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家娘子猛于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宋御

    谢琪也知道兄长疼他,很是能熊住谢琰,任他作为。

    “不能让他太惯着阿琪。”萧宝信道,这小子从小看人下菜牒,再都惯着他,可不惯成了另外一个萧宝树

    自家有这基因,她有些怕。

    当初家里阿娘带头,可不就是这么惯着萧宝树的

    “阿琪才多大,小鞭子不必那么快挥起来。”谢显安抚意味明显:“阿琰什么样,他什么样,两岁半把武练起来,不服随你罚,什么规矩就都懂了。”

    萧宝信迟疑:“两岁半不小吗”

    老儿子不一样啊,虽然身体两岁半,灵魂可是比他俩年纪加一起都老了。

    “那就三岁。”谢显的立场就是在萧宝信身上没有立场。

    两人就这么一人一句聊起了儿女,把宫里那些个腌臜事给暂时抛到了脑后。

    回建康的这些日子,谢显闲赋在家被谢母和萧宝信逮着好好养了阵身子,拳法又练了起来。日子有功,总算把他身上那些肉给养回来,气色也好了许多。

    谢家长房在孝期,平日断了宴饮往来,关起门来过小日子颇有几分与世隔绝的味道。

    谢婉月份越来越大,因她是嫁出去的闺女,出嫁从夫,倒不必在诸葛府守孝。郗家第三代出了孝期,褚令姿和萧妙容得以外出交际,与谢婉两家往来很是频繁。

    杨劭让永平帝给打发出去监视江夏王,建康城这里永平帝准备重用诸葛术,便又给他兼了个正三品的散骑常侍,谢晴则是封了户部侍郎。

    荆州那边打的热闹,朝中永平帝纷纷提拔人才也是热闹非凡。




第870章 昨日再现
    谢婉在六月初的时候平安产下一女,取名诸葛伏姬。

    诸葛府里没有女性长辈帮着张罗,诸葛术亲自求上谢府的门,谢母便责由王夫人帮忙,里里外外好顿帮着忙活。

    谢家几个嫁出去的大娘子、二娘子,四娘、五娘都没少得帮忙。

    这时谢婉是真品出祖母以前那些话的意味来。

    打断骨头连着筋,自家姐妹人脑袋打出狗脑袋来,到时候见真章,真就比外人强。

    因为是诸葛家第一个孩子,诸葛术很是大办特办了一番,认识不认识,合得来合不来的请了一大堆人。

    谢显在孝期,不便出席,早早选好了贺仪送了过去。

    旁人送的贺仪一件两件,人家亲兄长送的论车,妹子的外甥的全都有,连各式样的金锁、玉锁,甚至谢显自己珍藏的笔墨纸砚都送了一整套。

    诸葛术收到的时候是懵的。

    怕舅兄是听错了,以为他们生的是个小郎,还是想让他家闺女也照着他家儿子一岁习文两岁习武那么来

    “咱们闺女可不能过的那么苦,自小没了玩乐,见天的只知道学学学。我小时候吃过这样的苦,阿爹对我也是望子成龙,除了让我跟着阿爹学文,阿爹还特意托关系花银子请了个师傅教我功夫。可那也是我六七岁的时候,阿琰才多大就过我小时候的日子了”

    “我不知道你们谢家是多严格,可咱们这是闺女,真不能那么养。”

    “本来嫁了人就没自由,绕着夫君孩子过了,我可不想闺女小小年纪就没了玩乐的自由。我还想让她多快活几年,以后也不着急嫁人,怎么也得留到十六岁这么想来,十三四岁开始再定亲也来得及,你要是怕人选不好找,咱们就提前先观察着,反正几岁定亲都行最好是七八岁的时候,那时候孩子什么禀性就能看出来了,最好找知根知底的。”

    “行。”谢婉淡淡地:“都听你的。”赶紧打断了他,不想顺他这话下去,照他这么说,她还没等出月子闺女一辈子都快让他安排妥当了。

    怎么就从来不知道他这么墨迹。

    当了几天的爹,操了一辈子的心。

    “不是都听我的,你每次都这么说,也没见你听。”诸葛术抱怨,“我就是想闺女少受些苦”

    谢婉一个眼刀子杀过去,这货是真不知道她坐月子烦不得燥不得,生生想磨死她

    “我们家没那规矩,把你的心放肚子里去,好好趴着!”

    诸葛术蔫巴巴地抱起亲闺女,娶了个祖宗,生了个小祖宗,媳妇这脾气倒是越来越爆。

    “阿琰那是嫡长房嫡长孙,那能一样吗我阿兄怎么养孩子无需你置喙,你怎么养孩子,他也管不着,你就远点,让我歇歇。”

    当家主母这脾气一点就着,少不得奶娘上前去劝,这是王夫人亲自给选出来的,自然是向着谢婉。

    “夫人刚生产完,身子还虚着,未恢复,坐月子是要好生将养的,将军多体谅吧。”

    诸葛术诧异:

    “那还用你说,这是我媳妇。还用我体谅给我生个闺女,在鬼门关走一遭回来,我早晚烧八柱香,这算啥就体谅,应该应份的。”

    奶娘:都说谢府家教严,现在看来是真严。

    看看,谢家娘子嫁了把自家女婿都给调理的如此乖觉。

    一个字:服两个字,太服。

    与荆州的仗还在打,谁也没想到一个软爬爬的临川王居然这么能抗,和萧司空打起来,占着地利胜负各半,你来我往居然毫不相让。

    六月中,萧司空攻陷了荆州城,结果临川王率大军直奔雍州而去,原雍州刺史袁统在天下大乱,晋安王自立为王之时便响应,后被萧司空所杀。

    可袁统在雍州数年经营,早通了关窍,于雍州各大豪族裴柳薛杜相交甚好,甚至还娶了当地裴氏女为妻,弟弟娶了柳氏女,势力盘根错节。

    新任雍州刺史杜续文曾任义成郡太守,为袁统下属。

    不过永平帝上台之后既往不咎

    事实上也咎不起,随着叛乱的太多,真个顶个儿的追究起来,可能大梁得缺了半壁江山的官员。

    破格提拔了杜续文为刺史,本顾着他为当地豪族,可迅速掌控局面,谁知这杜续文才干是有,可惜是个好色的。因为他这个缺点,背地里勾搭上裴家的寡妇,与裴家一度闹的很僵。

    裴家这些年被柳氏打压,本就窝着火,就见临川王起兵造反向四方府州发的檄文,是被永平帝逼的没招,清算到他头上了,大杀皇室,前有淮阳王全家,再就轮到了临川王。

    本来这跟世家都没什么关系,他们皇室自相残杀,都成了习惯了,习以为常了。

    可是这次非同小可,陈郡袁氏也被顺势清洗。

    别人不记得,他们雍州人可历历在目,他们都是跟着袁统反过永平帝的。

    清算完临川王呢,会不会就轮到他们

    裴家一不做二不体,迅速与临川王搭上线,里外合击把雍州顺利纳入囊中。

    只不过裴家想的是临川王分兵取得雍州,荆州和雍州一起反,胜算也大。谁知道雍州刚拿下没半个月,荆州失了。

    只能背水一战了。

    谁知正这时,吴军忽然南下,十万大军直取南阳郡,雍州和荆州两州都乱成了一团。

    建康城收到消息的时候,还沉浸在前几日传回的捷报,萧司空攻陷荆州的喜悦之中,江夏王和杨劭也在回建康的途中。

    永平帝当时就听见自己脑袋瓜子嗡的一声,昨日再现!

    昨日再现!

    这不就是当初天下大乱的翻拍版吗!

    扔下军报当时就直奔谢显府上,走到一半又回来了,诸葛术和杨小将军都不在身边,没安全感,叫谢显进宫吧,天下大乱这当口怕抵不住悠悠众口,北吴和临川王没打过来,自己先失了民心。

    于是又是好一番折腾,直到天黑才出了宫门。

    可是天子之尊,再隐蔽又如何瞒得过众世家之耳目,更何况这位皇帝怕死,日常出宫都带着三四十人,现在这局势再少带也没少了二十八个,生怕少带一个就多一份安危。



第871章 大开嘴炮
    永平帝毛了,恨不得谢显能上前线坐战,一嘴说死北吴和临川王两面夹击。

    再看谢显,白白嫩嫩的,玉树临风,温润如玉,眼神炯炯放光,守孝在家的日子过的还挺滋润,府里府外的都不用他张罗,万事不操心的主儿,和他一比,自己就不够看了。

    日常睡不好觉,有个风吹草动不是这个要他命,就是那个居心叵测,年纪轻轻的眼眶常年发青,半边头疼的要命。

    睡不好,他皮肤都变粗糙了。

    萧司空大捷的消息他还没消化完好,立马就有惊天坏消息传过来,这一惊一乍的,他现在心脏还怦怦跳没缓过来呢。

    “卿啊,这可如何是好”

    “北吴怎么就从南阳郡那边打过来了”

    “你不是说防着徐州”

    言下之意,北吴怎么不按谢显预计的来呢

    很是愤慨。

    “想必是上一次萧司空给的教训太大,现下留任的又是萧司空麾下猛将,那边顾忌着,就取道了南阳郡。”谢显道。

    永平帝头又疼了:

    “那该怎么办让杨劭和江夏王赶紧回头支援萧司空去吧。”

    “唉哟,他们虽然对外称有五万精兵,可是也只有一万八”当初他也是防着学桂阳王直攻建康,没敢让江夏王他们带太多的兵。想着不过是做做样子,谁知道北吴会突然来这么一出。

    “不是说北吴已经打成一锅粥了,怎么突然就南下了呢”

    谢显接到最近的消息也是两个月前,西吴王性情暴虐,醉酒之后就暴打身边人,下至宫女太监上至妃嫔,连吴王妃都挨过打。

    吴王妃不堪受辱,跳进而死,可吴王侧妃却是个狠角色,趁西吴王酒醉打人之后兴尽,砸碎酒盏,把西吴王的脖子给划开了。

    东吴王则趁着西吴群龙无首,杀了个里外朝天。

    谢显再想不过这东吴王是个雷厉风行的,居然未等北吴有喘息之机,直接挥兵南下趁着大梁内乱,攻了进来。

    “北吴此举进攻南阳,可以说有利有弊。利是北吴刚刚平定,大战刚歇,只怕人心不齐,而军心涣散”

    “弊呢”永平帝迫不及待地问。

    “利也是弊。北吴刚刚平定,只怕胜利的一方锐气正盛。”

    永平帝一拍大腿,他怕的就是这样!

    “是啊,这正是朕所虑。”

    谢显心道,看得出来,火烧眉毛了,眼珠子都是红的。

    现在看出来不如当初便听他的五万援军吧

    设想的便是万一有今日,或者各地有响应,江夏王与杨劭带着援军五万进可攻退可守,四处可作支援后备军。

    偏皇帝小家子气,不肯让建康城有丝毫风险,宁可全留在自己身边。

    他哪怕收到消息又能怎样

    难不成还能上书皇帝,陈清利害吗该说的,与皇帝见面的时候都已经说了,再多嘴,一顶高帽子扣他头上,他戴不起。

    好似他丁忧守孝在家,一心记挂着的却是军国天下,图谋太大。

    现在出问题了又来找他。

    当他是什么,真一张嘴说破天下,天下就破了

    “江夏王与杨劭不过一万多的人马,去了只怕无济于事。不过,陛下还是再派精兵三万前去与江夏王会合,急行军赶往荆州与萧司空会合。”

    “另外,不妨令宁益两州刺史抽调两万精兵火速前去支援萧司空。”

    谢显叹:“现下当务之急是临川王,若不迅速拿下临川王,只怕将来夜长梦多,临川王若与北吴勾结,于大梁不容乐观。”

    “北吴之所以如此,甚至不休养生息直攻大梁,很大可能只是浑水摸鱼,趁火打劫,能打下多少是多少,能抢走多少是多少。可也不排除万一大梁局势混乱,他趁机长驱直入。”

    别说了。

    永平帝不敢听了,再听下去怕是又要打到建康城家门口了。

    到时候还能不能像桂阳王那次,再次把建康给守住了,谢显敢说,他不敢听。

    “如此听卿安排,可保大梁无虞否”

    谢显:“我相信萧司空的实力,战神之号并风浪得虚名。”

    虽说,这是你岳丈老泰山,你是不是也有点儿彩虹屁吹太响,就这么相信吗

    永平帝当然也愿意相信。“朕自然也信。”

    皇帝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趁着夜色就回宫了,一晚上发出两道八百里加急圣旨,一封送益州,一封送往江夏王与杨劭回建康的路上。

    隔天天亮,永平帝又着杨小将军领精兵三万前去与江夏王会合。

    忙的不亦乐乎。

    这一晚上,该知道的世家也都知道的差不多了。不知道,隔天早上朝会的时候也都知道了。

    他们都知道皇帝重视谢显,可谢显现在丁忧在府,皇帝倒是没起复谢显,可是一出了事儿就往谢府里跑算怎么回事

    这跟以前有什么区别

    甚至比以前还大扯了,皇帝亲自跑谢府,知道你是问计去了,不知道的还当去晨昏定醒,请安去了。

    谢显在朝为官显不出他们,怎么丁忧在家了还能左右天下大事

    有刚正不阿的就直接开怼皇帝了,这不就是不相信他们能处事吗,事事问谢显,挤兑谁呢

    永平帝本来一晚上没睡,强挺着头疼,要不是看众臣们急匆匆赶来,他也想给他们个交待,不想让他们瞎着急。谁知道没人念着他的好,倒是好顿数落。

    他现在还是皇帝呢!

    欺负谁呢
1...260261262263264...30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