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傲娇我作妖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羽且
要去宫七的店里看看,他初来乍道的,需要朋友多支持。
福田院也很久没去了,前日芳姑姑还托人送了绿豆糕过来。
怎么要做的事情那么多呢以前整日闲着无所事事,用看书打发时间。
在郭思谨感叹的时候,秋葵从外面拿了贴子进来,撇着嘴说“梁夫人的贴子,说是得了些好茶,明日下午在安国公府上举办茶会,邀世子妃参加。”
郭思谨接着粉色的贴子问“问了吗都邀了谁”
“送贴子的是他们府上的管家,说是众夫人和一部分小姐都会参加。专门提到给慕容大小姐也送了贴子。”秋葵哼哼了两声说“奴婢觉得她这是想要感激世子妃,又没脸提出来。顺便把大家也请了。”
郭思谨把贴子放在了桌几上,望着秋葵问“去,还是不去呢。我这刚被圣上责罚过,又跪了半日,估计大家都知道了。想想都觉得丢脸。”
“不但要去,还要打扮得光彩照人。让那家人看看,什么样才是世子妃的派头,就他们家里那位疯丫头,当丫头都没人要。”
“你们在说谁呢”赵瑗背着手,大步迈进了屋里,东瞧西望了一番后,对着秋葵说“坏话要憋死在心里,不许说出来。你是管家,是世子妃的脸面。”
秋葵看赵瑗态度温和,于是壮着胆子争辩道“我哪里有说坏话我说的是实话。”
赵瑗对着她挥了个手,说“去给我端一碗冰粥过来。”又问郭思谨“你要吗”
“我不要,近两日不能食凉的。”
“为什么”
已经走到门口的秋葵,回头不满地说“世子,你太不关心世子妃了。”说完,快步溜了。
“她什么意思”赵瑗在郭思谨身边坐下,用手臂支着脸颊,望着她认真地问“快告诉我。”
郭思谨微红着脸“女子那个时候不能吃凉东西。”
赵瑗好奇地问“什么时候”然后,试探地问“那个时候吗”接着搂了郭思谨的脖子说“把日子换换,不要初一十五。”
“为什么”
赵瑗没理会她的问题,只顾自己说道“只换十五也行,换到十七还是十八”他眨了眨眼睛低声问“明日后日行么”
“什么”
赵瑗把头靠在了她肩膀上,小声嘟囔道“十五生不了娃啊,我想生个娃娃。”
郭思谨终于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她装着大惊失色的样子道“你,你要生娃娃了”
赵瑗摸着她的肚子,附在她耳边悄声说“我没这个能力,但有能力让你生。”
郭思谨推着他,笑嘻嘻地说“男人的情绪也这么不稳定,前些日,你特意跟我交待,现在不想要孩子呢。”
上午下朝后,皇帝对赵瑗说,要封皇子了,准备给你选两名侧妃,若是有中意的女子,可以提出来,优先考虑。
赵瑗说,二哥的正妃还没娶,侧妃的事不急。
皇帝说,怎么不急,身为皇家人,开枝散叶才是头等大事。按理说,你们有了孩子才能册封皇子,这已经破例了。只是先立侧妃,又不是让你马上把正妃换掉。
赵瑗无话应答。他的打算是若是郭思谨有了身孕,侧妃的事就可以缓缓。
他开心地对郭思谨说“我考虑好了,你把他生下来就行,到时候找两个乳母来养。我们还是两个人。”
第208章:宫七入宫。
六月十七日,微阴。
郭思谨起了个大早,在府里绕着几个院子跑了五圈,然后蹲了小半个时辰的马步,才去用早饭。
早饭后去浴房里冲了澡,换了身天青色锦锻宫装,梳了盘叠式的发髻,插了太后赏赐的金钗。接着又涂脂抹粉了一番。
待一切收拾完毕,已经辰时中了。
“好看吗像不像高贵典雅的皇妃娘娘”
“什么像不像的,本来就是。”秋葵骄傲地说“我家主子天生就是该做皇妃的人。”
“我在你眼里什么都是好的。”郭思谨笑吟吟地说“今日带宫少爷一起入宫,要见金使,不能失了我朝女子的脸面。”
“宫少爷的棋技比世子妃还好吗”
“他是我师父。”郭思谨问“他人呢来了吗”
“在客厅里候着呢。”
宫七看到郭思谨,先是啧啧了两声,接着说道“今日我才是角,你这是要抢了我的风采。”他拍了拍身上绛紫色的衣衫,“特意找了最好看的衣服,白准备了。”
郭思谨呵呵笑道“要不然,我们换换衣服”
宫七原是想逗趣两句,听了此话,像是吃了苍蝇一样的恶心,好像他这个男子汉要跟女子一争高低似的。
斗嘴落了下风的事,可是没在他身上发生过。他笑嘻嘻地说“你又不是我娘子,怎么好穿你的衣服嘛。”
秋葵在旁边喝斥道“不许胡乱说话。”
宫七这时才注意到,旁边一个小丫头目光不善的紧盯着他。他走到秋葵面前,用食指托起她的下巴,笑道“难道我说错了,她是我娘子”
“你”他这轻佻的行为以及说的话,令秋葵急红了脸。
郭思谨笑道“在这里说什么都无妨,到了宫里,可不能乱说话。否则,我会被你连累受罚的。”
郭思谨以为这样说,宫七就会收敛一些,并在入宫的马车上,再次同他讲了宫里的规矩。
在御书房拜见皇帝时,她才知道先前的交待都如大风刮过,刮过就无影无踪了。
宫七是跪了,是直愣愣地跪着,并且直愣愣地望着皇帝。说话也是阴阳怪气的“草民今日得见吾皇,激动万分,诚意祝吾皇万岁。”
一见这情形,郭思谨急忙在旁边跪了,并拉了一下宫七的袖子,额头叩地急声说“官家饶恕臣妾的失误,宫七是博学多才之人,臣妾以为他懂礼仪,便没有与他交待。忘了乡里富主难进城之理。”
半天后,坐在上位的皇帝缓声问“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听到皇帝没有责怪之意,郭思谨不慌不忙地说“乡下的聪明人,到了城里会如傻子一般摸不着头脑。因为不懂城里的规矩,处处遭难。”
“听起来有些道理,不知者无罪,你们两个都起来吧。”
得了旨意,郭思谨松了口气,拉了宫七的袖子站起来,退到了一边。
皇帝对立在一边的宋羿说“把他们带到棋馆。”
待三人离去之后,皇帝问坐在他不远处的赵瑗“你觉得他能赢吗”
赵瑗淡然地说“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赢了更好,输了也正常,我们的国手都输了,不能把赢的盘算,压一介草民身上。”
皇帝点了点头说“希望大家都是如此想法,不能因为从外面请一个人过来,就一定得要他赢。待会儿你去看一下,若是结束的晚,午饭留他们在宫里用。赢就不说了,自是要赏的;输了安慰他几句,让他知道我们皇家的风度。”
赵瑗将近午时去的棋馆,屋中央的棋盘黑白字交错纵横,棋盘周围静静地围坐了二十几个人。
在这十几个人头,他一眼就看到了郭思谨。
因为除了下棋的两个人之外,只有她坐在了宫七的侧身背后,其他围坐的人,隔了两三步的距离。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下棋是文人雅士的事。金国的棋手却是个例外,身材结实威武,头发蓬乱,赤红色的大脸盘,看不出真实的年龄。
像个武夫,像个屠夫,像个猎户。
文弱的的宫七在他面前,单从块头气势来看,弱的不只一点半点。
让郭思谨带宫七进宫,是宫七本人的坚持,他说去到森严的皇宫里,没个熟人领着,害怕走不动路。
去通知他的赵瑗说,你认识的人中,没谁比我对皇宫更熟悉。
宫七翻了翻眼说,不行,算命先生说,我跟姓赵的人相克,你跟着我一准会输。再说,我哪里知道你的心思,万一寻机会故意坑我呢
说来说去,除了郭思谨,宫七是谁都不放心。
有关国事,又在皇宫里,料他也翻不出什么个花样来。赵瑗咬牙同意了。
宫七在御书房的作派,赵瑗极为反感。若不是皇帝在旁边,真想上去踹他两脚,让他在那里七装八装的。
此时,赵瑗不仅是反感,还生气了。
瞧瞧他们俩个坐在一起的样子,不知道的人,远远的看过去,还以为是两个人斗一个人呢。
郭思谨就是这样想的,她故意坐在宫七旁边,就是想着给他壮壮阵式,让他面对眼前这个壮硕的强敌,别那么怯场。
普通人下棋比的是棋技;高手下棋,比的是心理。谁能做到心里平静,不受外界干扰,谁的赢面就大。
三局两胜,这是第三局,已经下了一百零八手。
郭思谨的心思全放在棋盘上了,什么时候屋内进了人,也未发觉。
赵瑗心焦气燥。
因为他刚刚设想了一下,假如坐在宫七位置上的是一位皇子,甚至是皇太子,而他身后坐着他的皇妃,这场面不能再好了。
身居高位,又有佳人相伴,输了又如何天下最好的东西,都在我这里,还有什么可在乎的。
宫七少见的神色沉静,腰杆挺立,这让他整个人看起来,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风流文侠。郭思谨则是娴静如花照水,优雅如诗恬淡。
郎貌女貌,如诗如画。
赵瑗看到周围某些人的目光,根本不在棋盘上,而是在他们二人之间扫来扫去。
他憋着气走出棋室,问外面候着的内侍“坐在里面的都是些什么人怎么大部分都生脸。”
“有几名国子监的学子,还有三名金使。”
“他们知道与金人对弈的是什么人吗”
“不知。官家交待,不介绍棋手的身份。”
第209章:借钱的条件。
赵瑗正与内侍在外面说话时,棋室内骚动声起。
内侍急忙说:“应该是结束了。”
赵瑗刚走到门口,便听到有人说:“普安世子,请问册封典礼时会大赦天下吗”
说话的人是个略显羞怯的少年,他对着的人是宫七。
少年的话落后,棋室里霎时安静了。
观棋的人里面,有一部分是喜爱下棋的官员,是认得赵瑗的,而就在此时,看到了赵瑗进来。
其中包括负责此次对弈的礼部侍郎,他往人群里缩了缩,想装着没听见。
不知道少年说错话的人,是想听听回答。
是以,都住了声。
宫七刚从一盘厮杀里走出来,脑袋有些迟顿,面对这个离谱的错误,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
少年大概意识到气氛有些诡异,他四处看了一下,看到一位身着藏青色云锦衣袍,玉冠束发的翩翩贵公子。
少年的脸腾一下热了。他看到宫七时,心想如此俊美之人,一定是传说中貌若潘安,才比子建的普安世子。
但若是把此人同门口的贵公子相比,明显后来者更像是普安世子,有着与生俱来的大气,和长期身居高位者不怒而威的神情。身后还跟着一位躬身而立的内侍。
郭思谨在思索怎么解解围时,顺着少年的目光,也看到了赵瑗。她笑呵呵对着少年说:
“瞧你那胆子,跟世子说话,不敢走近一些吗你幸亏对着说话的也是位公子,若是我站那个位置,你如此说话,我可是要伤心的。我会以为自己是蒲柳之姿,让人误以为是位男子。”
说着话,她向赵瑗走去,挽了他的手臂,又接着说,“是否要大赦天下,是圣上决定的事,世子即使知道,也不能在圣上公开之前,私自向外透露。还望诸位理解。”
礼部的侍郎一看这情景,大笑了两声,从人群里挤出来,拍着少年的肩膀说:“难得见世子一面,傻杵在这儿干什么,快到世子面前混个脸熟。”
礼部侍郎此举虽有些不妥,但大家都明白,这是在解围,都跟着哄笑起来。
这件尴尬的事就算是过了。
接着各种拜见、客套、寒喧,忙做了一团。
待赵瑗、郭思谨和宫七三人走出棋馆,正值中午。
“宫老板喜欢什么吃食”赵瑗斜眼看着宫七问。
“送我出宫吧,茶楼还没收拾好。”宫七伸着懒腰说。
赵瑗慢慢吞吞地说:“圣上特意交待留宫老板在这里用午饭的,宫老板若是现在回去,圣上会责怪我们待客不周。”
宫七没有丝毫考虑地说:“这个地方规矩多,给这个作揖,那个跪的,浑身难受。”
看这两个人争执不下,郭思谨说:“世子去忙吧,我正要出宫,顺便送宫老板回去。”接着又说:“下午要去安国公府里赴梁夫人的茶宴。”
赵瑗从臂间把郭思谨的小手拿下来,牵在手里说:“我送你们出去。”
这时候,礼部侍郎早已小跑到了御书房,喜气洋洋地把赢的消息禀了皇帝。
皇帝问:“朝臣们赢了,可以加官进爵,他一介草民赏什么好呢”
这个问题,礼部侍郎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他毫不犹豫地说:“问他愿不愿意入朝为官该人相貌甚佳,谈吐风趣,放在礼部,迎来送往的,也是个脸面。”
皇帝说:“听说他是个开茶楼的,怕是不想入官场。你去求王太傅给他的茶楼题个字,王太傅一字千金,算是给他此次的奖赏了。”
等礼部侍郎退到门口,皇帝又把他叫着了,轻声的笑道:“哪家有好姑娘,给他保个媒。听说还未成亲呢。做官员的都是老百姓的父母,多关心关心他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