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于卡拉迪亚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半月文青
“别这样,拜伦。”她把头撇了过去,虽然嘴上说着不要,但是握着拜伦的手却更紧了一些。
“我会证明我对你的爱,奈尔达。虽然现在我只是个普通的男爵,但是我在这里向你保证,不出三年,我就会成为一座城堡的主人,让你的父亲刮目相看。到时候,如果你愿意,我会乘着满载珍宝的马车来迎娶你。虽然我出身低下,但是我会尽我所能让自己配得上你。”
奈尔达有些惊讶的看着拜伦,在年纪与他相仿的斯瓦迪亚贵族当中,她从没见过像他这样的男人。尤其是他的那份自信,还有那从第一次见面开始就已经存在、并且越发高昂的斗志和雄心,让她每一次见他都会对他刮目相看。在这乱世当中趁机崛起的人又太多了,但是能达到拜伦成就的仅有他一人而已。
虽然他的承若听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奈尔达愿意相信他,对他的好感也大为增加。尤其是拜伦表达自己爱意的方式,虽然有些笨拙、过于直白,但是依然让她在心中感到兴奋。
当天下午,拜伦带领自己的部队离开了苏诺。在马蒂尔德的看管下,那些北方汉子没给他惹什么事,还和牡丹佣兵团里的佣兵们相处的不错,毕竟强盗和佣兵很多地方都有共同之处。苏诺的市民并没有反感他们,这对拜伦而言是好事,除了德赫瑞姆,自己也就是在苏诺的名声最响。在拜伦到城堡赴宴,马尼德还在当地酒馆替他招揽了十几名本地的雇佣骑兵,对方的要价比正常行情要低不少,这得益于拜伦在当地的名声,以及牡丹佣兵平时的待遇。
这一回,奈尔达主动到城门口来送拜伦,而且为他赠送了礼物,一枚朴素的护身符。而伯努瓦也自掏腰包替他们采购了一批补给品,以表达他对拜伦的支持。当然,拜伦也将自己的一枚戒指留给了奈尔达,那枚戒指不但珍贵,而且还是自己在诺德收编海寇时证明身份的凭证之一。
除此之外,他还委托克拉格斯伯爵给哈劳斯国王送去了一封言辞谦卑的信,他在信中表达自己战事失利的愧疚和对国王的忠心,并且表示自己将始终忠于他和他的合法继承者。这封信对现在的拜伦非常重要,他得尽可能让国王接纳自己的回归,不然以后别想有好日子过。
这支混编部队就这样穿过了苏诺,通过了乌克斯豪尔。如果不是时间赶不及,拜伦真的很想去拜访一下住在叶瑞阁的大个约翰,这位自己的老朋友。不过他还是派了个信使带着一封信和几枚金币去慰问一下他。这件事很快就在部队中传了开来,这是拜伦本人授意的,这样一来自己的士兵们就会因为自己的下属的礼遇和厚待而对自己更加忠心。
到达南方并没有花上太多的时间,格鲁恩沃德堡再一次的出现在了他的眼前。因为之前就已经发出过自己回归的消息,所以城堡中的驻军在确认了他们的身份之后很快就将他们放行了。而且因为拜伦的领地和城堡相距不远,所以驻守这里的男爵还送了拜伦一段路,并且对他的回归感到欣慰,称赞他为斯瓦迪亚的英雄。这种话拜伦不用太认真听,更不用真的相信,但是拜伦还是表达了自己的感谢—送给城堡的驻军不少麦芽酒和风干肉。要是遇到紧急情况,他还指望格鲁恩沃德堡的军队能支援他呢。
过了格鲁恩沃德堡所在的险峻地势,就进入了罗多克富饶的腹地。斯瓦迪亚的入侵战争结束之后,当地人最终还是恢复到了曾经的生活之中,重建工程也基本完成。那一座接一座的果园,一片挨着一片的田地,规划有序的城镇和畜牧场里数不清的牲口,都让来自维基亚和诺德的士兵惊讶又眼红不已。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是为了生计和土地而成为士兵,那些诺德海寇中的大部分在来到南方之前也是农民或地主的次子,相比于终年不化的雪原和贫瘠的北方高地,这里简直就是天堂了,哪怕比起帕拉汶到苏诺之间的肥沃黑土来都不逊色。那些希望在这里安身的人已经提前开始思考自己在退役之后能得到多少土地,还有些希望继续军旅生活的人则是在心中算着抢掠南方的庄园能获得多少收益。但不管他们心中所想为何,这些北方人都稳下心来决定跟随拜伦在南方打拼了。
哪怕是那些决意要回到北方老家的那些海寇,心中也满是期待,他们非常希望在下一次劫掠季节的时候说动北方的那些雅尔们带领他们来到这遥远而又富饶的南方土地进行劫掠,那绝对能让他们大发横财,更是能让他们的故事在家乡被传颂。
拜伦的战士们对南方的环境十分满意,拜伦本人也十分渴望返回领地。不过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将要抵达的地方,在拜伦拼死拼活才得到的领地那里,一场危机正在酝酿。
法提斯和雅米拉此时抵达了培刚德,艾雷恩也已经和他们相见。但是不得不说,这次会面完全算不上友好。
崛起于卡拉迪亚 第二百五十九章:拜伦回归(中)
“拜伦大人马上就要来了,艾雷恩,所以你到底站在哪一边?”
培刚德镇外,法提斯和艾雷恩骑着马走到一起,面对面不过两米的距离。而在他们身后,各有一支全副武装的部队,等待着他们所效忠的指挥官的命令。
原本应该是朋友相见的一幕,此时却如同在战场上面对敌人一般。艾雷恩骑在马上,接过法提斯递给他的拜伦亲笔信,仔细着阅读信件的内容,半响没有出声。而双方的军队,也继续保持着这种僵持的状态,空气之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只要法提斯或艾雷恩的一个动作,早已把弩箭上好弦的弓弩手们就会朝对方射出致命的箭矢。
最终艾雷恩确认并收起了信件,而双方部队的神经也蹦到了极致,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一切,都将取决于艾雷恩接下来的选择。同样在队伍之中的雅米拉紧握着双手,双目紧盯着艾雷恩,祈求神灵不要让艾雷恩做出出格之举。
“既然男爵大人即将返回,那我代理他的领地的任务也就结束了。我将作为一名忠诚的骑士,欢迎我所效忠的领主归来。”在众人的注视中,艾雷恩面色平静的将信交还给法提斯,欠着身子行了一礼。他招了下手,身后的部队也纷纷放下了武器。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雅米拉几乎激动的哭了出来,但是法提斯和德赛维等人却是一脸疑惑的看着艾雷恩,对方什么条件都没提,如此爽快的就将控制下的领土拱手让人让他们觉得十分奇怪。
其实他们对艾雷恩的印象没有错,他之前的确考虑过完全投靠王子或是利用手中现有的土地和部队跟法提斯谈谈条件,只要运作得当,那拜伦哪怕回来也得承认他的特殊地位。但是他也懂得审视夺度,他有着自己的情报网络,虽然跟克雷斯经营的情报网比不了,但是拜伦从北方回归这已经家喻户晓的事还是能打探清楚的。在拜伦的亲笔信抵达瑟林迪尔之后不久,艾雷恩就得到了同样的消息。冯*拜伦男爵已经带领七百余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赶回他的领地,接受他领地内的一切。而且艾雷恩不难猜出,他能如此顺利的返回,肯定是哈劳斯国王默认了他的行为。
这样一来,艾雷恩的处境就变得十分尴尬,如果他继续把手上的资源当中谈判用的筹码,按拜伦的性格更大可能是带兵打进来立威。他对比了一下双方的实力,拜伦的部队加上法提斯控制下的部队足有千人之众,全副武装士气高昂,当地的民众也更倾向于支持他,自己不可能是他的对手。要是现在转向拜伦这边,那最起码他还能保留维鲁加外的村庄封地和骑士的勋位,因为之前都传拜伦已死,所以在他不在的时候自己的行为也不全算背叛,他相信拜伦在衡量得失之后会放他一马。
于是他抓住了最好的机会,在法提斯出示拜伦的亲笔信,并且明示他重回拜伦这一边的时候,他非常正式的接受了这个提议,这样一来他就表现的像一位在领主不在期间替他看管领地的封臣了。至于和哈劳乌王子之间的交易,自然也会因为对方是王室继承人,没有拜伦的明确指令最好不要得罪的理由搪塞过去。
虽然漏洞百出,但是能够以和平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两边的英雄也就少有的保持了默契,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进入培刚德,两方的部队也是欢呼着放下了武器,融入成一个团队,十分和睦的进驻镇子里。
法提斯他们发现,那面拜伦第一次进入培刚德时就立起的牡丹旗帜至今依然悬挂在那里,艾雷恩并没有在掌权之后就将妻子撇下,或是为了向王子示好而立起王室的黑狮旗。这其中的原因一部分是艾雷恩的确对让他达到今天地位的拜伦感到感激,而且宣誓之后的骑士精神让他依然将自己视作拜伦的继承者而不是取代者。另一个原因则非常现实,他必须考虑到拜伦某天突然返回接收领地,他得做好预防。
培刚德的争端算是告一段落,这个镇子现在重回拜伦的统治之下,尽管目前实际控制城镇的人是法提斯和艾雷恩两人。而在得到拜伦将要回归的消息之后,一直在东边的领地里喝酒打猎的罗尔夫也果断选择了实力比往昔更强的拜伦,带着部分亲随赶往培刚德打算面见拜伦表达忠心。
如果拜伦知道了这件事,恐怕他会高兴的笑出来,并且对法提斯等人的忠心大加赞赏,对艾雷恩和罗尔夫也会给予安抚。正常来说,他已经接近了瑟林迪尔,自己的第一块封地,这些消息他很快就能知道了。
但是此时他却遇到了麻烦,还是必须用足够武力解决的大麻烦。看来罗多克那边已经收到了情报,法提斯带着瑟林迪尔的驻军南下没几天时间,库尔玛堡的部队就已经到了瑟林迪尔的境内。从他手下的斥候侦查看,这支部队人数不多,但是十分精锐,不到两百人的部队当中有一半是资深长矛手和熟练弩手,看来他们是想用少数精锐趁着瑟林迪尔守备空虚迅速拿下镇子。但是只有这点部队不可能随后赶到的援军,拜伦肯定罗多克人在别处还有更大规模的部队。
自己还没到家,强盗就已经找上门来,拜伦怎么可能放过他们。
他马上下令部队留下辎重准备作战,有一阵子没有开杀戒的诺德海寇们听到拜伦的命令立刻欢呼了起来,而那些维基亚人和佣兵部队也二话不说的拿起武器,穿戴齐盔甲,骑兵也都牵来自己的马匹。
不多时,他们就找到了那支罗多克军队,为了避免骑兵被弩矢射杀,拜伦将麾下的步兵混合海寇部队从正面朝对方发起了进攻,人数众多声势浩大。而骑兵则是从后面截断对方的退路,或者在对方坚守阵型的时候冲击他们的侧翼和后方。
正在进军的罗多克部队被突然出现的军队吓了一跳,尤其是那些嚷嚷着北方话的海寇更是让他们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情况,如果是计划暴露的话来的应该是瑟林迪尔的驻军才对,那些诺德人和维基亚人从哪冒出来的?虽然疑惑不已,但是他们还是靠自己的职业素质迅速构建起了长矛方阵,弓弩手也纷纷取出重弩开始填装。撤退已经来不及了,只有正面迎敌才有一线生机。
崛起于卡拉迪亚 第二百六十章:拜伦回归(下)
弩箭花了一会功夫填充(这里的弩箭填充时间为现实中拖更时间),而海寇们也趁着这段时间迅速在队伍最前方组成了一道盾墙。维基亚的弓箭手和雇佣弩手们随后便至,躲在了盾墙的后面。
罗多克的第一波弩箭射向诺德盾墙,重弩的力道十足,能将海寇手中的盾牌直接洞穿,有几个海寇因为身体过于贴近盾牌而被射伤,但是部队在硬撑了一波弩箭齐射之后损失并不大。反倒是罗多克这边,以为弩箭的射击没有效果,弩手的领队下令停止射击,打算等对方靠近之后再进行齐射。
结果这样一来倒是给了诺德盾墙推进的机会,等到罗多克方阵再次射出弩矢的时候,拜伦这边的弓弩手们也进入了最佳射程之内,维基亚的弓箭手们马上拉弓进行抛射,那些雇佣弩手们也在盾墙的缝隙之间进行射击。一时间,双方都在朝着对方的阵地倾泻箭雨。
从表面上看,罗多克弩手们精准度更大,弩箭威力也更大,一轮齐射过去,哪怕是海寇和诺德部队组成的盾墙中也会有几人倒下。但是另一方面拜伦拥有远超对方的人数优势,箭矢的数量更多更密集,这压的罗多克长矛手们动弹不得,也让弩手们更加被动。
不多时,拜伦的部队离对方已经不到五十米了,诺德盾墙的移动速度开始加快,士兵们先是大踏步随后便开始冲锋。他们一手持盾一手拿着标枪或飞斧,朝着方阵就是一顿猛投。虽然这些标枪射不透罗多克阔盾,飞斧也很难对身着重甲的长矛手们造成钝击以外的伤害,但是这种北方特色的打法还是对这支南方军队造成了不小的士气打击。本来架起的长矛开始晃动,稳固的阵型也出现了裂痕。
这之后,就是大群海寇悍不畏死的冲锋。埃基尔松和海寇首领亲自带队冲在最前,举着结实的大盾,挥舞着手中的利斧,在一阵阵咆哮声中,长矛的突刺和格斗斧的劈砍混在一起,不少海寇被长柄武器砍翻刺伤,但还是有更多的人顶着长矛方阵一步步逼近到罗多克长矛手的身前,逼迫对方放下长矛和长柄砍刀拔出军用锄进行近身作战。
一旦进入近距离肉搏,诺德部队的优势就完全展现了出来。阔盾的防御面积虽大但是却十分笨重,阔盾加军用锄的打法更多时候也是为了针对斯瓦迪亚的重装骑士和重步兵,相比诺德士兵凶猛又灵活的进攻就有些招架不住。况且拜伦他们有人数优势,他的步兵部队包围了对方的三个方向,只留下他们的后方没有人进攻。不得已之下,罗多克的方阵只能将后边的部队不断的向外延伸,形成更大的防御面积以免被对方完全包围,而这正中拜伦下怀。
他当即带领着麾下的骑兵朝着对方越来越薄的后军发起了骑枪冲锋,几十个重骑兵加上数量不少的轻骑兵一共冲了上去,即便罗多克那边的指挥官发现了他们并且命令后方的士兵转过头举矛进行防御,但是拜伦他们先是靠两翼轻骑兵进行了一轮投掷,之后趁着对方阵型松散的时候直接像一把尖刀一样插了进去,一次冲锋就把整支罗多克部队都冲垮了。
方阵和士兵们的斗志瞬间支离破碎,失去了战意的罗多克人被完全包围只能选择投降。拜伦在刚返回自己的领地时就拿下一胜,部队当中士气大振,来自诺德和维基亚的战士们也开始搜刮战场,大肆掠夺死者身上的战利品,嚷嚷着晚上要喝蜜酒庆祝。
不过遗憾的是罗多克地区并不产蜜酒,但是瑟林迪尔产的葡萄酒也是很好的代替品。他们押解着这些俘虏,带着辎重马匹来到了瑟林迪尔,理所当然的受到了当地民众的欢迎。拜伦重新回到自己的领地,当地的乡绅们纷纷前来拜访,并且留下价值不菲的礼品,足足装满了一口大箱子。
拜伦十分慷慨的将所获礼物分给手下的士兵,无论是曾经跟随他的老佣兵还是从北方带回来的战士,全都能分到一份。这下部队当中再没有对他的异议,那些还在纠结是否要留在南方的诺德人和维基亚人在看到拜伦的财富和权势之后,立刻宣誓效忠于他,并且期望他能兑现关于土地的承诺。
至于这点,其实倒也不难,虽然那些无主之土现在已经分配完毕,但是依然有不少人经营不善或是根本就不想经营自己的土地,还有一些虽然有主但是抛荒已久的土地等待出售,拜伦只要找那些乡绅联系一下,两千卡亩地契很快就到了他的手里。
于是他带着部队来到被他买下的最大的那片荒地前面,向他们描绘了一番辛勤耕作的农民将这片地打造成漂亮的农场的画面。
“等我们的战斗结束了,这里就是你们的了。只要你们按时交税、为我服役,没有谁能从你们手里夺走它。”拜伦指着那片土地,当场为愿意留在南方的士兵写下了领取土地的凭证。
拜伦的承若让众人很满意,虽然平均分配下来每个人只有大概五卡亩地,而且凭证也不是地契,但是拜伦为他们购置土地的行为还是说服了他们。况且他们和牡丹佣兵们交流多了之后也知道拜伦麾下士兵的薪资很高,战利品也很丰厚,他们相信自己能攒够资金在南方购置田地房屋。
拜伦的军队在瑟林迪尔休息了一天之后便马上出发前往培刚德,那里虽然驻军很多但是拜伦担心罗多克的主力会朝那边去,所以必须得尽快赶到那才行。
而他随着他的南下,拜伦击败罗多克的先遣队的消息也迅速传开,维鲁加周遭地区全都知道了罗多克的伯爵们已经开始动手,而拜伦男爵则是在这这个时候带着堪称奇迹一般的经历从遥远的北方返回。街头巷角都传颂着他的名字,称赞也好还是谩骂也罢,这都让他成为在罗多克名声最响亮的几个斯瓦迪亚贵族之一。
而他麾下的英雄们,也提前准备好了欢迎的宴会和仪式,在培刚德镇外郑重的欢迎他们领主的归来。
拜伦回归他的领土,他的征途也会继续下去!
崛起于卡拉迪亚 第二百六十一章:哈劳乌的困境
“殿下,斥候传回消息,杰尔喀拉的一支军团正在向北移动,目标很有可能是我们。”
“殿下,我收到了我们在艾特斯科堡间谍的线报,当地的民兵停止训练并且分配了装备,显然是要配合别的部队合围我们。”
“殿下,库尔玛堡的部队已经离我们不远了,冯*拜伦回来的时候替我们消灭了一支他们的先遣队,但是还有至少一千人在朝我们这边前进。”
“殿下,南方的雇佣兵们都被马特阿斯伯爵雇佣了,他打算趁着这个机会夺回他的封地。”
“殿下,不好了,我们在齐扎的驻军已经被击破了,我们在南面已经没有屏障可守了。”
“殿下....殿下,您在听吗?”
柯尼斯*亚顿爵士的声音不断在哈劳乌王子的耳边环绕,仿佛像赶不走的苍蝇一样烦人。
但是一向急脾气的王子此时却生不起气来,因为危机是正如柯尼斯所报告的那样紧急,如果出现问题斯瓦迪亚就会失去在和罗多克的长期战争中所取得的成果,而他作为主要负责人虽然因为王储的身份不会受到惩罚,但受到领主们的非议和老爹的不满是肯定的。现在斯瓦迪亚正处于内外忧患的时候,如果继承人被认为是不合格的,那哈劳斯国王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政局又会陷入混乱之中。
但是如果选择在南方硬撑,坚守维鲁加的话也十分危险,罗多克方面三路大军齐出,部队规模加在一起能达到五千人,从南方的回来的溃兵甚至发现杰尔喀拉方面来的军队用大量马车载着大型工程武器的部件,大概率携带的是重力抛石机,维鲁加的城墙是挡不住那些玩意的猛攻的。
反观哈劳乌这边,虽然之前哈劳乌王子发出过求援,国王也确实为了他宝贝儿子的性命派出了一支援军,并且授意给靠近南方的伯爵们让他们出兵支援。但是因为之前和诺德的战事依然激烈,所以能够腾出来的部队并不多,最后抵达维鲁加的只有大概五百名较为精锐的斯瓦迪亚步兵弩手混合部队和六十二名重骑兵,这股部队还算精锐,但是加上城内的现有守军也不过一千两百人,虽说守城方占据优势,但是架不住对面有四倍的兵力和重型工程器械。何况维鲁加自从被王子接手之后可谓是各方都有怨言,别说支持他们防守了,能不和外面的军队里应外合就不错了。
这种情况下,哈劳乌王子能不烦躁就怪了,他很想亲自带兵出城迎战,在罗多克的几支部队汇合之前就将其分头歼灭。,从现有情况来看这应该是最合理的方案了。但是柯尼斯和跟随他来到维鲁加的几名骑士们全都提出了反对意见,这些人也都是好战分子,但是相比于一场酣畅淋漓的战斗他们更担心王子的生命安全,因为他们真的没有把握击败临近城里的两支军队中的任何一支。
没错,柯尼斯和王子在考虑这个计划的时候曾经详细比对过双方的实力,但是他们发现这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出城作战。
维鲁加的民心至今也没有归附,罗多克人本能的方案斯瓦迪亚的统治,在拜伦刚拿下这座城市的时候倒还好说,他的出身、言行举止、还有关于减税和商业补助的法令都让本地人把他当做一个外地佣兵首领,这样他们就会有一种从没被斯瓦迪亚占领的错觉,直到哈劳乌王子的到来。一位斯瓦迪亚的储君,象征着北方的暴君对他们的统治。严苛的法令和税赋(高税赋主要是为了维持王子和驻军的开销,城外可以分封的土地大部分被艾雷恩控制着)让城里的人们再次回忆他们许多年前罗多克没有独立的时候,他们就是因为这类原因才选择了反抗。
因为维鲁加的市民和富商们都不喜欢王子的统治,所以将全部军队都带出维鲁加是极其冒险的行为,城里的权贵和市民当中私藏着不少武装,怎么搜都搜不干净。一旦大军出城,只要有一小队的罗多克部队抵达城外,城内的民众八成就会开城门迎接他们入城。
但是想要保证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不会出现问题,至少要留下几百名守军,能出城的部队直接就减了四分之一,对阵罗多克军队时在人数上就处于劣势了,加上对于地形的熟悉程度也不够,所以歼灭一整支上千人的罗多克部队十分困难。如果在战斗之中哈劳乌王子要是出了什么事,他们可就真的完了,要知道国王陛下这么大岁数了也就这一个独子,其余家族成员中也没有太适合继承王位的,要是王子没了,七找八找搞不好王位还会落在艾索娜夫人身上,那这内战不就白打了吗!
所以慎重考虑之后,他们最终放弃了出城迎敌的打算,改为考虑如何守城。这也是哈劳乌如今烦闷的吃不下饭的原因,战况越来越不顺,罗多克的两支军队离城市也越来越近,派出去和罗多克讲和的使者也带回了消息,罗多克的几位主战伯爵坚决要求斯瓦迪亚放弃维鲁加极其周边土地,否则就没得谈。
本来,他还可以拉拢艾雷恩获得他手里的部队,为防御增加战力。但是在拜伦从北方返回之后,这个计划也最终泡汤了,原拜伦下属的部队和领地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重回男爵的管理之下,并且集结了一支数目相当可观的部队,和城内的守军数目不相上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