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是啊,国英之话,在下亦是赞同。当初先侯之死,唐军虽有重要责任,但先侯自已的选择,亦是令人感慨唏嘘。而现在,这些事情,已成过眼烟云,再一一翻了出来深究,其实并无甚意义。在下在想,若先侯在天有灵,只怕亦不愿见到左将军在无任何胜机的情况下,还要一味与唐军对抗下去。在已有了先侯这般惨痛教训的前提下,还要一条路走到黑,最终葬送自家性命,乃至左家一众家属和全军将士之性命。在下在想,若左将军能及时认清形势,能及时反正唐军,为自已,也为将士们寻得一条活路。那先侯在天之灵,只怕亦是不胜欣慰。将军自已,亦可搏得一个大好的前程。这何去何从,做何选择,时间已十分紧迫,还望左将军万勿意气用事,一定要十分慎重,一定要尽快决断,方是最为重要之事啊。”

    “左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凡事不必过于纠结于眼前,方为合适之举。说起来,与其这样坐困于死局,与其再这样不用唐军进攻我们就自我崩溃,倒还真不如立即就下山去投降唐军,至少还可捞出个反正的功劳。我部兵马尚在,唐军对于我等归降,也会更加重视。这般难得机会,需得好生抓住方可。要是等到兵马散尽,我等再无奈而降,那可就身价大降,甚至想要活命,都怕不可能啊。”

    卢光祖忧心忡忡地在一旁补上这句话,犹如在左构庚心头,再血淋淋地插入一把刀。

    是啊,有本钱才有谈判的资本,光杆司令一个,只会任人宰割罢了。

    左梦庚脸色惨白,嘴唇下意识地不停颤抖。他缓缓地环视二人,想要说点什么,却是最终什么也说不出口。

    “左将军……”

    左梦庚缓缓地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说,而是让他们先行退下。

    卢光祖与李国英二人,不得不应声而退,偌大的客厅,重新回到了空荡荡的状态。

    呆坐于虎头椅上的左梦庚,有如一具僵尸一般一动不动。

    神情呆滞的他,反复思考卢光祖与李国英的话,心头感觉,顿是愈发悲凉。

    自已现在的处境,确是已经艰危万分又紧迫之至。一招不慎,便是身死名灭,全族不存的悲惨结局。

    这样几乎注定的悲惨局面,真的有必要坚持下去吗

    更何况,就算自已坚持下去,又岂会有半点机会得报父仇,岂会有半点可能保全部下军兵呢

    这样窝囊的死法,其实毫无价值,也毫无意义。

    想到这里,左梦庚忍不住长长地叹了口气。

    形势比人强,岂可再强为。

    他缓缓起身,在厅堂中有如孤魂魅影一般来回走了数步,最终心下做了决定。

    他奶奶的,事到如今,再绷着面子硬撑下去,真的没任何意义。

    为了虚无缥缈的面子与气节,而白白地折了性命与部下,最终什么都没捞到,那才真正彻底地傻透了。真到这般境地,父侯在天有灵,只怕也要对自已的选择,跺脚大骂了吧。

    这战乱年代,没什么比活下去,更加重要,更加现实。

    左梦庚站住脚步,长长一声叹息,便唤来侍从,让全军将领,皆来厅中开会聚议。

    &n




第八百零三章 左部归降,围攻大顺
    莫长宋见二人这般郑重地看着自已,不觉莫名想笑,他轻叹了一声,缓缓道:“二位莫忧,我唐军收降纳叛,向有条例。决不会只凭一时兴起,便加以差别对待。你部若就此投降归来,我部首先便会对你部投降兵马,加以区别对待。”

    见二人听得专注,莫长荣继续道:“我军会以互相检举的方式,让但凡过去有劣迹斑斑者,虽可让其保留性命,但是皆会立即从军中除名,强制发派到边远地区服苦役,视其情节严重与否,决定劳役的地点与时间,最后役期满后,让其成为当地的普通居民,准允其与家人在当地安稳定居。”

    “至于未犯大罪的普通投降军兵,则是先看其状态,是否能胜任继续当兵。若是老弱病残,则发给遣散费,准允其回乡定居,或是由朝廷指定海外地域安家。而留下来的精壮士卒,则看其态度,不愿继续当兵,或自已另有想法者,亦发给遣散费,准其自去。而愿意继续留下来者,则我军视情况,安排到各个需要的部队中去,先从辅兵干起,待其熟悉我唐军的规章制度后,再分别安排到战兵队伍中去。”

    听莫长荣这般解释,卢光祖与李国英二人心下,顿是大为释然。他二人还未开口,莫长荣又笑道:“至于各名将领,我军亦是先如士卒一般,看其自身态度。愿留于军中者,则在改造后,可为我军效力。若愿留去,亦可发予遣散费用,着其自去便是。只不过,现在你军及时来归,唐王大人对你部兵马,尤其是你们二位,却是甚是看重呢。”

    “哦唐王大人,竟然对我二人亦有了解”闻得此言,卢光祖与李国英皆是一脸惊喜。

    “是啊,你们以为,我军的安全司密探是吃干饭的么”莫长荣一脸得意地说道:“更何况,对于你们的状况,我第十一镇副镇长王德仁,以及丙营营长金声桓,皆是左部旧将,对你们的将领人选颇为了解。所以,唐军在信中说,如果你部来降,只要你二人愿意,可对卢李二位将军,委以重任。”

    听莫长荣说到这里,卢光祖与李国英眼中都是光采奕奕,一脸喜不自尽的表情。

    二人立即齐声表态:“请大人放心,我二人绝对愿意为贵军效力!唐王若能对我二人量材为用,我二人自当拼死报效,以酬唐王厚待之恩!”

    莫长荣对二人的表态十分满意,随后便又对二人慰勉鼓励了几句,便亲笔回信一封,打发他们回去报信。

    卢光祖李国英二人返回山上寨堡,立即向左梦庚通报,把面见莫长荣的情况,对左梦庚全盘说出。

    左梦庚听完二人禀报,又仔细看过了莫长荣的信件后,终于彻底打消了疑虑,遂亲自率领山上所有士卒与家属,一齐下山,向唐军投降。

    莫长荣十分热请地接待了他们,随后,便按先前与卢李二人所说的那般,对左部投降的八万兵马,先进行一番甄选。

    其中四千余人,被以互相检举的方式,指认为罪行昭彰之徒,全部就地关押,并派人监送北上,前去武昌。准备在那里,再安排他们去东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服劳役再定居。

    剩下的七万五千余人里,又淘汰了一万五千余名老弱病残,以及愿意拿遣散费回家之人,总共得选五万余名精壮士卒得以保留。

    士卒甄选完,接下来便是投降的将领,约有四分之一的将领,愿意拿钱遣散,唐军亦遵守承诺,给予钱财,放其离去。

    见唐军对降兵甄选得这般有序又有效率,左梦庚心下暗叹不已。

    他暗想道具,从唐军在这样甄选士卒的小事上,都做事如此认真的角度来看,足可想见唐军强悍的战斗力。自已没有选择与唐军对抗到底,实在是最为明智之举。

    看到莫长荣向自已走来,左梦庚一声长叹,抢先对莫长荣说道:“莫将军,在下已想明白了。在下不愿再于军中效力,也愿意与那些被遣的士卒一样,离开军伍,自谋出路去也。”

    他这番表态,让莫长荣顿是一愣。

    不过,他迅速地想明白了。左梦庚在心下,还是不能释怀唐军杀其父亲一事,故而他实在没脸面再去为杀父仇人效力,亦是人之常情呢。

    莫长荣叹道:“左将军不愿留在军中,我等自然不能强勉,却不知道,将军打算接下来,前往何方定居安住”

    左梦庚惨然一笑,便道:“唉,我等归降之将,还能有何更好的选择么此番离去,武昌这伤心之地,自是不会再去。在下打算,带着家眷一道前往江南松江府居住,在那里经商自营,合族安居,以为存身养家之策。”

    莫长荣点点头:“左将军这般决策,倒亦是甚好。现在江南一带,自平定以来,已被唐王开辟成真正的粮米丝绸之地,极为丰腴富饶。将军资财丰厚,若在其地经商自谋,必可大获其利,更可重新振兴家族,。此番前去,必定大有作为矣。”

    左梦庚拱手长揖:“谢莫将军之吉言,那在下就此道别,还望将军善待我之旧部,让他们皆能安下心来,好好地为唐军效力。”

    莫长荣虚扶起他:“这是自然,左将军莫要担心。你此番离去,我自会派兵护送,让你等安全到达松江。”

    接着,莫长荣便派出一队骑兵,将左梦庚与其家属,以及他们的全部财物,一齐装运上车,护送离去。

    送走左梦庚后,莫长荣立即飞信禀奏唐王李啸,向他报告收收左梦庚部兵马一事。

    三天后,李啸收到来信,亦是十分欣喜。在与其幕僚商量后,做出了收编左梦庚余部的具体安排。

    那就是,将其部队伍,整编成唐军第十三镇兵马,其中,由在这次征伐云贵桂三省,以及征伐安南的战斗中出了大力,现在驻守于安南升龙城的原唐军第九镇副镇长翁之琪,担任唐军第十三镇主将。

    第十三镇副镇长,则由原先在叙州城下,被唐军生俘的原大西军将领,张献忠手下四大义子之三的艾能奇担任。

    原来,艾能奇在被唐军俘虏后,先于川东关押了数月,在平定左良玉之后,便沿着水路,一路被押送到了南京。

    在川东关押的那些日子,日日都有监抚司的文官前来洗脑,原本心志坚强一心想要逃走的艾能奇,终于开始渐渐转变心意。

    这样传销式的洗脑宣传,在这个时代,几乎无人可以抗拒。

    他开始反省自已,跟着那个所谓的义父,一直为他尽效愚忠,是不是值得。

    尤其是,那些监抚司文官,再把他与现在的唐军第三镇长李定国,唐军第十二镇镇长刘文秀,这两位他先前的兄长际遇,给艾能奇反复说述之后,艾能奇虽在表面犹是强硬,但在心下,却也有说不出的失落。

    唉,自已如果继续追随张献忠,哪怕未被唐军俘虏,这将来的前景,亦是有限,局隅于那川西之地,就算自已再有才华,又如何有施



第八百零四章 四面张网 八方捕鱼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李啸计划既定,其手下的唐军部队,立刻开始依计划行动。

    铁流滚滚,大军出动,从地图上看去,数镇唐军,象数根充满威力的黑色箭头,从北到南,直奔大顺国边境而去。

    唐军的频繁调动,自是已被大顺国的细作,以及边境的哨骑们,以最快的速度,传入大顺国中。

    大顺皇帝李自成,在收到这边境上有如雪片一般传来的危急军情后,顿是大惊失色。他立即传令,紧急把当朝宰相牛金星,以及工部尚书宋献策二人找来,紧急商讨对策。

    此时已是初冬,东暖阁中寒意袭人,虽然已生了白铜炭火炉子,但君臣三人围在炉边,却依然感觉到寒意沁骨,三人皆是忍不住微微打颤。

    李自成绷着脸,把唐军的最新动态与调兵行动,向这二位他最看重的谋士说完,便沉声道:“现在唐军已平定云贵桂三省,南方的弘光朝廷,已被唐军彻底打败,已然是苟延残喘不值一提。现在倒好,他们接下来,应该是要对我大顺与张献忠的大西开始动手了。二位对于唐军的这般动向有何想法,但可直说。”

    宋献策一脸凝重,首先说道:“陛下,以在下来看,现在唐军摆出的架式,应该是佯攻张献忠的大西,而主攻我大顺国呢。”

    “哦献策何出此言”

    “陛下,你看,现在唐军南方战事已毕,得以大量抽调精锐兵马北上,其兵马主要调动方向为,抽调第二镇兵马安和尚部重新进入川东,第十一镇兵马莫长荣部入驻鄂西,唐军第七镇兵马曹变蛟部,则北上到庐州一带。而原本散布南直隶的唐军第六镇兵马刘国能部,亦全部集中在凤阳一带。与南边庐州的第六镇兵马,形成互为拱卫之势。”

    宋献策说到这里,略顿了一下,又继续说道:“与此同时,北面金汤城的唐军第四镇段时棨部兵马,业已南下到宣府北路南部边境一带。故而从这里情报可以看出,唐军已纠集了第二镇,第十一镇,第七镇,第六镇,第四镇总共五镇大军兵力多达二十余万,一齐来对付我大顺,敌军动用如此之大的兵力前来,其意义自然不可小觑。”

    李自成听到这里,脸色已是愈发阴沉,却依然不作声,任凭宋献策继续讲下去。

    “陛下,现在唐军在川中,有位于川南的第十镇兵马,也有位于川东的第二镇军兵,但这两军镇,看似摆出从南往北,从东往西进攻大西的样势,但其实,这张献忠的大西国,当不是唐军的主攻方向,他们的真实意图,在于佯攻大西,实则要图谋我大顺。”说到这里,宋献策双眼之中寒光一闪。

    “那依你这么说,你觉得唐军接下来,会进攻我大顺何处”李自成闷闷地回问了一句。

    “唐军接下来,自是当以主要进攻我河南之地为主,毕竟这里离他们边境最接近,兵力调动也最容易。”宋献策的回答十分直接:“唐军极可能,会以第十一镇,第六镇,第七镇



第八百零五章 清顺合力,共抗李啸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摄政王,我大顺皇帝之意,是希望贵国能派出5万兵马,径自进入我大顺境中,与我大顺一道合兵对付唐军。毕竟现在贵国与我大顺,乃是一水领邦,还望能守望相助,以解我大顺危机。恕在下说得直接,若大顺有难,甚至沦于唐军之手,则贵国亦将是难安矣。这唇亡齿寒的道理,相信摄政王亦是明白,不需在下多言。”

    见摄政王多尔衮一副沉思模样,顾君恩一脸期盼,眼神都满是冀望之色。

    多尔衮却犹是昂着头,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仿佛对顾君恩的话语,完全不以为意。

    顾君恩这多尔衮这般模样,心下不由得有些发紧。他略一沉吟,又试探着说道:“当然,如国贵国觉得南下不便,亦可只在北方袭扰那唐军从山海关到金汤城之运输线,袭扰他们的后勤部队,夺走他们运送的各类物资。一定要让唐军在北方不得安宁,至少让他们的第四镇兵马,因为运输线不断受袭,而不得不退回宣府北路,这样一来,我大顺国北方压力就会大为缓解,唐军只能一面进攻我国,亦可为我大顺大添胜机啊。”

    顾君恩顿了下,又说道:“摄政王,恕在下实说了吧。唐军此番调集如此之多的兵力,以拼尽全力四面包围地攻打我大顺,实是存了要彻底底灭亡我大顺国之念想。而若我大顺一旦不敌,一旦因为战事不顺而成为唐军攻击下的牺牲品,那接下来,只怕唐军将会继续发兵北上,直取贵国,此为必然之势也。这般结局与后果,想必摄政王比在下更是明白。”

    +多尔衮凝视着顾君恩那满是谄笑的肥胖脸孔,心里却是重重滋味堆叠在一起,难以言喻。

    哼,这李自成真他娘的打的好主意,他大顺国有难,却要让咱们清军去为他卖命,为他去挡唐军的枪尖,这算盘真是精明哪!

    只不过,自己真的能拒绝他们么

    多尔衮知道,李自成为年初在金汤外被唐军攻破防线,大败而溃,统共丧失了十多万兵马,可谓大伤元气。故这近一年来,一直在招兵买马休养恢复,对外作战倒是没有任何实际动静。

    李自成这般隐忍无为,自是因为手下军兵,大部皆是新兵,不堪使用,所以才一直没有对李啸进行复仇。只不过,现在李啸又打上门来,大顺若只靠手下那些新兵,只怕确是难与唐军相抗衡,那大顺一垮,唐军势必乘胜攻打张献忠的大西国,待一统全国后,极可能纠集全国兵力,一齐北向,攻打清朝。而真那到了这般境地,只怕国势不振又外无强援的清朝,也要在唐军这般凌厉的攻势下,土崩瓦解了吧。

    顾君恩这厮所说的唇亡齿寒之理,倒也确如其份呢。

    唉,真没想到,一心志统天下的大清,会有沦落到与汉人的汉寇政权称兄道弟,以至还要为他们拔刀相助的时候。
1...329330331332333...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