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白猪
陈圆圆听了李起的这话,虽然只是短短的四个字,却是比千言万语还要令她感动,还要令她感到值得。
因为她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李起的这句话,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没有半分虚情假意,更没有半分对她的看不起。
这一点,至今她只在李起的身上感受得到,即便是极其疼爱她的吴三桂,那也是从未有此感觉。
陈圆圆眼眶湿润,但是还是强忍着回道:“不难为,圆圆只恨自己是一个女儿身,不能如殿下一般上阵杀敌,为死在鞑子手里的百姓报仇。”
李起此时也是感情至深,道:“你已经是做的够好了,如果洪承畴,吴三桂之流有你一分的品性,我大明江山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斯田地!”
说完,李起走到陈圆圆的面前,对她郑重道:“陈夫人,你为我大明江山和天下百姓做的这一切,我无以为报,还请陈夫人受我一拜!”
说完,李起不等陈圆圆反应过来,便是一撩下摆,重重的便是跪在了陈圆圆的面前,对她行跪拜大礼。
陈圆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没有想到贵为亲王的李起,竟然会对自己跪拜,而且身边还有许多的护卫在,这便是话本里,也是没有的。
“使不得使不得,殿下折煞圆圆了!”
陈圆圆反应过来后,慌忙是想要将李起扶起,但是她毕竟只是一个女人,李起不起来,她又怎能扶的起来。
李起没有起身,而是郑重捉住陈圆圆的手,对她做出了承诺,
“陈夫人,我对你承诺,自今日起,你的苦难到此结束,在以后的岁月里,你将因为你的功德,享受富贵生活,绝不会再受一丝委屈!”
“殿下,殿下,,,”
陈圆圆想要说什么,却也是说不出来了,嘴里只是不住的说着殿下殿下。
京城,紫禁城,朝堂。
此时的多尔衮依然如往日那般的在朝堂上把持朝政,对一众文武奴才指令呵斥。
不过和往日里不同的是,此时的多尔衮,那气势比之从前,那是要弱了许多,即便此时的他亲领正白旗,正蓝旗,架空了顺治,又执掌了正黄旗和镶黄旗。
再加之他亲弟弟多铎又是镶白旗旗主,对他言听计从,恭敬无比,不敢
第四百一十七章 志得意满多尔衮
不光是他们,就连朝堂下面的多铎和洪承畴他们,一时之间也是不知所以,不知范文程为何会这样说。
难不成有什么好消息
情急之下,多尔衮便是当先对范文程问道:“范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难不成是那弘光小儿死了”
“回摄政王大人话,比弘光小儿死了还要重要,还要大喜!”
范文程这一下就是将满朝文武所有奴才的胃口给吊了起来,他们都是充满好奇的看着范文程,都是想要急切的知道范文程究竟是带来了什么消息,竟然是比弘光皇帝死了还要重要。
“你这奴才,你快说啊,真是急死本王了!”
多尔衮一听有大喜事来了,急不可耐,顾不得那么多,便是急忙催促范文程快点说。
不怪多尔衮如此这般急切,实在是自打清廷入关后,那就没有再接到过喜报,这时候猛然间听闻有大喜事,如何能不急!
范文程不敢再拖沓,道:“回摄政王大人话,伪明定王朱慈炯,被弘光皇帝赐死了!”
范文程这话一出,整个朝堂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是呆愣住了,齐齐都是目瞪口呆,不可置信的看着范文程,都是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你你你,,,你说什么,那伪定王朱慈炯死了”
好半天的,多尔衮才是又惊又喜的,结结巴巴的对范文程问道。
“是的,摄政王大人,伪定王被弘光皇帝赐死了!”
“这大事,你当真”
“奴才便是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欺骗摄政王大人啊,此事千真万确,伪定王被弘光小儿赐死,当场喝下毒酒,口吐鲜血,气绝身亡,此事乃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发生,绝无虚假。
而且奴才未防万一,还特地乔装打扮,混在人群之中去了伪定王府中,见他躺在棺木之中,确确实实是死了,绝无差错,还请摄政王大人放万心!”
“哈哈哈,,,”
听罢,多尔衮放声大笑,心里面那压抑了许久的愁闷,一下子便是全部倒了出来。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本王日日盼,月月盼,都是希望他死,可他就是不死。为了逼弘光小儿杀他,本王还不惜派出大军进入山东,可最终却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没想到现在这不指望了,他反而是死了,这真是应了你们汉人的一句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没想到这多尔衮还知道这个词汇,而且还极其的应景,看来这些鞑子对中原王朝的文化还是学的不错。
“奴才恭喜摄政王,贺喜摄政王。”,,,
一阵山呼,一众文武奴才都是齐齐向多尔衮跪拜,样子个个都是高兴无比。
这也难怪,李起一直都是这些人心中的一个梦魇,真可谓是如芒在背,让他们时刻不曾安心。
现在突然之间得知他被弘光皇帝赐死,他们如何能不高兴。
“好好好,好好好。”
多尔衮高兴之下,一连说了六个“好”字,“现在伪定王已死,我大清再无敌手,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自打阿济格在山东遭遇李起的伏击,招致大败,清廷就一直在收缩兵力,势力范围也是只有京畿之地而已,
这对于野心勃勃的多尔衮来说,真就像是猛虎被人给关在了笼子里一般,真是奇耻大辱。
现在多尔衮一听李起死了,想到的第一个念头,那就是要打山东,把在山东丢的脸面找回来。
&nb
第四百一十八章 往哪走
洪承畴听罢,略一沉思,而后便道:“如今定王已死,世间已无一人可阻挡我大清八旗兵锋,此战,山东必下!
不但如此,待到山东过后,我大清便可以秋风扫落叶之威势,横扫天下,一统八荒!”
洪承畴在战略眼光上一直都是极其出色的,他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也是给了范文程极大的信心和鼓励。
须知他范文程可是老牌汉奸,那汉奸的资历比之洪承畴,那可是资深多了,所以他的身家性命,荣华富贵,那早就是和清廷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此时听闻大清即将拿下山东,平定天下,这叫他范文程如何不喜。
“洪大人目光如炬,下官佩服,只希望此次我大清可以借定王之死,一举平定天下,也好使天下百姓早一日为我大清统治,百姓生活也可安乐一点。”
你看看你看看,老牌的汉奸,卖国贼,不知道多少无辜百姓因为他而死难,
这时候他竟然还做出一副忧国忧民,为民请命的架势,也不知道他这比城墙还厚的脸皮是从哪里来的。
第二日,一队清廷派出去特意散播李起已死的队伍便是出发了,他们比清廷大军早一步出发,开始了他们的任务。
只见这些人大约五百余人,他们都是投降清廷的汉奸,为清廷卖命,这些人里面之前有当兵的,也有走南闯北的商人,买卖人,也有小老百姓。
这时候他们已经是忘记了自己的祖宗是谁,甘心情愿的给清廷当走狗,为清廷奔波。
他们扮作普通百姓模样,分成了许多个小队,向着山东方向一路过去。
即便是还没有到山东,他们也是已经是在散步李起被弘光皇帝赐死的消息,使得京畿之地的百姓都是知道。
京畿之地作为大明三百年的统治核心,在这里,大明的正统地位极其的深入人心,比之其他地方,那不是强了一星半点。
当百姓得知李起被弘光皇帝赐死后,都是恼怒不已,对弘光皇帝都是记恨上了,以此同时,对大明还能不能复兴,也是开始产生了动摇。
而当这些汉奸进入到了山东境内后,那更加是化成了无数个小分队,两三人一伙,亦或是三五人一伙,便是开始逢人便说李起被赐死的事情,只把山东地区的老百姓说的是惶恐不已。
“什么定王死了,这怎么可能,定王殿下那么大的功劳,他怎么可能会被赐死呢皇上不会这么糊涂的,这绝对不可能。”
“就是,定王殿下英勇盖世,这鞑子正需要殿下打呢,皇上哪里会杀他,你这小子不要乱说。”
一个村子口上,两个汉奸来到村里一户人家讨水喝,一边喝水,一边便是将李起被弘光皇帝赐死的事情给说了。
这话一出,顿时便是引来了许多村里人的惊讶,一下便是围了许多人过来听。
村民们不相信,一个劲的说着自己的理解,都是认为弘光皇帝是不可能杀李起的。
“嗨,这有什么不可能的,老话说得好,功高震主啊,这自古以来多少功劳大的人被皇上给杀了,韩信怎么死的岳飞怎么死的他们功劳大不大”
“就是,这位老哥你就不知道了,定王殿下功劳这么大,而且还是先帝龙裔,你想想,那皇上能放心吗不杀殿下,皇上他能睡得着吗”
这两个汉奸一唱一和,只把许多的村民都是说的无言以对,不过他们还是在心里不相信。
这时候,一个二十五六岁的汉子便
第四百一十九章 风雨欲来
于是张小宝对着那两个汉奸二话不多说,上去就是一个几个巴掌,只把他们打的是找不到北。
“老子管你是不是鞑子汉奸,就凭你诅咒殿下,就得挨打!”
说完,张小宝便是让一众村民将他们给绑了,然后押到县城去,交由民政部的人再详细审问。
济南府,民政部办公衙门,这里此时已经是忙的焦头烂额。
原因无他,只因为这两天许多的地方突然是出现了许多散布“李起已被赐死”消息的人。
这些人有的是当场被抓了,也有的喊冤,说自己也是听别人说的,不关自己的事。
这些不论真假,都是要尽快审查处理,给百姓一个交代,否则,人心不稳。
而此时作为民政部的临时负责人,谢升这时候也是忙的天旋地转,不单单是恼怒这些人的造谣,也同样担心这些人说的是真的。
毕竟李起这一次去,那本就是上老虎山一般,那是九死一生,当时许多人就不同意。
但是谁也劝不住李起,没奈何,最后大家还是让李起去了。
现在传回来这样的消息,这叫人如何不担心。
经过一番审问,结果很快就是出来了,许多的汉奸因为熬不住审讯,都是一一招供了。
他们不招供还好,一招供,谢升等人的担心更加是重了。
这些汉奸承认自己是被清廷派来的,但是这消息确实是真的,因为这是范文程从南京带来的,现在在鞑子那里都传开了,都知道李起被弘光皇帝赐死的事情。
而他们被派来,无非就是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山东百姓听,让百姓们都是知道,这样多尔衮大军来的时候,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谢升眉头紧锁,顾不得许多,赶紧是前往军营,找到了岳来和戚正,将这些情况告诉给了他们两人听。
岳来和戚正听了,也是震惊,岳来不敢相信,道:“不会的,殿下不会有事的,这一定是鞑子的阴谋!”
戚正也跟着说道:“不错,鞑子狡诈无比,这一定是鞑子要动我军心,好坐收渔人之利,想的倒是美!”
两人虽然话里说的坚决,但是谢升还是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两个在说这话的时候,都是有些底气不足。
他们也害怕这是真的啊。
就在这时,堵胤锡便是进来了,三人齐齐向堵胤锡行礼,态度恭敬。
谢升正要将这事情向堵胤锡汇报,免得堵胤锡误会大家有什么事情都瞒着他,不跟他说。
堵胤锡却是压压手,道:“此事本官已知晓,你们不必担心,殿下神勇,智慧超群,既然殿下敢进京,那就一定是想好了末路的应对之法,所以本官断定,此时殿下一定无碍!”
岳来听了,激动道:“不错,殿下每一次打仗,都是左右思量,没有把握,他绝不用兵。进京之事乃是关乎殿下之生死,我大军之存亡,试问殿下又怎会不深思熟虑!”
戚正也道:“大人说得有理,殿下忠义,但绝不是愚忠,皇上若是真的赐死殿下,凭着殿下的性子,又怎会任由他人摆布!”
事情一说开,大家都是齐齐松了一口气,对李起的安危也是放心了。
而就在这时,魏千章也是来了,众人都是激动不已。
魏千章作为李起的贴身侍卫,对李起忠诚无比,他回来了,平安的回来了,这本身就意味着李起的安然无恙。
果然,众人见到魏千章,问明李起近况,得知李起虽然是被皇上赐死,但是凭着李起的计谋,还有苍天保佑,李起终于是化险为夷,这时候正在回山东的路上。
&nb
第四百二十章高风亮节
堵胤锡这话一说,岳来,戚正,黄廷,郭云龙等人无不是惊骇。
半响过后,只听岳来说道:“大人,如今皇上和殿下的关系已经是势如水火,互不相容。我们即便向朝廷请兵,朝廷又怎会出兵援救呢
若是皇上果真有这般胸怀,那也不会下令将殿下赐死了!”
黄廷也道;“不错,以皇上的品性来看,估计皇上还巴不得鞑子打过来,把我们打的全军覆没才好,这样他就少了一个威胁。”
黄廷这样说,惹得众人都是赞同。
很显然,此时弘光皇帝在众人的心中已经成为了卑鄙下流的无耻小人,这叫众人如何不恨。
他们的态度,堵胤锡在开口问话之前便已经预料到了,他本来也不想开口,只是如今实在是鞑子兵力太过强大,他没有办法,这才是想出这样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