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一:长嫂的奋斗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肥妈向善
宁云夕把其它照片给两个大学生看着:“晨逸,尚贤,这里面有你们。”
听说有哥哥们的照片,一帮小的孩子全围了过来看热闹。
“二叔!”磊磊伸着小手,一定要看二叔的照片。
孟晨逸拿到自己的照片,立马把小侄子抱起来给小侄子看,道:“是不是有你,磊磊”
磊磊的
【921】判刑3
“不过,好消息也有。教育局听说宁老师你拒绝了行贿,打算给予你表扬。”
“这不是每个老师都会做的吗”
“可是夏老师就——”杜老师叹着气不知道怎么往下说了。虽然以前对夏老师的做法有些不赞成的地方,但是再怎么说一样是老师,看到夏老师这个结局真是无言以对。
“每个行业都有兢兢业业的人,每个行业也不排除有些蛀虫。”宁云夕宽慰道,“蛀虫排除了,有利于这个行业更好的发展。法制因此而诞生。”
“宁老师你说的对。”杜老师点着头,“我们下午碰面再聊。”
家里孟晨熙按照以往在中午的时候准备打开收音机听广播学习。广播里正好播送一则新闻。说的正是前些日子自己家小四被刺伤的那个案件。听到广播里说是那个提供给学生刀子指使孩子行凶抢劫的主犯被判枪毙。孟家人全停住了脚侧耳听着。
“这种教坏孩子的人就该重判!”孟奶奶大声痛斥道。
怎么说,判的好。孟爷爷鼓掌。
下午,宁云夕回到学校参加全体老师师德师风学习反思大会。会上,两位校长都做了重要学习讲话。会场上,老师们热烈讨论了夏老师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据公安局记录的口供来看,夏老师一开始并不是向家长要钱,是家长先送钱,夏老师因为没有坚持拒绝接受了造就了自我**的开始。
“夏老师这件事说明了,在我们教师队伍中,利益诱惑是常有的事情。我们作为老师,必须坚守自己的师德师风,不被外界所诱惑。一旦潘多拉的魔盒被打开,将万劫不复。”邱副校长代替校长总结道。
所有老师均点头。会后,老师们要回家写报告,同时按照学校和教育局的指示,要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进行普法
【922】妈妈没回来1
和杜老师一起离开学校的时候,时间是傍晚了。没想到这场雨一直没有停,持续了将近一个钟头了。所以走到马路上的时候,可以见到很多路人因为猝不及防没有带伞只好在马路上奔跑着,都想赶着回家去。
马路上的泥泞很快脏污了鞋子。一辆飞驰而过的车溅起了一些泥水。宁云夕和杜老师避开着。送了杜老师上车,宁云夕搭上另一辆公交车。坐了几个站后,她转头往窗户外看到了好像熟悉的人影:“这是——”
系统:……
“是他吗”宁云夕吃惊地站了起来。
突然的下雨迫使孙二虎和淞子推着单车进入一个避雨的地方躲雨。两人望着对面不远处一所学校里头的操场。
“二虎哥。”淞子的眼睛羡慕地望着说,“比我们的学校漂亮多了。”
孙二虎别过脸:“我们的学校都早没了。”
淞子道:“可是,说不定,村长说,只要有老师,说不定会再有的——”
“有我们也上不了学。”
听见孙二虎这句说明事实的话,淞子的头耷拉了下来:“要是宁老师当时留在我们村,会不一样是不是”
孙二虎回想着几年前宁云夕到郑家洼小学的时候,让他们这些小孩子包括村长村民们都有一种感觉:这个老师,或许可以改变些什么。
雨有点小了。孙二虎道:“走吧。淞子。”
“回去吧,二虎哥”淞子问。天色都晚了,估计是今天别想找到宁老师了。
孙二虎点点头:“先回去,有时间再出来找。”说着,他把单车推出了遮雨棚,根本没有发现后面公交车站跑下来的人影。
“会不会是听错了,不是宁老师”淞子跟在他后面问。
孙二虎不敢肯定自己有没有听错,正因为如此,他心里忐忑不安着。
“孙二虎!”
&n
【923】妈妈没回来2
学校领导不吃饭吗竟然开会开到晚上去了
孟爷爷望着窗外的雨丝说:“会不会她没有带伞,从学校回不来”
有这个可能。
磊磊听见妈妈没有带伞回不了家了,咚咚咚跑去阳台里找伞。这个娃子出乎所有人意料很记得大人们一般把雨具都放在了哪里,小手不会儿从铁桶子里掏出一把伞来,跑了出来准备自己出门去给妈妈送伞去了。一帮大人们看见急急忙忙将小娃子拦住。
“磊磊,二叔去给你妈妈送伞,你呆在家里。”孟晨逸弯下腰对小侄子说,同时伸手和小侄子要娃子手里的伞。
磊磊一双小手搂紧了雨伞,摇摇小脑袋:小爷要亲自去给妈妈送伞。
几个大人刚想着怎么办,楼下传来车声。
“你爸爸回来了。”孟晨橙对固执的小侄子说。
孟晨浩走上楼,看到了抱着雨伞站在门口等着他的儿子,似乎一眼已经看穿了什么,问:“你妈妈还没有回家”
磊磊对爸爸点小脑瓜示意手里的伞:妈妈没有伞回不了家。
孟晨浩的手掌心摸了下儿子的脑瓜,道:“等等,我先打个电话给你妈妈。”因为说不定学校里有人带伞给宁云夕帮忙了。没人想到是宁云夕自己带伞了给人帮了大忙。
牵着儿子小手回家,孟晨浩给媳妇的学校打了个电话。
那头学校的人回答:“宁老师,不是和杜老师一早走了吗开会后不久走的。四点多钟吧。”
四点多钟离开学校,现在六点多钟媳妇都没有回到家。孟晨浩的脸色一下子沉了下来。刚好外面在下雨,很难说清楚会不会发生什么意外。
两个老人在旁听着已经有点儿担心了。孩子们更是一脸忧心忡忡的。
磊磊的小手拽着爸爸的裤腿:送伞,快给妈妈送伞!
&
【924】妈妈没回来3
“你忘了当初我下乡的时候,那个被人诬赖偷东西的孩子——”
孟晨浩记了起来当年那个事儿,只记得那时候她被人设计到乡下的时候,他急火地去找她然后促成了和她的婚事。
说郑家洼小学是他们两人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一点都不过为。
明白了她担心那孩子的意思,孟晨浩道:“你说个地方,我去找你。”这么晚了,又下雨了,再怎么说她在外面一个人怕不太安全。
知道他担心她,宁云夕报了个地点出来。
孟晨峻在旁边一听,吓得赶紧拿手捂住自己的嘴巴:这不是今天他亲爸李德进带他去溜达的地方吗“爸爸知道妈妈去哪里了。爸爸去找妈妈接妈妈回来,磊磊在家等。”孟晨浩对怀里的儿子说。
磊磊的小手用力搂紧爸爸的脖子:小爷要一块去接妈妈~
无奈的,儿子每到这个时候特别没有安全感。孟晨浩只好抱着儿子出门一起去。孟晨逸当然得一起去。林尚贤见到说:“要不,我也一起去看看”
孟晨浩回头看这个医学生,想着媳妇找到那些孩子不知道那些孩子是什么情况,于是点了头。
两个哥哥和大哥一起走了。孟晨熙和孟晨峻孟晨橙齐齐叹气:什么时候他们能长大不用被留在家
宁云夕挂了丈夫的电话继续坐车追,追到了系统告诉她的目标地点,终于看到了那两个骑车快到天桥下的孩子,喊:“孙二虎!”
孙二虎和淞子骑着车没有及时听见,却是一帮其他等着他们两个回来的孩子们看到了宁云夕,全举起手挥舞起来:“好像是宁老师!”
听到小伙伴的喊声,孙二虎和淞子停下单车一块回头。
&nb
【925】辍学的孩子1
宁云夕感觉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想问这些孩子们,为什么他们不在郑家洼了。为什么跑到这里来了没有大人陪着他们吗
“你们家长呢”宁云夕问。
孩子们一个个互相望着。
孙二虎走了出来说:“我爸在。”
话刚落地,有两个男人踩着辆小三轮过来了,正是孙二虎的爸孙父,以及淞子和果果的爸被人叫做福叔。这两个人看到宁云夕的出现惊呆了眼睛。
“我说这个是——”福叔不敢确信,毕竟天色黑了,路灯昏暗,看不太清楚人影。
孙父一马当先,上前走到宁云夕面前,吃惊的脸在路灯下面呈现着:“宁老师!”
没想到这些人都记得自己,不是都过去几年了吗宁云夕其实心里很意外的,道:“是,是我。”
“我是二虎他爸,你记得我不,宁老师”孙父大声说着,用力甩着宁云夕的手。
“记得。”宁云夕赶紧道。
“真是宁老师吗”福叔跳下了三轮车,冲了过来仔仔细细端详宁云夕的脸,“好像脸长圆了。”
宁云夕自从怀孕生了儿子以后,估计是月子坐得好,是比以前圆润了些。对于福叔的话,她笑笑:“是。”
雨,哗的一阵,貌似又有下大的趋势。孙父急忙对宁云夕说:“宁老师,我带你到我们住的地方先躲雨。”
“在哪”宁云夕问。
“离这里不远。”孙父的声音和雨声抵抗着说。
宁云夕根据孙父手指的方向,看到了对面一排老胡同屋子。
与此同时,一辆吉普车穿过大雨阵地,来到了天桥下。开车的孟晨浩对这个地方并不太陌生,因为前几天他刚到这里买了一台洗衣机。完全没想到这里藏着郑家洼小学的孩子们。
【926】辍学的孩子2
“人家在说宁老师你们那么肯定是我”宁云夕好奇地问孙二虎。
孙二虎说:“因为,他们口里说的宁老师很厉害,所以我觉得是你。”
宁云夕笑了起来:“这叫误打误撞。我们国家有很多优秀的老师,不止我一个的。”说着,她拍了下两个学生的肩头,感谢他们这样来追,结果让她也看到了他们的身影。
这一路走到对面胡同里郑家洼人住的那几间老房子里。
“不是我们的房子,借住的。”孙父说道。
房子很窄,窄到所有大人孩子只能就地打地铺睡觉,平常被褥席子都叠成了一堆堆积在屋子角落里。宁云夕实在不明白,他们怎么不在农村好好发展跑到这里来了。按理来说,这几年,全国陆续开展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收入都增加了。
“我们那个破地方,粮食种不好,只能种点地瓜什么的。”孙父说,“刚好我有个朋友说是搞买东西的,先带着我到县城混了一圈,然后听说这边赚大钱,我们又辗转到了这里。刚好,带孩子们出来看看首都什么样子。”
原来孙父和福叔是亲戚,郑家洼一村子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所以说这里的十几个孩子是孙家的人能一起出来。
“他们出来,不是书不能读了吗”宁云夕问。在她身后,被二叔抱进屋里的磊磊向妈妈伸小手:“妈妈!”宁云夕只得回头对儿子嘘嘘道:“大家在谈正经事呢。”
爸爸妈妈在谈工作,磊磊不可以闹。磊磊只得缩回自己小手委屈地抱住了二叔的脖子。孟晨逸轻声哄着小侄子:“没事儿。”
进来的林尚贤很吃惊地环顾这个地方。他从小跟着妈妈住的医院的员工宿舍,环境不差,没有见过这么差的房子挤了这么多的孩子。
【927】辍学的孩子3
“可他们不读书的话,你想让他们这样继续混日子”孟晨浩问。
孙父拍下掌心:“我们祖祖辈辈都这样过来的,团长。”
孟晨浩和宁云夕肯定都不赞成孙父这个话。
孙父说:“农民的孩子想读书,哪能那么容易说是鼓励孩子读书,可现在是没钱留不住老师在农村里。”
基础教育是不可以被贫富差距所抹杀掉的,这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这是保证这个社会公平最基础的底线之一。然而实际情况是,确实没有钱没有环境想留住老师,基本是天方夜谭。
宁云夕拉着激动的孙父坐下来,面对面交心谈着:“你们那村的地,说是种粮食种不好,有问过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意见吗”
孙父愣了愣。孩子们更是交头接耳:“农业部技术人员,是什么”
福叔迟疑着:“这个,怎么问”
“每个土地,每个土壤,有它各自的特性。它不适合种粮食,有可能是你们种粮食方法不对,或是它的特性确实不适合种粮食,但肯定有它适合种植的东西。比如经济类作物。这些需要技术人员去做勘定,而不是随随便便说这块土地不行了,孙叔你说是不是毕竟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土地你们肯定比谁更舍不得。”
孙父的鼻头哽咽了起来:“没想到宁老师你从城里来的,能理解我们对土地的那份感情。”
“当然理解,我也是要靠吃粮食活下去的。土地养活的是所有人,所以农民为此而感到自豪和骄傲。现在,农村发展势头很不错,不要轻易言弃。”宁云夕道,“如果是不知道怎么找技术人员,我这里有学生是上了农业大学的,我去问问他们有没有人可以到你们那边去实地看看。”
&nb
【928】辍学的孩子4
不让老师担心自己柴米油盐,老师自然会一心一意扑在教育上面。
听完宁云夕的话,孙父和福叔均点着头。
当然,要他们现在马上走不切实际,他们手头一些货品要卖完了结账了才能走,估计要耗费上一些时间。可能回去的时候刚好能赶上孩子放暑假和开学。
宁云夕一琢磨,有那样两三个月时间,说不定能这里部分可以参加升学考试念中学的孩子尝试回去时赶上考试。不管怎么说,如果真能在这里找到老师给孩子们上个课的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