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敖煌点头称赞:好!一旦有了《瘟疫防治法,你不仅在刑狱一科评等会提高,在医务一科也会提高,一箭双雕,这种事要多做。

    上午,方运照旧前往工坊街改进机关。

    自从工殿的人常驻宁安县后,几乎达到一天一种新机关的速度,一开始工殿还想隐瞒,后来发现实在没必要隐瞒,就降低了保密等级,人族进士以上都可知晓。

    所有殿试进士得知后彻底放弃争工事一科的甲等,基本可以确定,只要方运能设计出十种以上的新式机关,必然是圣前甲等!只不过,圣前甲等的审批流程复杂,但也只是时间早晚而已。

    方运每设计出一种机关,工殿都会加大力度研究,使得人族工家力量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提升。

    工家力量提升,意味着两界山等地的攻防力量增强,意味着人族可以杀伤更多的妖蛮,意味着圣元大陆更安全。

    这是人族最大的功劳之一。

    正是因为方运重要,工殿发话力保,让那些想为了坊主报复方运的权贵们不敢轻举妄动,因为稍有不慎,他们以后就别想靠工坊赚钱,工殿有无数种办法让他们赔个精光。

    工家忙,法家也没闲着,刑殿小会天天有,大会三六九,反反复复讨论方运的判例和新奇的法律,不能有一点马虎,因为随便一条法律都可能影响整个人族。

    工家和法家的变化,让医家众人已经做好准备,在他们看来,宁安县的医道文会将会成为医学史上浓重的一笔。

    就在三月初一的中午,农家人也开始准备起来,因为宁安县位于圣元大陆北方,一年只能在三四月份种一次小麦。如果不出意外,方运将会在三月开始主抓农务。

    虽然方运在农务方面没有成功的先例,但殿试前,也没听说过方运在工事和刑狱方面有多少经验。有了法家和工家的教训,农家人全力备战,只是为了防止到时候手忙脚乱。

    三月初一的下午,容秀才被抓的事情迅速传遍宁安县,数不清的人关注县衙。

    傍晚,方运审案完毕,宣布判决容秀才贪污渎职和逃税等数罪,没收所有家产,并发配充军十五年。

    若是没有文位之人犯下这些罪,必然会被判死刑,但文位可以削减许多刑罚,充军十五年已经是顶格的判决。

    这一夜,宁安县不知道多少官吏在暗中会谈,也不知道多少士族睡不着觉。




第883章 方运三千问
    在三月初二的当天,密州众官的奏章传书如雪片一样源源不断传到京城。

    下到宁安县有品级的官员,上到密州牧,无不抨击方运的行为,认为方运是在逆历史潮流而行,是在否定人族的发展,方运是在走一条危险的道路,必须给予纠正。

    文相姜河川在内阁当众讥笑道:何来顺逆?无非党争!

    左相提议召开临时朝议,朝堂之上,百官相争,乱作一团。

    四相都不开口,任由其他官员争论。

    至于引发朝堂乱象的方运,却像没事的人似的,每天去户房一趟。

    县衙的户房对应一国的户部,负责一县的田地户籍赋税商贸畜牧和市场等等相关的事务。

    在一国之中,吏部为六部之首,在一县,吏房也是实权最大的地方,但论油水最丰,户房才是十房第一。

    而户房恰恰由主簿执掌,上到下都是申洺的人,水泼不进。

    哪怕方运在里面安插了两个幕僚充当临时书办,也难以掌握户房。

    方运这些天虽然主攻工事和刑狱,但他的读书人私兵却早就渗透到宁安县的各个角落,县衙十房是重中之重。

    目前,方运已经彻底掌控礼房和刑房,并且借祈天献文之事,彻底掌握传达文书的收发房。

    至于工坊,工房总书已经放权,主簿申洺曾前去问责。对方说只要工殿之人离开,他就马上跟方运对立。

    圣院对人族的影响力太大,申洺想了许久也毫无办法。所以默认工房也被方运掌握。

    县衙十房,方运已掌四房。

    至于其余六房,方运只能慢慢渗透,这就是县令的无奈之处,既然身在官僚之中,必须要在规则内做事,一旦针对官吏做出太出格的举动。必然会引发反弹。

    实际上,若方运没有上达礼殿和刑殿的能力。没有圣院为他背书,早就被所有官吏声讨。

    方运去户房有一明一暗两个目标,明里的目标是让户房书办带着他去宁安县田地,了解农事。

    由于许行世家派出两个农家进士相助。方运视察农事非常顺利,不过牺牲了去工坊的时间,他现在每三天画一套机关的图纸,让工殿的人自己研究并制造。

    暗里的目标,则是彻底了解户房,为接管户房做准备。

    三月初三,《瘟疫防治法《瘟疫分类和《瘟疫预防大全三套瘟疫系列文书同时问世,方运直接上交医殿,同时把《瘟疫防治法的副本交给刑殿和刑部。

    新的瘟疫分类引发了医殿的争执。因为方运完全用华夏古国的五因学说中的外感病因的疠气作为解释,并且把所有传染病的病因归到疠气,这在温热病没有大行其道前。是不可想象的。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和反对,方运岿然不动,他没那工夫争论,不仅要修订《瘟疫论的上半部,还要写完下半部,并且剔除原作者吴又可的一些疏漏。然后再拿出极重要的三焦辩证,为圣元大陆建立温病学派打下基础!

    三月初七。方运与一众幕僚开早会,幕僚强烈建议他从申主簿手里夺回户房的大权,但无论那些幕僚怎么劝,方运始终没有答应,甚至让一些人泄气。

    三月十日,刑殿下达文书,《瘟疫防治法已经获得刑殿大儒的通过,只要经过医殿首肯,不仅要在宁安县颁布,更要尽快在全圣元大陆推广。

    方运之前的律法革新,至今没有全面推广,只在一州之地尝试,可见刑殿对《瘟疫防治法的重视程度。

    医殿对方运的瘟疫分类和治疗方式仍然存疑,《瘟疫防治法没有得到医殿通过,方运并不着急,等《瘟疫论全文出版后,不出一个月,《瘟疫防治法必然可以得到通过。

    在这些天的上午,方运每天都去田间,不仅要学习种植小麦或谷物等,还要学习种植蔬菜和畜牧养殖。

    在实地学习的过程中,方运不仅有农民指点,还有农家进士相助,同时也在奇书天地里一心二用,学习圣元大陆农家读书人的典籍和华夏古国的农业畜牧业著作。

    在前五天,方运一言不发,只是学习,但从三月初七开始,方运不断向两个农家进士提出大量的问题以及建议。

    一开始,两个农家进士还能勉强解答,到了后来,不得不传书给许家的老进士或老翰林,但这并不是终点,到了最后,连在圣院农殿的大学士都参与进来。

    工事有什么,可以直接制造出来,但是农事不一样,需要很长的周期才能得到验证,所以方运早就决定,在农事方面,要做三件事,第一件是改进农具,第二件则是奠定基础的杂交理论技术,最后一件就是以建议或疑问的方式,给出农家发展方向!

    我觉得啊,人族妖蛮有血脉传承,植物也一定有血脉传承。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为什么得不到豆子?就是因为瓜里蕴含瓜的血脉传承啊。

    咱们宁安县没有水稻,但江州有,济县有,而且农家早就有杂交技术。我配合书中记载观察,水稻有高杆和矮杆,高杆和高杆杂交,一定是高杆,而高杆和矮杆杂交,有的时候全是高杆,有的时候有高杆和矮杆,而矮杆和矮杆杂交,一定是矮杆!我就想啊,是不是水稻血脉力量在影响?能不能找到规律?

    过矮的水稻产量低,高杆水稻一旦遇到大风必然倒地,抗倒伏差,我们若是了解水稻的血脉的力量,是否可以杂交出一种半高杆?

    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些动植物好好的,但他们的子女或后代会突然出现奇怪的变化?变得有异于常态?我把这种事叫做变异,我们可否用这种变异的植物来杂交,获得更好的下一代?普通变异不可掌控,放到半圣故居被圣力洗涤怎么样?放到妖界怎么样?放到文界又会变成什么样?

    方运如同一个异想天开的疯子一样,把后世的遗传学育种学等等各种知识通过猜想一一说出来,偏偏这些他都可以找到切实的依据。

    每到晚上,农殿大儒便会得到一份文书,上面记录了方运对于农事的所有看法。



第884章 拜考霸
    一开始农家大儒还仔细,从中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记录下来并交由东圣阁,认可方运说的有理,可以提高农事一科的评等,供三位半圣考官参考。

    但随着方运的奇思妙想越来越多,农殿的三位大儒中有两位已经有些不耐烦,放弃再看记录方运言行的文书,通通交给大儒许实负责。

    许实倍感无奈,因为方运提出的东西太过匪夷所思,矛盾的是,倒是有些依据,但又无法立即验证,恐怕只有半圣才能耗费圣力快速得出结果,问题是半圣那么忙,一直在不停消耗圣力做事,不可能方运说什么就验证什么。

    所以,方运这些东西的价值无法得到确定,以常理来说,思索方运的话大都等于浪费时间。

    许实犹豫了两天,决定还是继续看下去,一是不想埋没方运,二是希望可以发现有用的东西,让自己家族永远站在人族的前列,不被其他农家赶超。

    和家主商量之后,许实从中挑出一些可以在几年内验证的理论,交给自己家族的人去做。

    对于许家来说,验证一种农业技术不仅不难,还是他们分内之事,因为许家拥有人族最大的农作物和家畜基地,人族最好的粮食蔬菜水果最好的牛羊猪等良种,近半出自许家。

    三月十四,天气晴朗,方运吃过早饭,道:敖煌,给我看一下日程表。

    遵命!敖煌屁颠屁颠飞过来。

    前几天方运发现事情繁杂,每天都要提前整理一个合理的行程,不仅要注意缓急轻重,更要让路线最佳化,让时间得到有效利用。于是,就让敖煌制定了日程表,也是为了考验他。

    敖煌顿感无比荣幸,并且让方运封他一个官当当。方运随口封他为秘书郎。

    敖秘书驾到!敖煌说完,张口吐出一本笔记本,上面写着方运日程表,落款是敖煌。

    方运打开,翻到三月十四这天,看了看,道:休息半刻钟,与我一同前往农具工坊,把新设计的新式畜力犁和新式人力犁等两张图纸给农具工房,让他们在工殿的帮助下打造出来。然后让许家的两位进士带往田间,前去验证两种新机关。嗯,还有备注?五天后,我要设计出适合两头甲牛使用的三铧犁,甲牛只多了一头,但效率提高两倍。敖煌你做的不错,我不过随口一提,你都能记下来。

    嘿嘿嘿敖煌不好意思笑了,想用爪子挠头。可惜爪子太短,够不着,奴奴跳上去用小爪子帮他抓挠。

    敖煌可以打架,可以呼风唤雨。但还是第一次担任这种工作,所以格外认真,被方运夸赞后也格外高兴,龙尾巴晃啊晃。根本停不下来。

    方运把日程表还给敖煌,稍作休整,就向外走。刚走出内宅,还没走出后衙,就见一个士兵在一头马蛮帅的带领下快步走来。

    那士兵一看方运,忙道:启禀大人,外面出事了。

    何事?方运镇定如常。

    士兵忙道:从早上开始,就不断有人来县衙外磕头跪拜,有的是大人自己来,有的拖家带口,说是祈求县试顺利。他们拜就拜吧,还往门口扔什么长命锁荷包五彩线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完全把县衙当成祈福的地方。我们也不敢做什么,就那么看着,后来发现人越来越多,拦不住了,赶紧进来请示您。

    方运先是一愣,很快明白,微笑道:今天是三月十四,明天就是三月十五,乃是县试。不过,我记得宁安县有一些先圣的庙宇祠堂,他们怎么不去拜?

    那士兵无奈道:他们的说法多了,有的说与其拜先圣的雕像,不如拜您这个活着的虚圣!还有的说,您人送外号人族第一文霸第一考霸,科举至今全甲,这是连先圣们都做不到的事情,既然是为了科举,拜他们不如拜您!更有的说,您名字里有个运字,一听就是有大气运之人。也有的说您都能收服真龙当随从,那可是有龙族气运加身,非同小可!还有别的说法,我就不说了,反正这么多加一起,他们能不拜吗?

    方运摇摇头,道:外面的人既然那么多,我还是从后门走吧。

    大人,您可不能走啊!您要是不出面,后面定然还会有人来。咱宁安是大县,每年考童生的没有四万也有三万八,他们的亲戚家人加一起,还有那些凑热闹的,考秀才的考举人的,扔出的东西保准能把衙门门口堵住!您不出面,谁敢动那些东西啊!真的,那些东西现在已经没过脚面了,再等一会儿,就到膝盖了,最过一个时辰,都能齐腰深。

    方运笑了笑,道:你老家京城的吧?真能侃,哪可能这么夸张。

    您不信去看看,我哪敢跟您睁眼说瞎话啊。士兵委屈道。

    那我就去看看。方运笑着向外走。

    敖煌好奇地跟在后面,道:当年你文压庆国一州,为景国报了仇,听说全玉海城的人都上门给你送礼物啊吃的啊,以至于你不得不把那些吃的做成菜,举办了一场城宴节。可惜当时我没看到,这次一定要见识见识。

    嘤嘤!奴奴快速跑过来,就见她身后跟着小流星,雾蝶老老实实趴在她额头上充当蝴蝶结,同时,她的爪子还抓着砚龟的脖子。

    到了近处,她用力一跃,把砚龟扔到敖煌身上,自己跳到方运怀里,笑嘻嘻望着方运撒娇。

    方运摸了摸小狐狸的头,向正门外走去。

    穿过正堂,绕过戒石碑,走到正门近处,方运就见许多人在正门一丈外,有的在抛一些小物件,有香包,有荷包,甚至还有玉佩和银元宝。的确如方才的士兵所说,厚厚铺了一层,早就没过脚面。

    这些人抛完之后,马上跪地叩拜,有的大人没有跪下,但让小孩子跪下。

    请虚圣大人保佑我儿县试高中!

    请方运哥哥

    少年的声音被他娘打断:败家玩艺儿!你什么辈分,虚圣什么辈分?叫爷爷!

    就见那比方运还大一岁的少年哭丧着脸冲着正门叩头:学生请方爷爷保佑,保佑学生中得童生,娶了王家的四姑娘当媳妇。

    周围传来低声哄笑,少年的母亲翻了个白眼,正要拽着儿子走,突然指着方运大喊:那不是方虚圣吗?i1292



第885章 狮先生
    宁安县众人在衙门前的大街上排着松散的队伍,如同缓慢的河水一样缓缓向前,但在那妇人喊出后,前面的人向后退,后面的人向前挤,拼了命了也要看到方运。

    更有父母按着儿子的头,直接按在地上,低声嘱咐:还不快给虚圣大人磕头!

    在圣元大陆,平民见官不拜,但跪拜圣位则是天经地义,虚圣乃是荣誉圣位,所以那些读书人不管比方运大还是小,都心甘情愿跪拜。

    县衙左右两侧各有一棵槐树,有人挤不到门口,快速爬到树上向下张望,很快连树上都站满了人。
1...506507508509510...15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