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之虎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这,这怎么可能!

    眼见得破城在望的清军们,顿时人人满心愤恨,却无可奈何,纷纷咒骂着顺着攻城梯往回爬去。

    而见得清军退去,原本在城头死伤颇重,濒于崩溃的朝鲜守兵,顿时缓过气来。不过,被清军打怕了的他们,却不敢趁机追杀后撤的清军,而是个个瞪着眼喘着粗气站在原地,目送着清军退下城去。

    已是手、背、腿多处受伤的大将李仁瞻,犹在拼死苦战之际,见得清军忽有如洪水退潮般往城下退去,顿是惊疑不已。

    他透过重重雨幕,在目光尽头的的江华海岸线外,依稀可以看到有数十艘大型舰船的模糊身影,还可隐约看到,有一支军队,正排着整齐的战阵,向城下的清军步步进逼。

    李仁瞻原本呆滞沮丧的眼神中,猛然开始有希望的火花在剧烈的跳动。

    援军来了!

    援军终于来了!

    千呼万唤,日思夜念的援军,总算在江华城即将落于敌手之际,顺利赶来了!

    “拿千里镜来!”

    李仁瞻向一旁同样呆住的护卫大声吼道。

    旁边的护卫急急将一只铜制千里镜递给他,李仁瞻一把夺过,伸长脖子向那支整齐而来的军队,仔细眺望。

    “哈哈,来的是大明的援军!本将就知道,大明这样的天朝上国,是绝不会舍弃蔽邦的!”

    看清了这只军队中,那许多面在雨中飘扬的大明日月旗,李仁瞻心下的欢喜无以复加。

    “将军,大明天兵已至,我军可要配合他们,杀出城去,与他们里外相合,一道夹击清虏”一名护卫问道。最新最快更新

    李仁瞻略一沉吟,随即摇了摇头;“不可,我军战至此时,军兵气力已竭,若再要出城与清军作战,只恐难于相持。还是稳守江华城为要。”

    李仁瞻顿了顿,抹了把满脸的雨水,又大笑说道:“以本将观之,所来之明军,极有气势,战阵严整,当是精锐之师。我等就在城上,好好观看天朝上国的大明天兵,如何消灭这些可恶的鞑虏吧。”

    在离江华城东面城墙约一百来步外,清军业已紧急摆好阵型。而保持着严整阵形,不断前进的明军,在两刻多钟的行进后,终于到了离清军不过二百来步的地方。

    在远远地看到这支铁甲森森,刀枪明耀的明军,有如一架整齐的机器般大步行来之时,久经战阵的阿巴泰,便敏锐地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在心下迅速地想到,这支充满了杀气与威压的明军,应是明军中难得的精锐了。只是,明军精锐有限,能在阿巴泰心中留下深刻印象的,不过那么屈指可数的几只,那么,这次来的明军,会是谁的部队呢

    当对面的明军越发行近后,通过千里镜仔细观察的阿巴泰,看到那面曾在金汤城头见过的猛虎啸日军旗,以及多面斗大的李字旗时,他终于知道,来救援这江华城的,是哪部明军了。

    操,狗入的李啸,本将与你,真他娘的冤家路窄啊!

    放下千里镜的阿巴泰,牙齿咬得格格响,随即下令,全军作好战斗准备,要与对面前来的明军,决一死战。

    阿巴泰迅速地评估了一下双方的战力。

    现在阿巴泰所统的九千兵马,在经过这番攻城战后,约有三百多名清军死伤,可谓无妨大碍。只不过,因为这次渡海而来,主要是为了攻城作战,故清军中骑兵较少,不过六百余名,其中满洲骑兵与蒙古骑兵各占一半,余者8000多人,皆为步兵。

    而对面来的明军,随着他们的行进,阿巴泰看到,明军的步兵,约有3000多名盾兵,6000多名枪兵,身着厚重的三层盔甲,全身上下俱包于甲中,只露出两只眼睛,有如机甲野兽一般的重甲步兵600人。

    而明军的骑兵,则是有人马俱着重甲的重骑兵约600人,身着棉甲的轻骑也有600人,另外还有一支全身俱着纯白色的正白旗满洲盔甲的骑兵约900人。

    这只全身俱着正白旗盔甲的满




第二百五十三章 败逃摩尼山
    “狗入的李啸军,真他娘的能战!”

    亲眼看到李啸的猛虎军那凌厉强悍的攻击力后,阿巴泰大惊失色。

    阿巴泰印象中,有太多次的战斗,只要自已的手下军兵奋力一冲,那些连列阵都不稳的明军,往往即刻便是崩溃。接下来的战斗,自已要做的,只不过是一边倒的追杀。

    而现在,李啸的猛虎军的战斗力,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他的想象。

    更让阿巴泰心忧的是,在经过了刚开始的交战后,战场优势,开始向配合严密,更有秩序,有如一架开动的杀戮机器一般的李啸军倾斜,大批的清军步兵,沿着那一排看不到头的盾墙,躺下了一排堆叠的尸体。

    不行。

    不行这般战下去。

    一定要立刻迅速改变这般不利的战况!

    “传我军令,后面押阵的白摆牙喇精兵,悉数冲阵,一定要冲开击溃明军战阵!”

    眉头深拧的阿巴泰,抹了一把满脸的雨水,立刻高声下令。

    100名原本贴身护卫白摆牙喇兵,闻令后,随即大声应诺而去。

    这些白巴牙喇兵个个明盔明甲,每个人都着了三层盔甲,外面的白漆亮甲里面,是一层镶铁的棉甲,最里面还套着贴身皮甲。每个白摆牙喇兵的前后胸口一个巨大的护心铜镜,护耳,护颈,护眉一应俱全,已拉下面甲的精铁明盔上,高高红缨如跳跃的火焰般迎风飞扬,每个人背上一杆火炎边的旗帜都在晨风中猎猎舞动。

    这100名身材高大体型粗壮的白巴牙喇兵手上都提着沉重的武器,有的拿着巨大的圆锤,有的拿着粗大的铁鞭,有的拿着粗长的虎枪,还有的提着厚实的长柄挑刀或是虎牙刀。另外,每个白摆牙喇兵身上都挂着飞斧、飞刀和铁蒺藜骨朵等投掷武器,以便远程攻击。

    这100名迅速挤到战阵最前方的白摆牙喇兵,纷纷将手中的飞斧和铁蒺藜骨朵等武器,向露在盾牌外的明军枪兵头颅,凶狠地掷出!

    冰冷锐利带着死亡啸音的飞斧与骨朵,狠狠砍砸在对面那些正专注突刺的枪兵面孔与颈部。这些白甲掷得极准,几乎弹无虚发,明军阵中顿时响起一片惨烈的哀嚎,数十名枪兵应声而倒。

    一击得手的白摆牙喇兵们放声嘶吼,杀性大起,他们各自挥着沉重巨大的兵器,跃入已显破绽的明军阵中,大开杀戒。

    这些穿着三层盔甲有如钢铁猛兽般的白摆牙喇兵,手中武器挥舞之处,明军战阵中,盾破枪断,喷血横尸,哀声连连。

    其余原本皆在苦战的满洲马甲兵与步甲兵,以及蒙古鞑子步兵,还有马光远部的汉军,见此战场情形突变,皆不由得军势一振,也纷纷怒吼着,跃步上前,凶猛攻击对面的猛虎军。

    “横行哨上阵!截杀白摆牙喇兵!”

    李啸一声令下,原本就已是按排捺不住的600名横行哨,顿时有如出山的猛虎,跃至阵前,与正凶猛砍杀的白摆牙喇兵绞杀在一处。

    明清双方,最精锐的重甲步兵,终于直接交战了。

    这些同样人人皆着三层盔甲,从头到脚被精钢铠甲包裹严密,只露出两只眼睛,有如武装到牙齿的机甲怪兽,又似一架微型坦克一般,各各手执虎刀、虎枪、长柄挑刀、重型军镰等向着正杀得兴起的白摆牙喇牙兵大砍大杀,强悍的战力,与白摆牙喇兵相比,丝毫不落下风。

    而与只有100人的白摆牙喇兵相比,横行哨有绝对的人数优势,因此,他们在战场上迅速地占了上风。凌厉的刀光所至之处,横尸一片,血肉狂飚,残肢飞迸。

    横行哨副哨长查塔,亲自冲阵在前。

    与这些同族的精锐们作战之手,已蓄长发着汉服,娶了汉人女子为妻,并生了子女的他,心下早已认同自已是汉人的一员,因此,在和这些曾经的同族厮杀的时候,早已没了半点心理负担。

    一柄精钢虎刀被他舞得虎虎生风,不过瞬间,便有两名白摆牙喇兵与一名步甲兵,被他砍得肢体不全,鲜血迸洒。全身溅满鲜血的查塔,更有如一只嗜血的野兽般,复向清军阵中拼力冲杀而去。

    见得主将如此英勇,下面的横行队员们,更是人人倍添勇气,大声喝喊着向旁边的清军大砍大杀。

    原先向清军倾斜的战场优势,又迅速地被明军回扳了起来。

    战至此时,明清双方的战损比,平均起来,竟然渐渐地达到1比3的程度,在某些局部地区,甚至已达1比5,明军开始越来越明显的占据上风。

    眼见得清军的全面预备力量已投入这步兵绞杀战中,且已方步兵已然渐占优势,李啸脸上划过一道冷笑,这时的他,终于使出了杀手锏。

    “玄虎重骑听令!绕过步兵战阵,径直从左翼攻击敌军主将位置!”

    “得令!”

    赤凤营营长田威,率自率领那一直在左侧待命,人马俱着重甲的600骑重甲骑兵,呼啸着掠过步兵战阵边缘,拐了一个斜斜的弧度后,开始小跑,加速,向伫立在清军步兵后面,被那六百名满蒙骑兵包围保护中的敌军主将阿巴泰,猛冲而去。

    “满洲骑兵哨听令!从右侧绕过步兵战阵,进攻敌军主军右翼,与玄虎重骑两处夹击!”

    “得令!”

    满州骑兵哨哨长额弼纶,一声大吼,900名身着正白旗盔甲的满洲骑兵,立刻吼叫着从右侧纵马疾驰而去。

    看到步兵已然重新陷入苦战,且战场优势迅速向明军倾斜之时,阿巴泰嘴唇哆嗦,满脸怒色。

    而当他看到,从对面李啸军中,从左右两侧飞奔而出的重甲骑兵与满洲骑兵,正以凌厉呼啸之势,向自已的位置左右两翼分别夹击之时,阿巴泰的瞳孔骤然收缩。

    狗入的李啸,竟然想擒贼先擒王!

    自已只有600名身装轻甲的满蒙骑兵,而可看到,有近1500名明军骑兵正向自已包夹而来,更可怕的是,还有600名轻骑兵,还在做为预备队,并没有出动。

    也就是说,自已现在手上的骑兵,根本没有力量与如此之多,装备又这般精良的明军骑兵相抗衡。若要顽抗,只会是死路一条。

    完了。

    这下完了。

    阿巴泰脸上,霎时堆满了惊惧。

    怎么办!

    漂泊大雨中,从两面袭来的明军骑队,有如两根巨大的黑色箭头,在震耳的隆隆马蹄声中,向阿巴泰飞速靠近,留在阿巴泰的思考时间,已是极其有限。

    阿巴泰猛地扭过头,看向南面陡峭模糊的摩尼山,牙齿咬得格格响。

    “大帅,快撤吧,不然就来不及了!”一旁在几名汉军护卫保护下的汉军昂邦章京马光远,以满是焦急的神态,向阿巴泰急急大吼。

    撤

    真的能撤么

    若自已一撤,这些正与明军苦战的一众步兵,岂不彻底成了等待宰杀的猪羊!

    “主子,留得青山在,不在怕没些烧!眼下局势如此危急,纵然我等不撤,这些步兵业已是难于脱逃。若我等再犹豫的话,怕是要全军覆灭于此了!”马光远显然看穿了阿巴泰的心思,他的声音,极其不安与焦躁。

    阿巴泰以极其复杂的眼神,看了这个心肠狠毒的汉人将领一眼,喟然长叹了一声,终于下定了决心。

    “撤!”

    “全体骑兵听令,速随本将立刻撤往摩尼山,以保存实力!”

    阿巴泰向惊惧不安的满蒙骑兵们,发



第二百五十四章 无言以述
    “本将乃是大明山东赤凤卫左都督李啸,大君与诸位,皆快快请起!”

    李啸跳下马来,一脸微笑地虚扶起绫原大君李俌。

    李俌一脸感激之情的站起,其他的皇族亦随之起身。这时,李俌又满是恭敬与感慨地说道:“若非是天朝李都督及时率天兵来援,这江华城,怕是已陷清虏之手,我等亦皆成为清军之俘虏矣。吾等下国微臣,受李都督这般深恩,却是何以报之!”

    李啸笑道:“朝鲜乃是我大明之属国,臣国有难,天朝安可不救。现在上之鞑虏已然尽灭,只有残部逃往摩尼山,且待雨停之日,本将必将这些余孽尽诛之!”

    听了李啸豪爽坚定的表态,李俌更是一脸感激,又连连说了些感谢敬佩的话语,以谢李啸救命之情。

    两人言笑晏晏之时,都没注意到,后面的一名容貌俊俏,秀丽端庄的女子,正一脸敬慕之色,目不转睛地望着挥遒谈笑的李啸。

    这名女子,便是刚刚成为继妃的皇妃赵氏。

    今年成为继糿妃的她,真实年龄,才不过十六岁。(注:古代朝鲜有幼婚的传统,一般皇帝选择妃嫔皆在十一二岁,象朝鲜国王李倧的唯一女儿孝明翁主,就是十一岁成婚,嫁给了朝鲜的右议政大臣金自点的孙子。)

    这样一个豆蔻初开的少女,正与现代的高中生年纪相当,处于狂热的追星与崇拜英雄人物的时期。故当皇妃赵氏一眼见到英俊雄壮气宇非凡的李啸之时,她那少女的心灵,顿时一下子就怦怦跳了起来。

    这个手握重兵的明朝左都督李啸,竟是如此年轻,又如此雄俊,简直如同传说中的人物一般。

    她复看到,李啸与绫原大君李俌二人,言谈从容豪迈,气度十足,可谓魅力尽显。这名少女的内心之中,竟是开始泛起莫名的爱慕之情。

    相比李啸,自已的丈夫,那个年纪已有四十五岁,老迈无趣的朝鲜国王李倧,本来自已就在心中对他心存抵触,夫妻之间关系甚是冷淡。况且,这个名义上丈夫,还又一心宠那出身卑贱内心恶毒的淑仪赵氏,从而让自已这个名义上的大妃,更是床枕荒凉,徒有虚名。

    想到这里,皇妃赵氏感觉心头,顿时泛起莫名的苦涩。

    此时,绫原大君李俌开始与守城大将李仁瞻等人,盛情邀请李啸全军入城歇息。

    李啸接受邀情,令全军入城。

    李俌随即下令,摆开盛宴,款待挽救了江华城的大明天兵。

    李俌是个细心之人,那停在江华岸边的明军水师,亦已令人做好酒食,冒雨打伞送上船去。

    而李啸本人,则被李俌请入宫中,由一众皇族男性与已然包扎好伤口的大将李仁瞻作陪,享受盛宴款待。

    李俌逐一向李啸介绍皇族男性成员,各名皇族向李啸轮番敬酒,以示敬意与感谢。李啸来者不拒,一一饮下并回敬,众人见李啸这般豪爽大度,心下更觉喜悦。一时间整个宴席之上,宾主相洽,和乐融融。

    十八岁的李倧次子李淏,脸带羞怯地向李啸敬酒,李啸打量了一番这位将来的朝鲜孝宗皇帝,笑吟吟地举杯一饮而尽。
1...119120121122123...41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