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水浒第一大官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比目鱼

    李助失魂落魄的在路上走着,放眼望去,忽然觉得这里实在有着太多他看不懂的事物了。

    他的脑海忽然回荡起了縻貹离开前说的话语:

    “金剑先生,你对我们统制了解多少”

    ……

    縻貹返回军寨后,找到了李庆,坦然的将李助想拉拢他的事情告知了。

    李庆自身不会因此猜忌縻貹,只是笑道:

    “这李助远在房州,却跑来了山东,实在是少见。”

    李庆说完,见縻貹似乎仍有愁色,便问了问他。

    縻貹迟疑着道:

    “李助虽千般不是,但他说咱这里是块四面皆敌的死地,似乎也有些道理,还望大官人给我解惑。”

    李庆笑道:

    “此人不过是欺縻兄弟你憨直罢了,咱们这里虽看起来四面皆是敌人,实则却不然,

    张霸道、孙祖德与我们向来无冤无仇,将来可结为盟友,

    慕容彦达、永静军节度使、淮南这些官兵,相隔甚远,又各怀鬼胎,如何能合力对付我们

    至于东京那边……咱们现在还扯着官府的大旗呢,就暂且让他们对付了梁山再说吧!”

    縻貹听后,顿时有豁然开朗之感。

    说白了,李助便是将原有的形势稍微夸大了几分,乍听起来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但其实细细分析后,便知道其中实则漏洞百出。

    当然了,李庆这里确实有不少的敌人,

    除了已是你死我活状态的杜恭、梁山外,将来与慕容彦达的冲突有无法避免,除非他李庆肯归于慕容彦达麾下。

    慕容彦达此人,量小而贪婪,志大而才疏,若不是靠着朝中有个宠妃妹子,如何能取得如今的地位

    故而李庆是绝对不会甘于在他旗下做事的。

    李庆又与縻貹说了一会话后,便离开军营,继续外出处理秋收之事去了。

    第二天中午,李助又来到了这军营,求见縻貹,向他辞行。

    因李庆到平阴县去了,縻貹便找蒋敬开了份证明,带了李助进去,让人摆下筵席,为他送行,

    席间却是无酒,以茶相代。

    筵席过后,縻貹送李助离开。

    路过校场附近时,远远的传来士兵训练时发出的阵阵呐喊声。

    李助问道:“縻兄弟,你们这军营的士兵,怎么每天都在训练”

    他昨天虽然没能进来,却也在外头听到了这些声音。

    李助可不是大惊小怪,训练士兵,必然会多耗费钱粮,哪有每天都训练的

    地方官兵,能十天一大练,五天一小练,便已算得上是精兵了。

    如今大部分的官兵,其实一个月练一次的都不多,甚至压根就不练兵,遇到敌人时才临阵磨枪。

    縻貹淡然的答道:“我们统制麾下的士兵,每天都要进行艰苦的训练,这乃常事,不足为奇。”

    李助听后,彻底的无语了。

    走近了校场时,只听得前边忽然响起了阵阵喝彩声,

    李助张望了一下,竟见到一员女将身披红袍,纵马在前,手中快速的飞出一个个石子,将数十步开外的瓶罐都打一一打碎了,

    这些石子,没有一个是打空的,身手端是了得!

    “这……李庆麾下的一介女流,也是这般厉害”

    李助整个人已是有些麻木了。

    李助的目光再平移开去,又见到两个汉子在切磋武艺,一个舞着根狼牙棒,一个挥着红缨枪,你来我往,杀得尘土四起。

    这两人,分别是秦明与杨志,武艺皆是不输縻貹,

    李助深吸了一口气,加快脚步向外边走去。

    若再在这里待下去,李助觉得自己恐怕迟早要疯掉。

    当他一路骑着马离开了独龙冈时,才稍微的缓过神来来,

    回想起这两天的遭遇,李助竟是有种“方士梦游幻境”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不真实。

    干净而有秩序的街道、亩产高得离谱的农田、身披铠甲的精锐士兵、骇人心魄的震天雷、飞石百发百中的女将……

    这些事物若单个拿出来,都不足以让人太过吃惊,

    但当它们全都发生在一个地方时,就足以让人惊奇得以为自己误入了一个玄幻的国度……




第348章 暗藏杀机
    第348章暗藏杀机

    秋收是大事,得争分夺秒才行,

    不然若是突发暴雨,田里成熟的麦穗稻子容易被吹得倒下,被雨水浸泡后,发芽、变坏就不能吃了。

    辛苦了一年,若是在丰收的档口影响了收成,那可真是哭都没眼泪。

    故而李庆一般都会亲自坐镇,指挥所有人进行抢收,

    只有等到田里的粮食全部收割好,并晒干入库,才终于能放下心来。

    秋收后,粮仓充裕,李庆终于下令进行扩军,在平阴县内最终精挑细选了三千憨厚青壮。

    如此一来李庆麾下便总共有了八千常备军,放眼整个大河南北,也绝对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有了这兵力,李庆自是不会干坐着,立即按照原定的机会,开始着手进军齐州的事宜。

    而这时,梁山那边则开始了第三次攻打大名府。

    这一次,宋江不想再像前两次那样蛮干。

    大名府别看兵马暗弱,野战时根本没赢过梁山,

    但那里毕竟是武周朝的北——京所在,城高墙厚,又军民同心,梁中书关键时候也肯到城墙鼓舞士气。

    梁山这边如今能出动的兵马有一万五千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算多,强攻的话根本打不下这大名府城。

    这一点,梁山在前两次的交战中已充分的验证了,故而宋江不愿重蹈覆辙。

    而不久前攻打青州城的事情,则给了宋江启发,

    大名府是河北第一商贸繁盛之所,非战时城门盘查得并不严格,不妨先派人混进大名城内,再来个里应外合……

    宋江把他的想法跟吴用说了后,吴用大为赞赏,补充道:

    “再过几天,是大名府祭祀河伯的节日,他们那里对这节日的重视,不亚于中秋元宵,家家点灯,十分的热闹,

    大名府城内,有一座高楼,名为翠云楼,若是在河伯节那天夜里着起大火,定会引起混乱,

    到时咱在城内的兄弟见火为号,一起冲杀,来个里应外合,便能轻易夺取城池!”

    宋江听后,大为赞许,立即召集众人来安排了下去。

    命解珍、解宝兄弟扮做猎户,去大名城内官员府里献纳野味,河伯节那天见火起后,便去留守司截住报事的官兵。

    再调李应、吕方,扮做卖米客人,推辆车子,去中宿歇;元宵夜,只看号起时,却来先夺东门。

    再调孔明,孔亮扮做仆者前去大名城内闹市里房檐下宿歇,只看楼前火起,便要往来接应。

    再调黄信、刘唐扮做客人,去大名城东门外安歇,只看城中号火起时,先斩把门军士,夺下东门,好做出路。

    再调武松扮做行脚僧,乐和扮作俗家弟子跟着,前去大名城外庵院挂搭,只看城中号火起时,便去南门外截住大军,冲击去路……

    其余的人,也都各有差事,分拨已定,都各自去了,只是该派谁去翠云楼放火,却一时未能定下。

    宋江再次不由的在心里感慨:“若是能得鼓上蚤时迁效力,此事定易如反掌!”

    石秀却在这时挺身而出:“公明哥哥,小弟愿往!”

    宋江大喜,深知石秀为人颇为机警,这事由他来做好过别人,问他道:

    “兄弟,你打算如何行事”

    石秀道:“小弟当年谁叔叔行商时,曾到这大名城,这翠云楼,楼上楼下大小有百十个阁子,人称小樊楼,

    那河伯祭祀之节,夜间必然喧哄,小弟悄悄潜入翠云楼上,不是什么难事,若哥哥再给我百十金银,上得顶楼,便能趁机纵火。”

    宋江微微颌,颇为满意,当即允了石秀的请求,众人于是都离开忠义堂忙活去了。

    石秀担得了个重任,心里颇为高兴,却忽然见到他义兄杨雄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石秀立即细想了一下,才猛然发觉杨雄刚才竟没分派到任务,依旧是待在寨中,与杜迁、宋万、朱贵等人把守山寨。

    这才攻打大名府,梁山可谓准备充分,势在必得,明眼人都看出凡是去的都有大功。

    杨雄自觉一身本事,却不能参与其中,心情自是不会好。

    石秀快步走了过去,想要劝他几句,

    但话到嘴边,却不知该如何开口才好。

    自从上次杨雄被祝家庄俘虏,李庆又毫无条件的将他放了出来后,杨雄在梁山上的处境便变得有些微末了。

    再加上后来又发生了行刺李庆不成,反而折损了不少兵马的事,更是使这种情况雪上加霜。

    杨雄本人接连遭受打击,又见仇人李庆权势日益加重,名扬大河南北,心情也愈发的不快了,整天借酒消愁。

    石秀也劝过他几次,让杨雄重新振作起来,但都无济于事。

    其实,在石秀看来,宋江还是比晁盖开明一些的,就算你恶了他,只要显出自己的作用来,他依旧会用你。

    就比如刚才,石秀原本也没分到差事,但他却毛遂自荐,在说出了办法后,不就领下了这个最为关键的任务吗

    可惜,杨雄却最不屑于做主动请缨的事情,石秀无论怎么劝都没用,反而恼了他,如今也是这般,也只能是作罢。

    过了几日后,已是大名府河伯祭祀之日,城内云屯雾集,热闹之极。

    天渐渐暗下来时,石秀便来到了那翠云楼前,

    说来也是让人哭笑不得,梁山都已经打了两次大名府,

    但这里的官府却只知贼首是宋江、吴用,另外还知道林冲、刘唐等几个是头领,再详细的情报便没有了。

    故而现今的大名城内,根本没石秀的抓捕画像,他精心乔装打扮了一上午,却是白费功夫了。

    这座翠云酒楼,名贯河北,号为第一,

    上有三檐滴水,雕梁绣柱,极是造得好,楼上楼下,共有百十处阁子,终日鼓乐喧天,每天笙歌聒耳,是个寻欢作乐的好去处。

    石秀扮作富公子模样,一进翠云楼便打赏了二十两给小二,顺利的被引到了高层的一处雅阁去,点了一壶酒,几个小菜,静静的等着时机。

    过了许久,一轮明月却涌上来,照得六街三市,熔作金银一片,士女挨肩叠背,烟火花炮比之前添得盛了。

    谁也不会想到,在这副盛景之下,却是暗含着杀机……



第349章 血色大名府
    第349章血色大名府

    就在当晚大名府城内节日气氛最浓的时候,有人忽然惊呼了一声,呆呆的望着翠云楼的方向,

    只见那翠云楼上,烈焰冲天,火光夺目,火势燃烧得十分浩大,将四周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

    梁中书这时刚好在翠云楼附近,见了这情形后,急急上得马,

    却待要去看时,只见两条大汉,推两辆车子,放在当路,便去取盏挂的灯来,望车子点着,随即火起。

    前路受阻,梁中书知道要糟,正打算出东门时,忽地跳出两条大汉来,口中喊道:

    “李应、吕方在此!”

    两人喊着,手捻朴刀,大踏步杀来,把门官军吓得走了,手边的伤了十数个。

    黄信、刘唐却好接着出来,四个合做一处,把住东门。

    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

    南门有人匆匆来传道:“一个虎面行者,带着数个恶徒,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

    梁中书回马,再到留守司前,只见解珍,解宝,手捻钢叉,在那里东冲西撞;

    梁中书急待回州衙,不敢近前。

    在这大名府内,梁中书的官职是留守,在他下边还有个太守,出身名门太原王氏,

    这王太守这时却好赶了过来,迎面正撞着穆弘、张横两人,两条水火棍齐下,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死于街前,

    王太守身边的那些虞侯押番,见了这情形后,都是大惊失色,立即转身各逃残生去了。

    梁中书急急回马奔西门,只听得前边的城隍庙里,也同样是喊杀震天。

    邹渊、邹闰叔侄,手拿竹竿,只顾就檐下放起火来;南瓦子前,王矮虎、燕顺杀将过来:孙新、顾大嫂身边掣出暗器,就那里协助;

    铜佛寺前,张青、孙二娘夫妇入去,爬上鳌山,放起火起。

    此时大名城内百姓黎民,一个个鼠窜狼奔,一家家神号鬼哭,被误杀的不知凡几。

    一时间,只见四下里十数处火光冲天,四方不辨,城中已然是大乱!
1...96979899100...21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