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儒道至圣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永恒之火

    奴奴用另一只小爪子捂住脸,不好意思轻笑。

    姜河川伸手一抹含湖贝,从中拿出一些自己喜欢吃的瓜果,问:是这些?

    小狐狸连连摇头。

    姜河川旋即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你想要何物,你这小东西嘴还真叼!

    嘤嘤奴奴依旧笑嘻嘻地望着姜河川。

    只是准备酿酒的东西,算不得什么,就让你尝尝。姜河川说完,取出一颗青色的小果子,只有指甲盖那么大,外形好似一个猴头,散发着淡淡光芒,同时发出异香。

    方运一看,急忙道:奴奴回来,那可是妖界猴妖最爱的‘猴头神果’,是顶级的猴神酒原料,一枚千金。若是交给农家的半圣世家,一枚猴头神果可酿出一瓶仅次于猴神酒的回梦酿。

    奴奴微醉,扭头冲方运做了个鬼脸,然后向姜河川抱拳,轻轻一跃,咬住猴头神果,落在地上。

    奴奴一口咬下,然后酸得身体一抖,小脸挤作一团,身体不由自主向后仰,最后竟然四脚朝天倒在地上。

    哈哈哈

    周围的人放声大笑,方运笑得声音最大。

    猴头神果十分酸,可奴奴怎么也不舍得吐出来,一边往回走,一边苦着脸咀嚼,小脸走一步皱一下,把杨玉环逗得捂着肚子直笑。

    姜河川大笑完,道:未成熟的猴头神果就是因为酸才适合酿酒,成熟的猴头神果只适合做成助兴饮品。

    不过奴奴似乎特别喜欢猴头神果,竟然忍着酸不断咀嚼,最后跳回方运的腿上,舒舒服服趴好,然后打了一个饱嗝,露出满意的笑容,闭着眼睡着。

    方运挠了挠奴奴的小下巴,它嘤嘤几声,然后继续沉睡。

    姜河川道:此物醉人不伤人,无妨。

    方运道:谢文相大人赏赐,奴奴太任性了。

    姜河川笑道:此物是一位老友相赠,它既然能嗅到,也算是有缘。一颗果子而已。我人族酿不成猴神酒,多一颗少一颗无所谓。不过,真希望能得一杯猴神酒不,一口足矣!

    方运点头道:连回梦酿都无比珍贵,更不用说那猴神酒。若得一壶猴神酒,便可真正一枕梦黄粱,乃是妖界奇珍,比之延寿果都珍贵。

    据说当年嗜酒如命的大儒嵇康为了猴神酒,潜伏妖界五年才得半壶,而后竹林七贤共分半壶。高呼此生无憾。不饮此酒,抱憾终生。姜河川异常遗憾。

    还有传言说,陶渊明陶圣的圣道文宝‘世外桃源’实际是为了酿好酒,毕竟陶圣的嗜酒人尽皆知。

    众人齐笑。

    众人吃喝聊天,宴会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

    不多时,卫宇煌走过来,递给方运一张红色的硬纸,正面写着一个黑色的文字,后面有一个号码。是七十五号。

    卫宇煌低声道:重阳文会不比别的文会,京城精英尽聚于此,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参与文会,我们卫家已经遴选了七十四人。大都是在诗词辞赋方面有一定文名之人。有人强行要上,我们会让他们递上以前的诗篇,这样的人有十二人。您是压轴的第七十五位,当然。您也可以选择第一个出场。

    我不是最后一位吧?方运道。

    我们给南宫大儒的文会牌后面没有序号。

    他可以随时选择什么时候参与文会?

    是的。对方毕竟是大儒,无论怎么分派,都有人说闲话。所以由他自己决定。您似乎不高兴?卫宇煌有些紧张,生怕在这种时候惹恼方运,若是举办此次重阳文会失败,卫家的声誉将面临重大的打击。

    方运微笑道:我十分敬佩南宫大儒的军功,像这种人族栋梁,又身居高位,必须要受到优待!能者多劳,更应多得!你放心,我不会有意见。

    多谢文侯大人体谅,我们马上开始文会。

    两刻钟后,大日当空,众人酒足饭饱,卫家主再一次走上文台。

    秋风徐来,吹走正午的炎热。

    铺着红毯的文台之上,卫家主以舌绽春雷宣布了具体的文会规则,然后请排名前五的五位读书人上场写诗词,

    方运仔细聆听,原来这重阳文会的诗文是五人一组上台写诗文,每一组诗词最差的那一人直接离开,而其余四人的作品都可被卫家主念诵。

    卫家主念诵完后,第二到第四之人会离开,然后卫家主会请一位翰林或大学士来赏析排名第一之人的诗文,间接帮此人扬名。

    文会的彩头只给前三名,但七十五人中却有十五人可以得到名家点评赏析,在很多人眼里,这十五个位子更重要。

    对绝大多数文人来说,这恐怕是一生最好的扬名机会。

    其余七十四人已经被安排在文台的一侧,方运看向那里,本来以为他们会安安静静等待,哪知有四个人满面悲苦,有些谦卑甚至谄媚地在哀求其他人。

    方运离那里不远,感到奇怪,仔细聆听。

    诸位兄台,你们今日若帮我这个大忙,日后必肝脑涂地相报!

    五千两!不能再多了。我家非名门,我若是求我祖母,只能拿出这么多,再多就不行了!

    不要听他们的,我父亲在京城的知府衙门当八品文官,你们若是帮我这一次,我欠你们一个人情!我以文胆发誓!

    诸位,我可是两年前的会试第五啊!你们难道忍心看到我在此次文会颗粒未收?我在二十年内足以任一方知府!今日帮我,就等于帮你们自己!求求诸位!我若是与方运在同一组,不可能有机会得到名家点评赏析!

    方运这才明白这四人为何苦苦哀求,哭笑不得。




第422章 九月九日忆圣墟兄弟
    那些被哀求之人大都低着头,只有少数人面带微笑,毫不掩饰自己的得意。

    四位,算了吧,不要求了,这文会就如同人生一样,看别人胜利是好事,看别人倒霉,也可以笑笑嘛!常东云道。

    常东云你混账,当年我白请你喝酒了!

    此次文会过后,我请你喝两顿酒!

    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我诅咒你们文胆俱裂!

    裂就裂吧,比在方运面前当废纸好。

    不跟方运在同一组的众人同时坏笑。

    方运笑着摇摇头,继续看向文台。

    文台上的五人早就有打腹稿,在卫家主一声令下后,五人提笔便写。

    在他们写作的过程中,纸面浮现橙色的才气,慢慢增多。

    待五人写完,一人的诗文才气达一尺一寸高,超过出县一寸。

    其余四人都没有出县,才气最低之人是六寸。

    唉那人轻叹一声,朝众人一拱手,黯然离开,这意味着根本没有人知道他写了什么,等于彻底失败。

    接下来,卫家主从第四名开始一一诵读四人的诗文,并且指出姓名,让四人扬名。

    之后,除了第一人还在,其他三人离开。

    最后,卫家主请了一位翰林上台点评排名第一之人的七言绝句,字字珠玑,引得许多掌声。

    第二组五位读书人上场。

    一组又一组人陆续上场,一位又一位黯然离开。

    方运同情每一组默默无闻的第五人,但并没有怪这种淘汰的制度,因为世界比这文会残酷无数倍,文会的小小失败连教训都算不上,仅仅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小挫折。

    参与这次文会的都是举人或进士。论才学,进士远超举人,但是论诗词的天赋和能力,举人和进士相差并不大。

    经义策论重学习,但诗词却更重天赋。

    方运不得不承认,景国的读书人跟那些大国相差太多。

    八月十五的中秋文会上,十国的举人出马,虽然没有镇国诗词,但达府和鸣州层出不穷,出县不会引发任何惊奇。

    但在这重阳文会上。即将轮到最后一组,竟然只有一首达府,连鸣州都没有。

    不过。方运又发现一个问题,今日上台的著名才子极少,有的才子不在京城,但许多才子就在这山顶上,但却不参与此次文会。

    方运无奈摇摇头,明白那些人明哲保身。生怕陷入自己与南宫大儒之争。更怕陷入左席与右席之争。

    一位翰林点评完第十四组的诗,众人走下文台。只剩卫家主在上面。

    卫家主面带微笑,道:虽然接下来的话对其他文友不公平。但我仍然要说,诸位,你们等烦了吗?那就不用等了。最后一组人上场!文人表率四夸书生圣墟领袖文压一州科举八甲圣刊十二篇内阁行走天下第一举人方运方镇国请上文台!

    欢声雷动。

    方运起身向各方拱手致谢,然后快步与其他四人一起向文台走去。

    那四个人一起幽怨地看着方运,悲伤得如同一个小孩子连续被抢了一年的零食。

    方运轻咳一声,稍稍一拱手,走上文台,走向第五张桌子。

    五个人在桌子边站定,一个人小声嘀咕:传说那次中秋文会上,有个天才恨方运恨得要死,就是因为司仪原本要介绍那人,可方运的那首《水调歌头传天下,掩盖那人的文名,那人到底写了什么至今无人知晓,不知道流过多少泪!要不咱们四个先比吧?最末的离开,先让卫家主诵读我们三人的诗文,等咱们离开,再让方运自己写,让他跟南宫大儒争魁首。

    别妄想了,若是我们有机会反抗,何必苦苦哀求那些人。你看台下那些人的笑容,我真想跳玉山!

    一起写吧,写完一起跳!

    好!

    四个人一起悲愤地动笔,但只写了一句,四个人同时抬头看文台下的众人,发现一个更悲伤的事情,所有人竟然全盯着方运一个人看!

    无论是第一桌的大儒或大学士还是远处的妇女孩子,哪怕是那只白色的狐狸都没看他们四人一眼。

    甚至连主持此次文会的卫家主也走到方运身后,一边看方运写字,一边以舌绽春雷念诵,这是之前所有人都享受不到的待遇。

    不写了!一人悲愤放下笔,匆匆走到方运身后,伸长脖子看。

    其他三人相互看了看,默默地做出相同的举动,一起走到方运身后。

    卫家主以舌绽春雷念诵标题:九月九日忆圣墟兄弟

    方运继续书写。

    独在异乡为异客

    卫家主念完,众人就见橙黄色的才气自纸面升腾,但升得极少,仅仅两寸,不仅比当世的许多诗词天才差,哪怕跟重阳文会的其他人比都丝毫不出彩。

    江郎才尽!小国公低声道。

    雷远庭含笑点点头。

    左席许多人摇头叹息,看似惋惜。

    反观右席之人一言不发,紧张地盯着方运。

    方运徐徐写下第二句,卫家主也慢慢念诵出来,然后所有人都看到从未见过的奇景。

    方运每写一字,才气升高五寸,那才气不是涌动,简直像是在飞!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第二句七字写完,纸面的才气整整升高了三尺五寸!

    绝大多数人都被这恐怖的才气成长惊呆了,根本就没人见过这等异象。

    传说中的一句镇国!一个进士脱口而出。

    但是那些文位较高的人却没有在乎这才气异象,而是在揣摩这句每逢佳节倍思亲。

    文相姜河川忍不住喃喃自语:思亲之诗千百篇,却抵不过方运七个字。

    此句的情感之真之深,已达返璞归真之境界。辞藻远远不如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其中的思念之情竟然毫不逊色。不愧是方镇国,我等写诗千百首,永远也写不出如此真挚却朴素的诗句。

    前有‘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后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接着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前几日更是出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今日再加上‘每逢佳节倍思亲’,方运写情之强,怕是前无古人了。

    曹植若是再世,恐怕会亲自摘下‘八斗之冠’,赠予方运吧。

    在众人的议论中,方运写完全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才气冲破四尺,正式镇国。

    文相姜河川起身,缓缓鼓掌。

    其余人陆续起身,包括武国大儒南宫冷在内,连孙子因方运而死的兵部侍郎童峦都不由自主轻轻点头。

    重阳文会第三次全场起立。)



第423章 方家雏凤凰
    诗成镇国,墨香千里。

    四个与方运同台的人相互看了看,齐齐摇头,然后一起走下文台。

    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一人小声嘀咕。

    那还跳不跳玉山了?一人打趣道。

    输得心服口服,还是不跳了。

    此事让我明白,永远不要参与有方运的文会。

    可若没有方运,那文会还有什么意思?

    说的也是,唉

    右席众人纷纷赞美,许多家乡不在京城的读书人最为感慨,一句每逢佳节倍思亲道出了所有人的心酸和思念。

    左席的人虽然起身表示尊重,但很少有人称赞,只是沉默不语,大多数人都在默默思索此句。
1...269270271272273...1575
猜你喜欢