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相里源笑道:你的新式轧花机弹花机和图纸,老夫与工家众大儒已经悟透,曾反复赞叹你,实乃旭日初华,天地之秀。今日,老夫便与工殿众人根据你的图纸联手打造新式纺线机。

    那学生就却之不恭,不过。学生与刘育合作许久,还望他也能加入其中。

    此人我也听说过,有工家的耿直之骨。可。相里源点点头。

    刘育顿时满面涨红,这些可都是工殿的机关师啊,这位可是工家大儒啊,能跟这些人联手制造一台机关,对工家人来说,可比国君接见更加光荣。

    敖煌却大摇大摆跟着方运向前飞。大大咧咧道:源老头,咱们又见面了!

    相里源微笑道:龙宫一别多日。煌亲王更胜往昔。

    那是!本龙已经是龙侯,过不了多久就是龙王了。等本龙成了大龙王,找机会比试比试啊!敖煌丝毫不惧怕堂堂大儒。

    一定。相里源也丝毫不怪罪敖煌。

    敖煌小声嘀咕:方运,你觉不觉得大龙王这名字很渣?在太古时期,龙王之上是龙皇,听着可比大龙王霸气。你们人族叫大儒,妖族叫大妖,我们龙族自然也不能落后,不过‘大龙’会不会太难听了?

    众多人微笑,没见过如此不着调的真龙。

    方运道:你们连祖龙的名字都弄不清,怎会知道当年叫龙皇?

    祖龙他老人家不说自己名字,我们上哪儿知道去?祖龙是天地之灵所化,没有名字很正常!

    方运没有继续跟敖煌闲扯,与大儒相里源一起走进工坊,开始打造新的纺线机。

    县有工坊的工家人制造了轧花机和弹花机,他们之中文位最高的也不过是一个秀才,凡是能当上举人的工家人,要么去更大更安全的工坊,要么自己开办工坊。

    所以,之前的两种机关打造速度极慢。

    而现在,大儒一位,大学士四位,翰林二十位,进士和举人加起来超过三百位,而且每一位都是工家的翘楚,甚至有多位是以前的状元,在殿试工事一科夺得过甲等。

    相里源未聚天命,依旧有工家文台,外放文台之力后,让机关的精确度大大提高。

    仅仅过了三个时辰,新式的纺线机关便被打造好,由大儒相里源亲自开机,和前面两种机关一样,获得极大的成功。

    检验完纺线机,方运带领大儒参观了一些工坊,着重参观轧花和弹花两个工坊,获得所有工殿人的称赞。

    在相里源临走前,方运请他赐下墨宝,到时候会装裱起来,挂在县有工坊内。

    一部分工殿之人跟着相里源离开,前往其他地方视察,而有一百位工家读书人留在这里,由一位大学士带领,开始帮助宁安县的工坊打造新式机关。

    宁安县不仅成为刑殿的律法试点,也已经成为工殿的机关试点。

    有工殿人在,方运在工事一科上将获得巨大的优势,但没有殿试进士抱怨不公平,因为方运的机关革新太超前了,早一步研究,人族的实力就早一步提升,容不得耽误。

    百位工殿读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随着一套套新技术问世,必然会被用在其他机关方面。

    宁安县,将会变成推动人族机关发展的新动力,而这新动力的开机人,便是方运。

    所有工家人都已经认识到,宁安县,是工家新时代的起点!

    最多三个月,大量的新技术就会普及,到了那时,方运在工事一科的评等将一路高升,哪怕获得工事圣前甲等也不无可能。

    相里源刚离开,方运就回到县衙,召集县衙官员和现有工坊的重要人物,在大堂开会。

    众人到齐落座后,方运环视四周,缓缓道:大儒相里源亲来,对我宁安县工家一脉给予肯定,并带来圣院的文书,把宁安县设为工殿试点,诸位应该都已经知道。

    县城陶定年主簿申洺等人一起点头,许多人面色非常不好,在方运约谈大量坊主后,他们本来想看着方运惨遭世家豪门官员和皇亲国戚围攻,哪知不仅没遭到围攻,工殿甚至还派出大儒亲来。

    别说方运只是约谈,就算真抓捕了那些坊主,看在工殿大儒的面子上,那些权贵也得憋一个月才能发难。工家人向来不惹事,争点权夺点利,工家人可以忍,但要是耽误工家发展,工殿必然会重手严惩。




第874章 绩效考核
    方运继续道:既然宁安县作为工家的试点,本县便要对一些方面做出改变,这第一步,是赏罚分明!不知各位有何意见?

    在场的官吏低头不语,连想趁此机会反击方运的申洺都决定不张口。

    殿试的代县令,实际权力比普通的县令大,因为殿试进士本身要担负革新的责任,哪怕稍微过分,只要圣院不出面制止,原则上各国也不会禁止。

    现在,宁安县又成了工殿的革新试点县,方运的权力更大,这些官吏可以暗中使绊子,但当面却没有任何理由阻止方运。

    一切由县令大人做主。陶定年道。

    方运道:罚,便是惩罚那些严重违反律法,不知收手之人。

    在场的人都是老油条,心知肚明,方运已经给这次处罚的标准画了一条线:严重违反律法的,若是那些不严重的,则本着治病救人的原则,给予将功补过的机会,或者稍加惩罚,并不重罚。

    有罚,必然也有赏。以梁坊主为例,辛辛苦苦挽救染坊,功劳甚大,那点酬劳怎会够,自然要加赏。

    于八尺拱手道:大人,下官有些许疑问。

    说吧。方运神态自然,好像早就料到于八尺会提出来。

    下官以为,重赏只能是个例,不能普遍加赏。若普通坊主一年收入四五百两银子,远远超过同辈的那些吏员。只怕难以服众,会引发不满。

    方运微笑道:他们是官吏,不是坊主。若爱钱财胜于官位,可辞掉官位去工坊任职,或者辞官去经商。更何况,普通吏员的收入,可比工坊的工人多许多。照你的说法,那些追求圣道的大儒当不上相爷做不成国君,就要造反?

    方运似乎还想说什么。但并没有继续说下去。

    这只是下官的一些小想法,不足挂齿。于八尺皱起眉头。不敢多言,对方终究是一位虚圣,实权不如国君,但荣誉地位甚至还在国君之上。伴君如伴虎在方运面前也适用。

    主簿申洺看了县丞陶定年一眼,随后低下头,露出得意的微笑,然后手握官印,把这个消息发给计知白,并在最后附言:方运此人急功近利,竟然妄图以一己之力抗衡官吏体系,最后必然会被反噬!吏治,是和光同尘。像他如此,天下早就大乱!不过,他很聪明。先动工坊,未拿衙门开刀。不过,工坊的坊主与官吏乃是一体,他这一刀稍有问题,必然会惹恼大量官吏!到了那时,我看他吏治一科如何评等!

    继续观察。或许他有应对之策。另外,那几座工坊的事。处理干净了没有?

    您放心,处理得干干净净,更何况,您本来就没拿一丝好处。

    方运见无人反对,道:既然如此,本官以各国的吏部考功制度为参考,在工坊内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方运的话很平常,无论是声音语气还是神态,都和平时一般无二,但是每个人都感到平地生雷!

    连敖煌这位掌控雷霆的真龙,都觉得耳朵一震!

    众人面面相觑,不寻常啊!

    事情太明显了,必然是方运这个所谓的绩效考核制度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引发了周围的天地元气甚至宁安县的气运变化。

    连之前那么重要的律法革新和机关革新都没有出现这等异象!

    而且方运只是说出一个名字就能引发变化,那整套制度若是彻底建立起来,必然是惊世大功啊!

    连《三字经或《狐狸对韵都比不上!

    绩效考核,就是根据一定标准对员工进行评估,之后根据评估结果,对员工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改变。

    对于绩效考核这种堪称大杀器的制度,方运犹豫了很久,从根源上来说,这制度本来就源自文官考核制度,与人族官员考功体系没有本质区别,甚至完全可以说是领先了上千年的官员考功体系,所以非常适用于圣元大陆。

    绩效考核是有缺点,但问题没有更好的体系可以用在圣元大陆。

    而且,绩效考核的方法非常多,只要慢慢摸索,总会找到一条无比契合圣元大陆的道路。

    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部分,而绩效管理也不过是管理制度的一种。

    方运还不清楚绩效管理是否完全适合圣元大陆,但是,绩效管理完全可以当成一个阶梯,甚至是基石,为圣元大陆以后的最佳管理模式开路!

    方运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要做的,不是撬动圣元大陆,而是要做那个关键的支点,只要有了支点,人族必然能撬动圣元大陆,加速发展!

    我要做的,是指路,而不是教他们如何走路!人族,永远比想象中强大!

    方运缓缓道:从明天开始,我会选择一个大型工坊,逐渐改变工坊的结构制度,从而让工坊更有效率运行。不过在那之前,我创立一个‘总摄宁安县工坊诸事’的职位,简称‘总工’,负责县有工坊的一切机关,你们可有好的人选。

    敖煌低声道:倔老头。

    于八尺眼睛一转,立刻道:启禀大人,刘育乃是最佳人选。

    申洺却道:如此重要的职位,至少应该是一位秀才工家人,刘育老先生虽然勤勉,但终究只是童生。

    哦?那申主簿给我推荐一个人吧。方运道。

    申洺一愣,差点张口说出人名,但多年的官场经验让他没有冒失,仔细一想,暗骂这又是方运设下的套,自己若是举荐一人,方运必然会全力找那人的罪行,杀鸡儆猴,让别人知道违背方运意愿的下场。

    若是方运要任命县衙的官吏,申洺敢据理力争,但现在方运只任命工坊的人员,而且有工殿许可,主簿管不了,但县衙的工房总书能管。

    申洺看向工房总书,但那位工房总书一直低着头,根本看不到他。

    申洺突然想起,昨日方运约谈的坊主中,几位与工房总书关系极为亲近,其中还有一位堂兄!那堂兄没少捞钱,但方运却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只是点出一些事,然后呵斥几句,没有再说什么。

    方运们的幕僚不简单啊申洺狐疑地看方运的幕僚,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

    工房总书不开口,其他人管不了,最后尘埃落定,由倔老头刘育担任工坊总工。

    之后,方运宣布了对刘育的奖赏。



第875章 方运的眼光
    方运不仅命刘育担任宁安县总摄宁安县工坊诸事,负责所有的机关运作,提高每月酬劳到四十两,并且在宁安县现今净收入的基础上,每年提升一定的营收,则给予一定的分红,最后奖励一套价值八千两的大宅院。

    昨日方运也奖励了一些坊主,但远远不如对刘育的奖励重。

    申洺立刻道:县令大人,刘育虽然美名远播,颇有声望,但终究只是县衙的小吏员,骤然升到如此高的位置,又如此厚赏,怕是不能服众。依下官之见,不如先从坊主开始,等几个月之后,再升任总工之职。

    县丞陶定年道:申主簿此乃老成之见。县令大人,属下虽赞同刘育升任总工,但现在工坊人心浮动,刘育经验不足,不如延缓数月之后再说。

    下官赞同陶县丞的话。捕头路弘少见地开口。

    方运扫了一眼路弘,早在左相柳山任密州州牧的时候,就改变了宁安县县衙的结构,由府军的营校兼任捕头,所以使得宁安县经常会出现七品进士捕头,对宁安县的治安有强大的掌控力。

    不过,路弘终究是军方中人,哪怕算是左相门人,做事也远比主簿申洺有规矩,平时方运调动捕快从不反对,这次突然开口,显然不是为了左相,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这种时候,方运若直接开口反驳,便等于亲自下场与这些低品官吏争论,失去对场面的掌控力,于八尺见机立刻道:三位此言差矣!刘育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在宁安县扎根几十年,他曾挽救的机关,价值不知多少万两白银。那些与其说是奖励,不如说是补偿!

    给予他工坊总工的职位已经是补偿加奖励,那些银两。未免太多了。路弘道。

    于八尺突然面带讥笑之色,道:当年计知白任县令的时候,以经营不善为名。把一座织布工坊卖给那个导致工坊经营不善的坊主,你也是反对,结果如何?两位县令的做法,如若要比较。你认为谁更合理?

    路弘沉默,但敖煌突然轻轻啊了一声,声音里充满了疑惑,好像听不懂于八尺的意思。

    县衙十房之一的工房的总书轻声道:刘育老先生是在下敬佩之人,更何况,他是工家大儒相里源的助手。与工殿人员一起打造新式机关。又是新式轧花机和弹花机的开机人,地位,够当上总工了。

    陶定年和申洺等左相一党的众官吏一愣,工房总书的话说到点子上了,新式机关的开机人也好,大儒相里源的助手也好,这都是实打实的力量。

    别说秀才,就算一个举人面对童生刘育,恐怕也不敢比较。毕竟刘育是得工殿大儒亲自称赞的人,对工家来说,相里源的一句称赞比国君下旨表彰更有意义!

    于八尺看了一眼工房总书,心道不愧是工家相关的官员,的确比他这个骤然当典史的人更能看透这里面的门道。不过,于八尺突然望向方运。

    在和相里源见面的时候,正是方运特意让刘育加入工殿的队伍,明显是故意让相里源认识刘育,强行帮刘育提高地位。

    左相一党的官吏差点气坏了,工房总书就算被方运抓住把柄。闭着嘴就行了,可为什么还帮着方运说话?

    过了十几息的工夫,这些官员才纷纷明白,在场的人可以反对一位县令,但谁敢反对工殿大儒?工房总书这是两不相帮,也可以说两方都帮。

    一众官吏在心里暗骂,方运做的准备太充分了,看来那群幕僚们也不是省油的灯。

    方运的幕僚没有资格在会议就坐,但有旁听权,他们站在四周,吃惊地望着方运,幕僚商议刘育之事的时候根本没有提及这件事,不曾想方运悄无声息地铺垫好,让县里的官吏完全无法反对,吃了大亏。

    敖煌赶紧拿出小本,郑重记下这件事。

    欲要取之,必先予之,大误。欲要取之,理应先偷偷算计

    县丞陶定年望了望其他官员,最后不得不说:县令大人目光长远,我等不如,您的赏赐合情合理,若如此大功之人不得赏赐,必然让臣民寒心。

    县丞大人说的是。申洺不甘心地说完,把此事偷偷发给计知白,盛赞方运的幕僚团队强大。

    哪知计知白的传书充满讽刺:你也不看看他的幕僚都是什么人物,除了少数人是为了磨砺自身,其余读书人的眼界和胸怀,会想到利用大儒?他们敢吗?不是我瞧不起那些幕僚,除了方运,他们谁都想不出来!哼,暂时压制我计知白的人,岂会如此简单?
1...502503504505506...157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