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吞齐喀说完,刷地抽刀在手,纵声大喝道:“兄弟们,咱们现在新投唐军,正是建功立业,搏取功名之时,请各位跟本官一道返身杀敌,为唐军开路,向李大人交纳一份沉甸甸的见面礼!”

    一众汉奸兵马齐声应诺,2000名汉奸军兵,高声呐喊着,纷纷抽刀拔剑,尽展骁勇,向城中慌张一团的满州兵马,冲杀而去。

    “额附主子,不好啦!现在前面有唐军攻来,后面有叛变的吞齐喀部杀到,我军何去何从,还请大人立即定夺!”站在李率泰身边的副将吴芳时,满脸惊惧至极的表情,说话的声音颤抖不已。

    李率泰一声长叹,脸上的神情,十分痛苦与纠结。

    如何定夺还能如何定夺还有什么定夺的余地!

    战至此时,败局已定,已是板上钉钉,那么,自已真在要在这里,与城同殉么

    李率泰在心下,虽然极不愿意选择这样窝囊而无奈的死法,但是,自已真的能就此向唐军投降么

    李率泰略一思怔,也立刻否定了自已这个想法。

    不行,不能降,别人都能降,唯独自已不能。

    因为,只要自已一投降,那自已在盛京的家人,只怕会立刻就遭了多尔衮的毒手,自已的妻子儿女,也只怕是一个都不得保全了。

    要想他们能顺利活命,那自已就只能在此地战死,这,就是自已的宿命……

    这一瞬间,李率泰




第五百八十七章 俘虏处置
    听了吴芳时这卑微惊恐的回复,刘国能心下甚是得意。

    只不过,他在表面上,却还是十分平静地回复道:“哦,既如此,那你们全军缴械,列阵出降,再听从平辽王下一步发落。”

    吴芳时闻言,心中石头落地,他一脸谄笑,大声拱手道:“多谢大人成全,我等皆听从大人发落。”

    刘国能嗯了一声,随后又来到北门那些吞齐喀降兵之处,同样喝令他们放下武器,列队受降,然后便与田威一起,回见李啸。

    此时,李啸已远远地看到城中敌军正垂头丧气地列队受降模样,心下亦是说不出的欣喜。

    随后,见田威与刘国能过来,李啸略一沉吟,便屏退旁人,专让他二人靠近禀事。

    “李大人,城中主将李率泰,已被其部将吴芳时杀死,现在城中敌中皆已投降,大人接下来,却该如何安置他们“刘国能低声禀报道。

    李啸平静地扫了他们一眼,却把这个问题回扔给他们。

    “这个问题么,本王且问你,你二人,却是如何看待呢“

    田威与刘国能互相对望了一眼,田威脸上闪过一抹狠色,率先拱手回道:“禀李大人,在下以为,现在敌军新降,但他们的家属皆在清朝内地,故各人皆是畏于形势,表面投降,心下怕是未必。而现在,我军水师船只,皆被海冰冻住,根本无法运走他们,以在下看来,不如……“

    “不如什么“李啸面无表情逼问了一句。

    “不如趁现在他们全部解除了武装,一齐杀了,一来省得他们日后生出反心,二来也可节约不少粮食。“田威举起右手,用力作了了斩杀的手势。

    李啸哦了一声,却没有说什么,而是转过头望向刘国能:”国能,你的意见呢可与田威有不同么“

    刘国能皱着眉头,半晌不语,最终却还是闷闷地说道:“李大人,以在下看来,这些人现在既已投降,那么,不管他们是真降还是假降,若我军言而无信将其屠杀,一是降低了我军的威望与信义,二是对于接下来的战斗,其实也说毫无好处。“

    “哦,何出此言“

    “李大人,毕竟不论如何,这耀州城的清军,是确定投降了我军,已成了我军的俘虏,那咱们既然答应了全其性命,就不能言而无信,就不能自食其言。而且,将来清军若知道,就算投降了我军,也只能是死路一条的话,必定会拼死一搏,只怕我军将来的战斗会极其辛苦,部队损失也会大得多。“

    刘国能才说完,田威便立刻反驳道:“国能,你这话说得,我就不能同意了。我等答应全其性命,无非是一时权宜之计,如何便真的成了必须遵守的铁律。况且,我军先前先答应投降,随后又加以屠杀的事例又不是没干过。象当年攻下日本岛津氏的鹤丸城,攻下满清重镇赫图阿拉,皆是大规模屠城,也没见有什么后患,如何到了现在就不行了。“

    刘国能摇头叹道:“田镇长,有道是,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的情况,有其特殊原因,如何现在还能生搬硬套。当年屠鹤丸城,是因为整个萨摩之地我军皆已平定,只剩这鹤丸城一座,为防止岛津氏余孽作乱,李大人才下令将城中日人尽皆屠之以绝后患。而至于赫图阿拉屠城,则是一为打击清廷威信与士气,二是因为我军不能久居其地,三是我军远来突袭,粮食亦是不足,故只能立刻撤返国中,故为了防止这些鞑虏路上生乱,才决定将他们坑埋了事。但现在的情况,却与屠鹤丸城和屠赫图阿拉城完全不一样。“

    刘国能顿了下,继续道:“田镇长,你看,现耀州城中投降的敌军,满打满算,不过二千五百人,又无任何家属负担,那么,保证他们活命所需要的粮食,哪怕不计耀州城中的积存,用以我军所带来的粮食,也足够养活了他们。而他们现在刚刚兵败,尽皆胆裂,又全无武器与统领,如何还会有心思反叛。再退一步来说,纵然将来多尔衮带兵来攻,他们有了外援,但只要我们每天控制其饭量,保证他们只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他们有本事反抗,那才是怪了。“

    刘国能说到这里,田威默然,李啸亦是微微颔首。

    刘国能受到鼓励,便继续道:“李大人,以在下愚见,这拔俘虏,可立刻征发他们为免费劳力,与当日海参崴堡一样,就地修建冰墙,以填补这段被我军火炮炸塌的城墙,然后,便统一交给我军辅兵看管,在城中腾中专门的房间关押,每人每天只给一碗饭,以确保他们能够活命,但绝对没有气力来反抗我军的管制。待到将来春暖,海冰化冻,那押送他们上船,再全部运往山东安置。“

    刘国能的这个建议,让李啸频频点头,他拍着刘国能的肩膀道:“很好,国能的这个建议十分不错,就依你之计,这些俘虏也由你分别安排管制。只不过,率军投降的吞齐喀与吴芳时,率部反正有功,就与我军普通将领一样待遇吧。他们的个人财物,也都可以得到保全,以此作为嘉赏。“

    刘国能大声应道:“是,在下这就去照办。“

    刘国能退下去后,李啸又安排田威去赶紧去火化两军战死的士兵,唐军战死的将士,每个人的骨灰都暂存于骨灰盒中,准备开春化冻后,再运回山东安葬。而清军战死者的骨灰,就近洒在城外乱葬岗上。

    在刘国能指挥这一众俘虏,开始顶着犹然漫天飞洒的雪花,就地从井中取水,然后开始制冰砌墙之际,监抚司的统计报告也出来了。

    这名监抚司的文官一脸欣喜地向李啸汇报道:“禀李大人,据我司清查,整个耀州城中,积存颇丰,足有粮食十八万石,另有积存银子一万余两,以及大批全新的盔甲军械……“

    听了这名文官的禀告,李啸亦是一脸笑意。

    十八万石粮食,这可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也就是说,哪怕李啸不依然自已从山东运来的粮食,光凭耀州城中的积贮,但足以支持五万大军四五个月了。

    李啸不由得在心下暗叹,自已临机决断,让全军速攻,付出了十五门火炮炸膛的牺牲代价,最终顺利地攻下耀州城,还是十分值得的。

    现在的全军,不单有了一个十分可靠的落脚地,还有如此之多的缴获,可谓获利颇丰啊。

    随后,全体唐军在耀州城中,分区驻扎下来,而统帅李啸,则是居住在原先吞齐喀的官署中,吞齐喀主动表态,把这座耀州城中最好的建筑让给李啸,他这番借花献佛的虚应之辞,倒是赢得李啸不少的好感。

    到了晚上,李啸伫步窗外,看到依然飘洒不停的雪花中,远处的刘国能,正指挥着那一众俘虏,



第五百八十八章 铩羽而归
    “稍后替换”

    这样刺耳连绵的警报声,有如一颗颗投掷入耳朵中的炸弹,又有如死神的一道道催命符一般,让耀州城守城主将吞齐喀,头痛欲裂又茫然无措。

    吞齐喀在这一瞬间,忽地感觉到,仿佛从腰间开始,一股冰寒的凉气直窜而起,一直窜入自已的脑顶,把自已整个人全部冰冻。

    怎么办

    唐军已然就要登陆,估计接下来就要全军攻击耀州城了,现在的自已,却该何去何从

    吞齐喀好不容易才稳住心神,随即连连下达命令。

    “传本将之令,立即前往没沟营一带哨探,看看所来的唐军兵马,到底有多少,一有消息,及时回报。”

    “嗻,奴才遵令。”

    “传本将之令,立即去查看李率泰部兵马到了何处,如若见到,请他们加快前来,尽早与我军汇合一处。”

    “嗻!奴才明白。”

    “传令全军,立即集结城中,作好战斗准备,对整个耀州城严加守卫,务必要守住耀州城!”

    “嗻!”

    ……

    在吞齐喀急急下达命令,令全军作好准备,打算就在这耀州城中,好好迎击李啸军兵之时,李啸的各条舰船已然靠岸,立即开始放下沉重的舷板,各名军兵顿时有如开闸的洪水一般,纷纷登陆。

    盾兵,枪兵,玄虎重骑,飞鹞子轻骑,横行总,火铳手,重炮队,辅兵、马匹、军械、粮食、帐篷……等等形形色色的唐军部队与物资,从舷板上逶迤而下,忙而有序。

    登时,这个荒凉的牛庄没沟营海滩,立刻被唐军的近五万兵马,铺天盖地地覆盖了,整个海滩处,人喊马嘶,一片热闹的景象。

    李啸依然伫立船头,他的脸上带着隐现的笑容,目光却更加锐利。

    好么,清军果然全无防备,立刻弃了巡守的岗楼仓皇逃命,由此可见,自已这次远征袭击,十分地成功,完全打了多尔衮一个措手不及。

    那么,现在的自已,要立刻开始攻击那清军的屯兵要地耀州城吗

    李啸抬起头,看了看渐渐西沉的太阳,心里头却不由得轻叹一声。

    他知道,现在天气已晚,自已对这营口地区也根本不熟悉,若是强行进军,却是十分不便。更何况,全体将士经过了这十多天的辛苦航行,皆是十分疲惫,晕船生病的将士亦有许多,若再要他们不经休息,就还要强行进军并战斗的话,也确实勉为其难了。

    于是,李啸立刻下令,全军就在海边扎营,同时埋锅造饭,就此休息一晚。除了安排的警戒人员外,其余各人,均在搭好的帐篷里休息。

    李啸自已,也下得船来,在一间早已为他搭好的牛皮大帐篷中安顿下来,与将士们一起在海滩上休息。

    在唐军刚刚休息之后,被吞齐喀派出,远远地外面打探查情况的清军哨骑,看到海滩处这连绵不断一眼望不到头的唐军帐蓬,已是惊骇得一脸煞白,急急地返回耀州城中禀报。

    “主子,主子不好了!以奴才观之,唐军兵马,只怕足有数万,那暂扎在海边的帐篷,一眼望均,无边无际,近乎看不到头,可见唐军兵马之盛,何其壮观哪。以奴才看来,这部唐军,绝非佯攻,应是下决心要拿我整个营口呢。”跪在地上的清军哨骑,一脸惊惶地向吞齐喀急急禀报。

    听了这番禀报,吞齐喀亦是神情大变,他脸上的震怖之色,几乎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他无力地挥了挥手,示意这名哨骑退下。

    随后,他有如一具木偶一般,失魂落魄地在椅子上呆坐着,头脑中,更是一片迷茫。

    最可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原本自已还在侥幸地想着,可能唐军此来,不过是发动小部分兵力来佯攻耀州,以策应唐军大部队去进攻辽南,却没想到,他们的主要进攻方向,竟是营口,竟是首先就拿自已开刀。

    若这数万唐军齐来进攻耀州城,自已这千余兵力,根本无法守住。而且,就算李率泰部的一千五百名汉军及时赶到,耀州城中的兵马也只有不到三千之数,与唐军多达数万的兵力相比,只怕亦是杯水车薪,根本于事无补。

    可恨呀,这些狗入的唐军,这下可真是彻底打乱了自已的如意算盘了。吞齐喀忽然感觉,现在的自已,有如一条被命运之手抓上砧板上的鱼儿,在突如其来的一瞬间,变成了任人宰割的对象。

    怎么办现在到底要怎么办

    吞齐喀在心中不停地问自已,心中却没有答案。

    不过,现在的他,却还有如一个快溺水的人想要抓住一根稻草一般,在心下把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李率泰身上,希望这名汉人梅勒额真来后,能给自已提供一个有可行性的参考方案,最终抵挡住唐军进攻。

    冬天的晚上,总是来临得很快,太阳迅速地消失在了西边,天色很快就黑了下来,这是一个十分寒冷的夜晚。

    这个夜里,无星无月,天地一片昏沉。只有北风呼啸如刀,十分强劲,有如在天地间纵横嘶吼的狼群。这夜晚的北风十分劲烈,竟把好几个没有扎结实的帐逢给当头吹翻,让这些家伙冻得呲牙裂嘴,不得不打着火把,急急加固,才免了自已露宿帐外的可怕局面。

    这样寒冷的夜晚,唐军士兵们就算是在睡在这帐篷里,每个人身上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又钻在厚实的呢绒睡袋之中,依然冻得瑟瑟发抖,好在每个人都是紧挨着入睡,互相靠得极近,才可以彼此用体温取暖。

    而李啸作为全军主将,却没有这么早休息。

    此时,在他的牛皮大帐中,却点着熊熊火把,照得帐内一片明亮。而中帐中的靠床位置,摆着一个巨大的白云铜炭火盆,其中的积炭堆积如塔,烧得劈啪作响,让整个帐蓬温暖了不少。而在帐篷墙上,则挂着一幅巨大的辽东地形图,李啸在这里,与兴中镇镇长田威和副镇长刘国能二人,在其中商定明天的作战计划。

    “明天一早,全军饱食毕,由田威率甲营兵马,带上全部的火炮部队与火铳手,团团围攻耀州城,而国能你则率乙营兵马,径插到北面,将海城到营口的这条要道给本王牢牢截住,万一有敌兵来援的话,不得放任其过来。本王之意,你二人明白了吗”李啸手指地图,目光灼灼地向二说道。

    “李大人,我们明白。”田威率先回话:“总之,大人的意思就是,就是要让这耀州城中的兵马,无处遁逃,同时又力阻清军援兵,确保这耀州城被我军顺利拿下吧”

    李啸点点头,脸上便满是凝重之色,他回答道:“你说得对,现在天气突然变得这般寒冷,估计可能很快就要大雪来临了。这样的话,我军若陷步此处,一定要拿下这耀州城,作为我军的落脚之地。再以此地为凭依,才能继续向海城,向辽阳发动进



第五百八十九章 北攻海城
    “稍后替换”

    听到城头的李率泰这么骂自已,喀喇木不觉脸上一红,心里顿是泛起一股难言的滋味。

    现在的喀喇木,已是穿汉服,着汉衣,蓄汉发,汉话也说得十分流利,一眼看去,与一个普通汉人没有任何差别。况且他自投降李啸到现在,已在山东娶妻生子,安家落户,故在喀喇木心里,早已把自已当成汉人看待了,对于自已出身的部族,感情却是十分淡漠。

    喀喇木那生硬挤出的笑容消失了,脸上亦是一道狠色闪过,他扬起头,冲着厉声喝骂自已的李率泰大声回道:“你这厮好生无礼,如何敢这般口出狂言!你究竟是何人,可否敢报上名来“
1...239240241242243...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