内吗”

    三人连连点头,赞同不已,白善宝看着他,“那大人怎么还一脸忧色呢”

    杨和书就摸自己的脸,“表现得这么明显吗”

    三人一起点头。

    见白二郎都点头了,杨和书就叹气,“看来是放松日久了,我忧的不是罗江县,忧的是朝堂。”

    杨和书起身,看着亭外小池塘里有些枯黄的荷叶,幽幽的叹道:“罗江县贫困,并无大士族大豪绅,民为民,商为商,民与商之间的界定看似模糊,却很清晰,但其他地方并不是。”

    他叹了一口气,一回头,就见三孩子已经吃饱,却又忍不住伸手去摸点心来吃,正吃得津津有味。

    杨和书:……

    算了,他和三个孩子说什么呢

    这样的愁事,别说他们听不懂,便是懂了,此时又能做什么呢

    杨和书转移开话题,“善宝,如今你读的书也不少了,可有想过来考县学”

    白善宝摇头,“祖母和先生都说,我如今能与先生读书,以后直接去考益州的府学。”

    杨和书微讶,不过一想到庄先生便又释然,“庄先生的学识并不比县学里的训导差。”

    他的目光又落在了白二郎身上,笑问,“你呢,要来考县学吗”

    白二郎连连摇头,道:“我可不来,我更喜爱和庄先生一起读书。”

    杨和书便哈哈大笑道:“你也该努力些才是啊,将来可去京城求官。”

    白二郎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连我都能求官”

    “但有所能,圣上都会用的。”

    白二郎便沉默起来,将此事记在了心上。

    杨和书看向一旁安静的满宝,不知为何,心中很是惋惜。

    因着这股惋惜,杨和书起身笑道:“走吧,我与你们去县城里走走”

    三人刚吃饱,正好有些犯困,出去走走消消食也不错。

    因为过两天便是除夕,不少人来县城准备年货,城里来来往往皆是人,热闹不已。

    早上还不显,这会儿午时还未过,正是县城里人最多的时候。

    满宝差点被人冲散,吓得白善宝一把抓住了她的手,将她拉到身边道:“小心被拍花子拍走。”

    “那拍花子好有胆子,敢当着杨大人的面拍我。”

    白善宝:“他们又不知道他是县令。”

    他紧紧地牵着她的手,“走吧。”

    俩人追上更前几步的杨县令和白二郎,感慨的道:“杨大人,现在城里好热闹啊。”

    杨和书也笑着点头,“是很热闹,比去年好多了。”

    几人说着话往前走,正碰上一群兵丁吵吵闹闹的挤过来,把他们给挤到了一边,杨和书差点摔到地上去,抬头便见一群兵丁正推开众人挤进一家小饭馆里。

    杨和书不由皱了皱眉。

    满宝睁着大大地眼睛看他们,然后道:“他们不像是罗江县人。”

    杨和书惊讶的看她,“你怎么看出来的”

    “听他们说话不像,人长得也不太像。”

    杨和书便又看了一眼那饭馆,领着他们进了一家茶楼,正是那饭馆的斜对面,叫了茶后才道:“他们其实也是罗江县人,便不是,也多是绵州其他县的。”

    &n



515.第513章 不用操心(给书友“小佳”的打赏加更)
    第513章 不用操心(给书友“小佳”的打赏加更)

    “我大哥他们要是在外头挣了钱不拿回家,直接去买酒买肉吃了,回家估计连门都进不了,不说我爹,我嫂子们也不会放过他们的。”

    杨和书若有所思,饮了一口茶后笑问:“你家那三个长工娶到媳妇了吗”

    三孩子一呆,一起摇头,“我们不知道啊。”

    杨和书就笑道:“回去问一问,你们到底是庄主,才一个小庄子呢,也该关心关心长工。”

    三人愣愣的点头。

    杨和书与他们去看了一眼满宝买的铺子,还没到跟前他就眯起了眼睛,“这可是个好地方,你怎么买到的”

    “之前的店家我认识,所以他就卖给我了。”

    杨和书思考了一会儿便道:“这似乎是石家的铺子。”

    “是啊,是啊,就是石大爷卖给我的。”

    杨和书冲她笑,“你认识的人还挺多的。”

    满宝不好意思的一笑,“县城就这么大,我来得多了自然就认识了,您也认识他吗”

    杨和书背着手站在街道的对面看着老周家的人在铺子里忙进忙出,笑道:“你都说了,县城就这么大,我都来了快两年,自然是认得他的,石家也不是无名之辈。”

    杨和书脸上的笑意微淡,道:“石家败落了“

    白善宝看了一眼满宝,便偏头看向他,问道:“是因为赌吗”

    杨和书微微颔首,起身往铺子里走,道:“入秋时,石家的老爷子过世了,石晓恩便开始卖地和卖铺子,听闻他欠了人一大笔钱。”

    满宝不太开心,心里很难受的问道:“大人,县城为何容许赌坊存在”

    杨和书低头看满宝,满宝睁着一双琉璃一般的清澈眼睛认真的看他,杨和书便移开了目光,淡淡的道:“朝廷并不禁赌,且圣上也喜好斗鸡。”

    满宝瞪圆了眼睛,“皇帝也赌钱他就不怕赌得倾家荡产吗”

    满宝一说完就自己觉得不对了,她皱着自己的小眉毛道:“皇帝能输得倾家荡产吗”

    “估计很难,”白善宝道:“他没钱了可以找我们要。”

    满宝的脸就都苦起来了,杨和书看得好笑,就拍了拍她的脑袋道:“你们还小,这样的事还暂且不用你们烦恼。”

    白善宝却板着小脸道:“等我们长大了,这样的事我们也不必烦恼的。”

    周大郎已经看到了杨县令,连忙迎出来,“县太爷怎么来了”

    杨和书露出笑容,笑吟吟的上前道:“听闻满宝在城里买了个铺子,所以我来看看。”

    老周家的人对杨和书的到来都表现出十分的欢迎。

    废话,以后他们家要在县城里做生意了,那当然得和县太爷搞好关系,好歹有个靠山不是

    周大郎把店铺里找出来的椅子都搬了出来给他们坐,杨和书摇手笑了笑,在一楼的大堂里逛了逛,笑道:“这铺子看着还不错,打算何时开张”

    周大郎道:“铺子里少些桌椅板凳,厨房里的东西也要置办,估摸得需要好几天的时间,所以我们想着过了初三再开张。”

    杨和书点头,“不错,到那天你们给我下张帖子,我来贺喜。”

    周大郎兴奋不已,连连应下。

    周二郎和周四郎他们却还没回来,一直到他们把铺子里外打扫干净要关门回家时俩人才一身酒气的回来。

    周二郎掏出一份文书给他们看,笑道:“已经录上了,我和老四亲眼看着他录上的。”

    周大郎问:“费的钱多吗”

    “并不费什么钱,”周四郎笑道:“只花了百多文钱请他吃了一顿好的。”

    周大郎便放心了,将文书及房契一起收起来。



516.第514章 参与
    第514章 参与

    三个长工要娶的都是曾来庄子里帮过工的妇人,

    这两年,每当农忙,男人难请的时候,满宝他们就会连女人都请,一样的工钱。

    一开始来的只有十来个人,且年纪都还挺大,但似乎是看来七里村干活儿还挺安全,并没有人欺辱她们,又实在拿到了工钱,愿意来干活儿的人就多了。

    后来多到每次要招人都要先挑选一翻。

    而且,不仅满宝觉着女人干活更细致也利索,就是白庄头也变得更喜欢用女人些。

    除了一些比较重的体力活儿外,其他农活,绝大部分女人都不弱于男人。

    三个长工就是这么和他们未来的媳妇认识的。

    三人皆是寡妇,年纪并不大,且在夫家娘家的日子不太好过,这才想着出来打短工。

    三个长工的条件并不好,两年前被满宝算的一番账惊醒,后来就开始省吃俭用的存钱了。

    基本上,除了农庄给的吃食外,他们已经不怎么往外买东西来吃了。

    所以两年下来也存了些积蓄,这才开始想着娶媳妇。

    找过王媒婆,可惜他们就算有了些积蓄,七里村附近的岳丈和丈母娘们还是没看上他们。

    没地、没钱、连房子都是主家的,谁会把闺女嫁给这样的人

    所以他们的亲事难说。

    王媒婆给他们说的都是丧夫的寡妇,相看过两三次后三人竟然自己起了心思,然后自己找去了。

    今年连着的夏收和秋收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庄子里请了不少妇人来干活儿。

    三个人不像以前那么老实,只待在自己要收割的那一块区域里干活儿,而是开始拿着镰刀乱晃。

    他们是长工,和短工不一样,可以想割哪块就割哪块。

    也有可能是白庄头看出了他们的打算,放任了,然后他们就这么这个帮一下,那个帮一下,然后就帮出了一个媳妇来。

    他们自然也是想办个热闹的酒席的,但他们亲人不在这儿,朋友就是白家的下人和长工。

    最主要的是,他们钱不多,所以思来想去,三家还是决定不办什么酒席,趁着要过年,三人凑一桌席面的钱,到时候弄得丰盛点儿,三家的人凑在一起吃顿饭就算行了。

    但满宝觉着这样也太寒酸了,主要是她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样悄没声息娶媳妇的。

    白善宝也没见过。

    于是俩人商量了一下,就决定娶媳妇还是得热闹热闹。

    于是第二天俩人便叫上白二郎,三人死缠烂打的从各自的家里讨到了些过年要用的爆竹。

    然后三人一起出钱,请白庄头去集上采买了些食材回来,直接请了厨娘去小庄子那边做菜,让三个长工可以请朋友一块儿去庆祝庆祝。

    三个长工和刚拎了包袱到小庄子的三个年青妇人都惊呆了。

    满宝他们却很开心,凑着热闹忙进忙出的跑,三个长工眼眶微红,很想给三人磕个头。

    结果三个孩子并不喜欢他们磕头,白善宝一脸严肃的道:“成家之后就更要勤勉干活儿,给你们的工钱已经提过一次,若更好,来年的工钱只会更高,给的过年红封也会越高。有了钱,你们也好养家。”

    三人连连称是,弯着腰道:“善公子,我们单收拾出一桌来给你们吃饭好不好”

    白善宝才要说好呀好呀,就见前来赴宴的下人及长工们都聚在另一边,虽不是畏畏缩缩的,但谈兴也很少,并不像他在村子里参加过的那些婚宴一样开怀热闹。

    他想了想便道:“我们就算了,你给我们一把喜糖,让我们沾沾你的喜气就行。”

    “沾,沾,”长工们高兴得不行,立即抓了一大把喜糖来分给三个小主子,“应该是
1...147148149150151...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